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北京教育心理学研究会 理事 海淀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清华大学继教学院中小学心理教育 主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心理教研中心主任陈纪英,讨论提纲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2.当代青少年的主要特征 3. 认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长变化 4.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5.如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地提出: “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教育 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 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 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内容来看
2、 心理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 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 另一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这项任务包括: 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不利的心理状态; 帮助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回复正常状态; 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这两项基本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成长发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 情绪适中 意志健全 人格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 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特点
3、符合年龄阶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框架,心 预防心理疾病,排除心理障碍; 理 健 康 开发心理潜能,提高人生质量; 教 育 目 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标,2.当代青少年的主要特征 思想活跃 视野开阔 价值观和信仰从单一走向多元 但健康向上为主导 知识面广,兴趣广泛 但学习内在动力不足,主动性差 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 但易受诱惑,易发生偏差 认识自我和外界常出错 知行有较大差距,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多少,当代青少年生长的現实 1、转型关键期矛盾错综复杂 2. 制度规范不完善 3、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4、竞争激烈、压力大、生活节奏快 5. 家庭结构变化大 6、社会风气
4、、网络环境负面影响 7、大众传媒引导不当,青少年常见心理冲突问题 亲子关系与亲子冲突 家庭教育与逆反心理 学习动机与学习压力 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 人际交往与个性特点 社会发展与自我能力 集体规范与个人习惯 消极情绪与危险行为 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 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矛盾,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适应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的需要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3.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六)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保障,3. 认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长变化,学生成长身心发展
5、的客观规律按年龄分按年级分教育的做用是什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学生观: 1.学生是健康群体 2.学生中发展性问题占主导 3.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 4.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需要 5.相信学生的内在动力能够自助 6.对当事人负责的保密原则,心理工作是学校的日常工作 心理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 通过心理工作带动其他工作 心理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心理工作不是为应付检查 心理教师的工作角色 ,4、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式,心理健康教育: 全员:师生员工、家庭、社会各界。 全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特别是班级和家庭 全方位:各项活动中潜移默化。,
6、全体学生教育对氛围的创造与被教育者对过程的体验,是一个自我体验,自我管理约束控制,自我成长的过程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抓住最佳教育时机 心理问题不能包办代替 当没有弄清情况和没有好的方法时,不要急于施教 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要讲艺术 教师心理素质问题至关重要 教师的再学习问题(再教育),5.如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是同类人群中最好的,这是和教师工作性质有关系 对教师的道德水准要求高是因为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对现实的良好适应 (2)了解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意识 (3)善于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7、)情绪乐观、自尊、自制 (5)统一协调的行为 (6)乐于学习与工作 ,联系方式 E-mail: chen-,本人心理工作和研究方向 学校心理工作 学校心理工作的推动与开展框架设计 教师心理培训、教师职业成长 班主任班级心理工作理念、方法培训 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 家教心理讲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家长群体) 家长成长 亲子关系 青少年成长问题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及学生个别辅导 带领问题学生小组(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 青春期心理指导 学生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发展阶段指导(学习适应、友善用脑、思维记忆等) 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 学生的身心调适辅导 学生的考试心理与能力指导(初 高三复习备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