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法理学课程为河北电大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二、法理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绪 论第一章 法学和法理学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明确法学的概念、对象、性质和职能,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是法学史上的革命转变。了解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法学的分类,了
2、解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 法学的对象、性质和职能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学的对象 二、法学的性质和职能第二节 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四、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我们学习法理学应着重掌握的内容第三节 法学的体系与法理学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学体系二、法理学的概念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第四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 法学、法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二、 法学、法理学与
3、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三、 法学、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更为紧密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研究法学、法理学应有的基本态度二、研究法学、法理学的方法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第二章 法的起源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社会调整的概念和社会调整的分类;明确法与阶级社会以前社会规范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制约法的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社会组织根源和社会文化根源;了解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 第一节 法的起源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社会调整的概念二、社会调整的分类三、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二
4、、原始社会调整的特点三、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和过程四、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第三节 法的产生过程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二、法的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三、法的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四、法的产生的标志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习惯不同于法的主要特征本节需要掌握原始社会的习惯不同于法的五个主要特征。第三章 法的概念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掌握与法的概念有关的问题;掌握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要求明确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明确法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了解法的定义。第一节 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语源和词意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
5、外部特征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法的内容二、法的社会阶级本质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本质的不同层次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法这种规范总是与一定阶级的意志、一定阶级的价值观分不开二、法这种规范总是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的三、法这种规范总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这一点说明,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法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第四节 法的定义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科学定义的局限和必要性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定义第四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
6、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掌握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以及法的创制中的利益问题和法的实现中的利益问题。了解法的作用和法的职能的概念;法的价值的概念;了解法的工具性价值和法本身的价值;了解法与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的关系。第一节 法的作用和职能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作用和法的职能的概念二、法的作用和职能的分类三、法本身的作用和职能四、法的社会政治作用和社会政治职能 第二节 法的价值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价值的概念、特性与范围二、法与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的关系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第五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
7、掌握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明确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的社会原因以及法律原因;认识奴隶制法、封建制法的本质和特点;正确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点。第一节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制的概念二、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三、法系的概念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的原因二、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的法律原因三、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存在着历史联系性四、法律移植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奴隶制、封建制法律制度)二、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三、当代资本主
8、义法律制度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明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特点。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二、社会主义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使命的重要武器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般规律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社会主义法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二、社会主义法是在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三、人民群众参
9、加了社会主义法的创建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二、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三、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法和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这一意志的内容决定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掌握社会主义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一国两制”条件下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和特点。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我领导的广
10、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二、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三、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并把它上升为法律的重要意义四、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社会主义法是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法二、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三、社会主义法执行者广泛的社会公共职能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的国家强制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遵守性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的必要标志二、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遵守的规范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一国两制”构想
11、的主要内容二、“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的本质三、“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的原则的概念和种类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一般社会原则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能够联系实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科学技术、地位交往等方面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生产力第二节 社会
12、主义法与政治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二、社会主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精神文明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与精神文明的一般关系二、社会主义法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二、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三、当代中国的科技法制建设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与对外关系、对外交往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二、当代中国在对外关系、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三、法律调整对外关系的基本方式第九章 社会调整系统中的社会主义法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社会规
13、范、社会调整系统的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法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法律武器。明确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相互区别和联系,明确社会主义法与习惯、社会团体规范、乡规民约、宗教规范、技术规范的区别和联系。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规范性调整和社会调整系统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社会生活的规范性调整二、社会规范的种类和社会调整系统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二、社会主义法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法律武器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的重大意义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
14、义道德本节需要了解掌握以下内容:一、道德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法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致性和相互作用四、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社会主义法与习惯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团体(组织)规范三、社会主义法与乡(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四、法与宗教的一般关系五、社会主义法与技术规范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调整及其机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法律调整的概念,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和类型;掌握法律机制的概念和法律调整的过程和基本要素。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和对
15、象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调整的概念二、法律调整的对象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类型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调整的方式二、法律调整的方法三、法律调整的类型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调整的机制二、法律调整的过程三、法律调整机制的四个基本要素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制与法治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第一节 法制、法治的概念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制、法治
16、的概念二、法制、法治的区别和联系三、法制、法治与法律秩序第二节 民主与法治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民主的概念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治理国家的两种方法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文化的概念;了解法律意识的分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了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了解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概述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意识
17、的概念二、法律意识的分类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自觉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二、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主要条件和途径第三节 法律文化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法律文化的概念二、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编 法的创制第十三章 法的创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的创制的概念及基本形式;明确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了解法的制定过程和程序;了解立法技术的概念、意义和分类。 第一节 法的创制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创制的概念二、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法的制定过程和程序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8、:一、法的制定过程二、法的制定程序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本节需要从以下方面掌握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四、科学的创见性五、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第四节 立法技术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立法技术的概念和意义二、立法技术的分类第十四章 法律规范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律规范的概念;了解法律规范的结构;了解法律规范的分类。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规范的概念二、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
19、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二、法律规范的表现命令性规范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种类本节需要从以下不同角度了解法律规范的种类:一、按照法的职能和专门化进行的分类二、按照法律调整方式不同进行的分类三、按照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进行的分类四、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的分类五、法律规范的其他分类第十五章 法的体系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的体系的概念;了解法的部门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和原则;了解我国目前各主要法律部门的概况。第一节 法的体系的概念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体系的概念二、法的体系与法学体系、立法体系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节 法的部门的划分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部门的概念二、划分
20、法的部门标准和原则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简介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主导法律部门宪法二、基本法律部门第十六章 法的渊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和分类;了解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的概念。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渊源的概念二、法的渊源的种类三、法的渊源的种类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中国社会主义分的渊源的特点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概念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
21、化的方法第四编 法的实现第十七章 法的实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的实现的概念和基本形式;明确法的适用的概念;正确理解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了解仲裁和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 法的实现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实现的概念二、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法的适用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的适用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二、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三、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四、仲裁和调解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解释和类推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明确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了解法律解释的概念、分类和
22、方法;了解类推适用的概念和种类。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效力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二、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三、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第二节 法律解释本节需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法律解释的概念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三、法律解释的分类五、分类解释的方法六、法律解释的尺度第十九章 法律关系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法律关系的种类;掌握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以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概念;掌握权利、义务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种类;明确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关系
23、的概念二、法律关系的特征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二、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三、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四、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与隶属型的法律关系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二、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三、我国法律体系主体的种类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二、权利三、义务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第六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事实的概念二、法律事实
24、的种类第二十章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了解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种类;了解违法行为的构成与违法的原因;了解对违法犯罪进行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了解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措施。 第一节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合法行为的概念和种类二、违法行为的概念、种类和构成 第二节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二、法律制裁的概念和种类第三节 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预防违法犯罪的必
25、要性和可能性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预防违法犯罪的根本方针三、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第二十一章 法律监督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明确法律监督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的概念;了解社会监督的概念和种类。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和分类本节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法律监督的概念二、法律监督的分类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二、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种类第三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的概念二、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的种类第四节 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审判监督二、检察监督第五节 社会监督本节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一、社会监督的概念二、社会监督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