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

上传人:文库大全 文档编号:2607050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改论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大误区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目标要求,使得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紧跟课改步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无不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取得教学方式的新突破,近年来,虽有个别新课程改革示范校出类拔萃,但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却陷入了改而无效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对某些名校模式的机械模仿的失败更让许多教师茫然失措、苦不堪言。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课改实践的经历和赴其它学校听课遇到的一些现状,发现好多教师在课改中已陷入了误区。一、情境创设就是为了让学生觉得有趣、好玩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2、用的过程”,提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确,精心设计紧贴生活实际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有些教师只顾追求教学的情境化,却忽视了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淡化了其中的数学性。例如某教师在一次函数的应用公开课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西游记中孙悟空等师兄弟到超市购物,遇到了打折销售的几种方案如何选择的问题,并配有一些孙悟空等师兄弟对话的视频,乍看起来生动有趣,但却牵强而脱离实际。教师把“情境创设” 简单理解为引起学生兴趣,而忽视其与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这样的认识是肤浅的。情境创设应该把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融入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中,在激发

3、学生兴趣、求知欲的同时从中引出数学问题,才能使生活情境与知识探究紧密结合,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设计教学情景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和有趣,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或错误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获得数学信息、提高数学思想、获得数学技能和方法服务,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相对比,另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就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情境:在合并同类项教学中,他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了一袋装有1 角、5 角和 1 元的硬币,问: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数一下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第一位学生把硬币一个一个

4、从口袋里拿出来,边拿边数,记时 3 分钟。第二位学生把 1 角的硬币 10 个 10个地拿出来,把 5 角的 2 个 2 个的拿出来记时 2 分钟。而第三位学生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 1 元的,一堆全是 5 角的,一堆全是 1 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记时 1 分 30 秒。然后问其他学生会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师又问:为什么呢?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学生明白了: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上面的情境创设就来自于“数零钱”的真实生活中,而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把合并同类项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情景合理的融合,不仅缩小了学生对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的

5、距离感,而且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合并同类项的主动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形成,这样的情境创设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夸赞和宽容传统的数学课堂给人留下抽象、枯燥、单调、沉闷的感觉。而课改后的课堂更多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积极性显得非常高,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有的教师的做法却不免偏激了些:1、口头禅性质的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就是“说的真好” 、 “真聪明” 、 “你太棒了”。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或者并不准确的回答,教师都会给予表扬。而那些确实思维独特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声中感觉不到肯定和激励。2、为了保护学生的积

6、极性,过度宽容。学生对知识理解有偏差,教师含糊其辞;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视而不见;甚至个别学生严重扰乱了正常课堂教学,教师也不敢批评学生。3、小组讨论热热闹闹,但大多流于形式。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能够展示自己课改成效,把学生分一下组,合作讨论一阵,动手操作一番。而老师或者背起手来当观众,或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节课下来,学习的效果与课堂上的表现有惊人的差距。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仅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数学课变成了单纯的活动课、游戏课。学生并未在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实现能力的提高,也谈不上数学思维的发展。笔者不反对表扬学生,也承认适度的表扬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表扬一定要适

7、度,不能千篇一律而使学生产生免疫力失去其效能,一定要有层次性,对于学生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及错误一定要在肯定他能积极思考的前提下指出来并引导其纠正,否则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记对后续学习会产生更大的误导,对课堂上违反纪律干扰教学秩序的学生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戒,要让所有学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调动学生积极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应基于学生数学信息的提取、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热闹起来,小组讨论应在课前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分工,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讨论方案和评价方式,才能调动所有学生开展针对学习内容最有价值的合作探究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

8、要明白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只是更有效的促进学习进程的手段而已。三、课改就是与传统教法相反有些教师认为,课改就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式,只要自己的做法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相反,就是新课改了,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新课改虽然提出了很多与以往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但也不是完全否定传统,许多以往优秀的教学方式仍值得借鉴和继承,下面就列举一些不恰当的做法:1、上课严禁翻书。有些教师认为整节课堂学生的书不能打开,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学习效率就会下降。2、用多媒体上课不板书。现在学校基本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工具,上课也倡导教师用课件辅助教学,于是课堂上就会出现课件里精美的文字画面一页页闪过,整堂课下来黑板

9、上空无一字,大多学生虽饱足了眼福,但脑海里却只留下了些模糊的影响。3、上课老师讲的越少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凸显,新课改的意识就越强,教学效果就越好。盲目增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的学校甚至严格限定教师上课讲授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那么在传统教学中的看书、板书和讲授,在新课程改革中就该完全否定吗?笔者以为,数学课上必要的看书、板书和讲授不仅不能被去掉,在某些时候还应该加强。阅读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能够掌握的知识应该尽量提倡自学,老师只对部分疑难进行点拔引导,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重要知识点的板书,起着画龙点晴的

10、作用,能彰显整节课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脉络,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才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虽然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课堂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也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不能一概而论,针对有些综合性强、难度高而经过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达到精准且形成系统的知识,教师必要的详细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拓展必然受到局限,也会延迟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进程。以上只是笔者在近几年自身的课改教学实践和外出观课中发现的一些数学课改中存在的误区,希望能和所有的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我坚信,经过广大一线教师的认真实践探索,新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更成熟、更高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