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6271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1文学理论新编绪论 目的1. 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任务。答:(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属于人文学科范围,又是一门综合学科。a.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它们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任务。b.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文学理论或文艺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科学研究精神现象,它缺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因此文学理论或文艺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c.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学科,在文艺学中具有主导地位。文学史必须有文学理论的指导,才能提示文学的历史规律。d.文学理论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了社会学、

2、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2)文学理论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学术任务,一个是社会任务。学术任务是揭示文学的性质和规律;社会任务是通过文学批评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2. 明确如何建设和发展文学理论。答: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现代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实际,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向世界现代文学理论开放。3. 掌握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答:学习文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学会运用理论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等。 主要术语、概念文学理论 人文学科:一般把科学研究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人文学科,即人文科学。人文科学

3、研究精神现象,它缺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因此有人称之为人文学科而不称之为人文科学。 理论思维:把具体的日常经验上升为抽象的概念,并进一步建立诸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严整的概念体系。 论述1. 文学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22. 文学理论有哪些任务 ?3. 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理论?4. 怎样才能学好文学理论?第一章 文学的一般性质从文学的外延方面说,文学是语言艺术。从文学概念的内涵方面说,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精神活动,即现实生存方式基础上的自由的生存方式,以及现实生存体验方式基础上的超越的体验方式。文学具有形象性、思想倾向性、情感性、虚拟性

4、、个性化等审美特征。 目的1. 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以及语言艺术的特性。答:文学是使用语言的艺术。a. 语言艺术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文学以语言来构造文学形象,小说等叙事文学使用语言塑造以人物角色为中心的文学形象;诗歌等抒情文学使用语言来传达情感体验,塑造情感意象。b. 视觉艺术包括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可以包括舞蹈。视觉艺术使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符号构造视觉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色彩、线条、形状与特定的情绪相对应,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属于情感符号。视觉艺术使用这些情感符号,构造了情感意象。c. 听觉艺术是音乐。音乐使用特殊的情感符号乐音。乐音的运动节奏、旋律等构造听觉

5、意象,表达审美情感。d. 综合艺术包括戏剧、影视等。这些艺术使用多种符号媒介,包括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语言符号,也综合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具有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并且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a. 语言艺术的第一特征是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学形象由语言塑造。语言符号不是直接的自然符号,而是间接的人工符号。其能指与所指分离,即语言的物质形式与其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能通过语言的能指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塑造出文学形象,而是经过对字义的解读,了解其意义,并且通过想象,联系生活经验,才能把语言转化为文学形象。b. 语言艺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所谓

6、意象,在这里指心理现象,它区别于客观现象。文学形象即意象,它是由语言文字的涵义构成的,又是被读者内心体验到的,它融合了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想象力等。c.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文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使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必然是间接的、模糊的,不能像视觉艺术那样直接、毫发毕现。文学形象的模糊性,造成了文学意义的某种不确定性。d. 语言的抽象性造成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而语言的普适性决定了文学的强大表现力和自由性。语言有丰富的词汇、完备的语法和应用的灵活性,因而具有强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3大的表现力和交际功能。其不仅具有全面的表现力,而且有充分的自由性,可以突

7、破时空限制,自由地塑造文学形象。2. 掌握文学作为特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的性质。答: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体验活动,即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的超越的体验方式。a.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本质上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殊、独立的生存方式。它以自然的生存方式为原型,以现实生存方式为基础,并且成为自由的生存方式。b. 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1.现实生存是文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现实生活影响文学活动;3.文学要为人的生活服务;)c. 文学是指向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但这并不等于文学就是现实生存。虽然文学有现实性,但又有超现实性,因为文学是指向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

8、在现实生存的基础上,指向自由,指向审美。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属性。审美是纯粹的精神生产,是自由的生存方式。(1.文学是区别于现实的独立生存方式;2.文学不仅独立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3.在文学活动中,现实主体变成了文学主体,现实个性变成了审美个性;4.在文学展开的自由生活方式中,人类自我获得了解放,他不同与现实中的自我,变得更自由、更美好、更纯洁,也更有个性;5.文学世界是一个审美的世界,它不是与人对立的、冷冰冰的现实世界。文学活动创造了审美关系,消除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6.现实与文学的关系是基础与超越的关系,现实是基础,文学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超越。)d. 文学是一种生存体验方式

9、。文学体验不是现实的生存体验的一部分,而是另一种生存体验。它既以原始体验为原型,又以现实体验为基础,并且成为超越的体验方式。e. 文学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文学不仅以现实体验为基础,而且包含着现实体验。知性的体验即科学观点和意识形态也影响文学体验,体现在文学形象之中。f. 文学是指向超越的生存体验。文学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因而也是超越的体验方式。3. 掌握文学的审美特征。答:文学具有形象性、思想倾向性、情感性、虚拟性、个性化等审美特性。a. 形象性就是意象性。文学形象的基础是感性意象,即生活现象和情感体验,文学的形象性首先源于生活的感性特征。文学形象的核心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审美意识的基本单位

10、。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b. 文学的思想性既表现为意识形态倾向性,也表现为审美倾向性。它不是通过作者直接说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学形象会具有自发的倾向性,一是因为人们会以普遍的价值标准来评价文学中的人和事,即文学的现实倾向性。二是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我们接受文学形象的时候就会进行审美判断,文学形象也就具有了审美倾向性。c. 情感性。文学作为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体验,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饱含着情感的精神活动。情感性把文学与科学等认知活动区别开来。文学情感的内涵是复杂的,既有现实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4情感,也有审美情感,还可能包含原始欲望。文学由于包含了现实情感、审美情

11、感和原始欲望,而且理智对情感的束缚被解除,使情感获得了解放和升华,因此感情力量特别强烈。d. 文学的虚拟性。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必须采用虚拟手段,通过艺术想象,塑造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虚幻世界。文学虽然要以现实为基础,必须采用生活素材,融合生活体验,但又必须按照审美理想选择、改造素材和体验,塑造审美意象。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文学描绘的世界偏离了现实世界。文学的虚拟性又给人以真实感,文学虚拟的真实性是一种幻真性。e. 文学的个性化。文学是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个性化活动,这是由文学的审美本质决定的。文学作为审美个性的创造,是充分个性化的活动,它不但创造了个性化的主体,也创造了个性化的对象世界。文

12、学的个性化首先表现为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主要术语、概念审美个性 :现实个性是不自由的、片面发展的个性,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升华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形式,是现实个性的升华,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个性的全面发展。生存体验 :生存体验不仅指认识,还包括情感体验,是人的一切生存感受。生存体验是获得存在意义的基本途径,在体验人生的同时也就理解了人生的意义。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不使用抽象的符号(表象或概念、范畴),而使用意象进行的意识活动。形象一词应理解为意象,思维应理解为意识活动,形象思维即意象意识活动。 论述1.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哪些特性?2.

13、为什么说文学是自由的生存方式?3. 为什么说文学是超越的生存体验方式?4. 文学有哪些审美特性?第二章 文学的结构 目的1. 文学的结构:原型层面、现实层面、审美层面。答:文学文本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构成。文学作品是作为文本存在的,文学文本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文学文本区别于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还没有进入语言学的层次,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文本则已经进入了语言学的层次,具有了某种结构和潜在的意义。文学文本有三个层面:原型层面,是文学的深层结构;现实层面,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审美层面,是文学的超验结构。a. 原型层面:原型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文学的原型层面的内涵原始意象。文学的原型层面保存着

14、原始意象,原始意象是原始巫术的产物,是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5一些基本意象。文学的原型是原始巫术。人类童年和个体童年形成的原始意象是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即原型层面。所谓深层结构,就是不显现于现实中而又起一定作用的隐性结构,它区别于表层结构,被其所隐蔽,而又支配表层结构。文学的原型不仅来源于原始文化和集体无意识,而且来源于童年经验和个体无意识。b. 现实层面:文学的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直接呈现出来的表层结构,它承载着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生活经验。作品的现实层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受到其他层面的作用,包括原型层面和审美层面的作用。现实层面是文学与现实的结合部,体现了

15、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是现实对文学发生影响和文学对现实适应的结果。文学的现实层面有两个来源:从客观方面看,文学的现实层面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从主观方面看,文学的现实层面是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表现。c. 审美层面:审美层面虽然是文本的最高层次,但它又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超越的、生成性的。审美层面不是现实经验的对象,而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审美层面是超验的,有待于生成的。审美层面的内涵就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再现性的审美意象,它是叙事文学的审美层面。一种是表现性的审美层面,它是抒情文学的审美层面。这两种审美意象都是文学审美层面的内涵。审美意象是对现实经验的超越,是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的审美体验。2.

16、 文学各个层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答:a.现实层面有现实经验相联系,是文学的基础层面,制约着原型层面,并且转化为审美层面。现实层面地位:其一,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层面,现实层面所包含的现实经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文学来自现实经验,虽然文学不等于现实生活经验,但现实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基础。其二,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显性载体,文学由现实语言构成,它直接呈现为现实层面,我们首先感知的就是现实层面,离开了现实层面,文学文本就不存在。作用:(1)现实层面对原型层面的作用问题。原型层面并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存在于现实层面的后面。原型层面受到现实层面的制约、遮蔽,成为隐性的深层结构,从而保持着文学

17、文本的稳定。现实经验对原始欲望的控制,使文学文本具有理性的制约,文学才区别于原始文化,具有了现实意义。现实层面的存在,使文学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2)现实层面对审美层面的作用问题。审美层面是有待于生成的超验层面,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现实层面。现实层面是审美层面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实体,审美层面是现实层面的升华。现实经验是审美经验的基础,现实经验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审美经验的深度和广度。b.原型层面与原始文化、无意识相联系,是文学的原始结构,冲击着现实层面,升华为审美层面。地位:首先,文学原型层面包含的原始意象是文学形象的基本模式。文化(包括文学)是由原始文化转化而来的,文学来源于原始文化。

18、原始文化的基本单位原始意象,就是文化的原型。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6其次,文学原型层面对应的无意识是文学创造的深层动力。犹如人的无意识是深层心理动力一样,文学的原型层面所凝聚的原始心理无意识,也是文学活动的深层动力。无意识在文学活动中爆发出来,突破现实意识的抑制,升华为审美理想,成为文学活动的动力。作用:(1)原型层面对现实层面的作用问题。原型层面作为人类原始生命力的所在,影响、冲击着现实层面,改变着现实层面,使文学的现实层面所体现的现实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理性的压制,充实了感性的内容,成为完整的、全面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形态。(2)原型层面对审美层面的作用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原型层面积聚的原始生

19、命力是审美层面生成的深层动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原型层面积聚的原始意象冲破现实意识的制约,最终升华转化为审美意象。即审美意象继承了原始意象的原始生命力,因此才具有超现实的情感力量和想象创造力,使人获得解放。同时,审美意象也继承了原始意象的形式结构。c.审美层面是文学的最高层面和主导层面,提升着现实层面和原型层面。地位: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层面,它在文学文本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审美层面是其他层面的指向和归宿。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超验层面,也就是超越性层次;现实层面要超越为审美层面,原型层面要升华为审美层面,审美层面是各个层面的最后转化物。其二,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层次,它对文学文本的其他层

20、次具有主导作用,也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内涵。审美层面作为最高层次,具有支配性,它主导着作品的意义,使文学具有审美导向作用。作用:(1)审美层面对原型层面的作用。原型层面与审美层面之间隔着现实层面,因此二者之间并不直接发生联系。但是,原型层面与审美层面之间仍然存在着内在联系。审美层面作为文学的最高层次,是原型层面的最终转化物,审美意象是原始意象的升华转化物,使无意识获得升华。(2)审美层面对现实层面的作用。现实层面也是审美层面的基础,现实层面转化为审美层面,审美层面是在现实层面的基础上对现实层面的超越。因此,现实层面不是孤立的,作为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必然要介入现实层面,使其发生改变,这样现实层面所体

21、现的现实生活经验,并不等于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变形的、带有审美倾向的新的经验。 主要术语、概念文本:文本是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文论提出的概念。在 20 世纪,文学理论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开始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学,文学成为语言的表现。以语言结构为蓝本,形成了关于文本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事物具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即结构,文本就是具有这种内在结构的语言形式,按语言规则构成的语句组合体。原始意象 :原始意象是原始巫术的产物,它是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一些基本意象。这些基本意象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原始情感的凝结,它积聚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在文明时代,原始意象转换为各种现实的和文艺的形象,成为文化现象的原型。原型

22、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在人类文化心理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意象。如母亲、父亲、魔鬼、太阳、高山、大海。 现实层面: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7原型层面 审美层面 论述1. 什么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有哪些层面?2. 文学的现实层面的地位和作用?3. 文学的原型层面的地位和作用?4. 文学的审美层面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 文学的形态 目的1. 掌握文学的不同形态的划分依据。答:文学形态划分的依据,一方面在于文学不同层面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现代性进程中造成了文学的分化。文学的三个层面对应着三种文学形态:原型层面突出的是通俗文学;现实层面突出的是严肃文学;审美层面突出的是纯文学。2. 掌握不同形态的文学性

23、质、特征、价值。答:a.严肃文学的基本性质是现实性,具有思想性、关怀人生等特征。严肃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但审美价值、可读性等方面可能不如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的本质特征是现实性。严肃文学往往有鲜明的社会主题、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还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发挥着直接的社会作用。因此,严肃文学成为人们认识现实、干预现实的的手段。严肃文学的第一特征是强烈的思想性。它的消遣娱乐性和审美价值不那么突出,但思想性强,这表现在作品选择的社会性题材、严肃的意识形态立场、鲜明的思想倾向和主题上。严肃文学的第二特征是对人的深切的现实关怀。严肃文学面对的社会问题,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严肃文学作家抱有人道主义的情怀

24、。对人的现实关怀是严肃文学的生命力所在。严肃文学的价值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迫切性,更在于其深刻性和普遍性,以及它对审美价值的包容程度。不足:严肃文学可能由于注重思想性而过于严肃,理性倾向压抑了感性,导致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限制了接受的广泛性。b.通俗文学的基本性质是感性化,同时具有趣味性、通俗性和大众化、模式化、消费性和流行性、商品化等特征。通俗文学的价值在于其民主性,负面价值在于其低俗性。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8通俗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感性化。虽然通俗文学也有现实性和审美性,但由于原型层面起了突出的作用,因此极度感性化,而不以意识形态性、审美性见长。通俗文学把感性需求转化为文学趣

25、味,因此具有可读性。通俗文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通俗化和大众化。通俗文学适应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因此思想内容较为浅显,形式较为通俗易懂,而又追求趣味性、可读性,容易被普通群众接受。通俗文学具有模式化的特征。由于通俗文学的阅读主体大众的文学趣味雷同,也由于文学的原型层面对通俗文学的支配作用,所以,通俗文学往往遵从某些模式,并不像纯文学那样追求个性化。通俗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消费性和流行性。通俗文学与一切大众文化一样,具有消费性,是一次性的精神快餐。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往往一部作品流行起来风行一时,迅速占领市场,但很快就被新的流行作品取代。通俗文学具有双重价值,既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需要的

26、积极方面,也有极度感性化、低俗化等消极方面。通俗文学的积极方面在于其民主性。通俗文学的消极方面在于其低俗性。通俗文学具有两重性,不仅有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一面,也有消解理性的压抑、缓解人的生存压力,增进人的感性享乐的合理性一面。C.纯文学的基本性质是审美价值,具有审美超越性和高雅性特征。纯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典范性、永恒性,同时也可能存在曲高和寡等缺点。纯文学也有消遣娱乐性和现实性,但突出的特征是审美特性。纯文学的基本性质是审美超越性。纯文学超越现实层面,触及更为根本的生存意义,通过对人的命运的探索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揭示生存的意义,因此具有了审美超越性。纯文学的第二特性是高雅性。纯文学克服了通

27、俗文学的低俗性,以高雅性见长。无论是在文学形式的精致上,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超越性上,纯文学都高于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纯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突出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就是人的自由追求,生存意义的实现,这是最高价值。纯文学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它对文学性的追求上。典范性:纯文学突出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各类文学的典范。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以纯文学为典范,克服自己的缺陷,增强文学性,提高了审美价值。永恒性:突出的审美价值使纯文学突破了历史的局限,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审美价值是自由本身,永远超越现实,不会过时,因此具有经典性,成为文学典范。不足:曲高和寡。许多作品存在思想内容过于艰深,过分追求叙事技巧、

28、形式过于复杂等问题。 主要术语、概念通俗文学 严肃文学 纯文学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9 论述1、 文学形态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形态的分化是如何发生的?文学形态分化历史:a.文学发生之初,还没有文学形态的分化,雅俗之分还不明显,文学还保留着民间的质朴、单纯。b.现代性发生之后,文学形态发生分化。首先是严肃文学与纯文学的分化。C.在五四前后,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才开始严肃文学、纯文学以及通俗文学的分化。2、 严肃文学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3、 通俗文学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4、 纯文学党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第四章 文学的意义 目的掌握文学的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及其

29、关系。答:文学的三个层面和三种形态对应着文学的三种意义:a.原型层面体现了文学的原型意义即原始意象;通俗文学的原型意义突出。文学的原型层面决定了文学具有原型意义。文学的原型意义就是原始欲望,文学是原始欲望的升华。性欲和攻击性是人类两大本能和原始欲望。对严肃文学而言,原始欲望被充分地理性化了,它被道德的合法形式所抑制和隐蔽,因而不易被察觉。对纯文学而言,原始欲望被充分净化、升华为审美理想,原始意象转化为审美意象,因此其审美意义突出而原型意义不彰显。通俗文学以极度感性化甚至非理性的形式,较直接地体现出文学的原型意义。它以充分感性化的描写,偏离了理性的制约,宣泄了人的原始欲望,故其原型意义突出。文学

30、的原型意义还体现于文学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的深层模式。由于人类的基本欲望而形成的基本行为模式,不仅在原始文化中定型而成为文化原型,而且在文学中“移位”而成为文学形象。文学对现实意义的消解:文学活动一方面产生现实意义,受理性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消解理性、解构现实意义的逆向活动。人的原始生命力的核心是性欲和攻击性,这种原始生命力具有非理性性质,它不顾理性的规范,顽强地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原始生命力受到理性的制约和压抑,不能充分实现,从而形成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在文学活动中,特别是通俗文学中,无意识被充分释放,表现为极度感性化的倾向。文学描写往往以感性解放的形式导向非理性体验,它使感性摆脱了理

31、性的抑制,从而也消解了理性。在文学实践中,文学不仅仅建构理性意义,同时也在进行自我否定,通过非理性体验来消解理性意义。这种解构作用平衡了理性与感性,避免了理性的异化,对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b.现实层面体现了文学的现实意义即意识形态观念;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突出。文学的现实意义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观念。通俗文学虽然比较感性化,但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具有意识形态性。通俗文学一般要使自己的故事符合某种道德的或政治的社会观念,使原始欲望合法化,也就是把感性描写纳入意识形态规范。纯文学的审美意义要求文学的意识形态必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10须与审美意义有某种相容性,即意识形态必须是合乎人道的。纯文

32、学的意识形态往往以人道主义为基调,这是进步的意识形态,因此才能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审美意义。严肃文学要干预现实,就必须提倡某种思想观念,因此就具有了明确的意识形态意义,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较少受到感性化和审美化的冲击,因此其意识形态色彩更加强烈。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和支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意识形态以制度化的形式影响、支配着文学生产。国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影响了文学制度的形成。2、社会以各种形式把文学纳入意识形态规范。社会是大众组成的共同体,它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客体,既制造、宣传意识形态,又接受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也以

33、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学活动。3、从作家本身来说,作为社会人,他们的创作要传达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这样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学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c.审美层面体现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即存在意义。纯文学的审美意义突出。在文本的审美层面,拥有审美意象,这是生存体验的形式。文学是生存意义的显现。对审美体验和审美意象的反思,就产生了审美意义。即在审美层面,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意义是对审美体验的反思,而审美体验是最高的生存体验形式,因此审美意义就是生存意义。各种文学形态都具有审美意义,离开了审美意义就不成其为文学。通俗文学虽然突出消遣娱乐性,但也要有审美属性,一定程度上提出生

34、存本身的问题,从而超越感性界限,否则单纯的消遣娱乐性会使文学成为游戏。严肃文学虽然突出现实意义,但也应当突破现实意义的局限,深入到人生的更高层次,体现某种审美意义,否则单纯的意识形态性会使文学沦为社会文献。纯文学虽然也具有原型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突出了审美意义,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文学对现实意义的超越:文学审美意义的超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的审美意义作为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必然超越理性意义,包括科学和意识形态。科学是对现实的认知,意识形态是现实的价值观念,它们是被现实存在所决定的,从而无法回答生存意义问题。而审美意义则突破了现实观念的束缚,通过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反思达到生存的自觉。2、

35、文学的审美意义是对现实意义的批判、否定。现实意义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观念,其既是人类生存必须,又对人类自由有所限制。审美意义不仅突破了现实意义的限制,而且以自由的名义对其加以批判、否定,从理性桎梏下解放、提升了人的精神世界。3、审美意义不是固定的意义,它不能用概念作明确的界说,而只能以审美范畴来作范导性的启发,只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审美意义没有结论,只是探索的过程。审美超越是对现实意义的虚无化和对真正意义的追寻。审美意义虽然只是一个领悟、思考的过程,但它又不是不可把握的。审美范畴就是对审美意义的把握,也是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审美范畴是审美体验的反思的产物,因此它凝聚着人生的体验。文学的三种意义互相联系、影响、冲突、转化。总的来说,文学的意义就是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的复合。这种复合不是三种意义的平列和累加,而是系统的综合。文学的深层(原型)意义是生命的欲求,表层(现实)意义是意识形态,超越的(审美)意义是生存意义。审美意义升华了原始意义,超越了现实意义,成为文学的最高意义。通俗文学的原型意义和消遣娱乐性突出,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意识形态性突出,纯文学的审美意义和超越性突出。 主要术语、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