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84144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专题一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是“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 ,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

2、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 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 灾异志 ,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

3、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 ,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变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祈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这对处理人与

4、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有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

5、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对其加以运用和阐述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选自葛剑雄 灾异与人事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又因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所以频繁的大小灾害经常威胁着统治者和民众。B “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这一解释体现了自古至今人们的普遍愿望。C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中多有记载,同时也记载这些天象和灾异所导致的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

6、忠奸等。D在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求仪式上,臣民们能有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可趁机上达天听。【答案】A【解析】B.“体现了自古至今人们的普遍愿望 ”错,据原文可知,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下流行的看法,体现的更多是时人的愿望。C.“这些天象和灾异所导致的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等”错,原文说“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D.“在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求仪式上,臣民们能有一些说话的机会”于文无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天人合一” 话题,接着论述“天人合一”的内涵及作用,最后指

7、出应辩证而积极地对待这一观念。B文章以二十四史记载天象和灾异为例,印证了 “天人合一”的含义为天意决定人事。C文章列举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时皇帝做出种种反省行为,意在论证“天人合一”观念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积极作用。D论述“天人合一”是把双刃剑时,文章对奸臣小人、正人君子和书呆子都做了严厉的批判。【答案】D【解析】D.“都做了严厉的批判 ”于文无据,文章仅是列举证明“天人合一”观念的消极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古代没有“天人合一 ”的观念,皇帝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出现错误,就不会收敛。B天意决定人事是“天人合一 ”的基本意义,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

8、,如日食、流星、陨石、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都是被古人认为是天意对人们的惩戒。C “天人合一”是把双刃剑:它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积极作用;它也会被奸臣小人利用,或被用来打击政敌异己,或被用来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D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人们自然会想到 “天人合一”的观念。作者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答案】A【解析】 “就不会收敛”错误,该推断过于绝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童庆炳经典是什么意思呢?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 ”所谓“经” ,就是永恒不变的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

9、可磨灭的训导。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 。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 “不刊之鸿论”并非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一劳永逸地永久地成为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总是制约着、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动、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作家、作品的状况无关。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文学作品本身

10、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有清一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可并没有成为经典,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在作品的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李煜的词( 后期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是因为“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

11、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一些带有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实际上,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和其他作品虽历久而不衰,一直被当作文学经典来看待,其中主要涉及“共同美”的问题。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使它成为一

12、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虽然各种意识形态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的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的地位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见荣耀。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一定的理由和说服力,这说明了作品本身的广阔阐释空间,是作品建构为经典的一个必要条件。(选自 天津社会科学 ,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永恒不变而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B经典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被某个时代

13、某些人奉为经典的作品,有可能得不到另一个时代另外一些人的承认。C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是因为它们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 ,从而引起人的共鸣。D相对来说,意识形态、文化权力是文学经典的建构的内部因素,而作品的艺术价值、言说空间是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答案】B【解析】A.“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永恒不变而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刘勰的观点。C. 以偏概全,原文是“某些文学经典” 。D.意识形态、文化权力是文学经典的建构的外部因素,而作品的艺术价值、言说空间是经典建构的内部因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

14、章从“文学经典”的含义谈起,接着论述文学经典建构的要素,重点论述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B第段以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为例,论证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的观点。C第段中,李煜的词和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构成对比论证,分别阐释文学经典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D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来论述,纠正了人们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是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狭隘认识,阐明了影响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答案】C【解析】 “构成对比论证”错误,李煜的词和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之间构不成对比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

15、不是李煜在创作词时有意超出个人的身世之戚,表现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等内容,从而打动读者,李煜的词就不会被列为经典。B清代众多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没有像红楼梦那样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没有达到红楼梦那样的高度。C “四书” “五经”对封建士人来说是经典,但在 “五四”运动中却被视为封建糟粕,这说明意识形态总是在制约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D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的评价证明哈姆雷特有着广阔的言说空间,这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答案】A【解析】 “有意超出个人的身世之戚”错,这是客观结果,不是李煜主观努力的结果。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2)一、阅读下面

16、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 “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 20 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

17、学书 ,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 。在这本书里, “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20 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

18、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

19、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选自 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 ,有删节)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B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

20、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唯一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C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一个话题。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答案】D【解析】A.指代有误, 国故学讨论集 并不是章太炎的著作。B.“唯一渠道”错误,原文说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可见,除了这一渠道之外,还有其他渠道。C. 因果倒置,原文中“绕不开国学”是原因和前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

21、第段论述“国学” 一词含义的演变,引用周礼 春官乐师中的话是引证,列举章太炎的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是例证。B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注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来激活中国固有文化,汉代尤其是唐代的大开放就是典型例证。C文章第段论证弘扬国学必须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的观点,主要在摆事实,运用的是事实论证。D文章从“国学”的含义谈起,接着指出国学热的现实,进而论述弘扬国学应该注意的三方面的问题,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答案】C【解析】第段主要在讲道理,运用的是理论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就很难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强劲

22、的生命力。B “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 “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又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来进行。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答案】D【解析】于文无据,原文没有表达“更应该注意”某一问题的意思。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 “又” “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

23、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祓禳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可以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 ,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

24、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 “导民以孝,则天下顺”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

25、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阶层。所以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

26、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使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 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 书仪等烦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选自邵凤丽

27、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观念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成为人们的灵魂支撑。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迅速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有了改观。【答案】A【解析】B.“使祭祖礼仪成为人们的灵魂支撑 ”错,原文第三段说“使祭礼最终

28、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 , “自己”指的是“祭礼” ,而不是“人们” 。C.“迅速发展”错,原文第三段说“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不是“迅速” 。D.根据原文第四段 “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文化权利”可知, “科举制推行之后有了改观”这一说法不准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祭祖礼仪的起源谈起,以时间为序,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代祭祖礼仪的发展过程。B文章用周王称“大宗”和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论证周代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C阐述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提倡孝道,是论证孝道

29、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的前提。D “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的社会现实。【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周王自称天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可知,B 项的论据和结论颠倒了,应该是用 “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论证“周王称大宗和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的宗法社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B祭祖礼仪在周代有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 “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制定。【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 ,无法推出 D 项宋代以前的祭礼“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一说法。故“因而”也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