1、心肾共病与RAS阻断,Xxxxx医院 Xxxx教授,内容提要,心肾综合征,狭义的概念认为,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是指心力衰竭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并且心力衰竭的治疗由于肾脏功能的减退或进一步下降而受到限制。因此,心力衰竭时,肾功能的减退或进行性下降将使预后进一步变差。 继往对心肾综合征的认识只是简单的局限于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而忽略了肾功能减低对心功能和循环的不利影响。最近的观点认为,心肾综合征应该包括一系列的急性和慢性情况,心脏或肾脏的功能损害均可作为起始原因。心肾综合征是由心脏、肾脏、RAS、交感神经系统、内皮和免疫系统通过复杂的反馈环相互作用而形
2、成。目前对于其机制还没有完整的理解。,Claudio Ronco,et al. Cardiorenal Syndrom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Cardiology. 2008: 52(19). Carrie Geisberg. 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73(5),心肾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功能损害,心肾综合征的分型,2007年4月的世界肾脏病会议上,意大利肾脏病学家C.Ronco教授根据原发病和起病情况将心肾同时受累的情况分为5类:一型 急性心肾综合征:
3、突发心功能恶化导致的急性肾损害二型 慢性心肾综合征:慢性心功能异常引起进行性和持续的慢性肾病 三型 急性肾心综合征:突然的肾功能恶化(如急性肾脏缺血或肾炎)导致急性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四型 慢性肾心综合征:慢性肾病引起心功能减低、心脏肥大和/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增加五型 继发性心肾综合征: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脓毒血症)导致的心脏和肾脏功能障碍,Heart and Kidney :致死性孪生体,心血管疾病(CVD) 是影响慢性肾脏病(CKD) 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CKD 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占这类患者总死亡率的44%51%。 CKD患者心血管病死的危险性增加可能与两
4、方面因素有关: CKD 患者CVD 的发生率高,肾衰竭患者CVD 的发病率比同龄一般人群高58 倍 CKD患者已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极高度危险人群” CKD并发的CVD 死亡率高,2534 岁CKD 患者CVD 的死亡率较同龄一般人群高100150 倍,既使在60 岁以上人群,CKD患者CVD 的死亡率仍较一般人群高5 倍。,侯凡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 ,2(1):15-16,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BMJ 2002;325:8590,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肾脏疾病进展 肾灌注降低 心力衰竭 心肌病 心肌细胞死亡,高输出状态,压力和容量超负荷,LVH和LV
5、D,其他因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瘘 营养不良,RAS是心肾共病的桥梁 RAS既参与了心功能的损害过程也参与了肾功能的损害过程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心肾共病的共同通路 心肾功能均易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血管内皮损害是心肾共病的物质基础 心、肾病变时, 氧化应激及其产物大量形成, 显然是造成了内皮损害的最主要共同基础 蛋白尿是心肾共病的重要临床指标 蛋白尿及慢性肾病时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加速了心血管的损害 微量白蛋白尿既是肾脏损害的指标,也是心血管损害的重要标志 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血管内皮损伤而致蛋白漏出,在肾脏血管内皮损害的同时,全身血管内皮也同样受损,林善锬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3)
6、:201-203,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联系,RA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原,肾素,(原)肾素受体,血管紧张素 (1-12),血管紧张素 (1-14),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1-9),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2-10),血管紧张素(1-5),ACE2,ACE NEP,PEP NEP,ACE2 PEP NEP,ACE,AMP,ACE,AMP ACE,AMP,AMP,ACE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A,Mas,AT1-7,AT2,AT1,AT4 (IRAP),AT1?,D-Amp,?,RAS阻断剂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肾小球血管收缩 炎症 纤维化
7、 钠重吸收,肾脏,肥大 纤维化,心脏,增生肥大 炎症 氧化 纤维化 血管收缩,血管,反馈回路,AT1 受体,肾素,Ang I,血管紧张素,Ang II,生物学效应,ACE,Adapted from: Mller DN, Luft FC.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6;1:2218,CV = 心血管; RAAS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ACE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 = 血管紧张素,ACEIs,血管,RAS阻断与心肾疾病,RAS抑制剂,血压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增殖 纤维化 重构 醛固酮分泌 衰老 血管收缩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舒张 分化 ,肥厚 纤维化
8、房颤 重构 氧化应激 心功能 ,血压 初发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 ,心脏,肾脏,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多重反应,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管内膜的屏障结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之间存在平衡,任何偏离这种平衡状态的现象都被认为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具有:参与血管形成、屏障功能、调节血管张力、抗凝促纤溶、参与炎症反应等功能 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互为因果 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的中心环节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衰恶化的重要因素,内皮功能检查方法,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应用定量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将乙酰胆碱和硝
9、酸甘油分别分级注入冠状动脉,测量冠状动脉内径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的反应 冠状动脉的阻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应用多普勒导丝测定冠状动脉血流的改变可以反映冠状动脉阻力血管的内皮功能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注射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前后心肌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达峰值时间及峰值减半时间的变化,并与放射性微球测定的心肌血流量对照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和时相对比的磁共振成像可以分别定量心肌和冠状动脉的绝对血流量,与冷加压实验联合可以用于评价内皮功能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应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观察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和股动脉直径的变化 静脉阻塞体积描记在同侧肱动脉建立输液
10、通路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结果以注射乙酰胆碱的前臂血流和未注射乙酰胆碱的前臂血流之比表示 外周脉搏波形分析,使用计算机对脉冲波形进行数字化分析,分析动脉波形中反映小动脉的阻力和顺应性的重搏波的高度和时相,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决定预后,随访时间 (月),无事件生存,从未治疗过的高血压患者 乙酰胆碱诱导的前臂血流(内皮功能)与预后的关系,0.0,0.2,0.4,0.6,1.0,内皮功能好 (n = 75),内皮功能中(n = 75),内皮功能差(n = 75),-,-,-,-,0.8,12,24,48,36,60,72,84,P = 0.0012 (log-rank test),Perticone
11、F et al. Circulation. 2001;104:191-196.,Higashi Y, et al . J Am Coll Cardiol. 2000;35:284-291.,ACEI与其他降压药 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比较,ACEI组 vs 钙拮抗剂组 P0.01; ACEI组 vs 阻滞剂组 P0.01ACEI组 vs 利尿剂组 P0.05; ACEI组 vs 未治疗组 P0.01,20,0,10,30,40,50,46.5,40.5,32.9,34.0,32.1,31.9,高血压患者 (N=296)未治疗组 (N=47),最大前臂血流(mL/min/100mL组织)
12、,血压正常 ACEI CCB 阻滞剂 利尿剂 未治疗组,12,6,0,0,35,70,抑制AngII、抗氧化应激纠正内皮功能紊乱,内皮功能,抗氧化水平,对照 CAD ACEI,对照 ACEI,血管舒张,Ec-SOD水平,Hornig B et al. Circulation. 2001.,Ec-SOD:细胞外超氧化剂物歧化酶,PERTINENT研究: ACEI增加 eNOS 活性,升高NO,Ferrari R et al. www.europa-trial.org,0,1,2,3,4,2.5,3.5,2.4,2.9,3.3,正常组 n = 45,安慰剂 n = 44,安慰剂 n = 44,AC
13、EI n = 43,ACEI n = 43,P 0.01*,P 0.05,基线,1 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NOS 活性 (pmol/min/ mg 蛋白),正常组,CAD患者,*与基线相比 ACEI vs 安慰剂,高组织亲和力ACEI 更好地改善内皮功能,欧美专家ACEI共识,The ACE inhibitors currently number more than a dozen different agents worldwid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ACE inhibitors is the same, ie, competitive inh
14、ibition of ACE. Nevertheless, individual ACE inhibitors have uniqu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that may result in differential clinical effects.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y, perhaps, is the strength of binding affinity to tissue ACE.,Victor J. Dzau et al. Am J Cardiol 2001;88(suppl):1L20L,现在临床上使用的AC
15、EI有一打之多.每个ACEI均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疗效 对临床疗效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特性或许是ACEI对组织ACE亲和力的高低。,ACEI在血浆和组织中的亲和力排序,血浆 喹那普利、洛汀新 雷米普利 培哚普利 赖诺普利 依那普利 福辛普利 卡托普利,组织洛汀新 、喹那普利 雷米普利 培哚普利 赖诺普利 依那普利 福辛普利 卡托普利,高,低,Dzau VJ, et al. Am J Cardiol 2001;88(suppl):1L-20L,2.8, 平均血流介导舒张 (%),Anderson T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0;35:
16、 60-66,BANFF 实验: 血流介导血管扩张的绝对变化,高组织亲和力ACEI更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Comparative study of ACE-inhibition, angiotensin II antagonism, and calcium channel blockade on 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BANFF study),高亲和力ACEI更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直径变化百分比,对照组,喹那普利,依那普利,安慰剂,Hornig B.et al.Circulation.19
17、98;98:2842-2848,p0.01,低亲和力ACEI剂量增加内皮功能并不改善,血管直径变化百分比,P=not significant for each dose vs control,Hornig B.et al.Circulation.1998;98:2842-2848,对照组,依那普利 5g /min,依那普利 10g /min,依那普利 15g /min,依那普利 20g /min,依那普利 30g /min,15,10,5,0,RAS与心肾事件链的关系,RAS激活,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内皮功能紊乱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大,冠心病,心肌梗死,左室重构,心力
18、衰竭,终末期大血管和心脏疾病,死亡,内皮功能紊乱,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肾性蛋白尿,终末期肾病,ACEI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证据,Adapted from Dzau V, Braunwald E. Am Heart J. 1991;121:1244-1263.,SOLVD CONSENSUS V-HeFT II,ABCD UKPDS BENEDICT SELECT ACCOMPLISH,HOPE EUROPA PEACE,SAVE AIRE TRACE GISSI-3,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和左室肥厚,心肌梗死,重 构,心室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微血管及 心
19、脏病,死亡,HOPE:评价雷米普利 对心血管高危病人的作用,入选患者:有冠状动脉疾病、卒中、周围血管病史,或糖尿病史伴有至少一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吸烟史、微量蛋白尿) 主要终点:心梗、卒中、心血管性死亡 次要终点:各种原因的死亡,血运重建,因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衰再次入院,糖尿病并发症 研究结果:ACEI与安慰剂比较主要终点事件显著减少22%(P 0.001),The HOPE Study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0;342:145-153.,EUROPA:欧洲培哚普利降低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研究,研究目的:培哚普利能否
20、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和无明显心衰的低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入组患者:年龄18岁,没有心衰的表现,以往曾患心梗、造影证实有冠状血管疾病或冠脉重建的病人。 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成功复苏的心脏骤停的联合发生率。 研究结果:培哚普利组较安慰剂组到达主要终点的风险降低20%(P 0.003),EUROPA Investigators. Lancet. 2003;362(9386):782-8.,SELECT研究:联合治疗 对严重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效果,研究背景:JNC7 推荐联合治疗应该成为2期高血压患者的一线治疗 入组患者:平均坐位收缩压在160-200mmHg,平均坐位舒
21、张压100mmHg 研究结果: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够更有效降低收缩压(P 0.003)并减少60%外周水肿的发生。,Neutel JM, Smith DH, Weber MA,J Clin Hypertens. 2005;7:641-646,ACCOMPLISH 研究,ACCOMPLISH 研究(Avoid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rough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 是第一个大型、随机、比较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对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影响的临
22、床试验。 ACCOMPLISH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初始即接受固定复方制剂联合治疗,目的是评估固定复方的ACEI/CCB联合是否比ACEI/利尿剂联合能显著降低高危患者CV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贝那普利 40 mg+ HCTZ 12.5 mg,贝那普利 40 mg +氨氯地平 5 mg,贝那普利 40 mg + 氨氯地平 10,贝那普利 20 mg+氨氯地平 5 mg,ACCOMPLISH试验设计,*阻滞剂; a阻滞剂;可乐定; (袢利尿剂),14 天,第1天,1月,2月,5年,筛选,随机分组,贝
23、那普利 40 mg + HCTZ 25 mg,自由加药*,3月,自由加药*,贝那普利 20 mg + 氢氯噻嗪(HCTZ) 12.5 mg,滴定至血压 BP140/90 mmHg; 130/80 mmHg(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强制性滴定,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ACCOMPLISH目标入组人群,年龄 55 岁,不分性别和种族 SBP 160 mmHg 或目前正接受降压治疗 有心血管、肾脏或靶器官损害的证据,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终点事件,主要
24、终点: 复合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独立事件:心血管事件死亡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 冠脉重建猝死后复苏 次要终点:复合心血管事件由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引起的死亡任何原因的死亡充血性心衰住院,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血压随时间变化曲线,收缩压 0.9mmHg P0.001,舒张压 1.1mmHg P0.001,血压(mmHg),时间(月份),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
25、氢氯噻嗪组,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下降曲线,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组,血压(mmHg),时间(月份),HR Black, 2003.,ACCOMPLISH: 血压控制率高达75.4%,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P0.001(平均血压控制率,滴定后结果),控制定义为血压 140/90 mmHg,基线控制率,37.2,37.9,ACEI / HCTZ,ACEI / CCB,控制率 (%),10,20,30,40,50,60,70,80,90,72.4,75.4,安全性分析结果,*安全性数据是根据体检或中心实验室
26、的报告、参与试验的人员或调查人员的报告所得,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主要终点的Kaplan Meier分析,累积事件率,HR (95% CI): 0.80 (0.72, 0.90),20%,第一个CV事件/死亡出现的时间 (天),p 0.001,ACEI / HCTZ,ACEI / CCB,679,552,Jamerson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主要终点事件,0.5,1.0,2.0,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组更好,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组更好,Jamerson K et
27、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417-2428,ACEI干预肾病事件链的证据,Adapted from Burgess,AIPRI ESBARI,REIN AASK,HOPE, Micro-HOPE,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内皮功能障碍,微量白蛋白尿,肾病性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终末期肾病,死 亡,ROAD,ACE Inhibition in Progressive Renal Insufficiency (AIPRI 研究),Maschio G, et al. N Engl J Med. 1996;334(15):939-945,首次证实洛汀新 能够延缓肾
28、功能不全进展的里程碑研究,100% 80% 60% 40% 20% 0%,主要终点:肌酐倍增和透析,贝那普利 31/300 安慰剂 57/283,年,0 1 2 3,未达到终点的患者百分数,P0.001,减少53%,Maschio G, et al. N Engl J Med. 1996;334(15):939-945,AIPRI 研究,贝那普利(洛汀新 )与安慰剂相比,对多种病因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贝那普利(洛汀新 )显著降低肌酐倍增和透析的发生率达53% 对早期肾功能衰竭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危险性降低71% 首次证实贝那普利(洛汀新 )能够延缓轻、中度肾功能衰竭的进程,Ma
29、schio G, et al. N Engl J Med. 1996;334(15):939-945,贝那普利治疗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ESBARI),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贝那普利使主要终点显著减少43%,P = 0.005,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1组:贝那普利组,未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百分比,月,2组:贝那普利亚组,3组:安慰剂亚组,血清肌肝1.53.0mg/dl,
30、血清肌肝3.15.0mg/d),减少43%,0 12 24 36,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1组:贝那普利组 2组:贝那普利亚组 3组:安慰剂亚组,月,血压(mmHg),0,血 压,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患者的血压呈进行性下降,两组之间和两个亚组之间的血压下降相似(P值分别为0.26和0.18),三组患者降压药使用无差异,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
31、1-40.,贝那普利使蛋白尿下降52%,与安慰剂比有显著差异 (P 0.001),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52%,0 12 24 36,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1组:贝那普利组 2组:贝那普利亚组 3组:安慰剂亚组,月,蛋白尿水平变化(%),贝那普利延缓肾小球滤过率 与安慰剂相比风险降低24%,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24%,0 12
32、 24 36,40 35 30 25 20 15 10 5 0,月,肌酐清除率(ml/min/1.73m2),P = 0.006,结 论,Hou FF, Zhang X, Zhang GH,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31-40,洛汀新减少晚期(第4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危险达43 洛汀新的肾保护作用不依赖于其降压作用 第4期CKD病人服用洛汀新的不良事件率与对照组相仿,Lee A. Hebert, M.D. Ohio Stat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Columbus. USA,使用ACEI优化慢性肾病的治疗,社评
33、,Lee A. Hebert. N Engl J Med 2006;354:189-191.,ACE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肾衰患者安全、有效 在中国进行的此项研究表明:即使对于4期慢性肾病患者,也可以安全使用每日20mg的(贝那普利)治疗 其他ACEI是否具有与(贝那普利)同样的疗效,尚不得而知。因为不同的ACEI对ACE的亲和力存在巨大差异 ESBARI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血肌酐水平持续升高的4期慢性肾病患者,也可继续使用ACEI (贝那普利)治疗。使用(贝那普利)可使慢性肾病进展到ESRD时间延缓达倍:从原来的3.5年延长到7年。,ESBARI 述 评 使用ACEI优化慢性肾病的治疗,最佳抗
34、蛋白尿剂量的RAS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ROAD 研究 (Renoprotection of Optimal Antiproteinuric Doses of RASI),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ROAD Study: 研究目的和设计,研究目的:将ACEI或ARB逐步加量至可以耐受的、最大程度减少蛋白尿的剂量能否进一步改善肾脏预后 研究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终点分析设盲研究(PROBE),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ROAD 研究: 病人和干预,贝那普利 (10mg/d); 贝那
35、普利 (10-40mg/d); 氯沙坦(50mg/d); 氯沙坦(50-200mg/d),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360例非糖尿病、伴蛋白尿(1.0g/d)和肾功能不全(Scr 1.55.0mg/dl)的病人,随机分4组,ROAD Study: 研究终点,主要终点:血肌酐倍增,ESRD或死亡 次要终点:尿蛋白水平变化,肾病进展,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ROAD 研究: 试验流程,组1,组2,组3,组4,贝那普利,氯沙坦,导入期,滴定期,治疗期,滴定剂量,滴定剂量,星期,月,Hou F
36、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10mg,10mg,10,10,50,50,50mg,50-200mg,10-40mg,50mg,-8 0 4 8 12 16 36,ROAD 研究: 主要终点分析,减少51% P = 0.028,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0 12 24 36,月,主要复合终点(%),40 30 20 10 0,第1组:贝那普利常规剂量组 第2组:氯沙坦常规剂量组 第3组:贝那普利滴定剂量组 第4组:氯沙坦滴定剂量组,ROAD 研究: 次要终点分析,Hou FF, J Am Soc Ne
37、phrol 2007; 18: 1889,0 12 24 36,0 12 24 36,0 12 24 36,0 12 24 36,第1组:贝那普利常规剂量组 第2组:贝那普利滴定剂量组 第3组:氯沙坦常规剂量组 第4组:氯沙坦滴定剂量组,第1组:贝那普利常规剂量组 第2组:贝那普利滴定剂量组 第3组:氯沙坦常规剂量组 第4组:氯沙坦滴定剂量组,第1组:贝那普利常规剂量组 第2组:贝那普利滴定剂量组 第3组:氯沙坦常规剂量组 第4组:氯沙坦滴定剂量组,第1组:贝那普利常规剂量组 第2组:贝那普利滴定剂量组 第3组:氯沙坦常规剂量组 第4组:氯沙坦滴定剂量组,蛋白尿的变化(%),肌酐清除率(ml/
38、min/1.73m2),血压(mmHg),eGFR(ml/min/1.73m2),ROAD结果:最佳抗蛋白尿剂量,氯沙坦 100mg 57% 150mg 14% 200mg 11% 200mg 4% 无反应 7%,洛汀新 20mg 61% 30mg 16% 40mg 4% 40mg 4% 无反应 6,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ROAD 研究:结论,第一个RCT研究证实以蛋白尿为治疗目标来增加RASI剂量不仅能进一步减少蛋白尿,同时能改善肾脏预后硬终点 伴有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非糖尿病CKD患者,用抗蛋白尿剂量的贝那普利或氯沙坦能较常规剂量更有效地改善肾脏预后 ACEI和ARB对伴有明显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的CKD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相仿,Hou FF,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1889,总 结,心肾共病问题广泛存在且亟待解决。内皮功能紊乱是关键机制,血管紧张素II升高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的关键环节 ACEI阻断RAS,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心肾疾病的进展 贝那普利(洛汀新)是高组织亲和力的ACEI,兼有心、肾保护的证据,是心肾共病患者整体治疗的可靠之选!,心肾共治 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