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动态规划和贪心的区别.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8935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规划和贪心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动态规划和贪心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区别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路:动态规划是通过拆分问题,定义问题状态和状态之间的关系,使得问题能够以递推的方式去解决。此算法常用于求解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

2、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的子问题的答案,消除递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重叠子问题。不管该子问题以后是否被用到,只要它被计算过,就将其结果填入表中。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 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贪心算法所得出的解是一系列局部最优的选择。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对每一子问题求解,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把子问题的解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解问题的一个解。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寻找一个构成解的候选对象集合,起初,算法选出的候选对象的集合为空。接下来的每一步中,根据选择函数,算法从剩余候选对象中选出最

3、有希望构成解的对象。如果集合中加上该对象后不可行,那么该对象就被丢弃并不再考虑;否则就加到集合里。每一次都扩充集合,并检查该集合是否构成解。由以上可知:在贪心算法中,作出的每步贪心决策都无法改变,因为贪心策略是由上一步的最优解推导下一步的最优解,而上一部之前的最优解则不作保留。并且,每一步的最优解一定包含上一步的最优解。而在动态规划算法中,全局最优解中一定包含某个局部最优解,但不一定包含前一个局部最优解,因此需要记录之前的所有最优解。动态规划的关键是状态转移方程,即如何由以求出的局部最优解来推导全局最优解。也就是说,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块一块的小问题,每一个问题得到最优解,再从这些最优解中获取更优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