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一步 再走一步说课稿元宝山区民族中学 白瑞芳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该单元的主题是人生,而这小文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作者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 8 岁时一次“脱险 ”的经历。从这次经历中,他悟出了一个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并且这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
2、经验。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刚步入中学,与自然,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却不能很好的透过文字来感悟具体情境。要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悟出它的哲理是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针对这些孩子的这些特点,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2)梳理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人物心理过程;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3)培养
3、自信心,勇于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整体感知 ”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链”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针对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 2指导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求学生言之成理地说出他们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这是将课文阅读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四、我对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如下: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梳理
4、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悟出“ 走一步,再走一步 ”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五、教学方法:本着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的原则,所以我决定使用以下教学方法:自主默读法,合作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叶圣陶先生说:“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 ”。所以说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有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学生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5、,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教学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 、课前导入,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走进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回忆中。要求两名学生提前搜集莫顿亨特的故事,课上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既锻炼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吸引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二)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这套教材和以往教材的明显不同在于字词积累多了,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数量明显增加了。为了让学生将字词积累落到实处,我要求学生读准音,写准字,释准意思,并在书上做预习卡片,每课都有。通过幻灯3片进行检测。(四) 、整体感知课
6、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两种读法,学生默读一遍课文,勾画记叙的要素。 (这是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也是为了落实单元教学的要求,提高他们的默读能力,默读课文实际是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梳理阶段,注重学生思维培养为复述故事打基础。然后让学生先抢答问题,再复述课文, 内容是从冒险到脱险的过程。这个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又是对课文的一次整体感知,可以同座进行,这样就能全员参加。然后举手发言展示。(五) 、梳理课文的情感线索。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批注“我”在这一事件中心理上的变化,进而完成板书。(六) 、在合作讨论中研读文本,感悟主旨。由于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
7、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读课文的最大问题可能出现在对我恐惧心理的漠视,对我面临困难的小视,对克服困难过程的忽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复述完课文后,迅速整合关键问题,要求学生关注重点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在阅读,想象,整合中让学生充分体悟。主要是引导学生说出在我爬上小山之后,对小山充满了恐惧,毫无信心可言,为下文中父亲引导我下山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在帮助我下山是采用先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的办法,使大的困难变小了,从而完成板书设计,也引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化难为易了。最后,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你觉得重要的句子。并再一次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其实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8、所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同样应该在读中体会,感悟出文章的主旨。(七)多角度阅读课文,评价文中的人物。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以外,还可以多角度的阅读,这样读就不至于老是往一个方面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的质量。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父亲、杰利、 “我” 、内德和其他孩子。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4(八) 、拓展延伸,深入思考。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假如“我”父亲没有来,你是“我”的同学,你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 ,孤身一人在悬崖怎么办?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九) 、写作方法学习。好的文章不是学完了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学习它的写法,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所以,我让学生总结,本课给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以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练习写作。(十) 、布置作业: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一个片段或一篇短文。设计原理:阅读教学的终点是写作,这样的一个作业正是为了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同时也是对链接生活,直面困难的一个延伸,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十一)、总结本课内容。 朗读一首小诗做总结,激励学生在人生中应有作家的气质,战胜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以上就是我在教学本文时的思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其中肯定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