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009 级博士 方江涛摘要: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地流转不顺畅等因素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我国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入手,讨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问题 策略Abstract:More
2、than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However,the slow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large numbers, not smooth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other
3、factors led to inefficient land use, widenin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tively guide and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is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necessary choice.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er of
4、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art to discus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an active role in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constraints,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coping strategies.Keywords:Sur
5、plus rural labor force, Migration of labor force ,Problems, Strategies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特点7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流动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仅有几百万人 ,80年代末达到 2000 多万人。19801988 年期间,农村劳动力年转移量平均为 763 万人,1992 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总量增长了 960 万人,1993 年仍保持了 600 万人,1994 年农村非农劳动力已增至 6000 万人。1996 年以来,农村实际常住人口
6、已连续10 年以每年超过 1000 万人的幅度持续减少,农业从业人员自 1999 年起以年均 400万人的速度递减。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份额由 70.5%迅速下降到 59.3%。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农村住户和行政村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在逐年增加,2005 年农村常住户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劳动力人数达 10038 万人,比 2004 年增长 7.3%。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劳动力为 13212 万人,比 2005 年增长 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10568 万人,增加 530 万人,增长 5. 3%
7、;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2644万人,增加 104 万人,增长 4.1%。 1今后,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流动。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经济现象,并呈现出自身的特征: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从三大产业来看,全社会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70.5%下降到2008 年的 40.8%。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2006 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男劳动力占 50.8%,女劳动力占 49.2%。农
8、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 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 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 13.6%。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从 1985 年的 35%提高到 2006 年的 61%。 2流动方式由“候鸟式”循环流动向“迁徙”永久流动过渡,常年外出和居家外出的比例在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6 年对全国 17 个省区、20 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 个乡、2749 个行政村的调查资料显示,以常年外出计算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国平均水平为 18.1%,其中东部地区为 23.55%,中部和西部分别为 13.69%和 13.60%。农村劳动力流动仍是“
9、弃农不弃地” 、 “离土不离乡” 。改革开放后,1 韩俊:农村劳动力短缺与剩余并存 【J】 ,职业技术教育,2007 年第 15 期。曹利平: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 【J】 ,经济经纬,2009 年第 4 期。2 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 【J】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 年 12 月 21 日访问。国家进行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基本实现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也快速向二、三产业流动。但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时仍是农民身份,并以村集体成员资格的权利分得农田,是标准的“弃农不弃地” 、 “离
10、土不离乡”的兼业农民。“新生代”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土地情结弱化。随着“8O 后”农村青年大量进入城市务工就业, “新生代”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产生并逐渐成为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的主体。与其父辈相比,他们对土地的情结弱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市化。目前他们正代表着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主流,正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 、 “寻求机遇”转变。 3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和农村产业发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并为农地流转创造了前提条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
11、城市化进程。1、增加农民收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劳务收入不断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劳动力转移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统计,1995 年农民外出务工的报酬收入人均 154 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98%,1999 年增加到 240 元,增长了 69%,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9%。 4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 1596 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 38.6%,比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提高了近 20 个百分点。以四川省为例,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由 200
12、0 年的 31.9%上升到了 2006 年的 40.6%,上升了 8.7 个百分点;农民外出从业收入由 328 元增加到 777 元,年均增加 75 元,年均增长 22.8%。 5转移就业的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不仅增加了农民收3曹利平: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 【J】 ,经济经纬,2009 年第
13、4 期。4 宋洪远,赵长保等著: 中国农村经济分析和对策研究 (19982001) 【M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15 页。5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入,提高农民素质,而且对输出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在各地政府支持帮助下,农民工纷纷回乡创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06 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 亿元,比 2001 年增长 1.1 倍;实现利润总额 14735 亿元,比 2001 年增长 1.5倍。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四
14、川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2005 年有24.9 万人返乡,到 2006 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 57 万人,返乡的这部分人主要从事开发性农业项目,创办工商企业,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3、加速农地流转,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我国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成全了农地的流转和农业的规模经营。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与其说必须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不如说必须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更符合实际。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应该是一件功夫在外的事情。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了,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农村人口转移了,土地使用权的流动
15、和集中也就水到渠成了 6。”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许多农民将其承包土地以转包、入股等形式转给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地的产出效率,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且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有利于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的总体提高。4、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导致人口和产业聚集程度低,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农村劳动力的推动。这样,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满足经济学上的“需求”条件。同时,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地和劳动力两
16、大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并使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非农产业。使得农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满足了经济学上的“供给”条件。可以说,农地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而且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经济和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有利因素的同时,也使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利用低、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和农村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6 李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思考 【J】 ,公民导刊,2007 年第 11 期。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
17、约,主要有: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农村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较高、拥有一定的技术时,他们外出寻找非农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务工或经商的报酬相对也较高。但我国现阶段,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就业选择受限,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一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以成都市为例,2004 年,成都市有 196.6 万人实现了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占农村人口的 48.4%。这些外出劳动力中 74.0是初中
18、及以下文化程度,并且一半以上未受过专业培训,很难适应产业生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7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限制。70 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实现,使得在原制度下长期积累的人地矛盾和不充分就业逐步显性化,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与此同时,城市改革使得非公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国有企业的用人自主权也逐步扩大,从而产生了从农村补充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地从农村走向城市、由土地走进工厂,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用工体制,形成了我国最初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这种农村劳动力市场是自发的、散漫的,组织性的保障(如失业、
19、工伤、医疗保险等)不健全或完全缺失。而在城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民工流动就业进城,国有企业原有的用工制度被打破,开始向市场化就业过渡,但仍残留许多计划经济色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起初,两个市场是完全不相通的,界限较为分明,农民工很难进入城镇职工的就业领域。因而,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伊始就带有市场分割特性,即为二元市场。随着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两个市场开始相互渗透,开始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但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状态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 8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种种限制,且由于缺乏长期的保障机制,农民工失业和患病时难以承担高额的城市生活成本,
20、只能返回农村务农,形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产业间迁移的“民工潮” ,这种不彻底的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7 数据来源:成都市统计局。8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 【J】 ,中国社会保障网 新闻中心 失业保险,http:/ 年 12 月 17 日访问。度。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幼”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实际缺失状态,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以四川省为例,2006 年四川省农村人口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 0.7%,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仅占 0.4%。 9这样,农地就实际上承担了农民生存
21、、发展、就业及养老等重任,具有了社会保障功能。 10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外出谋生,将使自己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遇到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他们不敢贸然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在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好工作时,农民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承包土地。即便他们外出务工经商,也是“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 , 他们处理土地的方式大多是粗放经营、撂荒、无偿甚至倒贴交给熟人耕种,视需要随时收回。这种留有退路的方式虽成全了农村劳动力的“两栖”生活方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4、城乡分割、区域分治条件下形成城市居民与农
22、民工权利的不平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区域分治制度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根本性原因。多年来,城市只把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而把培育、养老的成本放到农村,旧制度与其形成的利益格局相结合,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冲击了传统的以固定就业为特征的城市就业管理制度,也冲击了以地区分割为特征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现行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下,政府只对当地的居民负责,不对外来的农民工负责。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驱动下,就会产生漠视甚至损害外地人和农民工的利益的行政行为和决策结果,致使区域差距越拉越大。过去对农民工是实行收费管理、收费服务,
23、旨在为当地人谋利益;在各种收费被取消后,把农民工当作本地居民、为农民工服务的机制没有相应形成,导致了管理上的真空。农民工也没有主动接受当地政府管理的动力。对许多不规范的企业来说,在工人没有通过组织的力量对其形成压力和政府难以对其进行干预的情况下,逃避政府的监管符合其利益,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时常发生,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9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10黄祖辉、王朋: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J】 ,浙江社会科学,2009 年第 2 期;陈希勇:农村土地社会保
24、障功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J】 ,农村经济,2008 年第 8 期。的转移。而且,进程务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显得茫然或无奈,多数不会去求助法律、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而是延续在农村的一些做法,要么寻求一些社会关系解决,要么采取违法的过激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进城务工。而且,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城市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减少,进一步恶化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 除以上几个主要因素外,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的区位地理状况(经济基础及发展趋势、交通条件、距离城市远近等)等等也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此不做详细分析。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
25、对策略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组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当前要针对市场需要和农民工不同群体的特点,整合社会资源,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并逐步把培训重点下移到镇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方便及时的免费培训服务,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合
26、作机制。2、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改革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长远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一切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高效、完善的劳动力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近期目标是逐步打破城乡和地区分割,建立覆盖城乡、平等对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农民工素质,有效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这就需要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农民
27、工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113、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农地的规模化流转和农村11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 【J】 ,中国社会保障网 新闻中心 失业保险,http:/ 年 12 月 17 日访问。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这是因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户流转土地之后的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愿意加入土地流转和进城务工的行列。而对于土地转入方来说,即使遭遇自然灾害或农产品价格波动,难以实现利润目标甚至破产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
28、们参与土地流转的信心。这就需要: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机制。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缺乏法律的规定性,除 2006 年 3 月实行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五保对象作了较为明确规定之外,再无法律条文农村保障工作对象作出规定,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实际上处于无法可依状态。这种状态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标准不一致、保障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为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
29、,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最高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证实施。该法应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与发放、保障项目的标准、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在农村社会保障法之下,应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条例 、 农村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管理条例 、 农村社会救济工作条例 、 农村优待抚恤工作条例等条例,同时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内容,使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内容的法律规定具体化,以增加其可操作性。同时,根据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各地方政府可结合
30、实际情况,在与全国性法律、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保资金。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关键,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中国民政词典里,对社会保障的解释为“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可见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或政府和国家。但以目前的国情和经济水平,国家财政尚无足够的能力承担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2009 年 9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12
31、赵文广:国家在依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 【J】 ,社科纵横,2007 年第 3 期。 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以期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农民普惠式养老金” 。 该指导意见虽仅涉及农村养老保险,但也为我们筹集农村社保资金指出了方向。在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担负起一定的职责,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二是将发行国债的部分收益、部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收益,包括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部分所
32、得,国有企业转制中的资产拍卖、变现所得和股权收益转入国家财政,再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采取措施,把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地方政府低买高卖取得的土地级差地租收益转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四是在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引导农民自愿并积极参加各类保障项目。 134、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经济比较发达、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流转都相对较好。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机构,推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需要我们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
33、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分治的体制和结构,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社会服务和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不发达地区和农村流动。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不发达地区和
34、农村的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区域协调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保障生产安全,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和就业环境。优化城13魏波:农村土地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5 期。市功能,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合理设置流动人口组织机构,完善相关法规及制度建设,强化职业培训,促进产业结构、城市功能与人口素质
35、的互动提升,推动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高素质人才加速集聚。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协调两种手段、两种机制的积极作用,打破区域分割限制,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给农民以国民化待遇
36、,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扫清制度上的障碍,引导和帮助农民全面走向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相辅助政策,如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解决后顾之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自由流动。参考文献:俞海等,2003: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 , 经济研究第 9 期。朱民、尉安宁等,1997: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经济研究第 10 期。陈小钢,2007: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 求是第 3 期。曹利平,2009: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 , 经济经纬第 4 期。韩秀华,2006: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宋洪远,赵长保等,2001:中国农村经济分析和对策研究 (1998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