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本节的内容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白:价值观人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导向作用不同,要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提高学生通过对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掌握价值、价值观的含义(难点),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导向作用(其中第二个导向作用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由老师设疑,学生自己解疑到释疑,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在
2、直观、形象的画面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动眼、动口、动手中完成教学任务。导入新课:(幻灯片 2)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画面中的这位老人吧-马永顺,一位林业英雄。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伐木工人,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他是伐木劳模:当国家建设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他是造林的英雄。他常跟儿女们说:“活着,我要多栽几棵树,死了,也要看着它们长大成材。“马永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退休后连续造林达 300亩,共 4 万棵,被称为当代愚公。提出问题:促成马永顺这一转变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么什么呢? 学生回答: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总结:对。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使马永顺 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
3、向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导向作用不同。那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讲授新课: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首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学教材,时间为 10 分钟。(幻灯片 3) 4 个问题,略。具体分析:教师提问:什么是价值?学生回答: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提问:和经济学上的价值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经济学上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幻灯片 4) 哲学和经济学的价值区别,略教师提问:那和具体领域中的价值关系怎样?学生回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哲学
4、领域价值的具体表现,而哲学价值是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深化。(幻灯片 5) 哲学和具体领域价值的关系,略教师过渡: 同学们掌握得如何?我们来检验一下。(幻灯片 6) 单项选择题,略。教师过渡: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但某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呢?如果有的话,价值是大还是小?人们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做出判断,要做出判断就需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实际就是价值观。教师提问:什么是价值观呢?学生回答:价值观就是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幻灯片 7) 价值观的含义教师继续引导: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根本观点、评价标准是属于什么范畴?学生回答: 社会意识。(幻灯片 7) 价值观的本质教
5、师过渡: 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具有社会意识的共性。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幻灯片 8) 大树教师提问:面对这棵大树,你想到了什么?请发表你的看法。学生回答:略。此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总结:面对这棵大树,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非常精彩,也体现出了各自的价值观。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可见这棵树价值极大。面对这棵树,我也有颇多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我们完全可以有一棵树想到一片林,进而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大自然资源丰富,满足了我们的各种需要,使我们的生
6、活丰富多彩。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了它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人类最终也遭到了惩罚。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环境继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沙尘暴、干旱、洪涝灾害、森林大火、引水困难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英国气象学家警告说,森林减少和过渡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的利剑就向恐怖主义一样没有国界,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压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沉重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由此,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应运而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说到底
7、就是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体现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可见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同学们,为了我们美好未来,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写一张贺卡,多保护一棵树,树立起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导向作用就不同。这些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请看材料:(幻灯片 9) 漫画“下雨了“教师提问:这幅画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了价值观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幻灯片 10)图片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人
8、民强烈谴责教师提示并提出问题: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此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靖国神社是日本供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场所。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体现了他的军国主义思想,也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没有悔改的诚意;而中国人民正视历史,既要发展世代友好的中日关系,又要尊重历史,维护我国人民的尊严、荣誉,所以,两种对立的价值观,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了相反的结果。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深深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这是中国和其他受害国家人民绝不能接受的。像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前面我们说到的马永顺,价值观发生了变
9、化,使得他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向发生了变化;2008 年奥运会确立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在此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引下,不仅仅是奥运场馆及其周边环境,而是强调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都要体现该主题。再如,青藏铁路的建设,本着“环境优先“的原则设计和施工,避免破坏国家自然保护区,避免惊扰野生动物。当晚霞洒满世界屋脊月光地可可西里时,一群群藏羚羊披着金色的余辉,悠闲、欢快地从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线上通过时,建设者们停下隆隆的机器为它们让路。教师最后明确:总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什么不认识什么,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人们是按照“值不值得“去确定的。当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改造能够满足当时
10、人们的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时,人们才去认识和改造它,把活动指向它,否则没有积极意义人们就不去做。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教师过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对外部事物的认识和改造上,而且也表现在人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上。(幻灯片 11) 钟南山、成克杰图片教师提问: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钟南山、成克杰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冲锋在前的勇士,成克杰之辈也为人们所不齿。(幻灯片 12) 价值观导向作用的总结。教师明确:凡是人
11、们从事活动之处,价值观都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师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同学们,当我们真正面对这种价值选择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幻灯片 13) 设置情景,略。学生回答:此处要注意学生的回答,各自的要点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以便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观点都在围绕两方面做了回答:一是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取向;二是否定企业的这种价值取向。那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老板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维护他的威信无可厚非;赚钱是企业生产的目的,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也无可指责,关键要看老板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去赚什么样的钱,
12、怎么去赚钱。非典时期,当无数医护工作者为了患者的生命舍生忘死、义无返顾地走上抗非第一线的时候,而某些黑心老板,为了钱,竟然哄抬防治非典药品的价格,大发“国难财“甚至为非典定点医院提供不合格防护服,赚这样的钱,这样去赚钱,我们能认同吗?所以,有人说,非典即是一场灾难,也是一面镜子,是人们不同价值观的检验;(幻灯片 14)打工妹照片 教师继续总结:当你看到画面上的打工妹,因为黑心老板赚昧心钱财不顾她的身体健康,导致她中毒致残瘫痪在床,有青春靓丽变得奄奄一息时,你认同这两点吗?我相信我的同学们,在真正面对这种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课堂小结:(幻灯片 15)出示知识结构。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价值、价值观的含义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本质上是社会意识,它由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际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摒弃错误思想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实现民族振兴,同时也是自己得到完善和发展,使人生境界得以升华。创新思维:(幻灯片 16)漫画趁年轻 根据漫画趁年轻-,分析其中包含的价值观观点,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