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地理核心素养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改革2014 年 3 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其中“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十项任务,第一项就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2014 年 12 月,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明确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写进课标。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进入“深水区” 之后,开始了攻坚 “战役”。广大基础教育战线的研究人员、教师纷纷行动起来进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交流探讨, “核心素养” 今后一段时期一定会成为基础教育领域里的 “热词”。刚接触到“地理核心素养”
2、这个词,也许会产生许多疑问,如 “之前强调的 三维目标与 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 ”、 “地理核心素养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应该是什么样 ”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与老师们谈谈粗浅思考。思考一:“三维目标 ”与 “核心素养”的关系2001 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既是从课程功能的角度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也是“三维目标” 的另一种表达。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
3、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逐渐接受、理解并付诸实践了“三维目标 ”,为什么现在要提出 “核心素养”?首先要厘清两个层面的“素养” :上位的是超越学科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位的是“学科核心素养 ”。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三维目标”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 学科核心素养 ”,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以“核心素养 ”为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面对的共同主题。有很多学者研究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进展,总结了世界不同组织或国家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构建
4、的不同“核心素养” 体系。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分析社会的愿景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出发,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将其视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遴选和建构起核心素养体系:能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能自主地行动。联合国教科文、欧盟等组织,以及一些国家,或以终身学习为取向,或以个人发展为取向,或以综合性为取向,构建了不同的核心素养体系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 “三维目标” ,它们应该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思维框架与途径,而不是核心素养本身。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 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由此,从使用国际共通理念的角度看
5、,建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势在必行。其二,解决教育实践中“三维目标” 整合性欠缺的问题。 “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之间有着内在深刻的联系,有着整体性的考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仍然只重视“知识与技能” 维度,使教育目标严重缺失;二是将“三维目标” 割裂或是贴标签,使教育目标缺乏整合性。不论哪种倾向,都使教育目标无法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整体表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最关键的素养,强调其对每个学生的“整体效应” ,以及素养形成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能够更好地将“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与深化。教育部近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
6、见稿) ,初步确定了九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2。而每一个素养的落实,都需要发挥学科综合育人功能,整体推进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思考二: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与表达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思考:第一,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第二,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关键/主要)概念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第一对关系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顶层设计,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对其作出贡献。例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 ,解释为“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 、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
7、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 生态意识”,要求的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2。 ”这些要求与地理课程有极高的契合度,地理核心素养要予以充分体现。第二对关系中,地理核心素养要引领地理核心概念,换句话说,就是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取舍地理核心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关键/主要)概念、地理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 表示。从图 1 可以看到,它们是“上位” 引导“下位”的关系。但是,在具体选择地理核心素养要素时,则可以采用“ 自下而上” 的方法,即先从地理课程内容入手。地理课程
8、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有百年的历史。尽管时代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会有不同,但仍然有很多知识、观念是亘古不变的,可以称其为地理教育的“ 基因”。此外,对世界不同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涉及地理核心内容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地理学家对地理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的论述,可以梳理出几十个地理核心概念、术语,如位置、区域和地方、空间、时间、尺度、系统、全球变化、环境变化、人地关系、爱国主义、国际视野等。如何从这些纷繁多样的地理概念、术语中再筛选出地理核心素养,需要思考下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特点是什么?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地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