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鲁教版)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认识区域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类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4.特征: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开放
2、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比较(1 )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2 )差异性:日本 英国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侧 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 2/3 物种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 1/9,以草地为
3、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 贫乏 煤、铁、石油2.经济发展方面(1 )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2 )差异性:日本 英国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突出, “资源性”布局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经向海外大量移民3. 我国的区域差异.划分依据:地形、气候名称:A.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 东部季风
4、区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三大自然区特点: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地形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 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 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生物 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 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黄羊等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
5、藏绵羊、藏山羊农业 农耕发达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其他 重要农耕区 牧业、绿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城镇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案例:“钢都”匹兹堡发展1.有利条件:接近煤铁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铁矿向东运输;煤炭向西运输)开发历史较早。2.特点: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和工业发展空间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1.特点:城市和工业向外扩展;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2.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出
6、现明显的不协调。案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1.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2.形成城市带: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3.特点: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人地关系紧张。转型阶段1.特点: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产品商场竞争力下降,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2.主要问题:失业率高、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如: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由五大湖区向西部和南方迁移: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地区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业,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再生阶段1.特点:采取措施使经济复苏,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2.主要措施:(1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
7、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2 )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如:“知识城” 匹兹堡1.复兴计划:进行环境政治,压缩传统产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结果: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强,被誉为“知识城”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地理环境决定论)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人类中心论)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人类中心论)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8、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地伙伴论)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出现时间产生背景(原因) 核心思想 产生结果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初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观点二:人类中心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早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地关
9、系对立观点三:人地伙伴论后工业化时期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3.可持续发展图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公平 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 、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 。2. 持续 性原则:核心是指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
10、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3. 共同 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4. 阶段 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三、可持续发展历程1.197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提出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协调问题。2.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4.1992 年,联
11、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21 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由概念走向行动,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5.2002 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审议通过里约宣言 、 21世纪议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走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压力):a、庞大的人口压力;b、资源短缺(
12、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1.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2.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一)人口战略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人口素质低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贫困人口多 坚持开发式扶贫人口结构不合理 完善养老体系;禁止性别人工选择(二)资
13、源战略资源问题 解决措施人均资源少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 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科技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 提高科技水平,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三)环境战略1.面临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四)稳定战略1.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归宿点。2.稳定战略: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的新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
14、整发展生态农业公众参与、绿色消费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一、黄土高原范围: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土地开发利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使生态环境脆弱。 (平原向山地高原、湿润区向干旱区、森林向草原、农业去向牧区的过渡) 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分解;降水集中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坡度较陡,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因素(主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15、轮荒和露天开矿) 、 破坏植被三、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3.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四、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1.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心是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2.基本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垦工作,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3.具体措施:措施 功能在沟谷地区打坝建库在塬面平整土地在缓坡地带修基本农田(梯田)工程措
16、施 抽引水灌溉蓄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农业技术措施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附:西北的荒漠化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人为因素(主要):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灌溉)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治理措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 “三北”防护
17、林建设、沙障工程等。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主导) 、煤炭工业(基础)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主要环境问题有:固体废气物污染、大量热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兴起的区位条件(区位优势) 衰落的原因 振兴的措施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离铁矿区近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世界性钢铁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第三节 资源的
18、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1 )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2 )流量稳定:年径流量较稳定 季节分配较均衡(3 )贯穿东西: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缺点
19、: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1 )社会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2 )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3 )生态效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
20、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1 )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2 )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淤塞(3 )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 带来不利影响(4 )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 ,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盐渍化(5 )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附 1:西气东输路线: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推
21、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附 2: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
22、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 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30N)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1.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和湿润;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2.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全流域) ;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中游) ;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上游) ;旅游资源丰富(全流域)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条
23、件)3.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4.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5.经济发展: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 )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 )开发重点:水能资源( 三 峡 工 程 : 防 洪 、 发 电 、 航 运 、 供 水 、 养 殖 ) ;三峡主要任务为:防洪(3 )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主要问题为水土流失。(4
2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5 )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2.中游地区(1 )优势: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发展商品农业和制造业为重点。(2)问题:洪水自然原因: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3 )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4 )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琥珀; 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
25、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 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 ,洪水季节蓄水3.下游地区(1 )优势: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为重点。(2 )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3 )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4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一、 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 1)大部分
26、为温带季风气候 (2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 )南北温差大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2 )宜农荒地多(3 )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气候温和湿润 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
27、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二、农业生产与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1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2 )地位: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B:具体表现: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28、: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黑土的开发A.存在问题: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B.改良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2.林业的发展:A存在问题: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B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
29、生态环境恶化3.湿地的保护A.存在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B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1.发展条件(1 )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 )自然条件优越:地形:面积广大,平原广阔 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水源:河流交错纵横(3 )社会经济条件优势: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30、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4、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城市化发展阶 段 城市化进程特点2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问题:人地矛盾加剧;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改革开放前 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低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和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为主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