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2304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我不认同对方辩手的观点。我认为 “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有益,要看开的是什么“卷”也就是说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书的范围很广,其中有好书,也有坏书,甚至有“毒书” ,怎么能够不加选择地打开就看呢?况且,那些阿衰 、 蜡笔小新 、 爆笑西游之类的漫画书,内容不健康,印刷质量差,不但不能给予我们正能量,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看这样的书怎么会有益?又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穿越小说,随意篡改历史,架空历史,歪曲史实,甚至为某些反面历史人物洗白,看这样的书又怎么会有益?对于尚没有辨识能力的我们来说,不但无益,更会有害!所以我要说,开卷未必有益,对于有些“卷” ,还是不开为妙。对方辩手引用了许

2、多名人名言,其实这些名言反而证明了我方观点的正确。大家想想看,孔子、司马迁、李白、鲁迅和郭沫若等这些先贤和大师,如果他们不是读了思想健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好书,而是读了那些毒害人的坏书,他们还能为思想家、教育家吗?汉代的思想家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了!他把书比作了药。药本身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治病救人;二是毒药,轻则害人,重则要人性命。书和药一样,也具备两种功能:一是好书,教人向善向美,使人清醒、品行高洁、理想远大;二是坏书,带人向丑向恶,使人狂妄,德行低下、胸无大志,甚至置人于死地。因此,我方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学会选择书。

3、坚决不去读那些有害的书籍,切不可盲目迷信名言,用什么“开卷有益”来糊弄自己;更不可以抱着猎奇心态,什么书都读。这样的开卷,非但无益,而且祸害无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不少人看了希特勒写的我的奋斗,深受其影响,最终沦为杀人狂魔的奴隶。可见,越来越多的读不健康的书籍,你中的毒就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你跌入万丈深渊,害人害己。再比如现在的青少年都喜欢看武侠、言情类小说,有时会达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些人被其内容所吸引,开始模仿书中的人物,最终误入歧途。最近有报道,一个小男孩看了小说蒙面大盗后,竟然用毛巾蒙面,拿水果刀去抢劫行人。还有一个小女孩看了穿越小说后,模仿书中人物要穿越,从二十多层的高楼上摔

4、了下去,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结束。我们青少年,思想还很单纯、幼稚,很容易被不健康的读物所吸引,深受其害。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已所需要的读物。 ”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缺乏施肥辨别能力,胡乱地、没有选择地 “开卷”,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但荒废学业,甚至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走上邪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见读书的时候不能完全信奉书本,要分清哪些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精华,那些是我们应该摒弃的糟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低价趣味的作品,它毒害我们的精神和意志,成为我们发展进步的绊脚石。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