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挂两支笔的孩子.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26593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挂两支笔的孩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挂两支笔的孩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挂两支笔的孩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挂两支笔的孩子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和过渡句。并利用过渡句和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二)教学过程1、揭题。2、自学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默读全文,划出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按“挂两支笔不再挂笔又挂上笔”的线索给课文分段。划出不明白之处,质疑。3、检查自学情况。当堂完成作业本上的第 1 题,同桌互查词语掌握情况。将“芯”与“心” 、“沁”进行比较,通过搭配扩词进行巩固。教师对“教授” 、 “作家” 、 “记者”等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人都是文化人,有广博的知识,都受到人们的尊敬

2、。讨论分段。学生汇报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分别是什么,然后讨论分段。第一段(13 自然段) ;第二段(412 自然段) ;第三段(13 自然段)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概括段落大意,完成作业本第 4、5 题。 当堂质疑,并讨论决定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了解陆小亮不再挂笔的原因。2、能摘录课文中带分号的句子。能用“无论都”及“虽说可”关联词语造句。3、初步明白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的道理。(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支圆珠笔“妙极了”?(2

3、)为什么课文在写笔的功能时要用分号?(复习分号的用法,3 种颜色并列,3 个分句并列。 )(3) “无论到哪儿,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支宝贝笔”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陆小亮要这么做?用“无论都”这一关联词说一句话。2、学习课文第二段。(1)齐读课文第 4 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过渡段中哪句话是承上,哪句话是启下的?(2) “左右为难”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陆小亮之所以感到左右为难,是因为他想如果( )老奶奶, ( ) ;如果( )老奶奶, ( ) ;请按你的理解填空。(3)陆小亮终于答应给老奶奶写信了,可他写得那么“费劲” ,课文哪些地方表明陆小亮写信很费劲?请边读边划找。(4)汇报交流。并练读这

4、段话。陆小亮为什么不再挂两支笔了?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上“虽说可”这一组关联词语来回答。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4、完成作业本第 2、3 题。第 3 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2、能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2)这一段是从哪两方面与前一段连接起来的?(时间上。内容上。 )(3)王老师与陆小亮谈了什么话,才使小亮又把笔挂起来?请学生进行想象推测。a、同桌互相试述。b、教师作小结提示,强调想象要合情合理。c、展开想象,将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时说的话写下来。2、小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醒学生可利用过渡句、过渡段来帮助概括。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顺势完成作业本上第 6 题。并请学生说明选择(3)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