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力难题专练考点:1、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与物体不受浮力的情况2、掌握浮力的测量方法3、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应用4、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浮力的应用浮力规律总结:一、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F 浮=G 物)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规律六: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等
2、于物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 (m 排=m 物)二、沉底问题“五规律”:(物体完全浸没时)规律一: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它受的重力;(F 浮 G)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重力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等于物体的体积;(V 物=V 排)规律四:物体完全浸没时,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物体的体积。三、V 排:1、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知道 F 浮可求 V 排,反之也可求浮力。2、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V 排的变化量等于浮力的变化量除以液体密度与
3、 g 的乘积。3、在同一容器中,V 排的变化量 等于液体深度变化量乘以容器的底面积。4、在同一液体中,V 排等于 物体的底面积乘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5、物体放入液体中时,V 排等于液体的底面积乘以液体上升的高度。四、浮力与上下表面的压力;1、浮力是上下表面压力的合力。(F 浮=F 下-F 上)2、应用;一般上面的公式应用在求不规则图形收到液体给它的压力。五、浮力与压强:一般情况下,浮力与压强(压力)的综合题都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 。1、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时,浮力的变化量等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压强变化量等于压力(浮力)变化量除以容器底面积。2、当物体漂
4、浮时,液体对物体底面的压强等于浮力除以物体的底面积,反之浮力等于物理底面受到压强乘以物体的底面积。六、密度计原理:密度计放入不同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相同:1、可以应用浮力相等列方程浮力题型讲解与练习1、浮力与拉力的题型1) 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 4103kg/m3, 乙的密度是 8103kg/m3,将它们分别挂在 A、B 两个弹簧测力计下,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 F 甲 :F 乙 =1:1B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 F 浮甲 :F 浮乙 =1:2C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甲受到的重力之比 F甲 :G
5、甲=3: 4D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 A、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 F甲 :F 乙 =7:3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块,其密度为 甲 =0.8103kg/m3 乙 =0.4103kg/m3,甲、乙均由弹簧竖直向下拉住浸没在水中静止。则A. 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 21B. 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 1 2C. 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 16D. 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 233) ,如图 7 所示,有两个小球 M 和 N,密度分别为 M 和 N。图 7 甲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 M 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图 7 乙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 N 使其
6、浸没在油中静止。小球 M 所受重力为 GM,体积为 VM;小球 N 所受重力为 GN,体积为 VN。小球 M 和 N 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所受浮力分别为 FM 和FN。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油的密度为 油 ,且 水 油 N 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G MG NBV M VNCF N FMDF NF M2、漂浮的两个物体的分析 1.)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的液体。将木块 B 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 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 7:12,把金属块 A 放在木块 B上面,木块 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 6 所示)。若已知金属块 A 的体积与木块 B 的体
7、积之比为 9:24,则金属块 A 的密度为( )A. 14B. 149C. 125D. 5122、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 A 浸没在该液体中(A 与容器底未接触) ,金属块 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将木块 B 放人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 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 7 : 12 ;把金属块 A 放在木块 B 上面,木块 A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 6 所示) 。若已知金属块 A 的体积与木块 B 的体积之比为 13 : 24 ,则金属块 A 的体积为 。3)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将
8、体积为 V 的金属块 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A 与容器底未接触) 。金属块 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将木块 B 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 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 A 放在木块 B 上面,木块 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 6 所示) 。若已知金属块 A 的体积与木块 B 的体积之比为 13:24,则金属块 A 的密度为_。3、金属球仍入水中引起的变化题1如图 8 所示,在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水池底部有一个金属球,且金属就对容器地面压力为 N(球与池底没有密合) ,圆柱型的水槽漂浮在池内的水面上,此时水槽受到的浮力为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
9、出并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池中,此时水槽受到的浮力为 F2,捞起金属球前、后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p,水的密度为 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出1、金属球质量,体积,密度。2、把金属球捞出放在水槽中时,液体对容器地的压强变化量为多少?3、液面上升的高度为多少?2.如图 5 所示,在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球与槽底没有紧密接触) ,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 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并放在烧杯里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 F2,捞起金属球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p,水的密度为 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知A金属球受的重力为 F2 F1pSB金属球被
10、捞起前受的浮力为 F2 F1C金属球被捞起后水槽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 pSD金属球被捞起后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水123如图 7 所示,在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 p,水的密度为 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A烧杯受到的浮力为 F2 F1 B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水C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 F2 F1pSD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 pS4、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 A
11、 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 B 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 Fl,如图 8 所示,若把金属从 A 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 B 的低部时,小容器 A 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2,池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大小为 N,那么 ( ) 。A金属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FlF 2B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F2C小容器所受浮力减小了 ND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 N4、变化量分析1.如图 12 所示的容器,上部横截面积为 S1,底部横截面积为 S2,容器上下两部分高分别为图 7图 8图 5图 12h1、h 2,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有一个空心金属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栓在容器底部,此时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位置如图 12,绳对
12、球的拉力为 F,如将细绳剪断待空心金属球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减少增大了 。 (用题中字母表示)2图 8-3 甲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 cm3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 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g=10N/kg)3、 (2007 年北京市)图 9 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 B 的示意图。杠杆 CD 可绕支点 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OC:OD=1 :2,物体 A 为配重,其质量为 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 75 cm3,物体 B 的质量为 320g,它的体积为 40 c
13、m3。当物体 B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1。当用力拉物体 A,将物体 B 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 A 的力为 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2。若 p1 与 p2 之差为40Pa,则拉力 F 的大小为_N。 (g 取 l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 A 和物体 B 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 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 10cm2的圆柱形物体 B浸没在水中,杠杆 CD可绕支点 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2DO;物体 A是质量 100g的配重。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
14、A上的运走向下的拉力 F为 0.6N,物体 B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 0.4cm;此时,物体 B所受的浮力为 F 浮 。水在物体 B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 P。g 取 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 的大小为 500Pa。 B、F 浮 的大小为 0.2N。C、物体 B的密度为 7g/cm3. D、物体 B的体积为 100cm3。5、练习利用字母表示的题型1如图 5 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 B,金属块 B 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
15、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了,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 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 2;最后取出木块 A,液面又下降了 3由此可判断 A 与 B 的密度比为A ( 2 3) 1 B 1( 2 3)C ( 2 1) 3 甲 乙图 8-3图 11D 3( 1 2)2如图 11 所示,底面积为 S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将一密度为 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 S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计) ,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容器) ,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1。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体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2。
16、剪断细线,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3。若塑料盒始终处于如图所示的直立状态而未发生倾斜,则细线剪断前、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 。密度计的几种计算:1、 (09 年朝阳期末试题) 如图 27 所示,小阳同学制作了一支密度计,密度计的上部是一个用来标刻度的圆柱形玻璃管,长为,横截面积为 ,管下部分还有一个玻璃泡。整个玻璃管、玻璃泡的质量共。小阳同学在玻璃泡中装进 的水银后,请实验室老师用酒精喷灯封闭玻璃管,当把它插进水中时,水面距上端。请你帮助小阳同学推算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整个密度计的体积;()密度计上部玻璃管所能标出的最大密度值。
17、(水银的密度为 13.610 kgm )2、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密度计”在酒精( 酒精 0.810 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kg/m 3。3.一个密度计如图 10 所示,其刻度部分的 A、B 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1.00103kg/m31.6010 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 A、B 的中点 C 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g/cm3。 (计算结果保
18、留两位小数) 4、小明在一均匀木棒上绕一些铅丝,使得木棒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个密度计。将密度计放在水中,水面到木杆下面的距离为 16.5 m。再把它放入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面的距离为 14.5 m。若把它放入到酒精中,则液面到木杆下面的距离 cm。 (三种液体的密度如表所示)5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细沙后,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把它放入水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3cm;把它放入豆浆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4cm。若试管和细沙总质量为 20g,试管横截面积为 1.6cm2。 (g10N/kg,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求:在水中漂浮时,水对试管底部的
19、压强;豆浆的密度。4cm10cm图 27AB图 10C其他几道题:1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深为 20cm 的水。现将一质量为 200g 的密闭空心铁盒A 放入水中时,空心铁盒有一半浮出水面;当铁盒上放一个小磁铁 B 时,铁盒恰好浸没水中,如图 11 甲所示;当把它们倒置在水中时,A 有 1/15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 11 乙所示。小磁铁 B 的密度为 kg/m3。2.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2的液体。将密度为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 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 32g。将小球 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 B漂浮,且有 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
20、溢出液体的质量是 40g。已知小球 A与小球 B完全相同,大于 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 A的质量为 32g B.小球 B的质量为 8g C.1与 2之比为 23 D.1与 2之比为 2425综合计算题1育红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厕所的水箱模型,这种水箱模型能把自来水管供给的较小流量的水储存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门,冲刷便池中的污物。图21 是这种水箱模型的主要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水箱 A 是一个边长为 50cm 的正方体;浮筒 B 是一个质量为 0.2kg 的空心圆柱体,其底面积 SA 为 80cm2,高为 35cm;放水阀门C 是一个质量可忽略的圆柱体,其底面积
21、Sc 为 55cm2,厚度 d 为 1.5cm;放水阀门 C 能将排水管口恰好盖严,阀门上固定一根轻绳与浮筒相连,绳的长度 l 为 10cm。请你计算出水箱中的水深 H 至少为多少时,浮筒 B 刚好能将放水阀门 C 打开?2小林设计了一个由蓄水罐供水的自动饮水槽如图 18 所示,带有浮球 B 的直杆 AB 能绕 0 点转动。C 为质量与厚度不计的橡胶片一 AC 之间为质量与粗细不计的直杆,当进水口停止进水时,AC 与 AB 垂直,杆 AB 成水平静止状态,浮球 B 恰没于水中。浮球 B 的体积为 l10-4 m3。此时橡胶片恰好堵住进水口,橡胶片 C 距槽中水面的距离为 0.I m。进水管的横
22、截面积为 4 cm2,B 点为浮球的球心,OB=6AO。不计杆及浮球 B 的自重(g 取10Nkg)求:(1)平衡时细杆对橡胶片 C 的压力大小;(2)蓄水罐中水位跟橡胶片处水位差应恒为多少米。甲 图 11 乙3图 24 是 课 外 小 组 的 同 学 们 设 计 的 一 个 用 水 槽 来 储 存 二 次 用 水 的 冲 厕 装 置 其 中重 为 1 N 的 浮 球 固 定 在 横 杆 AB 右 端 (B 为 浮 球 的 中 心 ), 杆 AB 能 绕 O 点 转 动 ,且 OB 是 OA 长 度 的 4 倍 横 杆 AB 左 端 压 在 厚 为 1 cm 的 进 水 阀 门 C 上 , 进
23、 水 口的 横 截 面 积 为 4 cm2 阀 门 C 正 好 堵 住 进 水 口 时 , 水 箱 内 停 止 蓄 水 , 杆 AB 在 水 平位 置 , 且 浮 球 刚 好 有 1/3 的 体 积 露 出 水 面 , 浮 球 B 的 体 积 为 331.5 cm3 进 水 口 距 箱底 30 cm, 水 箱 内 溢 水 管 长 为 40 cm, D 是 一 个 横 截 面 积 为 30 cm2、 厚 为 1 cm 的 排水 阀 门 用 金 属 链 将 排 水 阀 门 D 与 水 箱 顶 部 排 水 按 钮 相 连 , 当 按 动 按 钮 时 , 铁 链 向上 拉 起 排 水 阀 门 D 使
24、其 打 开 , 水 箱 排 水 , 要 打 开 排 水 阀 门 D, 铁 链 给 它 的 拉 力 至 少是 12.2 N (进 水 阀 门 C、 直 杆 AC、 横 杆 AB 的 重 力 均 忽 略 不 计 .(g 取 10 N/kg ) 求:(1)进水阀门 C 所受水箱中水的向下的压力;(2)停止蓄水时水槽中的水面比溢水管管口高出多少?(3)排水阀门 D 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千克?4图 27 是一种牲畜饮水用自动装置的示意图。水箱底部有一出水孔,底盖 A 可以顶住水箱的出水孔。只要牲畜饮水,饮水槽中的水位就会下降,浮球 C 受到的浮力减小,底盖 A 打开,水就会通过出水孔从水箱流入饮水槽自动补水
25、。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为h1。水 箱 出 水 孔 横 截 面 积 是 30 cm2。 底 盖 A 及 竖 杆 B 的 总 质 量 是 400 g, 浮 球 C 的体 积 是 2 dm3; 若 将 浮球 C 换成同体积的浮球 D,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将变为 h2,已知将浮球 C 换成同体积的浮球 D 后,再次达到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时,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 2 000 Pa。浮球 C 与浮球 D 的密度 C D25。(g 取 10 N/kg)求:(1)浮球 D 的密度 D;(2)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 h1。图 27浮力( 竞赛)1.两个质量相等、材料不同的实心球甲和乙,把它们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
26、积分别为总体积的 1/3和 1/2。则: ( )A、甲、乙体积之比为 32。 B、甲、乙密度之比为 43。C、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 23。 D、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 32。2.放在桌子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球形物体甲和乙用细线相连悬浮在液体中,若将细线剪断,乙物沉至容器底部,由此可知: ( )A、甲、乙受到的浮力大小都不变。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3.已知小球 A、B、C 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悬浮和下沉。现把它们放入一只空盒,并且空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小球 A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
27、里,容器中的水面要上升。B、 把小球 B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里,容器中的水面要下降。C、 把小球 C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里,容器中的水面不变。D、 若将三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要下降。4.船上载有钢材时,甲板离水面高为 h,如果把钢材放入水中,并且用绳捆住挂于船下,则:( )A、船的甲板离水面的高度 h不变。 B、h 变大。 C、h 变小。 D、无法判断。5.如图 5所示,一个一端开口的 U形玻璃管,管中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管中也封闭着一段空气,如果向右管中注水,则: ( )A、小试管将下沉。 B、小试管将上浮一些。C、小试管先下沉,后上浮。 D
28、、无法判断。图 5 图 6 图 86.如图 6所示,同一木块 C两次均停留在水中同一深度(水面与木块上表面齐平) 。则甲图中所放铁块 A与乙图中所挂铁块 B的物重之比为 ( 铁7.910 3kg/m3) 。7.把一块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时,示数为 16N;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 14N。把金属块和另一实心物体一起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时,示数为 24N;当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 2N。则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 。 (g 取10N/kg)8.已知 木0.610 3kg/m3, 铁7.910 3kg/m3,把一个木块和一个铁块捆在一起,放在水中恰能悬浮,则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9
29、.物体甲的体积为 25cm3,乙的体积为 10cm3。现用细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 8所示。已知细线的拉力为 0.15N,则物体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g 取 10N/kg) 。10.甲、乙两块金属的质量相等,密度分别为 甲810 3kg/m3和 乙410 3kg/m3。现用它们分别制作两个空心部分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其中甲球在水中恰能悬浮。问:把乙球放入水中,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其整个体积的几分之几?11.有一重 2N的金属筒,口朝上放入水中时有 2/3的体积浸没在水中;如果在桶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再放入水中,金属筒有 1/1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1)金属桶的体积
30、。(2)金属桶内液体的密度。 (g 取 10N/kg)12.一块冰内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 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 0.44cm。高量筒内横截面积为 50cm2,则该石块的密度是多少?2012 年九年级物理辅导浮力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浅海中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旅游休闲的方式之一。人从水下 2m 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压强变化的情况是( )A浮力逐渐变小 B浮力逐渐变大 C压强逐渐变小 D压强逐渐变大2.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
3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3.小晴在清洗苹果和梨子时,发现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对此,她做出了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 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大B. 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小C. 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大D. 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小4.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
32、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下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5. 下列有关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B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西藏,做托里拆得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C设想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一半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处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6.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
33、的体积大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FB,则 ( )A. pAp B FAF B B. pAp B FA=FBC. pA=pB FAF B D. pAp B FAF B8.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同一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的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海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军舰总质保持不变,根据上述信息,比较军舰在青岛和亚丁湾两地海域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34、是(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C、在两地所受浮力相等 D、不知两地海水密度是否一样,无法比较浮力大小9.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 。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A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10. 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甲变小,乙不变 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 D、甲变小,乙变大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35、分)11. 武广高速铁路全长约为 1050km,如果高速列车按设计时速为 3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约为 h。高速列车的窗户不能打开,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列车在高速行驶时,因车箱内的气压 车箱外的气压(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而造成安全隐患。12. 图 12 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 (填“增大”或“减小” )切菜的阻力。13. 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 (选填“增大”
36、或“减小”),汤圆上浮。若一个汤圆的体积约为 20cm3,那么它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 所受浮力约为 N(g 取 1 0Nkg).14.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所以热空气_(填“上升”或“下降” )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15. 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水在 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图 12因为当地的气压较 (填“高”或“低” ) ;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 。16. 所受重力为 30N 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
37、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8 题 8 分,19 题 8 分,20 题 10 分,共 26 分)18.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图17所示的实验。(1)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有关系。(3)实验中他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19. 小刚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精美的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1)实验器材:小石头、细线、溢水杯、水、小烧杯、量筒(2)实验步骤: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B用细线拴住小石头,把小石头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C用量筒测量 的体积V
38、;D计算小石头受到的浮力, F浮 = (3)小刚完成该实验后从溢水杯中取出小石头直接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质量,求出了小石头的密度你认为小刚这样做,测得的石头密度值与实际密度相比偏 (选填“大”或“ 小”)了,原因是 20.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14(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 N。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如图14(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 mL,根据F浮 G 排 水 gV排 可计算出
39、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 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填“ 1”或“ 2”) ,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次数 1 2 3 4G/N 3.65 3.60 3.50F浮/N016 题。五计算题(21题9分,22题11分,共20分)21. 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如图 12 所示) ,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 4860t, 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 2.7m。 (g 为 10N/kg)求:(1)计算满载时游轮的总重是多少 N?(2)游轮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3)当该游
40、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22. 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了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 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4N( 铜=8.910 3kg/m3,g=10N/kg)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23.如图所示,盛满水的容器底面积为 40cm2,高为 0.5m,物体重 3N,物体的体积
41、为 5cm3。 (g 取10N/kg)求:(1)绳子拉着物体保持静止时,绳子所承受的拉力。(2)把绳子剪断,当物体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4.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 A,开始将 A浸没在水中,打开阀门 B缓慢放水,放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立即关闭 B,在此过程中 A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22N和 32N.(g 取 10N/kg)求:(1)合金块 A所受的重力;(2)合金块 A所受的最大浮力;(3)合金块 A所受的密度。25.把一个边长为 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然后在其上表面放一块底面积为 210-3 m 2的小柱体,静止时,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如图甲;现把小柱体拿走,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1/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 (g 取 10N/kg)求:(1)木块的密度;(2)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