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挤压力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42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作者:叶定铁 九江县一中 设计说明:本节教学内容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地三种类型及其构造成因以及现实应用意义教学重难点褶皱与褶皱山、断层与断层山的关系,火山构造教学方法采用四人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引领法教学手段挂图、板图、投影仪、教师肢体(语言)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组间竞赛组内互助、板演、学生讲演、老师引导和点评教学设计理念或教学思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张扬个性, “乱堂” ;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老师幽默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再配上及时评价和情感激励,最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
2、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如下:目 录一、褶皱与褶皱山二、断层与断块山三、火山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附:1、反思型的小结2、巩固练习(课前复习内力作用和六大板块知识为本节奠定基础)新课:一、褶皱与褶皱山1、褶皱概念 岩层 弯曲老师演示拿一张白纸成水平状,两手向中间挤压而弯曲如图 1(所有学生都各拿一张白纸跟着做)图 1A B2(4 人小组讨论得出,方法提示:作一条水平辅助线如图 2)(新老关系)(4 人小组讨论得出,方法提示:作一条水平辅助线如图 2)(新老关系)形态:岩层向 ? 拱起(由学生观察自己实验得出)岩层年龄:中心较? ,两翼较? 2、褶皱(褶曲分类)形态:岩层向? 拱起(
3、由学生观察自己实验得出)岩层年龄:中心较? ,两翼较? 图 23、褶皱与褶皱山的关系褶皱 褶皱山构造类型 地貌类型成山 岩层上拱(图 1A)举例:投影仪放图背斜也成谷顶部受 ? 力,被外力? 而成谷(图3)成谷 岩层下弯发育成谷(图 1B)向斜也成山 槽部受? ,不易被? 而成山(图 4)图 3 背斜成谷 图 4 向斜成山老师、学生演示:将右手平举,使一点劲手心朝下,然后右手掌自然垂下,手臂不动,则问学生手腕背面有什么感觉(是否有外撑之感即张力)背斜(图1A)向斜(图1B)3张力压力ab水平运动:大西洋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垂直运动: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师生演示:两手竖直上举稍弯,头为底部
4、,类似向斜,然后由于风吹雨打因“两手”突出而被侵蚀“头部”反而成为山顶。4、讨论褶皱构造的意义问题引领法,学生分析A、B、C 分别为何资源?a、b 两处哪为找矿,哪为打隧道处?二、断层与断块山1、断层概念:岩层 断裂 图 5图 62、断层运动 投影仪放图3、断层与断块山的关系断层 断块山构造类型 地貌类型岩块上升 块状山 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秦岭岩块下沉 谷地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读图 7 说出下列地形的成因:华山大断崖 ;渭河平原 ,庐山与华山在成因上是否一样? 。(此题学生小组竞赛并学生点评)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断层构造意义(图 8 如此做法会引起什么?)三、火山(如:富士山、乞力
5、马扎罗山)图 7大坝水库?图 84线状喷发:如东非高原管状喷发:如长白山主峰火山通道火山口(可成湖泊、天池类)上陡火山锥下缓图 9挂火山喷发图和富士山图1、火山喷发2、火山构造如图:学生上台演讲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学)附 1、反思小结:学生讨论讲演不全部分老师再补充。 重难点学生未懂部分老师换方式再梳理一下。前面讲解生活实例少些再补充些。2、巩固练习:图 10(1)图中 A、B 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处,属于向斜的是 处。(2)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于 (填“内力”或“外力” )作用造成的。(3)图中 A 处地形成因是 。(4)A、B 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 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处。(5)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的的隧道,A、B、C、D 四处中应选择 处。5(6)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