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昧中的觉醒1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2 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A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 D普罗泰格拉等人的推动3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
2、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4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的依据是( )A出身 B地位 C智慧和品德 D成就5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6 公元前 5前 4 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A自然界 B客观事物的本质 C “神”的本质 D人和人类社会7苏格拉底曾说:“我像一只牛虻,到处叮人,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 ”这表明他( )A崇尚民主 B保
3、护贵族 C重视道德 D尊重知识8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观察人性,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观点。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D认识人自己9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泰勒斯 D苏格拉底10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的依据是( )A出身 B地位 C智慧和品德 D成就11.流行于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
4、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 ( )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A. B. C. D.12材料 1:“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材料 2:“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 苏格拉底材料 3:公元前
5、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1)根据材料 1,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2)根据材料 2,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中对普罗泰格拉观点的发展之处是什么?(3)根据材料 1、2,指出材料 3 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4)根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