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61215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 20 分)1低档物品2古典二分法3奥肯定律4边际产品价值二、问答题(35 分)1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10 分)2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0 分)3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15 分)三、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100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

2、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2已知 W 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 C=120+0.8y (1)投资函数: I=50-200r (2)收入恒等式: Y=C+I (3)货币需求函数: L=( 0.5Y-500r)P (4)其中,C 为消费,Y 为国民收入,I 为投资,r 为利率,P 为价格总水平,L 为货币需求。(1)如果在 2003 年,W 国的价格总水平为 2,货币供应量为 500。试写出 W 国的 IS曲线和 LM 曲线方程。(2)写出 W 国的总需求函数。(3)W 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经济学说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3、 30 分)1贸易差额论2李斯特3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二、论述题(共 45 分)1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20 分)2评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25 分)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 20 分)1低档物品:指价格下跌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为负的商品,也称为低档商品。这种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实际收入提高后,对该商品的需求反而减少,即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数。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

4、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少数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出现需求曲线向右商方倾斜的现象,这种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即吉芬物品。2古典二分法:指古典模型中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进行理论划分,从而使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的理论。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对商品的计量,物价水平主要由货币数量决定,因此货币数量的增减只能对商品的价格水平造成影响,而不能对实际的商品生产产生影响,即名义变量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的变化。3奥肯定律:指反映短期内的失业率与实际总产出的关系的一个统计规律。奥肯定理因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而得名。他经

5、过仔细研究发现,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 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 2.5%。奥肯定理反映的信息有: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国民收入变动对失业率的变动的弹性系数约为 2.5。在不同的时期,这个弹性系实际上是不同的。奥肯定律适用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为0.76。4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物质产品( )与价格( )的乘MP积,即 。因为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V

6、MPA其边际实物产量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 )等于平均收益( ) ,也等于产品价格,从而MRAR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 ,即已知:P,AP所以,V因此,这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互相重合,该生产MR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同时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从而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二、问答题(35 分)1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10 分)答: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

7、,要素的最优组合,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都是: 。/LKKMRTSPw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 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 ,(,)QfL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和 , 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wr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LKPfwLrK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0fP

8、rK根据以上两式,可以得到:/LKMfwr这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是相同的,这说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2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0 分)答: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在图( a)中,假定商品 1 的初始价格为 ,相应的预算线为 AB,它与无差异曲线1P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如果商品 1 的价格由 下降为 ,相应的预算线由1UE121PAB 移至 ,于是, 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 相切于均衡点 。如果商品 1 的价AB 2U2E格再

9、由 继续下降为 ,相应的预算线由 移至 ,于是, 与另一条更高的无21P31AB AB差异曲线 相切于均衡点 ,不难发现,随着商品 1 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3U3E无数个诸如 、 和 那样的均衡点,它们的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12(a) (b)图 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分析图(a)中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 、 和 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1E23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 1 的价格与商品 1 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 ,商品 1 的价格为 ,则商品 1 的需求量为 。在均衡点 ,商品 1 的价格由1E1P1X

10、2E下降为 ,则商品 1 的需求量 增加 。在均衡点 ,商品 1 的价格进一步由P2 213下降为 ,则商品 1 的需求量由 再增加为 。根据商品 1 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2131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 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 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PX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图(b)中的需求曲线 。)(1PfX在图(b)中,横轴表示商品 1 的数量 ,纵轴表示商品 1 的价格 。图(b)中需求曲1X1P线 上的 a、b、c 点分别和图(a)中的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 、 、)(1PfX 1E2相对应。3E3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

11、济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15 分)答:货币政策效果,特指货币政策能否稳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关系。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当局能否如其所愿的控制货币。(1)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效果方面的不同观点。凯恩斯学派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虽然存在着时滞,但它可以系统地影响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由于经济运行不稳定,必须运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

12、降低利率,以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实际产出;反之相反;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稳定经济运行。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倡导者看来,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的短期经济稳定作用,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权衡取舍,通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行动来抵消波动,稳定经济运行。货币学派虽然认为货币政策的收效比财政政策要快,但是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即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他们是从下面几个方面阐明其政策观点的:他们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

13、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他们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努力不起作用,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他们还认为这种相机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新古典宏观主义经济学则认为,货币政策不但在长期内是无效的,甚至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新古典宏观主义经济学从理性预期的假设出发,论证了一切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要想使政策有效,则政策必须具有欺骗性,而这一点在事实上又是做不到的。(2)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效果方面的观点不同的原因。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效果

14、方面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的假设条件不同。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因此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导致需求总量的变动,从而货币政策会对总产出产生影响。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但从长期看,由于自然率的假说,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货币数量的作用在长期主要影响价格以及其它用货币边式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理性预期和自然率的假说出发,不但认为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也是垂直的,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出清状态,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

15、无效的。三、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100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解:总收益函数为210502QTRP边际收益函数为M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1050PQPeA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1 时,有50得 2P2已知 W 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 C=120+0.8y (1)投资函数: I=50-200r (2)收入恒等式: Y=C+I (3)货币需求函数: L=(0.5Y-500r)P(4)其中,C 为消费,Y 为国民收入,I 为投资,r 为利率,P 为价格总水

16、平,L 为货币需求。(1)如果在 2003 年,W 国的价格总水平为 2,货币供应量为 500。试写出 W 国的 IS曲线和 LM 曲线方程。(2)写出 W 国的总需求函数。(3)W 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解:(1)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有120.8520YCIYr所以 IS 曲线为.85r当货币市场均衡时,有ML即 0(.0)2Yr所以 LM 曲线为0.1.5rY(2)由 IS 曲线8LM 曲线(0.5)MrP联合,消去 r得 42Y即为总需求曲线。(3)将 , 联合,解得0.851r0.1.5rY,76所以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均衡利率为 0.175,均衡收入为 675。经济学

17、说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贸易差额论答:贸易差额论是早期重商主义的思想。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的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早期重商主义坚持的主张是,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反之货币离开自己的手,财富损失,国家随之贫困。在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商品生产和流通还不发达,对外贸易尚未充分展开,商业资本限于本身的条件,它们代言人极力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主要有英国的海尔斯、马林斯,法国的博丹、孟克列钦。总之,早期的重赏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

18、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通,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2李斯特答:李斯特是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他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德国重要的经济思想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提倡者。李斯特生活的时代,正式德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这一时期德国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作为产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李斯特发表了大量的评论和演说,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呼吁在德国国内消除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市

19、场。李斯特的经济思想反映在他的大量的关于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文章和演说中,这些思想在他的主要经济著作中得到系统阐述,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其中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集中代表了李斯特的经济思想。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保护主义。古典学派提倡的自由贸易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的,即它认为统一的世界联盟和持久和平已经存在,而李斯特认为,这种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实现还为时尚早,在此情况下要实现全面的自由贸易主张,就完全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民族利益。 (2)生产力理论。李斯特为了论证保护关税制度,提出了与古典经济

20、学的价值理论相对应的生产力理论。他认为,要解释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之外,还必须考虑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他指责古典学派从世界主义经济学出发,只重视财富和交换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它不仅可以使原有价值得到保存,而且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得到补偿和增殖。 (3)经济发展阶段论。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一般必须要经过以下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化未开发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在不同的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在农工业时期,必须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国的工业免遭外国工业的竞争,进入农工商业时期以后,由于国家的幼小工

21、业已经成长起来,具有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工业竞争能力,因而自由贸易原则又重新得以适用。3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答:庞巴维克曾在因斯布鲁克和维也纳大学任教,并三度担任奥地利财政部部长,1911 年被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其著作资本实证论发表于 1888 年,主要论及的是资本理论和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是以一般生产的描述来代替和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本质。他从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资本的性质。他认为使用和制造工具等生产资料,然后再制造消费品的“迂回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 “而资本只是在迂回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里出现的中间产物的集合体罢了” 。这就是说,资本就是生产资料,运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就

22、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资本理论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永恒制度。庞巴维克认为资本的作用仅限于将自然力和劳动结合起来,没有独立的生产力,不能带来利息。他力图割断利息和生产的联系,想从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上引进时间因素来论证利息,这也就是他的时差利息论。时差利息论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说成是人在不同时间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的差异的结果;认为人对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低于人的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为了体现等价交换原则,未来物品所有者便需向物品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贴水”即利息。庞巴维克说:“现在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这个

23、命题是我提出的利息理论的要点和中心” 。二、论述题(共 45 分)1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20 分)答: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随着德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德国产生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历史学派把同英法古典经济学的对立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根本否定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法,极力推崇所谓的“历史方法” 。历史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直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历史学派一直占据德国经济思想的主流,对近代德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历史学派对美国经济学产生了一定影响。(1)德国历史学派的产生。德国资本主义

24、发展水平相对于英法较慢,社会经济的不发展导致经济理论的贫乏。18 世纪下半叶以前,德国经济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所谓的“官房学派” ,实际上是重商主义在德国的变种,19 世纪初期以后,英法资产阶级经济学输入德国,一些德国经济思想家开始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吸取营养。一些注重实际的经济思想家,力图从德国自己的民族实际出发理解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这就是德国“国家经济学”的产生。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随着德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德国产生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2)旧历史学派。历史学派是德国资产阶级向贵族地主阶级妥协在经济理论上的产物。在 19 世纪 40-7

25、0 年代成为旧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受到了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的影响,特别是在反对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方面。不过,由于历史学派与李斯特所处的条件不同,因而叶表现出一些差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法,反对进行任何理论抽象,主张用所谓的历史方法代替科学的抽象法;反对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调国家在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极力美化封建制度及其残余,在理论上为普鲁士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作辩护;宣言大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鼓吹民族沙文主义,从理论上证明度过对外进行侵越扩张的合理性。(3)新历史学派。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德国政治

26、经济学发展到了新历史学派阶段。新历史学派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国内统一的形成。与旧历史学派相比,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具有一些新的特点:新历史学派不再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而认为探索这种规律是经济科学的主要目的;以所谓历史统计考察现实经济问题,他们提出,新的历史方法不急于求得普遍的结论,而是从历史的综合阐述出发,循序渐进,以达到特定的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和不同经济状态的专项研究;新历史学派不仅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对立,而且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新历史学派极力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美化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专制政权;新历史学派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

27、用,并以此来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2评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25 分)答:地租理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对级差地租理论的卓越分析闻名于世,他从安德森和威斯特的地租理论出发,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古典经济学家中关于级差地租理论最好论述。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一部分土地产品。土地产品,即农产品的交换价值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由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是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运用等量资本和劳动耕种不同质量、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所得结果不同而产生的产品差额就构成地租

28、。由于土地肥力不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属于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由于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所得产量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属于级差地租的第二种形式。在分析第一种级差地租时,李嘉图假定耕种序列是下降的,即由耕种优等地再推进到耕种劣等地。随着劣等地投入耕种,农产品价值总是由边际耕种所需的生产成本决定,地主阶级所得地租不仅在产品数量上而且在货币量上都将不断增长。因此,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是以耕种的下降序列为条件的,同时还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基础上加以说明。其实,土地并不存在原有的,不可摧毁的生产力,土地的肥力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并不存在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对土地进行定向改造,不仅土地的原有肥力可以保持,而且可以增进,这已为先进国家农业的实际发展所证实。通过对地租理论的分析,李嘉图得出了利润与地租相对立的结论,从经济上揭示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李嘉图认为,利润始终取决于工资,工资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主要受到粮食价格的支配。粮食价格取决于使用在土地上的最后一笔资本的生产力,即取决于耕种劣等地所必需的生产成本。粮食价格高,工人的货币工资就提高,资本的利润就相应下降,地主阶级所得地租则相应上升。因此李嘉图认为,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中其他各阶级是利益对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