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

上传人:有志者事竟成 文档编号:2576533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第四单元 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一、知识结构必看清二、阶段特征:(必想通)本单元讲述了一战后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时间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到 1939 年二战爆发前。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一国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了社会主义,成绩大,问题深;帝国主义经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重新瓜分了世界,实现了 20 年代的短暂稳定,经济大危机使帝国主义阵营出现大分化,法西斯疯狂扩张,新的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战后亚非拉掀起新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强殖民体系有所动摇;国际关系角度是从大战到

2、更到的大战的过程。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和调整“政治大分化化殖民扩张瓜分争夺经济大危机民族解放新的发展经济大危机:原因-基本矛盾;生产和消费;股票投机。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加深政治和国际危机 瓜分- 列强在凡尔赛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瓜分- 英法日获得.全球化受到冲击美英法新政:经济上资金较多;政治上民主浓厚;历史上资革彻底;思想上启蒙深入;外交上既得利益者.争夺- 特别体现在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上- 九国公约原因经济阶级发展;十月革命鼓舞;列强卷土重来。事件朝鲜三一运动,埃及华夫脱,印度非暴力,中国五四,土耳其凯墨尔。特点多性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多形式 -和平或者暴力。凡-华

3、体系: 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受到冲击。原因:十月革命打破;经济危机分化;殖民体系松动。国家干预:原因-危机冲击;表现-罗斯福新政;实质-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影响-经济恢复,政治巩固,理论新模式。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经济上资金缺乏;政治上专制浓厚;历史上残余较多;思想上军国主义;外交上不满体系。内对裁外扩张。结果取得一定成果。法西斯扩张: 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凡华体系建立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 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九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影响分别协调了列强在欧洲,中东,殖民,亚太,海上的势力格局。评价消极为主-瓜分,不公,矛盾;积极为辅

4、 -稳定,国联,民族自决。评价消极为主-瓜分,不公,矛盾;积极为辅 -稳定,国联,民族自决。表现日侵华九一八,意侵埃,德意干涉西班牙。反应西方绥靖(表现多) ;共产国际号召统一战线;苏联支持;被侵略地区是势单力孤。结果法西斯气焰嚣张,结成同盟,大战迫在眉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十月革命:巩固政权:过渡:建设:共产国际:原因- 经济最复杂;矛盾最集中;主观最成熟;一战加速。意义- 苏联新时代;世界新纪元;革命新篇章;人类新曙光。初巩政治,经济,外交;巩固战时共产主义;再巩固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错误;新经济政策迂回;二化实现;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新宪法;斯大林体制。19

5、19,莫斯科,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一) 、资义发展从调整,稳定到危机,分化和战争:1、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到大危机(1)生产力:战后各国经济普遍恢复,但潜伏深刻矛盾,29-33 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2)生产关系: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和法西斯阵营:(1)以美为首包括英法等国坚持了民主制度;(2)德日意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原因。 (参看重难解析部分。 )(二) 、社会主义运动一国革命和建设开辟新时代: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

6、新纪元,是现代史的开端;2、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是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36 年新宪法是标志,成绩很大,问题很深。4、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三) 、殖民活动从重新瓜分到法西斯扩张:1、列强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英法日获得了原德国殖民地,美国打破了日本对亚太的独霸局面。2、30 年代以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尔比亚,中国的扩张形成了大战源地。(四) 、民族解放从高涨到和反法西斯结合:一战后,亚非掀起了新的民族解放高潮,性质多样,方式多种。(五) 、国际关系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华体系是对战后世

7、界的重新瓜分,蕴含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些矛盾,特别是德法,德英,美日是大战的根源。2、20 年代调整:20 年代的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复活了德国实力。3、30 年代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法西斯扩张,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当时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特别是西方大国奉行的绥靖政策姑息养奸,未能制止大战的爆发。(六) 、全球化世界体系在冲击中深化1、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在帝国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2、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帝国主义国家分化严重。3、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在冲击这一体系。三、重难精析:(必掌握)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8、为巩固新政权,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十月革命后摧毁旧国家机器,废除旧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1919 年成立共产国际,推动各国革命;1922 年成立苏联.经济上: 十月革命后掌握经济命脉分配土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胜国内外敌人;新经济政策巩固工农联盟.军事上:义务兵役制,成立红军,击败国内外干涉军.外交上: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2、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的曲折过程。认识?(1)直接过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掌握经济命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破坏了国民经济.(2)间接过渡

9、:1921 年后苏俄通过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恢复了工农业生产.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3)新的措施: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和 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随着二化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4)过渡实现:1936 年新宪法的颁布规定了苏联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各级苏维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认识: 前进和曲折统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成就: 生产力-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

10、体系 ,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新宪法的颁布标志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存在问题: 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使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强调了产值和产量,产品单调,质量低下;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4、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农业和工业政策的变化和影响。农业:分配土地-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集体化.影响:赢得支持-巩固政权,战胜敌人-巩固联盟和

11、恢复经济-工业化,挫伤积极性.工业:收归大企业-收大中监督小-抓大放中小-社会主义重工业化.影响: 掌握命脉巩政权战胜敌人,引起危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生产,巩固联盟-实现国家工业化,但比例失调.5、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苏俄的显著差异。民主革命:苏联是城市工人暴动的二月革命;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社会主义革命:苏联是暴力的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没收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是在掌握政权情况下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和赎买.两者都对农业实行集体化,苏联用强制和行政手段,中国循序渐进,自愿互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轻工

12、业和农业.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积重难返,中国在曲折探索中摸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6、全面掌握凡尔赛华顿体系:项目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背景 战后列强力量变化;重新划分世界。建立 1919 巴黎凡尔赛会议 1922 华盛顿会议操纵国 英法美日 美国意图 美攫霸;英护霸;法欧霸;意海海;日亚霸. 削弱英海霸;打破日独霸.内容 凡约-对德领土 5;殖地 3;军备 4;赔款多. 四国;九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影响 瓜分欧洲中东,格局变化大. 远东和海上格局变化大.得益国 英殖地,法领土赔款,日亚太 美(海军同英,打破日霸)矛盾 东西;帝苏;败胜 2;胜胜 3-美英 东西-对中;胜胜-美英日.崩

13、溃 德意法西斯的扩张而崩溃 日本法西斯扩张而崩溃评价 消极为主必然崩溃-性质瓜分;建立不公;矛盾重重;积极为辅-暂时稳定;国际机构-国联;民族自决权-东南欧独立.7、从参加巴黎和会各大国的意图来看,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和表现?其中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与一战前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意图: 削弱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反对苏联;划分势力范围.矛盾:帝国主义和广大殖民地矛盾;帝国主义和苏联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主要是德国和法英矛盾;战胜国之间因为分赃不均的矛盾,主要包括英美,英法,美日,法意间的矛盾.帝国主义

14、间主矛:由英德矛盾变英美矛盾.原因:根本是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不平衡,德国战败,英国势力下降,但仍要维护其霸权,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企图全面挑战英国的霸权.8、山东问题的由来,变化,激化和解决。原因。由来-1897 年德国借口传教士被杀,出兵占领胶州湾,并随后把山东变作其势力范围.变化-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青岛,把山东变作其势力范围,并乘袁世凯称帝提出 21 条,逼迫北洋军阀承认其在山东特权.激化-一战后巴黎和会上,日本欲将其在山东特权合法化,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山东权益;英法答应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解决-在 1922

15、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经过坚持斗争,在美国干预下,同日本会外签订了条约,山东主权有条件归还中国.原因: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何不能带来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削弱,对东方的瓜分和帝国主义的分账基础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内部蕴含着深刻的矛盾,不可能带来和平.其一,该体系中蕴含的战败国和战胜国的矛盾,使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思想泛滥,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撕毁了凡尔赛体系,成为新大战的策源.其二,该体系中蕴含了战胜国之间的深刻矛盾,其中日本和意大利不满足该体系的束缚,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成为大

16、战的策源.其三,该体系中,殖民地和半殖民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加速了该体系的崩溃.10、29-33 年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面对危机主要资国摆脱危机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其特征分别是?造成方式差异的原因?各自的影响?(1)大危机: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扩大和消费不足;股票投机引发危机.特点-席卷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程度深;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抬头;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2)方式, 特征和原因: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放式,特征是坚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缓和危机;原因是美英法等国有较雄厚经济实力,民主传统浓厚,能够干预缓和危机.法西斯专政方式,

17、特征是建立独裁,扩军备战转嫁危机;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积累不足,专制残余较多,军国思想浓厚,企图冲破凡华(3)影响:前者缓和危机,巩固资制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后者疯狂扩张,形成世界大战欧亚策源地.11、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对比:(1)原因相似:从经济上都是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积累不足,同时受危机打击严重;在政治上未经过彻底资产阶级革命,保留较多残余,缺乏健全民主制度;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的支持;思想上军国思想浓厚;对外都要冲破凡-华体系束缚.(2)方式差异: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通过欺骗宣传扩大影响,以合法选举方式上台;日本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暗杀,政变扩大势力上台.(3)活动雷同:对内独裁,国民经济军

18、事化 ,思想严密控制,对外则都疯狂扩张,成为大战的策源地.两者都对其他民族实行屠杀政策.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12、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背景由危机:前者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失效;后者是由于战争,天灾和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目的不同:前者为挽救资本主义,后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内容很不同:前者加强国家干预,采取一定计划性;后者 一定程度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暂时恢复资本主义主义,加强市场作用.实质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后者是社会主义的政策调整.影响:两者都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本国制度,缓和了政治危机,都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只是前

19、者战后大规模运用,后者则影响有限.13、30 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威胁和表现,针对此威胁,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反应和结果.威胁:法西斯疯狂扩张,新的世界大战在酝酿。表现:1931 年日本侵略中国,制造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1937 年全面侵华;意大利 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 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6-1939 年德国意大利公开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在欧洲中部的扩张,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反应和结局:共产国际发出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苏联对法西斯扩张有一定抵制,后来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气焰。结果法西斯力量更加壮大,结成了

20、法西斯同盟,世界大战不可避免。14、绥靖政策的产生原因,表现,产生恶果.教训.含义:绥靖政策是 30 年代大国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牺牲别国利益,保护自己既得利益,同时祸水东引的一种外交政策。原因:为保护既得利益;自身危机,力量软弱;祸水东引苏联;法西斯的欺骗宣传;试图延缓大战。表现:国联李顿调查团针对伪满洲国的态度;国联和英法美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未禁运石油和封闭运河;西班牙内战期间英法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纵容了德意气焰;1939 慕尼黑阴谋是顶点。 恶果:纵容了法西斯气焰,壮大了法西斯实力,加速了二战爆发;牺牲了小国利益;自己遭到进攻,自食其果。教训:对法西斯扩张,一定要防患未然,加强国际团结。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