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煤化工有限公司60 孔 5.5 米捣固焦炉开 工 方 案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炉工程公司1目 录1 焦炉开工前所具备的条件2 试运转3 焦炉改为正常加热4 扒火床及拆除临时烘炉煤气管道5 装煤、启动鼓风机6 首次推焦焦炉烘炉温度达到约 800,将烘炉自动测温设备拆除(采用高温计测温),下一步的2工作就是焦炉开工。其主要内容包括焦炉转为正常加热、四大机车试运转、扒内部火床、装煤操作、联通集气管、吸气管,并与回收主吸气管联通、初次出焦以及确定初步加热制度等几个部分。开工操作顺序如下:拆除烘炉自动测温设备转正常加热拆出临时烘炉管道及堵炉门烘炉孔四大机车联合试运转 扒火床及堵干燥孔
2、继续升温第一批装煤联通集气管、吸气管继续装煤确定初步加热制度首次出焦本开工方案主要叙述焦炉开工的内容,涉及外车间的系统仅作简要叙述,以供参考。炼焦用煤在煤塔以前的部分及煤质由备煤车间负责,煤塔后的装煤车接煤、焦炉装煤及接通集气管后将荒煤气送入吸气管的阀门为止属炼焦开工的范围。暂时不开工的管道、设备与开工部分的管道、设备相连接的部位均应以盲板隔断。回收车间暂不开工的管道、设备均应以盲板与开工部分隔断,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插盲板。1. 焦炉开工前所具备的条件1.1 焦炉烘炉温度达到 800左右。1.2 焦炉的热态工程主要内容已完成,保证装煤生产时相应部位的严密性。1.3 焦炉附属设备安装完毕,达到投
3、产条件,管道试压合格。1.4 焦炉车辆初步联动试运转完毕。1.5 推焦机、拦焦机与焦炉相关位置满足生产要求。1.6 煤塔煤料已达到保证装煤的足够数量。1.7 全炉炭化室底热态标高测定完毕。1.8 焦炉用水、电、蒸气、压缩空气系统处于工作状态。31.9 氨水系统正常循环,桥管喷洒正常。1.10 开工用各种临时设施及工器具已准备齐全。1.11 焦炉开工方案经充分讨论完毕,并经批准。1.12 开工组织及人员已落实,岗位工人具备上岗资格。1.13 抢修、救护、安全保卫、消防、卫生等组织完善。2. 试运转焦炉开工相关设备的试运转包括单体设备的试运转及相关设备的联动试运转。 只有在单体试运转合格的基础上才
4、能进行联动试运转。需要在热态下试运转的设备必须掌握试运转时间,不得以提前试运转来代替真正的热态试运转。2.1 交换机及交换传动系统试运转在交换机单体试运合格后,在烘炉温度达到 600前进行交换传动试运转。交换机不载荷试运转不得少于 4 小时。合格后带上负荷联动试运,正常联动试运转不得少于 2 昼夜,才能正式使用。联动试运时检查项目如下:(1)煤气及废气拉条行程;(2)交换旋塞开关的正确程度;(3)废气砣杆提起高度和砣的落严程度;(4)风门盖开启、关闭情况;(5)行程极限开关准确性;(6)行程指示、砣指示的准确性;(7)交换机手摇装置是否好用;(8)煤气、废气交换状态是否一致;(9)交换程序的准
5、确性。2.2 四大车联动假生产火床扒完后,在两端及中间装煤号 2、30、59#炭化室上进行四车联动试运转假生产,各车一切动作都按正常生产规定进行。在联动试运之前各车设备必须单体试运转合格,特别是推焦杆的操作,必须在假炭化室底反复试运转,假炭化室底的标高应定为实测炭化室底热态标高。试推合格后才能联动试运转。联动试运操作顺序如下:(1)机、焦侧摘下炉门;(2)焦侧对上导焦栅;(3)熄焦车驶至导焦栅下接焦位置; (4)哨长吹哨或用机、焦侧联系信号指挥推焦操作,推时在推焦杆头垫上湿润的草袋4子,推完后退回推焦杆并关炉门; (5)熄焦车接完“红焦”后驶至熄焦塔洒水熄焦、沥水及向焦台放焦;(6)熄焦车接焦
6、完毕后拦焦机退回导焦栅并关炉门;(7)导烟车驶至装煤号,操作动作完毕后驶回端台;2.3 氨水系统假生产 氨水系统的炉上氨水管道以及其它氨水管道、泵房、机械化澄清槽部分应提前试运,合格后将氨水送到炉上。炉上部分的管道及喷洒状态由炼焦车间负责检查,直到试运合格为止。炉区的氨水总管闸阀、分管闸阀、集气管两端氨水支管旋塞及各喷洒旋塞( 包括集气管、桥管及吸气管部分的喷洒旋塞)的开启及关闭全部由炼焦车间负责。氨水槽充水,冷凝泵房及汽液分离器至氨水澄清槽的各种阀门的管理由回收车间负责。炉区首先逐个打开集气管氨水清扫喷嘴,冲洗管道内泥垢,然后打开桥管喷洒旋塞、放散管喷洒旋塞、吸气管喷洒旋塞。氨水压力保持约
7、0.2MPa。逐个检查喷洒情况。如出现泄漏点应及时处理。喷洒应均匀,特别注意不能出现氨水喷溅到炭化室内。在氨水系统假生产同时要试验事故供水系统。高压氨水系统延至开工后再运行。氨水系统试运转要在开工前 23 天完成。2.4 上升管水封盖试运转(1)上升管水封盖的供水及排水系统在开工装煤前调整结束,集气管补充冷水趋于正常。(2)集气管需用蒸汽进行预热。蒸汽温度 100,预热时间 24 小时。2.5 蒸汽系统的投运(1)蒸气主管送气时,检查阀门开闭时严密性,检查泄漏点并处理。(2)集气管两端通蒸气管接点与蒸气接头用胶管相连,待开工时用蒸气(或 N2)驱赶集气管内的空气。(3)蒸气系统的投运,要求在开
8、工前 23 天达到正常运行。2.6 压缩空气系统的试运转因热态工程等工作中清扫使用压缩空气,该系统的试运转在烘炉中期要进行完毕。 2.7 计器仪表系统试运转测温、测压、流量显示等要求在开工前投运。3. 焦炉转正常加热5当烘炉温度达到约 800C 时,将烘炉用自动测温系统拆除,改为高温计测温。次日安排焦炉转为正常加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焦炉烘炉温度达到 600-650时,即可以转换进行内部加热。 )3.1 转正常加热前焦炉煤气加热系统原始状态及准备工作3.1.1 加热系统(1)将焦炉煤气总管上阀门后盲板抽出。(2)煤气预热器暂不开工,但置换煤气时最好充满,即煤气通过后将进口阀门关死,交通阀
9、打开。(3)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放散管阀门关闭。(4)水封槽注满水,煤气管冷凝液排放管阀门关闭。(5)计器各种导管(孔板、取压、调节机等取压管)旋塞关闭,改为正常加热后投运时再开启。(6)检查煤气主管上是否安装临时测压、取样、管道清扫用临时蒸汽管接头等。上述装置在开工前必须安装完毕。(7)煤气主管的取样、测压旋塞全关。(8)焦炉煤气主管的始、末端临时各安装 U 型压力表(规格 1000mm)并充水。有专人看管并操纵主管尾部煤气放散管阀门,用以控制煤气主管压力。(9)调节旋塞全部关闭,交换旋塞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单数燃烧室双号火道、双数燃烧室单号火道的交换旋塞开启) 。(10)所有翻板作好开关标记
10、,所有阀门、旋塞、翻板试验其灵活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煤气主管的自动调节翻板开三分之一,与执行机构断开,处于手动状态。(12)煤气支管按 1A、1B,2A、2B,. 60A、60B,61A、61B 的方式进行编号,并标注单、双眼标记;标记可参见下图。6其中 A 为第一种交换状态;B 为为第二种交换状态(单数燃烧室单号、双数燃烧室双号火道燃烧) 。立火道从机侧依次向焦侧编号 1#32#,开工人员已清楚。(13)燃烧室煤气支管的孔板盒内已装孔板(孔板孔径中部 22mm,边炉 24mm) ,并作最后检查,以免漏装或装错,加煤后根据结焦时间及加热具体情况再进行调整。(14)立火道下喷管上的小
11、孔板(或小喷嘴)已装好,并作最后检查,以免漏装或装错。(15)检查地下室煤气横管、小横管、下喷管等处丝堵、管箍是否遗漏。3.1.2 交换系统(1)交换传动系统试运转完毕。(2)交换系统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3)交换机手动交换。听指挥长命令才能交换。3.1.3 空气、废气系统(1)蓄热室、交换开闭器的编号已写好(面对机侧,由左至右,首号为 1) 。(2) 废气开闭器小翻板开度调整完毕。调整分为 3 段,距烟囱近处 20 个比中间刻度少 1-2 刻度,焦炉中部 22 个开度为刻度的 1/2,远处 20 个比中间刻度多 1-2 刻度。(3)废气开闭器风门挡板已按规定安装好。机侧、焦侧均按 160mm
12、7(4)分烟道翻板为手动,向炉内送煤气前将分烟道吸力调到规定值:机侧: 170Pa 焦侧: 180Pa(5) 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时,单数蓄热室进空气,双数蓄热室下废气。3.2 煤气管道吹扫及试压 煤气管道已试压并验收合格。 在正式吹扫前 12 天可先通压缩空气试吹扫并检查是否泄漏、有否遗漏盲板存在。3.3 地下室煤气主管煤气置换 3.3.1 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放散管开启 1/21/3,沿煤气流动方向自头部向煤气管道内通入蒸汽,放散管有蒸汽冒出片刻后,关闭蒸汽,打开接点处阀门向焦炉加热煤气主管道送煤气,同时在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放散。3.3.2 在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取样作爆发试验,三次均合格后关闭
13、放散管阀门,使煤气压力升高,当煤气压力达到 3000Pa 以上时准备向燃烧室送煤气。当煤气压力低于 50Pa时立即停止工作,并关好阀门。3.4 向燃烧室送煤气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1)确认废气开闭器进风口已调整到规定值。(2)确认废气开闭器小翻板开度调整完毕。(3)手动调节分烟道翻板,将分烟道吸力调到规定值:机侧: 170Pa 焦侧: 180Pa(4)开始送煤气操作人员主要分为四组,第 1 组分烟道吸力调节及检测吸力人员到位;第 2 组地下室送煤气人员到位;第 3 组炉顶检查火道人员到位;第 4 组机、焦操作台停止烘炉操作、拆卸烧嘴及堵烘炉孔人员到位。首先调节烟道吸力为规定值。交换机采用手动交换
14、。自 1#向 61#燃烧室方向依次送煤气的方法,先送第一交换状态,逐排检查单、双火道燃烧情况。第一交换状态火道送煤气全部结束后,关闭机、焦侧所有烘炉煤气支管旋塞,并拆下烧嘴,用堵板将烘炉孔封上。加热约 20 分钟后人工换向到第二交换状态,逐组进行第二交换的送煤气操作,结束后加热20-30 分钟调整时间转入自动交换。两个交换送煤气结束后,将焦炉加热煤气管道冷凝液排液管阀门开启,自动仪表投运。操作要点: 机、焦侧分烟道调节翻板处必须有专人值守,调节和检测分烟道吸力。 地下室始、末端各安装 U 型压力表,各有专人调节和检测煤气压力。 送煤气时煤气调节旋塞开度 1/2。 地下室送煤气指挥人员用对讲机通
15、知炉顶人员按煤气支管标注的单、双眼检查立火8道燃烧情况。 出现未着火的火道先关闭 COG 调节旋塞,做好记录,最后处理,继续向前送煤气。 本组上升火道全部燃烧,通知指挥长。主管煤气压力正常,则通知送下一个燃烧室煤气,压力降至 50Pa 以下时立即停止送煤气操作。 第一交换状态送煤气结束后,才允许停止机、焦侧烘炉操作,将烘炉煤气总管及机、焦主管阀门关闭;关闭所有烘炉旋塞,卸下烧嘴,用堵板堵烘炉孔,速度要快。注意:烘炉孔堵板必须提前准备到位。 两个交换送煤气结束后,加热煤气主管压力保持在 7001500Pa,以后根据温度情况随时调整。(5)配合人员(施工单位) 拆除加热煤气总管盲板人员。 地下室维
16、修人员,施工单位管道安装人员到场,随时处理送煤气过程中加热煤气管道出现的问题。 机、焦侧操作台处拆除烧嘴、堵烘炉孔人员到位。(6)其它操作: 烘炉管道用蒸汽进行彻底吹扫,并确认无残留煤气后,即可拆除烘炉煤气临时管道。 在炉顶用塞子砖堵装煤口部位干燥孔。塞子砖用加上水玻璃的硅火泥浆沾浆堵入,凹入墙内 35mm 部分用泥浆抹平。注意塞子砖及操作工具应事先试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5 人员组织及主要工具、材料改为正常加热人员组织如下表。岗 位 人数 职 责 说 明指挥长 1 指挥改正常加热的全部工作副指挥长 2 协助指挥长工作联络员 2 炉顶与地下室等处看煤气压力表 2 监视煤气主管压力 低于 5
17、00Pa 报告看烟道压力表 2 监视机、焦侧分烟道吸力 低于 50Pa 报告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放散管2 开、关放散管爆发试验 2交换机 1 岗位操作关机、焦侧烘炉煤气支管旋塞2 机、焦侧各 1 人废气系统 4 取石棉板、落废气砣 机、焦侧各 2 人开旋塞 2 开地下室煤气支管调节旋塞炉顶燃烧检查、记录 4 立火道燃烧检查、引火等9拆机、焦烘炉支管 12 机、焦侧各 6 人,施工队安排堵机、焦侧炉门烘炉孔12 机、焦侧各 6 人,施工队安排抢修 8 送煤气过程出现问题的处理 管工 4 人、钳工 2 人、电工 2 人消防人员、医务及服务炉前待命开工工具、材料表序号 名 称 数 量 备 注1 对讲机
18、 4 对2 爆发试验筒 2 只3 开旋塞搬手 2 把 按旋塞方头加工或采用活搬手4 活搬手 8 寸 45 活搬手 10 寸 8 把 关烘炉煤气用6 活搬手 12 寸 8 把7 活搬手 14 寸 28 活搬手 16 寸 29 管钳子 12 寸、14 寸、24寸、36 寸各 210 管钳子 18 寸 811 看火钩 20 把12 U 型压力计 10 只 量程 10000Pa4 个,500Pa6 个13 刻丝钳子 4 把14 火柴 2 箱15 泡沫灭火器 10 个16 10#铁线 200 公斤17 铁锯 218 生产用大孔板 每组 130 个 型号:18、20、24、28、30、32、34、36mm
19、 孔径19 清洗设备用抹布 200 公斤20 砂布 100 目 200 张21 砂布 60 目 300 张22 柴油 200 公斤23 圆锉 8 20 把24 半圆锉 R9 10 把25 手电筒 1026 红外线测温仪 101027 斜形压力计 228 电子微压计 429 防毒面具 2 套30 手锤 2 磅、8 磅 各 231 手锤 18 磅 132 钢板尺 1 米 2 把,600mm2 把,300mm6把33 丁字尺、拐尺 各 1 把4. 扒火床4.1 扒火床顺序扒火床及衬砖的工作,分别在机、焦两侧同时进行。可按如下顺序号进行扒除:机侧扒单数, 焦侧扒双数,两侧逆向进行。具体顺序为:机侧:
20、3517 555759。焦侧:58566054 642。上述顺序扒完后,扒另外一半即机侧扒双数,焦侧扒单数。扒火床的操作顺序:(1)利用机、焦两侧的车辆摘下炉门。(2)将干燥孔塞子砖堵好,炉头部烘炉孔分别利用推焦机及拦焦机的操作平台进行;塞子砖用加上水玻璃的低温硅火泥浆沾浆堵入,凹入 3-5mm 部分用泥浆抹平;堵塞子砖工具应事先试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扒除火床衬砖,清理炭化室底杂物。(4)清扫并检查本侧炉墙情况,作记录(热修) 。(5)磨板灌浆及补抹炉肩缝。(6)当炉门摘下后,用沾有泥浆的塞子砖将炉门烘炉孔堵死。(7)装炉门并调整(炉门工) 。注意事项:(1)严禁在同一炭化室同时扒机、
21、焦两侧的火床。(2)机、焦侧各准备假炉门一个(薄铁板内夹 40mm 厚硅酸铝纤维毡) ,防止设备故障关不上炉门。(3)严禁工具顶在两侧炉墙上撬砖。4.2 准备工作4.2.1 搭临时设施11焦侧利用熄焦车车箱,扒出的砖扔入车箱内,运至焦侧空场熄火后运走。机侧利用推焦机平台,扒出的砖扔在推焦机轨道中间并及时熄火后运走。4.2.2 人员组织及工器具准备人员组织应保证 20-30 分钟扒完一个炭化室的一侧衬砖及火床,分二组在机、焦侧不同炉号进行。扒火床人员分三班倒,工器具由执行单位提前准备。组织情况及工器具可参照下表:扒火床人员组织表岗 位 人数 备 注指挥长 1副指挥长 2 机、焦侧各 1 人各车司
22、机 岗位操作人员扒火床衬砖组 32 机、焦侧各 16 人堵干燥孔与炉门烘炉孔组 8 机、焦侧各 4 人炉墙检查组 4 机、焦侧各 2 人炉门调节组 4 机、焦侧各 2 人抢修组 包括电、气焊及钳工、管工综合组 包括政工、保卫、医疗、消防、生活、安全、运输及材料供应等部门。扒火床主要工器具及材料表序号 名 称 规 格 数量 备 注1 铁钩子 3/4”4500 122 铁钩子 3/4”2500 123 耙子 3/4”4500 124 铁锹 大、中号、方型 165 撬杠 长处 3500 4 六棱钢6 堵烘炉孔工具 3/4”3500 47 假炉门 根据机、焦侧炭化室宽度 28 泥抹子 3/4”3500
23、 49 泥桶或泥槽 2500 2 用于冷却工具10 长水槽11 有机玻璃面罩、手扪子、石棉布、石棉手套工作服及其他相关劳保用品等根据需要4.2.3 安全教育准备本项工作由所在班组进行。125. 装煤、联通集气管5.1 装煤前的原始状态及应具备的条件(1)四 大 车 联 动 试 运 转 已 合 格 。(2)开工时氨水处于正常循环状态。桥管喷洒正常进行,水封阀工作可靠。(3)上升管盖全部打开。(4)上升管水封盖已供水并操作正常。(5)全部上升管水封阀处于关闭状态,即上升管与集气管处于用水封切断状态,翻板扳把用铁丝固定防止误操作。上升管工在装煤时要监视全部上升管水封翻板,防止未装煤号翻板被其它人员误
24、操作。(6)集气管全部氨水清扫旋塞、吸气管氨水喷洒旋塞、焦油盒氨水喷洒旋塞全部关闭。(7)集气管上的放散管水封翻板事先作好开关标记,集气管上的放散管打开。(8)集气管中部已安装 U 型压力计,并有专人监测集气管压力。(9)吸气管上翻板全开、全关刻印已事先打好。吸气管手动翻板半开;自动翻板与调节机构脱开并处于全开状态。自动翻板在开工后再投运。(10)2#焦炉吸气管与 1#焦炉汇合处的开闭器前放散管阀门处于打开状态。(11)捣 除 上 升 管 内 密 封 石 棉 板 的 工 具 (2 支 )已 准 备 。(12)集气管两端已安装临时蒸汽接头,并用胶管与蒸汽接点相接。(13)此 时 集 气 管 内
25、预 热 蒸 汽 保 留 , 当 压 力 上 升 时 , 逐 步 关 闭 蒸 汽 。(14)首批装煤的炉号在上升管上作好标记。(15)集气管与煤气风机房联系电话已安装。5.2 装煤操作及接通集气管在装煤前 12 天,焦炉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升温,在装煤前燃烧室的温度达到10501150。导烟车驶入装煤号,装煤前上升管工用刺砣打掉上升管内石棉板,上升管盖处于开启状态。不装煤的炉号石棉板不准打开。由于焦炉集气管分为两段(第一段:1#-30#,第二段:31#-60#) ,所以装煤导煤气也要分段进行。2#29#32#59#7#27#37#57#12#42#第 1 炉装第一段集气管的 2炭化室,装完煤后在上升
26、管放散,接下来装 29炭化室,分别在各自上升管放散;第二段首先装 32炭化室,第 4 炉装 59炭化室,装完煤后在上升管放散片刻后将四炉孔的荒煤气同时导入集气管,在集气管放散管放散,放散 3-5 分钟后即关闭放散管,将荒煤气各自导入 1#、2#吸气管,在吸气管阀门前的放散管放散。然后13按顺序进行后续 6 孔的装煤操作,每装一炉后随即与集气管接通。上升管着火时,熄灭后再接通集气管(先盖水封盖,10 秒钟后开水封阀) 。在荒煤气导入集气管时,慢慢关闭集气管的蒸汽吹扫管。在吸气管阀门前的放散管处取煤气做爆发试验,三次合格后关闭放散管,打开吸气管阀门将荒煤气送向回收车间(回收车间的开工设备与不开工设
27、备的管段已在开工准备时用盲板隔断) 。注意:装煤后集气管内产生的荒煤气压力应保持在 150-200Pa。总吸气管中的荒煤气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初冷器,回收车间必须在煤气做爆发试验合格且集气管压力达到 250Pa 后,才可启动鼓风机。煤气鼓风机启动后,集气管压力自控系统可投入运行。集气管操作工应与回收车间鼓风机房保持密切联系,使集气管压力保持 100150Pa,严禁集气管出现负压。 (集气管与鼓风机应有直通电话)当集气管压力稳定后,其余炉号装煤时间按 52 顺序均匀分布装煤,在操作时间内装完。全炉装完煤后才能首次出焦。其余炉号装煤顺序如下:即:12、22、47、 52、4、9、14、19、24、34
28、、39、44、49、54;1、 6、11、16、21、26、31、36、41、46、51、56;3、 8、13、18、23、28、33、38、43、48、53、58;5、10、15、20、25、30、35、40、45、50、55、60.焦炉初装煤后的加热制度控制: 标准温度控制:机侧:1150;焦侧:1170(不加校正值) 结焦时间初定:42 小时。以后根据情况,逐步缩短结焦时间。注意:在初次装煤操作和接通集气管期间停止炉区一切动火作业并严禁在炉区吸烟。焦炉四周设保卫人员和安全员进行监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开工现场。消防车、救护车及医务人员、抢修人员在炉前待命。各岗位人员未经允许不得离工离岗。后
29、勤人员必须保证开工人员的餐、饮及倒班、住宿等生活条件。5.3 人员组织人员组织见下表。岗 位 人 数 备 注指挥长 1副指挥长 2装煤车 按定员 岗位操作工推焦车 按定员 岗位操作工14上升管工 按定员 岗位操作工炉顶临时工 4 看压力表、集气管调节、爆发试验及其它炉门调节工 4 装煤时机、焦侧配合调节热修工 4 配合堵漏检修工 4测温工 2服务 安全、保卫、医疗、材料、消防、后勤等上升管工具准备序号名 称 数 量 备 注1 打掉上升管橡胶石棉板工具 22 橡胶管 200m 加煤前集气管临时通蒸汽用,规格根据现场管头尺寸定3 爆发试验筒 24 U 形压力计 500mm 4 临时测定集气管煤气压力5 打加煤口盖铁钩 4打掉上升管橡胶石棉板工具制作见下图。 2-3m钢 板 手 柄 4-5m钢 板 制 作 3/4英 寸 钢 管 /4英 寸 钢 管中 孔 尺 寸 060403捣 除 上 升 管 内 石 棉 板 工 具6. 首次出焦装煤顺序按规定顺序加煤,加煤时间按计划结焦时间 42 小时均匀分布装煤。全炉装完煤后才能首次出焦。15标准温度控制:机侧:1150;焦侧:1170(不加校正值) 。 第一批出焦号:2#、7#、12#、22#、27#。 其后按 52 顺序正常出焦和装煤。控制结焦时间约 42 小时。以后根据情况,逐步缩短结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