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朝历史简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 11 世纪中期-前 771 年)与“东周”(前 770年-前 256 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发创建,定都酆镐(宗周);前 770 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 11 世纪至前 256 年,共计存在约为 791 年。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又周王室姬姓,故称为姬周,以区别于其他以周作为国号的政权
2、。另外,史学界通常所提到的先秦,主要指周朝,如先秦诸子中之先秦。国语周语下说:“自后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史记周本纪记载,十五王为: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组绀-太王亶父-季历-文王。上下两王皆为父子。周本纪说:帝喾之妃姜嫄,履巨人迹受孕生后稷,“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周人早期居于今山西中南部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荤鬻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
3、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国力迅速恢复壮大。迁到周原以后,周与商有了联系,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与中原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于商的保护下积聚力量,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统,特别是有关于天命的上帝观念,周朝建立之后,这套上帝观念经过了周公旦的整理,成为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进而形成了影响后代王朝数千年的“奉天承运”概念。古公亶父之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他有三子,偏爱小儿季历。长子
4、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而根据竹书纪年以及民国之后疑古派顾颉刚等人的看法,此时期的周国已经有了“翦商”的想法,吴国的建立则是打算建立西、南两个战略方向的结果。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后汉书西羌传载: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成为商王朝在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历在甲骨文中有时又称公季。周此时已是商朝属下一强大方国。虽然关系密切,殷商却总是时刻提防着这股新生力量,周国、吴国也逐渐并吞其他小国家,特别是亲商的诸侯国。日渐强大的周与日渐衰落的商,还没有度过蜜月期,就开始相互猜疑,相互指责,进
5、而相互征伐。最终,商王文丁为扼制周族势力发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胁,杀了不再那么听话的季历,周商矛盾陡然加剧。西伯昌继位(周朝建立后尊为周文王)后,国力不足与殷对抗,固继续臣服于殷,为殷西伯。但殷商对周并不放心。商纣一度囚禁文王,并杀其子作为肉汤、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求得释放文王。文王归国后,谋商之心并无松懈。他一方面倡导发展生产,制定“有亡荒阅”之法律,防止劳动人口流失,增强周族实力,使周国附近一些部落归附。另一方面进行武力扩张,不断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此时周国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迁都于酆京(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沣河西岸),准备进取殷商。周朝建立文王死,次子发即位,率
6、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前 11 世纪,周武王与商朝三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自焚。商朝亡,建立周朝。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又建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东岸),酆镐二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酆镐城,即“宗周”,作为西周的首都。西周的瓶颈与成康之治武王灭商之后,前 1045 年,实施封建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封叔鲜(管侯)、叔度(蔡侯)、叔处(霍侯)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 1043 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
7、而管叔鲜更怨恨自己比周公旦年长但辅政权却不在他手中,并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于前 1039 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命这些商朝遗民修筑雒邑(今河南洛阳市附近)。前 1037 年,洛阳城修筑完成。前 1021 年,周成王殁,子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前 996 年,周康王殁。前 1042 年至前 996 年 46 年之间,国泰民安,四夷宾服,海内晏然,囹圄(监狱)空虚,到了刑罚不用之境,史称“成康之治”。西周的衰败及其灭亡周康王死后,子瑕继位,是为周昭王。周昭王十六年,昭王亲征荆楚,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 3 年,周昭王
8、还师渡汉水时溺死,全军覆没。其子满继位,是为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穆王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又好游行,以致朝政松弛。东方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联楚平乱,得胜。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大减。这一时期,西北戎狄渐兴。周懿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周人深为所苦。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同时,厉王以荣夷公为卿士,垄断社会财富及资源。为压制国人不满,周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杀。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暴动。前 841 年,中国(周朝)暴动,厉王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穆公虎、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2共和十四年(前 828 年),厉王死,太
9、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宣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衰象。宣王干涉鲁国君位承继,以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快。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败。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再惨败。前 781 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幽王三年(前 779 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 771 年,西周覆亡。东周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
10、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申、缯、卫、晋、郑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出现了二王并的局面。但是列国中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周平王二十一年(前 750 年),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平王元年(前 770 年),由于宗周遭到战火的破坏,同时犬戎虽然撤走,但是仍然在附近一带。于是周平王在秦、晋、郑等诸侯的护送下,迁东雒邑(成周)。东周开始。由于后世的史家往往又把这段时期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
11、个时期,所以又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放弃了关中地区,实力大不如前,不仅无力控制诸侯,还要仰仗诸侯们的供给,早期主要是郑、卫国和晋国,到了战国时期则是魏国和韩国。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仅留有“天下共主”的虚名。春秋时期,周王室还有一点号召力,到了战国时期,连一点号召力都没有了。周王室东迁,关中故地为西北的游牧民族所占据。当周幽王危难之时,秦襄公从秦起兵勤王,奋勇作战,杀退了犬戎,但是没能救出周幽王。但是秦襄公的英勇和忠诚得到了周平王的肯定,于是作为对秦人勤王之功的褒奖,周平王把岐周故地封给了秦襄公,把秦由周王室的附庸升格为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父子两代人的征战,
12、基本上收复了岐周之地。东周开始后,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把持了王朝的大政。他们利用出任王朝卿士的有利条件,常常借王命大肆扩张,使郑国成为春秋初年一个强国,号称小霸。由于郑庄公在朝中的势力太大,而且常常忙于他在郑国的私事,很少入朝听政,即使入朝,也仅是装装样子,或者干自己的私活,这样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满。于是周平王逐渐起用虢公以分化郑庄公的权力,这引起郑庄公的强烈不满。而周平王在很多事情又必须依赖郑庄公,因此不复不向郑庄公解释,于是发生了周郑交质的事件。左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周王室与诸侯互换人质,是自己降格,后患无穷。前 720 年,周平王去世,周朝廷准备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
13、郑国在这年先后收割了温地的麦和成周的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到了前 717 年,郑庄公入朝,周桓王因为郑国擅自领军取用王畿的麦,不以礼接待郑庄公。郑庄公不满周王的做法,两年后(前 716 年)未有禀告周王便和鲁国交换领土(该协议于前 711 年落实),但同年又与齐国一同入朝。前 706 年,周桓王收回郑庄公在周朝的权力,郑庄公不朝见周王,于是周王组织联军攻打郑国,但被郑国击败,是为繻葛之战。此后郑庄公与周王室不再有大规模的接触。春秋时期前 770 年至前 476 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
14、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民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
15、。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战国时期前 475 年至前 221 年,是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周朝的青铜器周朝人口增加,铁器也更为普及,因而带动农业发展。商人地位提升以及铸币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艺术品市场,其中仍以青铜最为重要。青铜的应用不再限于礼仪用途,变得较为世俗,成为地位、财富、权力的象征。在周朝青铜器上发现长篇幅的铭文,现今都成为珍贵的中国早期历史记录。青铜装饰变得更为抽象,更多几何
16、图形,色彩更为丰富,亦更常使用浮雕与镶嵌技术。国家体制国野之制在商代情形一般难以确定。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形,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1)周初周公东征和武装殖民3周朝是由位于岐、渭至河洛之间的“小邦周”发展而来,成功取代“大邦殷”而有天下之后,但势力并不能有效控制商朝所有的领土。原商朝大部分地区,其民众与周人无论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很不相同。为了进一步稳固控制东方之土,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同盟淮夷的势力。东征胜利后,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周初这种分封,其实是一种武装殖民。这些重要的武装殖民据点主要有:齐、鲁、燕、宜(吴)、蒋等
17、诸侯国。(2)国与野周朝所分封之贵族及其所率领的公社农民进驻新占领的区域后,首先是建立一个军事据点,这样的据点称之为“城”,也称之为“国”。而“国”之外广大区域称之为“野”。王朝的畿内和诸侯国都有这种国野之分,即乡遂之别。王畿以距城百里为郊,郊内为乡,郊外为遂。王朝六乡六遂,大国三乡三遂。周代的“国”和后来的商业城市不同,它对“野”没有调节生产的功能。其生计一般都要仰赖“野”的供给。国野之分,亦带动国人与野人的不同政治地位。国人与野人同属平民阶层。国人所谓国人,就是居于国中之民,他们与统治贵族是同族,有较为疏远的血缘关系。周代之宗法制推行,由于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顺序分封,最后总有人沦为平
18、民。这样的平民就是称之国人。国人既与统治者同族,自然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力。由于周代仍然残存大量的原始民主,因此在王朝和诸侯国中,国人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其干预政治的方式很多,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大凡中原的中小国家如郑、卫、宋、曹、陈、许,或山东半岛的莒、纪等表现得最为明显,这可能是这些国家中保留原始公社的遗习较多的缘故。左传僖公十八年(前 642 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毁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国人”不是统治阶级,无权染指王位,卫侯让位,只能让给“父兄于弟”,这本来是氏族共同体的现象,但是,凡国之事又
19、要经过全体成员的认可,所以卫侯让位而朝“众”即“国人”,“国人”反对,奴隶主贵族也无可奈何。这也是氏族共同体的残留习俗。左传成公十年(前 581 年)三月,郑国贵族于如立公子繻,越一月,“郑人(即郑国国人)杀繻,立髡顽。子如奔许”。这种内政外交方面的例证很多。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原小国深受其苦,朝楚则晋攻之,朝晋则楚攻之。卫国夹在晋、楚之间,有一次,“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乃“出居于襄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卫国国君在外交上违背“国人”的意见而自作主张,就被流亡于襄牛,如果不从氏族社会遗习去看“国人”的行为,是很难做出充分的解释的。野人野人,即居于野之人,亦称庶
20、人。与周的统治阶层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来源是被征服的民人。武王灭商和东征胜利以后,他们对被迫迁于成周的殷民称之为“殷庶”或“庶殷”。对一般被征服的部族和小国,则称之为“庶邦”庶人,与“国人”之不同在于,前者是外族,后者是本族。他们的地位差别,表现非常明显。当时的“野人”虽也保有公社组织,但在古籍中绝无“野人”与政之例。野人虽不能不参政,但是他们亦不是奴隶。野人与国人一样,都必须服役,而且亦与国人一样可以享受一定免役。但野人所服之役比国人要差许多。如兵役,野人仅负责军械的搬运等粗笨之活,以及照顾侍侯国人,他们多无参战之权力。但野人地位虽低,毕竟尚属平民阶层,他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自己的公社组织。周
21、人在征服东方广大区域后,并没有破坏该地区原有之公社机构。甚至其公社中之贵族亦不更换,只是让他们转而效忠服侍他们而已。与国人一样,贵族无权对野人随意进行处置和杀戮。国野的区别国人虽为平民,但他们有资格享接受教育,而野人则无受教育资格。西周末期开始,国野区别开始渐渐消失。春秋时期乃国野区别消失加剧的时代。春秋时晋国“作州兵”与鲁国“作丘甲”都是促使了国野的消失。“作州兵”和“作丘甲”,目的都是让野人与国人一样当兵,从而扩大兵源。春秋中后期,国野的趋同,原先存于国人中的“乡校”亦常见于野人之中。野人政治地位稍有抬升,但更多地则为国人政治地位急剧下降。这就是孔子所叹之礼崩乐坏。(3)乡里春秋时期,随着
22、“国”“野”区别的逐渐消失,当时的公社形式也就逐渐发展到了“书社”阶段。“书社”是公社向地方行政单位之乡、里过渡的一种形式。在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邻、里、乡、党的单位,乡下有党,里下有邻,但乡与里的关系,不甚清楚。当时的邻、里、乡、党,有时并列,有时交织,又时称邻里,时称乡党。这种互混,正是一种新制度产生时期的正常现象,并不足奇。乡是郊内“国人”居住的聚落,原来本指一个公社组织;党“谓族类无服者”(礼记丧服郑注),说明它是因族而成,族党关系密切,多相连称,是为有血缘关系之人组成之公社。一旦其中一人出事,往往同党之人多受牵连,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云:“尽杀奕氏之族党。”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又云:
23、“尽灭郤氏之族党。”春秋以前也有邻里组织,它是以相邻的几家作为一个编制单位的。周礼地官遂人职的“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便是其例。西周时期的邻、里组织,主要分散在“野”里,它与“国”中的乡、党不同之处有政治等级上的尊卑,政治权力上的不同以及经济剥削上的差异,等等。但其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作为一种地方行政机构的乡、里,在本质上是有区别。“书社”形成之后,这种乡、党、邻、里也就先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行政机构。不过,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保证这套行政体系的巩固,仍然沿袭了原来的血缘地域组织在内的约束力量及其形式和名称,贯穿以新的统治4内容,从而改造为共赏同罚的隶属机构。例如,原来的“国”中仍有乡、党
24、的单位,同样,“野”里仍有邻、里的组织。这是在公社残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为新型地方行政组织的。(4)郡县乡里产生,促进郡县之发展。乡、里本较郡县产生的早,当郡县还在边境出现时,乡、里已在中心地带形成,它们的性质是一致的,因而奠定了郡县广泛推行的基础。所以,我国的郡县制尚未形成前,在各诸侯国之下是乡、里而不是郡县。县的起源,或举楚或举秦,今难详证,不过早期的县大抵都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前 627 年,晋国胥臣荐举郤缺有功,文公赏以“先茅之县”(左传信公三十三年)。前 294 年,晋胜秦于辅氏,“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大伯以瓜衍之县”(左传宣公十五年)。最初的县都设在边地,淮南子主术高诱注云:“
25、县,远也。”甚是。这些县,具有国君直属的边地军事重镇性质,国君任命的县之长官是可以世袭的。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的变化,晋国出现了代表新兴势力的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就在他们的领地内推行了县制,因而县也就逐渐变成了一种地方行政组织。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又出现了郡的组织。郡,本来设在新得到的边地,因为边地荒僻,地广人稀,面积虽然远较县为大,但其地位要比县低。随着春秋战国间政治形势的发展,郡县制便由边地向内地推移成为乡、里之上的一种机构。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即郡下分设若干县,当是战国时代边地逐渐繁荣以后的事情。(5)奴隶与一般概念不同,奴隶在周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实际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因此说周朝社会性质为奴隶社
26、会并不准确。周代社会生产水平和方式决定奴隶的数量和使用范围都相当有限。而奴隶的用途,更多是用来祭祀。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仅次于周王有师、保两大官僚。师、保即太师和太保,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并且为青少国君的监护者。这种政治上的长老监护制度,是从贵族家内幼儿保育和监护的礼制发展而来,并由此形成的一种官职。(1)中央政权中央政权有两大官僚系统,分别为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金文中的“卿事”,就是文献中的“卿士”。说文云:“士,事也。”两者都称为寮,说明是当时的两大官署。卿士僚主管王朝的“三事四方”。所谓“三事”,是指王畿内的三大政事;“四方”指王畿以外的诸侯事务。卿事寮的长官早期
27、是太保和太师,中期以后主要是太师。属官主要是“三有司”,即司马、司土(徒)、司工(空)。司徒是掌土地徒役的官;司马是掌军赋的官;司空是掌建筑工程等的官。三司之外有司寇,是掌刑狱警察等事的官,地位较低。又有“师氏”、“亚旅”、“虎巨”,是掌军旅的官。有“趣马”,是掌马的官;“膳夫”,是掌王食和出纳王命的官。“古代兵刑不分,卿事寮的长官,无论太师或太保都掌握军政大权,所以召公和周公都曾出征过。太史寮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主管册命、制禄、祭祀、时令、图籍等,既是文职官员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员的首领,其地位仅次于卿事寮。其属官,根据礼记曲礼下主要有“六大”,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六大”
28、亦称“天官”,这些官职来源可能比较原始,并且看作神职是有来历。六大之中,以太史为长。太史与太师、太保一样,都可称为“公”。如召公官为太保,周公官为太师,毕公官为太史、而都被尊称为“公”。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所以六卿职守中的多数与宗教事务有着密切关系。中期以后的宗教职能在政权机构中逐渐削弱,因而明保、明公、皇天尹大保、大保之类的官职已不复见,这意味着政务官职机构的扩大、也说明西周王国的官僚机构有了发展。(2)地方政权周朝实行的是典型的封建制。周王朝把王畿以外之地分封给同姓、功臣和先代后裔,授以不同的爵位,建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以拱卫王室。周初封国中,姬姓诸侯国数量最多,
29、荀子儒效篇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又说:“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姬姓诸侯国中,多为文、武、周公之胤,且多为周公旦摄政时所封。出自文王之诸侯国主要有: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郇等。出自武王之诸侯国,主要有:邘、晋、应、韩等。出自周公旦之诸侯国,主要有:鲁、凡、蒋、邢、茅、胙、祭。异姓诸侯国多为功臣、前代贤王和归附小国,主要有:齐、吕、申、陈、宋、蓟、焦、祝、杞、纪、许、楚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国,如越、英、舒、黄、江、息、徐、莒、奄、郯、莱、六、郧、孤竹、邾、缯、祝其、费、颛臾、鲜于等。他或过于弱小,为大国之附庸
30、,如郯、颛臾等;或周初不承认周王室而遭到镇压,成为周王朝之诸侯国,如奄、徐等;或者实力虽有,但因各种原因并不为周王朝所承认有资格为独立诸侯国,如邾国。以上为周初封建之国,西周自康王之后分封逐渐减少,其主要分封之诸侯国主要有郑、梁、秦。以上诸侯国中,最重要之诸侯国有齐、楚、秦、晋,此四国于春秋之时发展成为一流强国。尤其楚、晋两国,春秋末期,有一统天下之势及能力者唯此二国。然战国初期,晋国轰然倒塌,一分为三;而楚国则自楚威王之后,虽挟灭越之威,但却风光不在,屡为秦国所败,国势日削。5西周时期,畿内诸侯多称“伯”,如芮伯、郑伯等;畿外诸侯多称“侯”,如鲁、卫之君称鲁侯、卫侯。侯、伯当是爵位名称,西周
31、时期称公的较为普遍,王朝中的大臣都称公,如周公、召公,公在当时也可能是一种爵位。周代真正的五等爵,有人考证就是被后人说的畿服制的侯、甸、男、采、卫。这种说法虽尚有可疑之点,但大致不错。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周天子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威,诸侯还能听命纳贡。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除贡纳外,还需朝觐述职,出兵从征。周天子有权干涉诸侯内政,有时还向诸侯国派遣监国的使臣,与诸侯并称为“诸侯、诸监”。西周时期,周天子尚能号
32、令诸侯,进入东周,周王室权威下降,诸侯多不履行对王室的义务。王室本身还要依附当时之大国晋、郑与卫,更不用提号令诸侯之事。周郑交质与“射桓王肩”,更让周天子之仅存之威严亦丧失。然列国之诸侯在名义上仍为周王之臣属,除楚国之外,多无谮越称王之举。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更多是为自己本国利益服务,然亦使周王威略有上升。五霸之君主多亦在此口号下行事,即表面尊王,实则行扩张兼并之实。进入战国之后,国家兼并多已完成,周王朝之诸侯国,仅剩 20 多个,其中最大者七,号为战国七雄。战国之世,除魏惠王、齐威王曾有朝周之举,然亦是作秀,其他诸侯国之国君已再无朝周之举。(3)世卿与世禄所谓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之世族
33、世袭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者。如周公之职,直到东周中期仍然为周公旦家族所世袭,同样还有召公一职。这种世卿制度与民族集团互为表里,世代执政本于氏族共治之习,而氏族的存在也仰赖于世代把持官府,故曰:“弃官,则族无所庇。”(左传文公十六年)。掌政的世族都极力维持他们的既得利益,同一世族的成员是不轻易排斥于权益圈之外的。所以,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原先都是兄弟,宋的华氏当权的更多。所谓“政由宁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则是举族而言的。世族之身份和地位,并不是天子和国君所能决定,而由世袭而成。世族有和周王同姓异姓之分,他们的形成各有特点。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东征的贵胄,不是周王之亲戚就是传统大世族
34、的后代。周初东征之际,往往有的儿子在外殖民建国,有的儿子留守王室辅政,此即春秋时代随武子所说的“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势”(左传宣公十二年)。关于周朝的年代确定西周年代学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近代和现代的中国史前史学者。自王国维以降,许多专家和业余爱好者进行了不间断的探讨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不同学者得到的结果均不相同,众说纷纭,年代差距足足有一百余年。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和对于已有资料的可靠性的质疑以及推理的非唯一性,所有这些结果均为一家之言。为确定周朝的确切年代,中国在 1996 年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但其报告简本在 2000 年发表后,其研究成果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35、。故在可以预期的将来,这些争论将会继续进行下去。附:周朝历史事件西周历史事件发展时期 文王灭崇牧野之战分封诸侯宗法制度井田制周公辅政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营造雒邑制礼作乐成康之治昭王伐楚穆王西游衰落时期 厉王专利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周召共和)宣王中兴烽火戏诸侯犬戎之祸东周历史事件春秋前期 平王东迁余臣之乱共叔段之乱繻葛之战庄公小霸楚国称王五霸齐桓公称霸管仲相齐长勺之战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存邢救卫召陵之盟葵丘之会骊姬之乱假道伐虢韩原之战泓水之战重耳流亡王子带之乱城濮之战践土之盟崤之战秦霸西戎赵盾弑君问鼎中原若敖氏之乱夏征舒之乱邲之战中期 初税亩鞍之战下宫之难华元弭兵吴攻楚巢、徐、州来之战麻隧之战鄢陵之战三郤
36、之乱晋悼公称霸湛阪之战诸侯攻齐之战栾盈之乱三桓七穆晋国六卿弭兵之会后期崔庆之乱楚灵王之霸子产相郑晏婴相齐伍子胥奔吴王子朝之乱老子西行鸡父之战专诸刺王僚鲁昭公出逃柏举之战阳虎之乱堕三都周游列国槜李之战卧薪尝胆赵简子灭范氏、中行氏田恒弑君黄池之会越灭吴之战徐州会盟晋阳之战楚灭蔡杞莒三家分晋战国前期三家分晋李悝变法魏灭中山三晋伐齐之战吴起变法阴晋之战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棘蒲之战韩灭郑浊泽之战周分东西商鞅变法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徐州相王河西之战楚灭越中期 合纵连横五国相王函谷关之战秦灭巴蜀齐破燕争夺九鼎齐秦互帝稷下学宫百家争6鸣胡服骑射宜阳之战赵灭中山垂沙之战五国攻秦之战伊阙之战泗上十二诸侯齐灭宋燕攻齐田单复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齐魏灭薛负荆请罪鄢郢之战 庄 起事远交近攻华阳之战阏与之战陉城之战后期 战国四公子长平之战窃符救赵义不帝秦债台高筑秦灭周秦灭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