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zrf 文档编号:266569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2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运动中,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 A.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B.和物体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无关 C.和物体运动的时间无关 D.和恒力F成正比,【解析】选C.设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合力F合=F-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由此看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其速度无关,与动摩擦因数有关,与物体运动时间无关,加速度a随恒力F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关系,故C对,A、B、D错.,2.物体受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恰能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当撤去这个拉力后,物体将( ) A.匀速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

2、.产生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D.产生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选C.由题意知物体所受阻力为10 N,撤去拉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阻力,此后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D错,C对.,3.一光滑斜劈,在力F推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且斜劈上有一木块恰好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4-5-2所示.则木块所受合力的方向为(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沿斜面向下 D.沿斜面向上 【解析】选A.木块与斜劈运动状态相同,均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具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木块的合力水平向左,A对,B、C、D错.,4.(2010广州

3、高一检测)如图4-5-3, 带斜面的小车上放一个质量均匀的光 滑球,当小车匀速运动时斜面对球的 支持力为N1,平板对球的支持力为N2; 当小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时,球的位置相对小车没有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1由无到有,N2由小变大 B.N1由无到有,N2由大变小 C.N1由小变大,N2不变 D.N1由小变大,N2由小变大,【解析】选B.小车匀速前进时,球只受两 个力,由二力平衡知,N1=0,N2=G球.小车 匀加速运动时,球受力如图所示. 则N1cos=m球a N2+N1sin=G球 由得N10, 由得N2=G球-N1sin, 故小车由匀速运动到匀加速运动,N1由无到有,N2

4、由大变小,B正确.,5.质量为12.5 t的电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 s速度达到14.4 km/h,电车所受阻力为2.5103 N,求电车的牵引力大小. 【解析】对电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运动学公式v=at知 a= =0.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 F=f+ma =2.5103 N+12.51030.5 N=8.75103 N. 答案:8.75103 N,【典例1】(2010上饶高一检测)法国人劳伦特菲 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 表演,他从30 m高的塔上竖直跳下并准确地落入水池中. 已知水对他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所受重力的3.5倍,

5、 设他起跳速度为零,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为8 m/s2, g取10 m/s2.试问:需要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思路点拨】该题可按如下思路分析:,【自主解答】特技演员在空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 度a1=8 m/s2.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设他落到水面时的速度为v, 水池深至少为h. 由运动学公式得 v2=2a1H, -v2=2a2h, 所以a2h=-a1H h=-,【互动探究】(1)特技演员在空中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2)整个过程特技演员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解析】(1)演员在空中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ma1=mg-F得他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mg-ma1=0.2

6、 mg (2)据例题中v2=2a1H得 由于两个过程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两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 ,故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也为 ,即 11 m/s 答案:(1)0.2倍 (2)11 m/s,【典例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 kg,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开始运动,4 s末它的速度达到4 m/s,此时将力撤去,又经6 s物体停下来,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的大小.,【思路点拨】4 m/s是两个过程的转折速度,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标准解答】前4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其加速度 a1= m/s2=1 m/s2 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恒力F和摩擦力f,由牛

7、顿第二定律得: F-f=ma1 ,后6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2= 且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a2 由联立得: F=ma1+f=m(a1-a2)=2(1+ ) N= N 答案: N,【变式训练】(2010温州高一检测)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解析】运动员着网时的速度大小v1= 运动员离开网时的速度大小v2= 触网过程

8、中则有F-mg=ma, v2-(-v1)=at解以上四式得F=1 500 N 答案:1 500 N,【典例3】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 定于倾角为=30的光滑楔形块A的 顶端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 (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a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对滑块压力为零? (2)当滑块以a=2 g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线的拉力为多大?,【思路点拨】球与斜面接触且无挤压时,是小球离开斜面的最小加速度,此时小球仅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标准解答】(1)小球对滑块恰 无压力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 牛顿运动定律,得mgcot=ma0, 所以a0=gcot=gcot30= g.,(2)

9、当a=2 g时,由于aa0,所以此时小球已离开滑块,设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mgcot=ma, 所以cot=a/g=2 所以T=mg/sin=5 mg 或 T=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线的拉力T=T= mg 答案:(1) g (2) mg,1.(2010湛江高一检测)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水平直公路上行驶,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是( ) A.继续做匀速运动 B.变为做匀减速运动 C.变为做匀加速运动 D.变为做变加速运动 【解析】选D.洒水车的总质量逐渐减小,所受阻力越来越小,阻力与牵引力的合力逐渐

10、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洒水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故其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项正确.,2.(2010惠州高一检测)一辆小车 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悬挂的摆球相对 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 4-5-4所示),下列关于小车运动情况, 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tan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tan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sin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sin,【解析】选A.设摆球质量为m,则其受力如 图所示.则摆 球的合力F=mgta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球 的加速度a= =gtan,加速度方向与合 力F方向相同,均指向左方,故A正确.,3.(2010长春外国语学校

11、高一检 测)如图4-5-5所示,水平放置的 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 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 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若A端与B端相距6 m,求物体由A到B的时(g=10 m/s2)( ) A.2 s B.3.5 s C.4 s D.2.5 s,【解析】选B.物体滑动时产生的加速度a= =g =2m/s2.从物体被放上传送带到两者相对静止用时t1=1 s,前进的距离s= =1 m.所以物体从A 到B用时t=t1+ =1 s+ s=3.5 s,B项正确.,4.(双选)(2010汕头高一检测)在某旅游景点,有一种非常刺激的娱乐设施,用电梯把乘有十多人的座舱送到离

12、地面高度H=75 m的地方,并让座舱自由落下,当下落了h1=45 m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止,g=10 m/s2.若座舱中有一个人手里托着质量为m=4.0 kg的物体,则在座舱离地面高度为h2=15 m时( ) A.座舱的加速度大小为30 m/s2 B.座舱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C.手对物体的支持力为40 N D.手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00 N,【解析】选B、D.设下落了45 m时的速度为v,匀减速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v2=2gh1 -v2=-2a(H-h1) 解得a=15 m/s2 座舱离地面15 m时,它正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此时座舱及里面所

13、有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5 m/s2. 对物体N-mg=ma 所以N=m(g+a)=4(10+15) N=100 N 故选项B、D正确.,5.(2010长沙高一检测)物体以12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g取10 m/s2,求:(sin37=0.6,cos37=0.8)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2)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物体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a1=gsin37+gcos37=8 m/s2 故上滑的最大位移s= =9 m (2)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14、 a2=gsin37-gcos37=4 m/s2 物体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vt= 8.48 m/s (3)t= =(1.5+1.5 )s3.62 s 答案:(1)9 m (2)8.48 m/s(或6 m/s) (3)3.62 s或1.5( +1)s,1.(4分)如图1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 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 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 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 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 D.无论传送带向上或向下

15、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解析】选D.无论传送带向上还是向下运动,物体A均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即无论向哪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A、B、C错.物体受到的传送带对它的作用力(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D对.,2.(2010德州高一检测)(4分)如图 2,AC、BC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根光滑 细杆,A、B、C恰好位于同一圆周上,C 为最低点,a、b为套在细杆上的两个小 环,当两环同时从A、B两点由静止开始 自由下滑时,下面正确的是( ) A.a环先到C点 B.b环先到C点 C.两环同时到达C点 D.无法确定,【解析】

16、选C.设大圆环的半径为R,杆 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AC的长度 s=2Rsin,如图所示,小环沿AC下滑的 加速度a= =gsin.因为s= at2, 故小环a从A滑到C用时 t=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小环从杆的顶端沿杆滑到底端用时与倾角无关,即a、b同时到达C点,C项正确.,3.(双选)(2010深圳高一检测) (4分)质量为0.5 kg的物体由静止 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 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 到静止,它的v -t图象如图3所示. (g取10 m/s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的倾角为60 B.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2.5 N C.物体与水平面的动

17、摩擦因数为0.25 D.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2.5 N,【解析】选B、C.由v -t图象知,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5 m/s2,即在斜面上物体的合力F=ma=2.5 N,而F=mgsin,所以斜面的倾角sin= ,=30,A错,B对.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故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力即摩擦力大小f=ma= 1.25 N,动摩擦因数= =0.25.故C对,D错.,4.(双选)(2009宁夏高考) (4分)如图4所示,一足够长的 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 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 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

18、,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解析】选B、C.撤掉拉力时物块仍相对木板滑动.说明此时两者均向右运动,但木板的速度仍大于物块的速度.撤掉拉力后,物块仍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速度在继续增大,木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速度在减小.这种情况直到木板和物块间不再发生相对滑动,即它们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匀速前进为止,故B、C对,A、D错.,5.(10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 量为4.0 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

19、 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10 s 后拉力大小减小为F/3,并保 持恒定.该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5所 示.求: (1)物体所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2)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 m/s2),【解析】物体的运动分为两个过程,根据a= , 由题图可知两个过程加速度分别为: a1=1 m/s2,a2=-0.5 m/s2. 受力图如图: 对于两个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1,-mg=ma2 代入数据解得:F=9 N, =0.125. 答案:(1)9 N (2)0.125,【思维拓展】 6.(4分)如图6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 A、B用轻质弹簧连接,且静止于光滑水

20、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原长位置.现用水 平恒力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时, 有( ) A.A、B速度相同,加速度aA=aB B.A、B速度相同,加速度aAvB,【解析】选B.由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很容 易得出,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前,木块 A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 减小;木块B所受的合外力逐渐增大, 加速度逐渐增大,由此,我们不难画 出两木块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木块速度图线的交点表示此时两木块的速度大小相等,此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最小,即此时弹簧的长度最短.该交点上,木块A的速度图线的斜率小于木块B的速度图线的斜率,即aAaB,故选B.,7.(2010运城高一检测)(10分)

21、已知一质量m=1 kg的物体在倾角=37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当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时,物体恰能匀速上滑.(取g=10 m/s2,sin37=0.6,cos37=0.8)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大? (2)求推力F的大小.,【解析】(1)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力的平衡可知: mgsin=f 其中f=mgcos 解得:=0.75 (2)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可知: mgsin+mgcos=F 解得F=12 N 答案:(1)0.75 (2)12 N,8.(新题快递)(10分)如图7所示, 车厢中有

22、一倾角为30的斜面,当火 车以10 m/s2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 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m与车厢相对 静止,分析物体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解析】解法一:对m受力分析,m 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弹力N、静 摩擦力f,f的方向难以确定,我们先 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如图所示.那么 mg与N只能在水平方向产生mgtan的合力,此合力只能产生gtan30= g的加速度,小于题目给定的加速度,故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解法二:如图,假定m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将加速度a沿着斜面、垂直斜面正交分解,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方向有:mgsin30-f=macos30 解得f=5(1- )m为负值,说

23、明f的方向与假定的方向相反,应是沿斜面向下. 答案:沿斜面向下,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解析】选C.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a,a=g.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02=2as,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正确选项为C.,2.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

24、时空气对其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的图象可以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解析】选C.对雨滴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雨滴加速下落,速度增大,阻力增大,故加 速度减小,在v-t图象中其斜率变小,故选项C正确.,3.小明家要盖新房子,小明家处在多雨的地区.已知房子的宽度一定,要想下雨时,让雨水在房顶上的时间最短,则新房的房顶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30 B.45 C.60 D.80,【解析】选B.设房顶的长为s,倾角为, 房子的宽度为2L.若雨滴在斜面上均做初 速度为零、加速度a=gsin的匀加速运动, 由公式s= at2,s= 得,雨滴运动的

25、时间为t= ,由三角函数知识得,当=45时,时间有最小值,tmin= ,即该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最短,由此得新房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故B正确.,4.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2 s内的位移为多少(取g=10 m/s2).,【解析】前6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1= m/s2=2 m/s2. 位移 6 s10 s,物体做匀速运动,前进的位移 s2=vt2=a1t1t2=264 m=48 m 10 s12 s,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2 m/s2=-4 m/s2,

26、前进的位移s3= 故12 s内的位移 s=s1+s2+s3=36 m+48 m+16 m=100m 答案:100 m,5.质量为100 t的机车从停车场出发,经225 m后速度达到54 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让机车进站,机车又行驶125 m才停在站上,设运动时阻力不变,求机车关闭发动机前所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解析】加速阶段: v0=0,vt=54 km/h=15 m/s,s1=225 m. 所以a1= m/s2=0.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1=1050.5 N=5104 N.,减速阶段: v0=54 km/h=15 m/s,s2=125 m,vt=0. 所以

27、减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 a2= m/s2=0.9 m/s2, 得阻力大小为 f=ma2=1050.9 N=9104 N. 因而F=f+ma1=(9104+5104) N=1.4105 N. 答案:1.4105 N,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1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 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100 N的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5 s内物体的位移.(sin37=0.6,cos37=0.8,g=10 m/s2),【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 定律得: 水平方向:Fcos-f

28、=ma1 竖直方向:N+Fsin-mg=0 f=N 联立得:a1=6 m/s2 5 s末的速度为:v=a1t1=65 m/s=30 m/s 5 s内的位移为:s= a1t2= 652 m=75 m. 答案:30 m/s 75 m,7.(2010宜昌高一检测)如图所 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和质量 为1 kg的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 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20 N斜向下推力F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运动过程中A对B的作用力. (g=10 m/s2,sin37=0.6,cos37=0.8),【解析】(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 Fcos-(mA+mB)g+Fsin=(mA+mB)a 代入数值得:a= m/s2 (2)以B为研究对象:设A对B的作用力为FAB,则FAB-mBg=mBa 代入数据求得FAB=4 N 答案:(1) m/s2 (2)4 N,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