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98849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的医案举隅与体会摘要: 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引入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从宏观上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使用针灸,从防病、防病变、防复发三个方面进行中风预防与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者的生活质量,起到良好的防治中风的效果。在致残率极高的今天,中风偏瘫患者越来越多,为了降低致残率,为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现对近年报道做一总结。作者以临床案例阐明临床上的应用。关键词: 针灸治未病;防治中风;医案举隅与体会1.中风概述1.1 含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

2、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2 病因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1.3 主要症状1.3.1 腰部疼痛在临床上,根据各个病例的情况分析,不难发现,在中风出患者的具体的病症表现中,腰痛是最常见的病状。虽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病情的严重性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但是,突出表现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以及在咳嗽、喷嚏的状况下,都会引发患者身体的不适应。1.3.2 下肢放射痛由于中风出问题集中就反应在患者的脊柱以及神经出现了问题,因此,在常见的病

3、状中,就有下肢放射痛,这种疼痛一般是从患者的臀部开始,然后沿着坐骨神经的脉络方向,逐渐向患者的腿部以及背部蔓延开来,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患者的行走和站立。伴随着和下肢放射痛还会出现的状况就是下肢寒冷。1.3.3 腰部活动障碍由于中风会影响到腰部,因此腰部整体活动受到制约也是重要的症状,这种活动不灵活主要体现在患者无法实现灵活的转、扭曲等幅度过大的动作。在这种障碍的影响下,还会造成患者的主观麻木现象的出现。1.3.4 脊柱侧弯中风出实际就是患者的脊柱神经受到压迫,因此,出现脊柱侧弯是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脊柱的变形使得神经发送的躲避现象,脊柱凸向患侧,以避开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2 中医

4、治未病的概念肱骨外上骼炎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针灸疗法配合物理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的主要方法。针灸具有创伤小、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想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的不同刺法或不同选穴来探索出一个治疗此病最佳的治疗方法。2.1 未病即防是指在人们未患病之前采用预防的方法从而避免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适用于未病的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目的就在于尽可能避免由于治疗对患者身体机能与功能造成的影响,采用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可以有效改善。2.2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当人们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时,要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在中风患者的具体的病症表现中,痛是最常见的病状。虽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病情的严重性不

5、同,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既病防变,防止疾病转变殃及其他未病脏腑或危及生命。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手段,极大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度。我科强调根据患者具体病况选取任脉经穴,采用调任通督法,燮理阴阳;在统督阳气强调贯通、条达气机的同时,也要重视维护、妊养的任脉的功用,总以宗气调达、气机畅通、维养胃气、调畅腑气为务,对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对后遗症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同时有健脾、益肾、补虚作用,对提高中风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采用任脉经穴治疗“脑缺血”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为我科基础科研成果之一,本科室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视野探讨任主胞胎之妊养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且得到了临床支持。

6、另外,我们强调针对神经缺损实施康复的同时,深切关注患者的个体特性、心理状态、辨证施治、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了医、护人员的社会作用,将目标放在患者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这对于疾病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有重要意义。2.3 病后防复病后防复是指作为疾病的是指作为疾病的“愈后”阶段,此时人体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功能还没有全恢复,病后防复能够保证患者的健康,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并且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采用“调任通督法”对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具有调和阴阳,益肾健脾,调养补虚作用,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具体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肢体功

7、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肌力提高,部分可达到生活自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改善其精细动作;对于感觉障碍患者,可减轻其肢体麻木程度,减轻因感觉障碍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缩小麻木面积。对于痉挛患者,减少肢体挛缩变形的发生,纠正足内翻、手握固;对于失语患者,言语及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改善,由可发单音到可说简单句子逐渐进步;构音障碍患者,改善其说话费力、言语不清症状;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不需留置胃管,可进食粥饭,饮水无明显呛咳;患者尿失禁得到改善,可拔除尿管,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不出现或减少出现患肢肌肉萎缩、肩关节疼痛等情况。经治疗后,患者精神面貌、肢体功能、饮食、二便、睡眠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逐步

8、回归家庭、社会。可见,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是目前在患者中普遍流行的一种锻炼方法, 关注针灸治未病应用于防治中风实质及时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研究这种锻炼方法对于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患者脊柱的脊柱密度、脊柱机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进一步了解患者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经实践体会。3 针灸预防治中风的策略3.1 针灸防治中风的原则3.1.1 中经络针灸 调任通督法为大纲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配穴:颞三针(耳尖直上 2 寸,其前后各 1 寸)、手三针(曲池、合谷、外关)、内关、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委中、阳陵泉;辨证选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池; 风痰

9、阻络,加丰隆、风池;痰热腑实,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关元、气海改用灸法。3.1.2 中脏腑闭证:针灸:调和任督为大纲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配穴:阳三针(关元、气海、肾俞)、极泉、尺泽、委中。操作:每天治疗 1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阳三针:平补平泻法;人中施雀啄法;极泉、尺泽、委中:提插泻法。脱证:针灸:取任脉经穴为主主穴:神阙、关元、百会配穴: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3.2 针灸预防中风的治疗周期对于急性期病人的针灸治疗,不少人认为,只要针刺痛觉敏感的穴位,采用泻法, 就有急救与治疗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往往取人中、百会、十宣等穴位,当然这些穴位治疗急性期的病人,是有

10、一定的急救和治疗作用 ,但如果不加辨证,单纯地采用这些穴位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病人,显然有一部分病人的疗效是不显著的 ,即使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效果,也是不可能巩固持久的。3.3 针灸预防中风的疗法选择3.3.1 运动功能缺损(1)在整个预防中风的针灸治疗的过程当中所应该采取的原则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保持患者的良好体位,能够通过被动运动床上运动训练和开始生活能力的训练等多个方面进行处理(ADL)训练。基本程序如下: 在健侧卧位姿势时行针灸治疗:强调基本处方手三针、足三针传统手法操作补虚泻实。床上坐位:基本处方:在这个床上做爱的过程当中是通过颞三针,肩三针、手三针、股三针、足三针这种传

11、统的操作手法来进行处理,这种治疗应该要保证的,疗程是每天治疗一次,而每次的扎针时间需要保持在 30 分钟左右,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需要保持自己整体躯干的直立,这样方便于进行扎针处理。在保持坐姿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后背进行店长处理,来保证整个髋关节处于 90 度的位置,双只通过放在桌子上进行处理,防止由于手臂的位置不当而影响扎针的过程。椅子及轮椅坐姿行针灸治疗:基本处方:颞三针,肩三针、手三针、股三针、足三针传统手法操作补虚泻实。每天治疗 1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坐姿相比于卧床有一定的优势,就是有利于患者能够将整个身体进行舒展开来,这样能够达到全身的血液循环状态较为良好,也能够有效的发挥针

12、灸的作用,通过各种精神状态的改善而使得身体得到了较好的调理,因此,在针灸的过程当中,应该在病患的身体条件的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坐姿进行扎针,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体的效果得到发挥,而且治疗者应该根据其具体的情况来保证其坐姿的正确,对于不良的坐姿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在患肢有残余肌力时,行颞三针运动针灸治疗,结合关节活动:应早期开始,可在病房实施。(2)配合康复措施的恢复期针灸治疗针灸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应用手三针,结合上肢功能训练:可通过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运动疗法所涉及的运动功能通过作业疗法充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不断训练和强化,使患者恢复的功能得以巩固。针灸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应用足三

13、针,结合下肢功能训练,目标以改善步态为主。具体可配合:针刺丘墟穴后,让患者进行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 3.3.2、感觉功能障碍 选择尺泽、内关、极泉穴,治疗偏瘫患者在运动障碍同时伴有感觉障碍者。可加涌泉、劳宫,配合梅花针循经叩刺。尚可配合穴位注射、中药外敷。4 举例说明医案 1 未病即防主诉:患者女性,54 岁,病情描述:有偶尔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耳内无故一阵蝉鸣;有下眼皮长跳动;有一支渐渐变小。治疗过程分析:早期治疗很重要.但如果遇到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病人, 合并有明显的脑水肿,或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形成时,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暂缓针刺治疗, 因此

14、时病人需要绝对安静,尽可能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刺激,不然会促使病情加重。锻炼还可以牵引和伸张瘫痪的肌肉,保持关节,韧带的正常伸展活动。边行针边嘱患者活动患侧关节(要求活动最大耐受),留针 10min,隔日 1次,5 次为 1 疗程。对照著局部取穴同治疗组相同,但不远端取穴也不活动患侧关节。一般先以被动运动,待病人自己能站立时,应扶持练习走路,锻炼次数多一些,时间短一些,以不疲劳为原则。在针刺期间运动患部可以对持久缓解疼痛起到促进作用。医案 2 既病防变主诉:患者女性,68 岁,病情描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热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

15、薄白,脉浮数。治疗过程分析:用 K 型内热针治疗仪(济宁市科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针刺肱骨外上髁顶点压痛点、肘横纹外侧压痛点、肱桡关节囊处、肱二头肌与肱桡肌间压痛点、桡骨小头和环装韧带压痛点,55 恒温加热 20min。内热针可以直达病所松解被压迫的血管神经达到止痛效果;解除肌肉痉挛回复生物力学平衡达到治疗效果;针体温度均匀,操作简便安全, 改善了传统加热的不足之处。以调任通督为大纲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配穴: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阳陵泉;辨证选穴:脾虚式微者,中脘、气海用灸法;肝阳亢盛者,加风池、血海、太溪等;痰瘀阻络者,加刺丰隆、血海;肾虚筋痿者,百会、气海、关元用灸法;在中

16、风恢复期,在治疗期间,应强调病人的功能锻炼 ,一般先以被动运动,待病人自己能站立时,应扶持练习走路,锻炼次数多一些, 时间短一些, 以不疲劳为原则。但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病人,在病后 2 个月左右 ,同时并发肩和髋关节的疼痛, 这样就影响了病人的正常功能锻炼,必须及时处理, 针灸肩髃、肩内庭、肩髎、后溪、居髎、脾关等法,采用补法,每日治疗 1 次, 针后加灸或拔火罐(局部穴)。同样的, 如果及时进行锻炼, 也可避免这种疼痛的产生。医案 3 病后防复主诉:患者女性,61 岁,病情描述:包括舌肌面肌的运动功能障碍,病侧肢体上肢屈曲呈跨篮样,下肢伸直呈划圈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治疗过程分析:中

17、风病人极大多数发病以后,血压趋向正常范围以内 ,但也有部分病人,发病后血压持续不降,或降后复升, 升降不定, 且出现头昏等症状,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不然不但对瘫痪肢体的恢复不利,甚至个别患者还会有复发中风的可能,针灸取穴补太溪、复溜、泻太冲、曲泉。临床上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法的疗效优于西医疗法的疗效,且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法多样,有普通针刺治疗、针刺特定穴位治疗、火针治疗、温针灸治疗、电针治疗等,且疗效好 ,患者依从性高。针灸治疗可配合康复训练、超声波、放血疗法、中药外洗等疗法一起使用。临床上规律选穴除阿是穴外为手三里、合谷、曲池等穴; 辩证论治如为辩证为热证者针灸治疗是应使用泄法,辩证为寒证者应

18、使用补法;适当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5 结论想要治疗效果显著而持久,必须采取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方法 ,也就是治本的方法. 只有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方能取得显著而持久的疗效。当然,上面所举之例, 在辨证的同时还要注意其标本虚实,脏腑的盛衰,因为在临床上疾病的变化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致病因素,机体的抗病能力各有不同。参考文献:1吴粮葶,李瑛,任玉兰.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J. 中国针灸,2013,02:125-130.2吴粮葶,李瑛,任玉兰.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病症谱及腧穴谱J. 中国针灸 ,2013,06:547-552.3孔令信,刘晓虎,刘立安. 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中风中的临床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2:57-58.4杨继鹏,刘璟莹,谷红艳,吕纹良,赵红, 李桂平.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 Meta 分析J. 中国针灸,2014,08:833-836.5石磊,黎波,杜元灏, 熊俊,王云娜, 李颖. 针灸治疗中风病系统再评价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10,01:198-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针灸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