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7991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 械 炉 排 炉垃 圾 焚 烧 操 作 指 导 书第 2 页 共 9 页保 证 焚 烧 炉 垃 圾 燃 烧 稳 定 , 应 时 刻 掌 握 炉 膛 燃 烧 情 况 , 做 到 勤 检 查 、 勤 分析 、 勤 联 系 、 勤 调 整 , 使 锅 炉 的 各 项 参 数 维 持 稳 定 运 行 。 锅 炉 燃 烧 稳 定 首 先 要了 解 垃 圾 源 头 , 通 过 控 制 入 炉 垃 圾 的 合 理 发 酵 时 间 、 合 理 的 拌 料 、 合 理 的 料 层厚 度 、 合 理 的 配 风 、 合 理 的 火 床 长 度 , 确 保 炉 排 下 部 风 室 不 漏 风 等 。一 、 入 炉

2、 垃 圾 的 控 制 :1、 发 酵 区 卸 料 门 口 垃 圾 要 抓 出 一 条 排 水 沟 , 确 保 垃 圾 池 渗 滤 液 隔 栅 前 通 畅 , 不 被 垃 圾 阻断 渗 滤 液 流 入 渗 沥 液 收 集 池 。2、 入 炉 垃 圾 必 须 经 过 充 分 的 发 酵 : 一 般 在 5 7 天 , 但 并 非 发 酵 的 时 间 越 长 越 好 。3、 入 炉 垃 圾 的 正 确 选 择 : 投 料 时 上 部 表 层 垃 圾 先 抓 开 几 抓 放 置 在 新 垃 圾 区 发 酵 , 底 部 垃圾 应 和 中 部 垃 圾 掺 烧 , 如 最 底 部 垃 圾 确 实 不 好 烧

3、 应 抓 至 新 垃 圾 区 均 匀 混 合 。 原 因 是 顶 部 垃 圾比 重 轻 不 耐 燃 , 发 酵 时 间 短 ; 底 部 垃 圾 水 分 大 泥 土 多 。4、 正 确 的 拌 料 、 配 料 : 拌 料 时 应 该 控 制 合 理 的 松 散 高 度 ( 约 3m) , 太 低 料 松 散 不 开 , 太 高会 因 为 重 力 的 惯 性 冲 击 反 而 把 料 压 实 ; 底 部 垃 圾 合 理 与 中 部 垃 圾 掺 烧 。5、 投 料 的 时 候 也 有 讲 究 , 应 该 均 匀 的 投 在 落 料 槽 处 ( 不 但 可 以 防 止 料 斗 搭 桥 , 而 且 还 便

4、于 垃 圾 进 入 炉 膛 后 , 铺 料 比 较 均 匀 , 不 会 造 成 一 边 厚 、 一 边 薄 的 现 象 , 这 样 对 燃 烧 有 利 ) ,而 且 料 斗 内 尽 量 保 持 略 低 料 位 ( 料 太 多 就 容 易 压 的 太 实 , 到 炉 排 上 不 利 于 风 的 穿 透 ; 料 太 少又 容 易 造 成 料 斗 串 风 ; 以 淹 没 落 料 槽 竖 直 段 为 最 佳 ) 。6、 司 炉 操 作 员 应 与 垃 圾 抓 吊 司 机 加 强 联 系 , 当 司 炉 发 现 入 炉 垃 圾 热 值 变 化 较 大 时 应 及 时反 馈 给 值 长 通 知 垃 圾 吊

5、 司 机 , 调 配 入 炉 垃 圾 热 值 配 比 。 垃 圾 吊 司 机 在 换 区 、 换 料 时 应 提 前 通知 司 炉 做 好 调 整 。二 、 料 层 厚 度 的 控 制 :1、 燃 烧 经 充 分 发 酵 过 的 垃 圾 , 这 种 垃 圾 往 往 很 容 易 燃 烧 , 我 们 应 该 注 意 控 制 料 层 厚 度 和一 次 风 的 风 量 , 可 以 把 料 层 厚 度 适 当 的 放 厚 ( 一 般 放 在 700800mm) , 不 然 垃 圾 不 耐 燃 , 容易 烧 透 甚 至 脱 火 。 当 发 现 料 层 薄 的 时 候 , 应 该 加 快 给 料 和 炉 排

6、 的 速 度 及 时 补 料 , 防 止 脱 火 情况 发 生 。 一 次 风 可 以 采 用 小 风 量 运 行 , 够 穿 透 料 层 就 行 , 因 为 垃 圾 好 烧 , 大 风 量 使 垃 圾 燃 烧较 快 , 垃 圾 不 耐 燃 很 容 易 出 现 烧 透 而 脱 火 的 情 况 。 而 且 风 量 大 了 会 造 成 垃 圾 燃 烧 迅 速 , 不 好控 制 炉 温 , 一 但 超 温 受 热 面 很 容 易 结 焦 , 所 以 炉 温 一 定 要 严 格 控 制 炉 温 在 850 1050 之 间 。第 3 页 共 9 页燃 烧 高 热 值 垃 圾 时 应 通 过 调 大 二

7、 次 风 风 量 来 帮 助 控 制 炉 温 , 必 要 时 可 以 掺 些 发 酵 时 间 不 够 甚至 未 发 酵 过 的 垃 圾 或 者 将 火 床 缩 短 。2、 燃 烧 经 过 正 常 发 酵 的 垃 圾 , 这 种 垃 圾 比 较 容 易 燃 烧 , 同 样 我 们 应 该 注 意 控 制 料 层 厚 度和 一 次 风 风 量 , 可 以 把 料 层 厚 度 控 制 在 600700mm 以 内 , 根 据 氧 量 合 理 配 风 , 根 据 燃 烧 调 整蒸 汽 预 热 器 的 出 口 风 温 , 保 持 空 预 器 出 口 一 次 风 温 度 在 180 以 上 。3、 燃 烧

8、 发 酵 时 间 不 够 的 垃 圾 热 值 低 , 首 先 保 持 空 预 器 出 口 一 次 风 温 度 在 200 以 上 , 控 制好 料 层 厚 度 在 600700mm, 太 厚 了 风 穿 不 透 易 焖 火 , 太 薄 了 不 耐 燃 易 脱 火 。 燃 烧 时 将 炉 排 上的 火 床 适 当 拉 长 , 控 制 火 床 在 燃 II 段 燃 烧 , 以 不 跑 生 料 为 准 , 这 样 做 目 的 是 保 证 进 入 炉 膛新 料 有 足 够 的 烘 干 时 间 和 燃 烧 时 间 。 必 要 时 可 以 缩 短 炉 排 的 开 间 隔 时 间 , 但 停 间 隔 时 间

9、 也 应该 做 相 应 的 调 整 , 这 样 做 目 的 是 勤 翻 料 , 但 要 控 制 好 不 要 翻 的 太 快 , 因 为 炉 排 上 的 料 翻 太 快反 而 不 利 于 燃 烧 。三 、 看 火 : 目 的 是 观 察 当 前 垃 圾 着 火 情 况 , 为 燃 烧 正 确 调 整 提 供 依 据 。1、 看 料 层 厚 度 : 第 一 区 为 干 燥 易 燃 区 , 料 层 厚 度 控 制 在 700 800mm; 第 二 区 为 燃 烧 I 段 主燃 区 , 料 层 厚 度 控 制 在 600 700mm; 第 三 区 为 燃 烧 II 段 主 燃 区 , 料 层 厚 度

10、控 制 在400 500mm; 第 四 区 为 燃 烬 区 , 料 层 厚 度 控 制 在 100 300mm。2、 看 火 床 : 正 常 的 火 孔 分 布 情 况 , 火 孔 前 移 , 火 床 偏 短 ; 火 孔 后 移 , 火 床 偏 长 , 燃 烬 区剩 余 可 燃 物 烧 不 烬 或 者 跑 红 渣 。3、 看 炉 渣 情 况 : ( 200 300mm) 以 落 入 落 渣 竖 井 的 灰 渣 不 跑 生 料 和 红 渣 为 宜 : 灰 渣 太 薄 ,容 易 串 风 , 太 厚 影 响 前 部 料 层 运 动 或 者 造 成 炉 排 过 负 荷 卡 死 。4、 从炉前观察口看炉

11、内火焰时,通过火焰颜色、长度及火焰的位置来判断焚烧炉运行状态,通常火焰颜色按照温度降低依次呈现白色(高温)黄色(中温)红色(低温),燃烧状态好的时候,火焰均呈白色或白色偏黄色,此时火焰高度往往很高,火苗旺盛,炉内温度较高;当火焰主要呈红色时,则火焰很短,且火苗不旺盛,炉内温度偏低。四 、 合 理 配 风 , 选 择 合 适 的 过 量 空 气 系 数根 据 锅 炉 水 平 烟 道 烟 气 含 氧 量 来 进 行 合 理 配 风 , 锅 炉 两 侧 的 烟 气 温 度 应 均 匀 , 过 热 器 两侧 的 烟 气 温 差 , 一 般 不 超 过 30 40 ; 燃 烧 室 负 压 应 保 持 为

12、 -30pa 至 -50pa 之 间 , 不 允 许 正压 运 行 ; 氧 量 省 煤 器 出 口 含 氧 量 在 3% 6%, 一 次 风 机 出 口 风 温 达 到 设 计 值 200 , 烟 气 在 循环 风 机 出 口 风 温 达 到 设 计 值 200 ; 排 烟 温 度 控 制 在 210 , 炉 膛 温 度 应 保 证 烟 气 在 850 以上 持 续 2 秒 , 这 样 才 能 保 证 垃 圾 焚 烧 效 果 和 烟 气 中 可 燃 物 充 分 燃 烧 分 解 , 同 时 一 次 风 配 风 应第 4 页 共 9 页满 足 中 间 大 两 头 小 的 原 则 , 即 是 中 间

13、 风 门 的 开 度 应 该 调 大 , 两 头 风 门 的 开 度 应 该 调 小 , 这 样才 能 满 足 垃 圾 稳 定 燃 烧 所 需 的 空 气 ; 当 燃 烧 工 况 发 生 变 化 时 应 及 时 调 整 一 、 二 次 风 量 , 炉 温急 剧 下 降 的 时 候 应 适 当 减 小 一 、 二 次 风 量 , 待 炉 温 、 燃 烧 工 况 有 所 好 转 ( 炉 温 有 上 升 趋 势 、氧 量 有 下 降 趋 势 ) 后 再 恢 复 。五 、 保 持 炉 膛 温 度 稳 定 和 尽 可 能 提 高 一 次 风 风 温 。垃 圾 焚 烧 所 需 的 一 次 风 是 经 过

14、蒸 汽 预 热 器 加 热 后 才 进 入 炉 排 下 部 风 室 , 风 温 控 制 在 200以 上 , 一 次 风 风 温 越 高 垃 圾 干 燥 越 快 , 燃 烧 就 越 有 利 。 因 此 , 要 保 持 一 次 风 风 温 稳 定 和 尽 可能 提 高 一 次 风 风 温 就 必 须 保 证 蒸 汽 预 热 器 正 常 运 行 及 炉 膛 温 度 稳 定 。六 、 保 持 稳 定 的 炉 膛 负 压垃 圾 焚 烧 炉 炉 膛 负 压 应 控 制 在 -30 -50Pa 之 间 , 若 炉 膛 负 压 太 小 粉 尘 容 易 向 外 喷 , 既 影响 环 境 卫 生 , 又 可 能

15、 危 及 设 备 和 操 作 人 员 的 安 全 ; 若 负 压 太 大 , 炉 膛 漏 风 量 增 大 , 增 大 了 引风 机 电 耗 和 烟 气 热 量 损 失 。 因 此 , 稳 定 炉 膛 负 压 对 保 证 锅 炉 稳 定 燃 烧 也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七 、 炉 排 间 隔 停 止 时 间 的 整 定不 同 的 垃 圾 在 炉 内 的 停 留 时 间 是 不 一 致 的 , 司 炉 必 须 根 据 垃 圾 的 干 燥 程 度 和 焚 烧 效 果 合理 调 整 停 留 时 间 才 能 让 垃 圾 稳 定 燃 烧 和 彻 底 焚 烧 。 垃 圾 进 入 炉 膛 首

16、 先 利 用 炉 膛 热 量 在 干 燥 段干 燥 或 挥 发 性 气 体 垃 圾 着 火 , 然 后 在 燃 烧 I 段 和 燃 烧 II 段 炉 排 上 焚 烧 , 通 过 炉 排 不 断 运 动 ,燃 II 段 垃 圾 再 次 落 入 燃 烬 段 炉 排 上 再 燃 尽 、 冷 却 , 最 后 落 入 出 渣 机 , 经 水 冷 后 排 出 至 渣 坑 。总 之 , 燃 烧 调 整 要 做 到 超 前 调 节 , 勤 调 整 , 正 常 运 行 时 尽 量 避 免 大 幅 度 的 调 整 操 作 , 异常 情 况 时 可 做 大 幅 度 的 调 整 , 但 应 密 切 监 视 炉 膛 温

17、 度 变 化 。 监 盘 时 应 密 切 关 注 火 焰 监 视 画 面 、氧 量 、 炉 排 的 运 行 状 态 、 汽 温 、 汽 压 、 主 蒸 汽 流 量 等 重 要 参 数 的 变 化 , 燃 烧 工 况 发 生 变 化 时氧 量 变 化 最 先 体 现 。八 、 脱 火 的 防 止 与 处 理 方 法 :脱 火 的 几 种 情 况 ;A、 轻 微 脱 火 : 炉 温 下 降 在 50 100 之 间 , 当 火 床 到 位 后 , 炉 温 又 上 去 。原因:、火床上垃圾着火情况很好,炉温也高,燃烧调整不及时,给料没跟上,造成火床偏短,新料进来后,着火慢,造成炉温下降。 、 垃 圾

18、 品 质 轻 微 变 化 。 B、 严 重 脱 火 : 炉 温 下 降 100 , 二 区 只 有 零 星 火 孔 。原因:、火床严重偏短,新料进来后,将一区火孔压灭。第 5 页 共 9 页 、 垃 圾 品 质 变 化 大 , 特 别 是 最 底 部 垃 圾 , 水 份 高 、 比 重 大 。处 理 方 法 : 炉 排 上 的 料 层 应 平 整 , 防 止 脱 火 保 证 稳 定 燃 烧 , 首 先 火 床 一 定 要 到 位 , 即 主燃 区 垃 圾 着 火 最 旺 ; 其 次 , 保 持 料 层 厚 薄 适 当 , 垃 圾 品 质 变 化 时 及 时 调 整 ; 再 次 , 要 保 证

19、给料 的 均 匀 性 和 炉 排 的 连 续 性 , 杜 绝 只 给 料 不 动 炉 排 或 单 动 炉 排 不 给 料 , 如 特 殊 情 况 确 需 要 单方 面 调 整 推 料 或 炉 排 应 看 准 停 止 时 间 , 及 时 恢 复 人 为 干 预 的 设 备 。 运 行 中 应 保 持 推 料 、 炉 排连 锁 运 行 , 避 免 料 层 造 成 波 浪 形 现 象 。九 、 风 量 的 调 节1、 焚 烧 炉 在 正 常 运 行 工 况 之 下 , 炉 膛 出 口 温 度 是 在 850-1050 之 间 , 一 次 风 最 高 风 温 为230 左 右 , 烟 气 再 循 环

20、的 风 温 最 高 为 240 左 右 。 一 次 风 主 要 作 用 在 于 为 垃 圾 燃 烧 提 供 所 需的 氧 气 , 维 持 炉 内 过 量 空 气 系 数 在 1.051.2 内 ; 其 另 一 个 作 用 是 冷 却 炉 排 。 二 次 风 的 主 要作 用 在 于 加 强 炉 内 的 气 流 扰 动 , 促 进 炉 内 未 燃 烬 的 可 燃 气 体 和 可 燃 灰 分 完 全 燃 烧 。2、 增 加 一 次 风 的 条 件 是 炉 膛 内 过 量 空 气 系 数 过 低 或 氧 量 过 低 , 当 炉 内 燃 烧 工 况 较 好 一 次风 量 较 大 或 已 达 到 最 大

21、 , 氧 量 值 又 明 显 偏 低 时 , 可 增 加 烟 气 在 循 环 风 机 风 量 , 保 证 炉 内 燃 烧工 况 稳 定 和 燃 料 的 完 全 燃 烧 。3、 当 炉 内 燃 烧 工 况 较 差 或 氧 量 明 显 偏 高 、 燃 料 较 少 、 风 温 较 低 时 是 不 宜 增 加 一 次 风 或 烟气 在 循 环 风 的 , 此 时 应 结 合 炉 内 的 燃 烧 情 况 , 燃 料 热 值 情 况 , 炉 排 运 动 情 况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做 出 正 确 的 判 断 进 行 风 量 的 加 减 或 停 止 再 循 环 风 机 运 行 , 炉 温 升 高 稳

22、定 后 再 启 动 再 循 环 风 机运 行 。4、 炉 膛 负 压 是 监 视 燃 烧 的 主 要 表 计 , 当 炉 内 燃 烧 工 况 发 生 变 化 时 , 必 然 迅 速 引 起 炉 膛 负压 改 变 。 因 此 , 运 行 中 必 须 监 视 好 炉 膛 负 压 , 根 据 不 同 的 变 化 情 况 做 出 正 确 的 判 断 , 即 时 进行 必 要 的 调 整 和 处 理 , 使 炉 膛 负 压 保 持 在 -30 -50 Pa。5、 当 锅 炉 负 荷 发 生 变 化 , 炉 膛 燃 烧 工 况 改 变 时 , 为 了 维 持 正 常 的 负 压 , 需 要 对 引 风 量

23、 进行 调 整 。十 、 余 热 锅 炉 排 烟 温 度 的 调 节1、 余 热 锅 炉 排 烟 温 度 是 锅 炉 运 行 的 重 要 监 控 指 标 之 一 , 排 烟 温 度 的 高 低 直 接 影 响 锅 炉 运行 效 率 , 排 烟 损 失 也 是 锅 炉 最 大 热 损 失 。2、 运 行 中 控 制 合 理 的 排 烟 温 度 对 减 少 锅 炉 热 损 失 、 防 止 省 煤 器 低 温 腐 蚀 、 避 免 省 煤 器 中给 水 大 量 汽 化 、 防 止 灰 渣 系 统 中 飞 灰 潮 湿 结 块 无 法 输 送 、 保 护 除 尘 器 布 袋 等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24、3、 调 节 排 烟 温 度 的 方 法 :第 6 页 共 9 页 稳 定 和 强 化 炉 内 燃 烧 工 况 , 适 当 调 整 炉 膛 负 压 , 促 进 垃 圾 挥 发 份 和 可 燃 灰 份 的 完 全 燃 烧 ; 保 证 给 水 温 度 稳 定 , 保 持 锅 炉 各 受 热 面 的 清 洁 ; 当 排 烟 温 度 低 于 210 时 , 开 启 省 煤 器 旁 路 给 水 系 统 , 并 加 强 受 热 面 吹 灰 , 当 排 烟 温 度 高于 210 时 可 退 出 省 煤 器 旁 路 给 水 系 统 运 行 , 调 整 燃 烧 。十 一 、 典 型 的 燃 烧 状 态 调 整

25、方 法 :1、 垃圾过早完全在燃I段上燃烧,燃I段料层较薄的话则火焰集中在很窄的区域,待干燥段垃圾落下来后就把火焰压灭,燃烧不能继续维持,此时需要增加燃I段的料层厚度,使燃烧点退后,延长着火面积。操作手段:增加给料机和干燥段速度,加快给料量,同时在火焰恢复之前减少一次风量,待火焰恢复后再增加一次风。2、 燃烧I段料层较厚,垃圾靠近燃烧I段上面燃烧, 燃烧I段料层较厚的话则说明垃圾在燃烧I段停留时间过长,燃烧速度太慢,此时需要减薄燃烧I段的厚度,加快燃烧。操作手段:适当增加燃烧I段的一次风量,提高燃烧I段炉排速度比率。3、 燃烧I段料层较厚,垃圾在燃烧I段和燃烧II段的前半部分燃烧,如果垃圾层较

26、薄燃烧能够继续维持,则可以不用调整。如果垃圾层较厚,垃圾水分较多不容易燃烧,并且燃烬点有向燃烬段移动的趋势的话,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操作手段:增加燃烧II段一次风量,调整燃烧II段的炉排速度,摊薄上面的垃圾,促进在燃烧II段的燃烧。4、 垃圾在燃烧I段及燃烧II段上面全面过火, 如果垃圾层较厚,垃圾水分较多不容易燃烧,并且燃烬点有向燃烬段移动的趋势的话,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操作手段:增加燃烧II段一次风量,调整燃烧II段的炉排速度,摊薄上面的垃圾,促进在燃烧II段的燃烧。5、 如果垃圾堆积很厚, 则首先增加一次风量以及燃II段空气量,然后停止给料机以及干燥段,燃烧I段,维持燃烧II段和燃烬段继

27、续运行,以使燃I和燃II之间出现间隙,使空气从中流出,促使垃圾从前后两端同时燃烧。待垃圾厚度有效减薄后根据燃I段剩余垃圾量情况适时投入燃I段,在垃圾能连续投入的情况下再投入干燥段和给料机。 十 二 、 熟 练 操 作 焚 烧 炉 的 一 些 窍 门1、 炉内的燃烧状况通常通过ITV进行观察确认,但当从ITV中察觉到燃烧状态出现异常时必须通过炉前观察窗对燃烧状况进行确认。从ITV到炉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对燃烧状态会有更加直观的了解。2、 从炉前的ITV看炉内火焰时,通过火焰颜色、长度及火焰的位置来判断焚烧炉运行状态,通常火焰颜色按照温度降低依次呈现白色(高温)黄色(中温)红色(低温),第 7 页

28、 共 9 页燃烧状态好的时候,火焰均呈白色或白色偏黄色,此时火焰高度往往很高,火苗旺盛,炉内温度较高;当火焰主要呈红色时,则火焰很短,且火苗不旺盛,炉内温度偏低。3、 操作焚烧炉时,依据流程画面(燃烧空气系统、垃圾投入系统等)的工艺数据(空气量、炉排炉动作周期、污染物排放值、省煤器氧量等)结合现场观火判断操作时会更加得心应手。4、 熟练焚烧处理垃圾,垃圾搅拌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如果垃圾质保持稳定,可最大限度减少所需的空气量、炉排炉等的设定变更,实现更加稳定的运行。可是,事实上垃圾品质会发生变化,行车操作员应将投入垃圾的品质变化情况提前通知司炉操作员,司炉操作员可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吊车操作员应对垃

29、圾池内的垃圾充分搅拌,避免将当日运送到的垃圾直接投入料斗内。料斗内的垃圾达到要求再进行投料,避免集中投入。5、 交班时司炉操作员必须将垃圾品质的变化、对应的动作周期、空气量等运行状况做好交接。行车操作员要将当前投入垃圾区域转达给下一位行车操作员,避免由于投入垃圾的改变造成炉温剧烈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各操作员应按照运行部统一的思路进行运行管理。6、 对于炉底空气挡板和炉排动作周期的操作需要缓慢进行,不能发生激烈的变化。改变炉底空气挡板开度尽量在当前值5%10%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燃烧段下部燃烧空气管道较粗,挡板开度变化很小进风量就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此处的挡板开度一次操作量控制在5%之内),

30、改变一次后要保持约2030分钟。改变炉排动作周期时要在当前值5%10%的范围内进行,动作周期改变一次后要保持约60120分钟。因为观察操作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后务必要确认产生的结果,过度过快的改变可能会使炉内燃烧产生剧烈的变化。7、 ACC投入需要进入到炉内稳定燃烧的状态下才能切换,要求燃烧载荷至少在80%以上。8、 垃圾在炉排干燥段干燥时有可能会产生大量焦油落到干燥段灰斗中,在灰斗内壁上黏附集聚,如遇到未燃尽的颗粒物自炉排缝隙中落下可能会发生火灾,因此本设备(现场实际未安装连接)在干燥段灰斗处设置喷水灭火装置,当干燥段灰斗温度过高引起报警时,再利用水会自动喷入灭火,操炉人员也可同时关闭干

31、燥段挡板开度,减少燃烧空气送入,待灰斗温度下降时,恢复挡板开度并进行现场状况确认。停炉检修时,需清理干燥段炉下灰斗炉壁上的焦油及其他杂物。9、 以下状况设备报警时,需要运行人员到设备现场调查原因并相应处理:第 8 页 共 9 页 炉排炉动作异常(超出循环时间未到限位位置) 给料机动作异常(超出循环时间未到限位位置) 出渣机动作异常(超出循环时间未到限位位置) 垃圾料斗内垃圾搭桥 液压装置信号异常(油温高、油位低)其他设备异常10、 液压系统油泵采用2用1备设置,需要定期切换运行。运行期间设备巡检时,应注意油站上进油、回油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或清理,通常每个月需对过滤器清理一次。11、 如设备发生

32、故障需短时间修理或由于炉内温度、压力急速上升需暂时抑制燃烧等状况,可通过降低给料机及炉排炉各段的运行速度降低燃烧负荷,或将自动控制切换至手动控制,手动操作炉排各段的运行或者暂时停止某段的动作,在燃烧降低负荷的同时需相应调整一、二次风量。12、 如持续一段时间的垃圾品质恶劣,含水很多,导致焚烧炉炉内温度降低,入炉垃圾在干燥段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引燃困难,此时垃圾在干燥段大量堆积且无着火迹象,此时单凭降低燃烧负荷已不能满足燃烧调整要求时:应将炉排炉由自动状态切换到手动状态,手动调节炉内燃烧状态把给料、干燥段切换到手动并停止。保持燃烧I段自动运转23次,此时观察含氧量、炉出口温度及炉内垃圾着火状态。本

33、操作是为了防止从干燥段落下的垃圾落到燃烧I段后把火焰压灭。把干燥段切换到自动。干燥段运行35次之后把给料机切换到自动,目的是减少干燥段垃圾的堆积。一次操作没有恢复的情况下,确认燃烧状态和燃烬点的同时,再次从给料、干燥段停止运行并重复上述操作。注意:为防止停炉时间长导致炉内垃圾供给量不足发生“断火”现象,手动操作调整炉排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手动操作时需要在炉后观察炉内垃圾焚烧状况。手动状态操炉时由于送料平衡被打破,需要依靠操炉者的观察和经验操作,对操炉者要求较高,因此停止炉排或手动操作只作为燃烧相当恶化时迫不得已的最终手段。13、 通常情况下燃烬点位于燃烧I段后部或燃烧I段与燃烧II段中间部分时燃烧状况是比较理想的。运行人员可以在中央控制室炉内焚烧状况监视器上作出理想状况燃烬点标记,以第 9 页 共 9 页便判断炉内垃圾焚烧状况。炉前观察时也可参照侧面炉墙的空冷壁之间膨胀缝来判断燃烬点的位置。总之,炉内工况差时延长炉排上的火床,工况好时缩短炉排上火床;控制料层:烧垃圾池上部垃圾比重轻料层可适当加厚,中部垃圾控制合适料层,下部垃圾比重大料层适当减薄,炉排停留时间适当缩短;根据氧量合理配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