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6615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彩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 ”12 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 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

2、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1 教育网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 )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

3、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 )出示生字卡片, “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2 )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 )出示我会写的 7 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 ”,指名认读、领读。(2 )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 认读生字。2、听写生字。3、学

4、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3、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三、课文详解。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生: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师: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师: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生: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师:“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生:说

5、明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生 1:我为每一个家人都做了事情。生 2:这三段最后一句话都是“你高兴吗” 。师: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懂事、关心父母、关心家人。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小组分段朗读、小组比赛朗读。四、总结全文。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总结: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18 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

6、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

7、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给下列汉字注音。()掰()扔()摘()捧()蹦()追三、学习第 1 自然段(掰玉米)1.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非常高兴,就。2.理解“掰、扛”两个动词。(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 “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3.指导表情朗读。(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8、,有表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2)指名上台表演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猴子来到了,看到的玉米。3.小猴子非常高兴。 “非常”一词可以用来替换。 (填序号)A.时常B.十分C.经常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1.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 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 1 自然段的方法。(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4.照样子,说一说。(又大又多的)玉米()苹果()葡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课文第 14 自然段结构类似,下面,四人小组

9、选择第 24 自然段中你们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尝试用老师刚才使用的方法进行学习。二、利用学法学习第 24 自然段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选择一段学习。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争取读明白。想一想: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议一议: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板书。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猴子后来去了和。摘到了和。桃树下(扔摘捧)西瓜地里(扔摘抱)回家路上(扔追)三、学习第 5 自然段同学们,小猴子下山来,它掰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过又大又红的桃子,摘到过又

10、大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这次下山来看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出示:喜新厌旧)喜新厌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一无所获)2.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说自己有没有做过像小猴子一样的事情呢。如果有,今后你准备怎样做?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四、复习生字、学习词语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2.学习量词。(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量词填入括号里。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2)指名学生读句子,学习量词的使用。3.积累并

11、学会运用“又()又() ”的词语。(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又()又() ”的词语。(2)出示图片,让学生将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三个词语贴在对应的图片处。(3)拓展运用。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又()又() ”的词语。老师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 ”方式来说一说它吗?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说一句话。7.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一()玉米地一()玉米一()桃树一()瓜地一()小兔子 8.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掰扛扔摘捧抱教学板书小猴子下山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桃子又大又红摘捧扔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教学反思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