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一 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定义1.文化“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但他的含义与现代的理解不一样,指与“武力”相对的文德教化。如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得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又如近代束广微补亡诗由仪 :“文化内辑,武力外悠。 ”文选李善注:“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 ”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又被日语用来作为英语 culture 的对译词。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是“文化”就同英语的culture 有了直接的词源
2、关系,并衍生出“文明” 、 “教育”等含义,文化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性具有的共性就使得人们能共享这些财富。然而正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固然相通,但“习相远”导致了文化的差异。因此,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就显得很重要,这意味着在达到有效交际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别人的文化。在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中, “文化”一词通常指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产品。就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而言,它的意义是明确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专家们给的定义却是五花八门。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Kroeber)曾搜罗并列举了西方近现代 160 多位学者对“文化”所下的不同定义,并从下定
3、义的方法角度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在众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文化人类学家泰勒(Tylor)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两人的定义比较受人推崇。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看做一种具有满足人类某种生存需要的功能的“社会制度” ,是“一群利用物质工具而固定生活于某一环境的人们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风俗与活动的体系” 。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着眼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研究,另外两位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或许更准确、更直接。社会语言学家戈德朗夫(Goodenough)
4、指出,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呗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产品知识组成。本尼迪克特(Benedibe)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前者突出了民族内部的规范,后者突显另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概括的讲,文化就是人们的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民族穿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一般认为,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着
5、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但是,精神和意识并不可能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凭空产生或独立存在,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在这一社会实践中,人类既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意识形态、思维能力和生活方式,使自身摆脱了“自然人”状态并获得了不断进步。在使人类生活超脱动物性并区别于动物生存的一切因素中,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始终纠结为一体,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因此,从广义方面理解, “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使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过
6、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2文化定势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际文化。当然,形成自己的文化,任何一个群体必须首先界定自己群体的边界。根据很多学者的观点,群体概念的行成可能以民族、种族、地域、职业、性别、政治、社团。世代,组织乃至具体的社会活动或生活形态的共享为基础。一旦一个群体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诸如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群体主义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等
7、,都属于国家、民族或更大范围的地域,为边界所定义的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当作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当做整体文化形象。这种整体式文化趋向,通常被叫做文化定势。当然,在跨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会因具体情境、场合不同而表现出种种差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情境等时空的不断变化,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建立、维持和强化各种文化身份,习得了不同的交际文化。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掌握了成套的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与人交往的规则,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与不同群体的交往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也就是说,在社会化的过称中,人们习得了各种不同的群体文化,信仰文
8、化。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角色关系。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也就是说,文化的概念具有层次性,一种整体文化中往往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次范畴“变体”形成某种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圈。亚文化产生于亚群体亚群体是某个民族内部的群体分化,他们在亚群体中享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规范以及认知模式。不同亚群体在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有“大同”的一面也有“小异的一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亚文化现象非常明显,长江以北的地区属于传统的中原文化,东南沿海地区表现为典型的海派文化,西南地区呈现出多远的
9、民族文化特色。这些差异常常会导致一种文化内部不同群之间的交际出现失误、冲突。(二)文化的特征1.交际的符号性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象征符号的系统,也表现为人们在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的特征,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明和应用文化的过程。人类创造了文化世界,其实质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符号的宇宙” 。在文化创造中,人类不断把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转化为一定的具体可惑的形势或行为方式,从而使这些特定的形势或行为方式转化为一定的象征意义
10、,构成文化符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习俗或法则。于是人们就生活在这些习俗或法则的规范之中,省会在家自己创造的充满文化符号的世界之中,一方面承受着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文化制约的承受而表现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古代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规范中,服装的颜色是由登记规定的:帝王服饰为明黄色,高级官员和贵族服饰为朱红或紫色,中下层官员服饰为青绿色,衙门差役服饰为黑色,囚犯服饰为赭色。于是,服饰颜色就了特定身份的象征符号。在等级观念淡薄的今天,服饰颜色的等级象征固然已不复存在,但在力求服饰的色彩或款式与年龄、性别、身份、行业、环境、习俗协调一致的追求中,人们又给色彩和款式赋予了丰富的审美意义
11、;而在某些必要标明的社会角色(如军警、执法人员等)身上,服装颜色和款式扔具有身份的符号作用。再比如,我们的宴请、婚礼、葬礼以及各种庆典中司空见惯的一切,包括环境、服饰、道具、程序等,也无不具有符号性。以婚礼为例:西方国家在教堂举行婚礼,牧师主婚,新婚夫妇宣誓,交换戒指,亲朋好友陪伴,显得简朴、庄严、和谐;中国传统婚礼则程序繁琐,道具繁杂,禁忌繁多,大宴宾客,大闹洞房,感觉铺张、热闹、喜庆。文化的符号性导致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交际是文化的编码、解码过程,语言是编码、解码的工具,也是它的传承和储存系统。我们可以把文化概括为“符号和意义的模式系统” 。模式指文化的规则性和稳定性;符号指代表现实的语
12、言、非语言或其他什么东西;而意义则指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是一个意义系统,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的诠释。只有当交际双方对同一符号的解释完全一致时,或者在很大程度上相近时,交际才有可能有效进行。否则误解、冲突就在所难免。这就意味着,在交际过程中差异是潜在的危险。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模式系统也意味着交际行为的解释活动或译码活动是由文化的特定规则或规范所制约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双方共享一套社会期望、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时,交际才能得以有效进行。2.民族的选择性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和存在,它植根于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总是以相对集中聚居并有共同生活历史的民族为区分单位的,因此一定的文化
13、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张起来的。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文化的疆界通常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貌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所谓民族性主要也是指文化上的特性。比如同为上古文明,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各有独特性;同为当代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欧洲各国之间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差异。而当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分布在广大的地域上时,保持文化在各个层次的细节上完全一致势必不可能,于是民族文化在地域性渐变的基础上往往形成一些互有差异的亚文化,形成大传统下各具特色的小传统。小传统具有区域性,是大传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大传统的支配和统摄。于是在民族文化的大范围内常有多种区域性文
14、化同时并存。比如同为中国上古文化,就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区别,并且这种区别至今仍有一定程度的保留。5因此文化具有选择性。人类可供选择的行为规则是无限的,然而每一特定文化所选择的规则是有限的。可以说文化的功能在于界定不同的群体。文化的这一特点,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十分重要。文化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不可避免的产物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从群体或民族主义的概念本身,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交际的关系。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人们会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习惯把自己的文化当做观察别人行为的窗口,其结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无意识地认为是正确的,或是有道理
15、的。显然,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会导致交际失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文化冲突。3.观念的整合性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可以被理想化地推定可能出现在某一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的行为之中。这样我们就有了诸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整齐划一的提法,而某一主流文化中又存在诸如亚文化或群体文化、地域文化、职业文化、性别文化等。这意味着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念等文化的核心成分,尽管不属于行为范畴,但也会像电脑一样为人们编制行为和思维程序,规定交际行为的内容和方式以及编码过程,因此,世界观、价值观等常被称为“文化实
16、体”、“民族性格”。可见文化是一个由多方面要素综合而成的复杂整体,是一定区域内的一定文化群体(通常表现为民族)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创造的一整套生活、思想、行为模式。在这个整体模式中,各组成要素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挥塑造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的功能。同时,整个民族文化又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由价值选择结果为出发点的“文化内核”,这样的文化内核就像遗传因子一样无所不在地渗入该民族的所有文化细胞之中,发挥着整合文化的潜在作用,从而使整个文化产生一种保守性、内聚性、排异性和对外来文化要素的同化力。文化的整合性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完善和形成独特面貌的动力。它可以保证文化在随时间变迁的同时,在一定限制内维
17、持稳定的秩序。不如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传统文化中,建立在学院根基上的宗法意识形态,融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为一体的“天人合一”世界观,以“经国济世”为目的的实用理性等精神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 ,一直在文化传统的形成中发挥着“整合”作用。经过这种整合而形成的中国文化,是一个迥异于欧美文化的独特模式。而跨文化交际的误会、冲突正植根于此。由于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核” ,不然导致在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生活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交际方面不然会导致形成文化的碰撞,于是交际双方如不能理解对方的文化,就会产生与交际预期的反差,结果当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4.动态的可变性文化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
18、,并不能保证文化在历史地长河中恒久不变。一方面,既然文化是一种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采取的手段,那么当生存条件有了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必然要发生变化,这是文化可变性的内在原因。在人类文化史中,重大的发明(如文字、造纸术、印刷术、蒸汽机、电器、电子计算机) 、重大的发现(如地理新大陆、天体运行规律、能量守恒定律)都曾给文化的变迁以巨大的推动力,这是因为新的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乃至交际模式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从一种文化的外部而言,文化传播、文化碰撞可能造成这种文化内部要素和结构的“量”的变化,而这种“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也可能促使这种文化发生“质”的变化
19、,导致进化、退化、没落、重组或转移等结果。社会的发展,国家,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和深入,政治上的风云突变和经济上的全球化的趋势都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乃至发生变化。比如,佛教传入中国,曾经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面貌发生过深刻变化;中国的儒家思想、汉子在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化中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欧洲文化进入美洲,则导致了美洲本土文化的大量萎缩甚至部分消亡;20 世纪苏联的解体,柏林墙的消失,欧洲经济联盟的形成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交际模式。表层文化结构(精神形态)的变化,在速度和质量方面读远远超过深层文化结构(精神形态)的变化。比如现代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要比信仰、
20、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变化明显得多。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近 30 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衣着习惯等“硬件”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软件”方面,质的变化并不明显。表面上看中国的“新生代”很容易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回归了。这是文化定式的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同国际接轨”是有限的,因为能“接轨”的多数属于文化结构的表层,而不是它的深层。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深层文化的差异、冲突时无法避免的。革开放以来,改不少跨国企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而“本土化”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
21、就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从这一点来说。跨文化交际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二 关于交际的概念(1)交际的本质属性“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 ,两者是相同的。没有交际就难以形成文化,而文化就是在交际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符号学家把两者的关系概括为“文化是冻结了的交际,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这是非常精辟的。 “交际”在英语中可以有两种表述:一是 social intercource ,强调它的“社会性” (social);一是 communication,突出它的“交际性” 。而 communication 来源于拉丁语commonis 一词,commonis 是“共同” (common)的意思。因
22、此, “交际”这一概念与“社会共同” 、 “社会共享”密切相关, “社会共同”或“社会共享”是交际的前提,事实表明,只是同一文化的人们在行为规范方面具有共性,或交际双方共享某一文化规范,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主流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然要求双方互相理解或遵循对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际达到预期的目标。关于交际本质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任何性质的符号都可用来交际,出来语言符号,更多的是非语言符号,包括各类行为。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有些是有意识的,而有些是无意识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很多行为是无意识习得的,譬如站立行走、身
23、姿、手势乃至言语行为等。很多其他行为也同样是不知不觉学会的,并且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尤其是非语言行为,如脸红、微笑、点头、皱眉头、伸舌头、眨眼睛等都会在无意识中自然流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为一旦被观察或注意到时,客观上就传递了信息,交际也就发生了。研究表明,在正常交际中人们惯常的交际行为是无意识的,或意识性很弱;但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们的交际行为有时会是有意识的,或自觉的。这意味着在与文化背景相似的人交际和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际时,交际行为是有差异的。前者往往是无意识的,后者往往是有意识的,至少两者之间在意识程度上有所区别。这也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或误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同文化背景
24、人的无意识行为可能与对方的文化规范向悖,而一旦这样的无意识行为被对方观察到,就会赋予消极意义,从而会产生特定的反应。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引起充分的注意。2.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过程,信息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如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以及书面等符号)的过程;而解码则是对从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收信息的人共享同一或相近的语码系统时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际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而且仅仅共享同一语言符号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把握也许更重要。交际行为是文化和
25、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并受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文化背景,涉及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2)交际情景,涉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以及交际发生的场合、时间及谈论的话题等;(3)代码系统,主要指对接受的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过滤”机制。这些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交际过程中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众多变量的存在,编码人传递的信息和解码人所获取的意义之间永远是有距离的。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同社会在上述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更大,这种距离往往更大、更明显。3.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必须
26、遵循某些规则,除了固定的词法、句法等语言规则之外,还有具体的文化规范及其制约下的语用规则。同一文化的人们共享这些规则,因此他们之间的交际并不困难;但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际时,因为在这些规则方面存在差异,交际将会产生障碍。但从另一角度看,因为这些规则的存在,也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只要人们掌握了相关的文化规则,有效交际是可以实现的。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往往会对对方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测。因为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而且交际行为有其固有的语言规则以及语用规则,因此人们的交际过程是一个交际双方对彼此的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测的过程。这种预测过程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预测的准确程
27、度取决于人们对交际环境因素及其与交际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文化和语用规则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的灵活程度。这说明对交际的有关因素知道的越多,预测能力就越强,交际就越有成效,这也说明对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对文化符号系统的理解程度。在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障碍,这些问题或障碍可能与交际渠道无关,与语码无关,也不是语言系统的差异所致,而很可能就是文化、社会、环境、心理或交际情景因素造成的。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规范存在差异,所以对文化背景或交际情景因素缺乏共识。(二)交际的构成要素语言交际在本质上属于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必须具备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
28、。信息论认为,一个信息传播系统的构成,必须有信息的输入(X)和输出(Y)以及处于共同的变换(R),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信息传播可描述为: RX Y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变换(R)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通常来说信息传播系统的构成包括七个环节:1.传播者传播者指信息传播者,即具有交际需要和愿望的具体的人。 “需要”是指希望别人对自己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认可,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行为的社会需要;“愿望”指试图与别人分享自己内心世界的欲望。从跨文化交际来看,传播者是产生或激发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需要和愿望的交际主体。2.编码编码指传播者依据社会、文化和交往规则,运用某种语言的词法、句法等规则对语码进行选择
29、、组合和创造信息的过程。内心所思是不能直接与别人分享的,我们必须依赖符号来表达,因此编码是一种心理活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虽然传播者是运用某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在进行编码,但必定有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交往规则的支撑。3.信息信息指传播者编码的结果。信息是交际个体在某一特定时空的心态的具体写照,因此就面对面的交谈而言,除了语码之外,还伴随很多交际个体的非语言的信息,以及交际环境信息。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信息就是一个由语码、非语言信息及交际环境信息整合而成的综合体,其中渗透了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密码。4.通道通道是把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或物质媒介。信息传递的手段或媒介是多种多样
30、的,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及短信、邮件往来。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面对面交谈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这是通过听觉和视觉途径传递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值得探讨的方式。5.接收者接受者指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连接可能是有意识的行为,接受者觉察到信息源的行为,作出反应,双方就建立了联系;双方的联系也可能是无意间建立起来的,信息接受者也可能由于偶然的机遇而截获或感知到进入渠道的信息源行为。无论哪种情况,信息总是以刺激人们感官的形式出现,通常以听觉或视觉的形式刺激信息接收者,激起信息接受者的反应行为。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信息接受者一定是属于不同于信息传播者的另一种文
31、化圈交际主体。6.解码解码指信息接受者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化为意义的过程。解码是一种对信息加工的心理活动,通过对信息的理解或翻译,信息源行为就被赋予了意义。信息接受者在解码过程中,除了理解语言符号,还要解释附加的文化信息,从而准确解码。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由于交际双方属于不同的文化圈,因此在解码过程中必然会进行“文化过滤” ,即通过自身的文化代码系统来解释所接受的信息,若对对方的文化符号不熟悉或不理解,产生误解甚至冲突就在所难免。7.反馈反馈指信息接收者对所接收的信息采取的相应行为的选择。接受者可能对信息源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采取任何行动;也可能立即作出反应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反馈行为表现
32、为对对方陈述的评价,对对方疑问的应答,对对方要求的表态等。如果信息接受者采取的行为符合或接近信息传播者的预期,那么交际是成功的;反之是无效的。从跨文化语言交际来看,信息接受者的反馈与信息传播者的预期是否接近,取决于双方对彼此社会、文化和交往规则的熟悉程度和语用策略的运用能力。三 关于语言的概念(一) 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与语言符号(1)交际媒介与符号为了生存、发展,人们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换。比如商品交易就是一种典型的交换。最初,人们的商品交易是直接以物换物。 诗经中有“抱布贸丝”的叙述,就是描述有人抱着布去集市上换取其所需要的丝。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同农家学派许行的辩论,其中也讲到农家学
33、派躬耕田亩,以粮食换取农具和生活用品的事实。不过以物换物虽然可行,但极不方便,不利于远距离、大规模的商品交易的媒介物货币。实际上货币是一种物质的有价值的“符号” ,可以作为物与物交换的中介,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物,方便快捷,人类的商品得以顺利进行。语言交易也需要一种媒介,需要一种能代表确切含义的“符号”作为交际的中介。什么是“符号”?简单地说,就是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合体。因此,符号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形式,必须是人们可感知的途径,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另一个是意义,即这个形式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形式和意义一结合,就形成了“符号” 。我们必须把符号同另一种现
34、象区别开来。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投宿的人家;农夫查看天气,看到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意识到将有暴雨降临;中医诊断疾病,总是要号脉,看病人的气色、舌苔,闻他呼出的气息;刑侦人员破案,要收集指纹、脚印,记录和拍摄现场。远处的炊烟,乌云和电闪雷鸣,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犯罪的指纹、脚印,这些也都代表某种确定的事物或现象,好像也是“符号” 。其实,这些现象同我们讲的“符号”是不一样的,可以称为“征候” 。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同某种事物或现象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可以让我们通知它来推知某种事物或现象。我们讲的“符号” ,它的形式和意义却没有那种天
35、然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人为的,用什么样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事物或现象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符号”很多,它们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古代的烽火是敌人进犯的信号;书信上插着鸡毛是紧急的标志;男人给女人送上玫瑰花,是爱的象征;执法人员穿着各种制服,表明他们正在行使职责;煤气本无气味,却在里面添加了某种刺鼻的气味,以此作为危险的提示。最典型的是交通信号系统,它通过一组有色彩的灯光提示行人和车辆的行止:红色表示禁止通行,绿色表示可以通行,黄色表示准备行止。上述这些实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可感知的形式欧诺个其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因此,我
36、们也常常可以看到相同或相似的交际情景中不同的民族却使用不同的符号。比如中国人办丧事披麻戴孝,以白色为基调;西方人则穿着黑色服装参加葬礼,以表示肃穆和悼念。人类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用声音形式来表示意义,人们通过听觉途径来感知和理解话语。语言中的词及其排列次序就是一种符号,它能使听话者准确理解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如汉语中“人” ,它的语言形式是 rn,是听觉可以感知的声音;它的意义是指所有的人,即“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语言中的词就是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整个语言就是由这种符号组成的一个系统。一个人的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组成的规则
37、,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谈论各种事情了。当然,作为交际媒介也不一定就非得说话,非洲丛林密布,一些部落习惯用鼓声作为交际工具,他们利用鼓声的高低、长短及节奏的快慢来传递信息。西班牙有一个海岛峰峦起伏,这里居民掌握一种特殊的语言口哨语,通过口哨声音的长短、快慢和变化可以形成几百个音节,从而进行交际。人类为什么声音作为符号的形式呢?这是因为它有三大优点;第一是使用方便。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发出来的,本身没任何“重量” ,便于携带,人走到哪里,它就能“跟”到哪里,张嘴就能说,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设备。第二是容量最大。几十个语言单位(音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构成几千个音节,组成数十万个词语,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事物
38、或现象都表达出来。第三是效果最佳。说话只是动“嘴皮子” ,可以大声疾呼,也可以慢声细语,古今中外,喜怒哀乐,不管多么复杂的道理、多么动人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由于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的材料有着种种优越性,吟哦人类的祖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选用它作为交际工具的物质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2)语言符号的特征“符号”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语言符号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荀子对此给出了论断:“名无固宜,约之有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宜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意思是说
39、,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异于的结合取决于社会的“约定俗成” ,而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西方学术界争论的时间相当长,后来也基本认同了这个结论。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谈到这个问题时曾举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子:“正”和“负”也可以反过来, “北”和“南”也一样。如果把这颠倒过来,并且把其余的名称相应地加以改变,那么一起仍然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称“西”为“东” ,称“东”为“西” 。太阳从西边出来,行星从东向西旋转等等,这只是名称上的变更而已。总之, “约定俗成”点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汉语中为什么把“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同 rn 这个语言形式结合起来,这是没有道理可说的,是由社会
40、约定俗成的。如果我们的祖先当初不把这类对象叫做rn,而叫别的什么,也完全可以。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形式来代表同一个事物,也证明了这个基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掀起了“外语热” ,大家争相学外语,有个老太太学了几个英语单词,很不理解为什么英语中对事物的称呼同汉语不大一样,讥笑他们“水是窝头(water)去是狗(go) ”。其实把“水”这种事物或“去”这样的行为叫做什么,本来就没有什么规定,中国人叫 shu 和 q,英国人、美国人叫 water 和 go,取决于各自的约定的而已。“约定俗成”指的是某种社会群体的规约性。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具有任意性,就是这种规约性的体现。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形式和意
41、义的结合从本质上来说是任意的,用什么样的名称来指称什么样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特定的名称和特定的意义一旦结合在一起,我们往往能发现它们之间结合的理由,这就叫做“理据的可探究性” 。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好比生了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能与别的孩子相区别便于指称就行;但实际上父母往往会慎重地考虑给孩子起一个满意的名字,或寄托某种希望,或蕴涵某种特定的含义,或与某个有意义的事件发生联系,这就是起名的“理由” 。语言符号也一样,比如从语源角度考察, “浅” 、 “贱” 、 “线” 、 “笺”都用了相同的声符,可见在造字之初它们的读音是相同的。为什么这些指称不同类的事物的名称读音
42、会一样呢?原来水少谓“浅” ,钱少谓之“贱” ,单根丝线叫“线” ,单张信纸叫“笺” ,它们都含有“量少”的含义,这就是传统训诂学所谓的“声同义通” 。任意性通常就单个符号来说的符号的组合就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根据的。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Saussure)指出:语言符号的能 16 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但他们同时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对任意性的概念加了一个重要的注解,即“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他认为应该明确区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一个没有动因,或者说不可论证的符号是绝对任意的,比如法语的 vingt(二十) ;而一个有动因的符号则是相对任意的,比如法语的 dixne
43、uf(十九) ,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它赖以构成的要素和其他跟它有联系的要素 dix(十)加 neuf(九) 。他进一步指出,限制任意性的可论证性包含在要素之间相互组合的句段关系及要素与要素聚合成类的联想关系里。以汉语为例, “铁”指一种金属, “路”指人或车行走的通道,这也许是任意的,但“铁路”指称用铁轨铺成的供火车通行的轨道,这就不是任意的了。2.交际工具与辅助工具我们说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但不等于说人类的交际工具只有语言一种。除了语言之外,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还创造了很多交际工具,主要有一下三大类: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仅次于有声语言的交际工具。有声语言给人类交际带来极大的方便、快捷,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因为使用有声语言交际,交际双方必须同时处在听觉范围之内,听不到对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