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专题 归纳与探究,一、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相关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一)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归纳分类,(二)中学生物实验涉及的基本技术归纳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注意正确掌握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1)使用低倍镜应注意正确对光和调焦(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玻片标本的制作 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包括: (1)压片法(如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压片的
2、一般过程是:取材固定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理)漂洗染色压片观察。 (2)装片法(如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其过程是:将材料在载玻片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气泡产生对材料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观察。,3研磨、过滤 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4纸层析技术 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5恒温技术 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 6解离技术 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如观察有丝分裂时制片的解离过程。 7比色法:适用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等 另外
3、还有根尖培养、幼小动物的饲养、植物必需元素的鉴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等。,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一)教材经典实验分析,方法技能迁移 1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 (1)淀粉:碘液; (2)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3)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4)乳酸:pH试纸; (5)有O2:余烬木条复燃;无O2:火焰熄灭; (6)脂肪:苏丹或苏丹染液; (7)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8)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9)DNA:甲基绿;RNA:吡罗红; (10)线粒体:健那绿。,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光合速率:O2释放量、
4、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2)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3)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6)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7)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8)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
5、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7)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9)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1)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煮沸; (2)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4)DNA的二苯胺试剂鉴定:水浴煮沸加热; (5)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1二者的比较 (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验证某一个结论是否正确的实验。 实验者在实验前已经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对实验现象有了一定了解或已形成一定认识或提
6、出了某种假说,而且这种假说是比较确定的,即按照假设成立,应出现何种结果,再通过具体实验来证明相应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 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也能证明某种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加深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实验者在实验前大多已掌握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因此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常常是惟一的。,(2)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者在实验前对研究对象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完全由实验者去尝试、探索和研究,它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科学研究,探究性实验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探究性实验是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
7、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的改变干扰研究对象,并观察实验结果(现象)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由于实验者在实验前提出的假说往往是比较模糊的,也没有掌握最后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因此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不确定的,只能把各种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都考虑在内,再由各种现象推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此类实验一般需经过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往往需讨论,即“如果出现结果a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b或c又会怎样”。,2举例,三、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
8、对象的变化,以其结果论证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方法。由于研究问题性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有差异,但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1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这里的观察,是在处于自然常态条件下进行或通过实验观察。对事物进行观察时必须周详,并将它们记录下来。而尤为重要的是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人们常希望看到人想要看或应该看到的现象,因此而影响观察结果,产生偏差。,2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因此,进行研究时,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提出确切的问题。此外,对问题的叙述,也要清楚而正确,例如“豌豆为什么
9、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却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什么都接近31呢?” 3假说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说。假说,也称假设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论题,也就是对所提的问题所作出的参考答案。假说一般为两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说,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作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说,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其假说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其预期结果是:“F1与隐性亲本相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11”。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
10、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4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变化的一种方法。这是科学方法的最大特色,也是科学方法中最困难的一步。如何求证假设可充分展现研究者的才华。在科学实验中,要掌握或贯彻以下几点: (1)变量 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也称为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
11、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 )、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
12、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2)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操作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
13、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例如,上述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第一,在观测上要做到:低温处理观测记录低温下的变化和结果,高温处理观测记录高温下的变化和结果,反应变量不能混淆;第二,在操作上要做到:对3个实验要在预先的低温、适温、高温条件下做实验处理,常见的错误是先在常温下做处理再放到低温、适温、高温条件中进行观测;这样就混入了“常温”这个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总之,实验设计、实验的全过程,都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控制与平衡控制保证实验不受干扰或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 控制,是处理实验中变量关系的又一准则,指实验要严格地操纵实验变量,以获取反应变量。与此同时,还要严格地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14、的干扰。一句话,通过实验控制,尽量消除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如果说“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是对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的控制而言,而这里的“平衡控制”,则主要是对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控制而说的,意思是说,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的因素条件,很难避免,只能设法平衡和抵消它们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 单组实验法 对一组(或一个)对象,既用A法,又用B法,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这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通常是将做好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先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观察,接着又用清水做质壁分离复原观察,这就是单组实验法。由于对象同一个,无关变量影响也就被平衡
15、和抵消了。,等组实验法 将状况相等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用A法,另一组用B法,这也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植物激素与向性”设计了5组实验,其对象是玉米幼苗,要求品种、萌发期、粗细、大小、长势等状况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等组实验法,无关变量的影响起到了平衡和消除作用。 轮组实验法 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循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如甲组A法、B法;乙组B法、A法等,这样能有效的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自然,操作起来要麻烦一些。例如,“植物向光性”实验,可随机取2株(组)生长状况并不相等的玉米幼苗,作如下实验处理; 甲组:玉米幼苗A选用“不透光”处理 B选用“单侧光”处理: 乙
16、组:玉米幼苗C选用“单侧光”处理 D选用“不透光”处理 实验结果,则是AD(“不透光”)BC(“单侧光”)的比较,这就是轮组实验法。这种实验处理的匹配,对平衡、消除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更有说服力。,(4)对照 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
17、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
18、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即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相互对照 指不另
19、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知识拓展通常把改变生物生长所需正常条件的组为实验组。如,对叶片遮光处理的实验组、不遮光为对照组。,5结论 观察、实验的价值即在于获得验证性的结果。因此,在实验中要记录实验的事实、现象和数据,即捕捉、记录由实验变量而带来的反应变量。然后,论证、说明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实验的结果。如果所获得的结果与假设相符,则肯定假设;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否定假设;如果结果与假设无关,则无从判断
20、。最后得出结论。 科学实验必须遵循真实、客观的基本准则,即实验中的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验出发,使获取的材料(事实、现象、数据)尽可能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凭空胡诌,不能片面武断。 以上科学方法是进行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的理论依据。,6生物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二)实验设计的思路 1实验设计的原理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如: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顺序问题。 (2)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生物学实验时,从实验原理
21、、实验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具有可行性。 (3)简便性原则 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4)可重复性 重复、随机和对照是保证实验结果正确性的三大原则,多年来为研究者所公认。因此,在实验设计中也必须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任何实验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设计的实验不能只能进行一次,在无法重复的情况下,作为正式结论,这样的结论易被推翻。 (5)对照原则 (6)等量原则 选取实验材料或试剂时不同组别应保持相同(或基本相同)或相等,确保实验不会由于实验材料的原因而产生误差干扰
22、实验结果。,2实验设计的内容 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要观察和搜集的数据及方法。书写实验设计方案通常包括:实验课题、实验假说、实验预期、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类型、实验对照类、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论与讨论等项目,而在中学生物课本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假说和实验预期大都隐含在“实验原理”中。实验方法类别、实验对照类型则一般隐含在方法步骤里。,3实验设计的关键环节 (1)实验设计中的假说 在实验设计中,每一个实验目的的确定,都是一个实验假说的形成过程。我们作出实验假说时,必须在注意假说的预见
23、性的同时,强调客观性和多样性。 (2)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 选择恰当的材料和手段,是所设计的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 (3)反应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依据实验条件和环境因素充分控制无关变量,使实验具有科学性,结果不受干扰。,4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知识拓展各种不同类型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应注意各步骤的顺序,必须先调节相关条件(温度、pH等)才能使反应物与酶相遇,还应注意空白对照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2)生长素设计中,应注意对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描述:“向哪方弯曲生长”“向上生长”“不弯曲不生长”,无子番茄培育时注意“去雄”“套袋”“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3)动
24、物激素调节实验中,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常用饲喂法、切除法、注射法,常用蝌蚪、小白鼠、小狗作实验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常作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减少和不变三种处理;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研究常用注射法,少见切除法,常用小白鼠作实验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常做该激素含量增多和不变两种处理。 (4)无土栽培时应注意,“培养液中通空气”“适时适量补充稀释培养液”。,(5)遗传学实验 植物杂交实验:如果为两性花(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植物杂交。如应注意“去雄”“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如果为单性花(即有雄无雌或有雌无雄),则无须“去雄”,但要“套袋”。 动物杂交实验:千万不能有“自交”,应为“与相同基因型的
25、异性交配”。 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四步看:一看对照、二看变量、三看操作、四看结果。 1一看对照:需要什么对照、几个对照组 2二看变量 在实验中除要设计的单一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必须一致,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是否会因添加试剂或进行某个操作而引起控制条件的不一致。 (1)实验对象的一致性; (2)实验所加试剂的量要相等; (3)实验控制时间的一致性; (4)实验条件的一致性。,3三看操作 主要看实验原理是否合理正确、实验取材是否正确、方法步骤是否科学。 (1)实验取材分析与评价:实验材料的选择要得当、经济、易得、好用、效果好。 (2)药品与试剂分析、评价及改进:药品与试剂的
26、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实验分析时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例如: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3)步骤及操作的分析、评价及改进: 是否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是否颠倒; 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4四看结果 主要看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与预测是否合理: (1)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是否正确; (2)验证目标是否准确; (3)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否为多个。,知识拓展设计型实验试题的解题突破和方法 (1)解题思路 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解决的“生物学事实”是什么?要解决该“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明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涉及到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方法
27、和原理有哪些?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材料来确定。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严格遵循实验设计原则,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充分考虑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2)实验设计时的一般步骤 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最适)。 进一步的相同处理 其他因素相同且最适的继续处理。
28、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观察、记录、统计、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实验的过程、结论等要进行科学性描述 a无关变量常用:同种、相同或相似、随机平均分组等词描述,遵守相同性原则。 b实验变量常用:适宜(浓度、量)等量的一段相同的时间等,遵守单一变量原则。 c因变量常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一段相同且适宜的时间等,遵守简便性原则。,考纲实验基本知识,(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
29、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 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染色好的根尖盖上盖玻片后必须再加上一块载玻片进行压片,使细胞尽量分散,方可镜检。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要先稀释培养液,否则细胞数目多,无法计数。葡萄糖是还原糖,还原糖的鉴定还需加热。 【答案】 C,验证性实验,(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
30、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解析】 该实验是通过实验动物自身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对照而得出结论的,采用这种对照方式时要注意对未处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相关数据进行测定、对比,多次测定可降低误差。对于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是正常的,因甲药物可使血压升高,注射甲药物后
31、血压应升高,乙药物可使血压降低,注射乙药物后血压应降低。画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时,应反映出变化趋势。,【答案】 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作为对照。给该组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甲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当该组实验兔患高血压病后,给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乙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探究性实验,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
32、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1)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 (2)方法步骤 _。 _。 (3)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_; _; _。,【解析】 该题是一道探究实验设计题,解题时首先要了解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也就是有光和无光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包括有影响和无影响,有影响又分为抑制和促进两个方面。明白了实验目的后就可以进行对比实验设计,分为有光组和无光组,同时对实验出现的结果进行完整的预测,要将几种可能性都指出来,并进行分析。 【答案】 (2)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
33、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3)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说明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说明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说明光抑制该植物种子萌发,1(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34、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解析:斐林试剂是检验还原糖的试剂,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在水浴条件下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二苯胺检测的物质是DNA,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进行检测;核糖核酸是(RNA),甲基绿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呈绿色。 答案:C,2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解析: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从而分析它不能相当于半透膜结构,由此判断A错误;由于题干中“发现中央液泡逐
35、渐变小”,说明细胞是活的,故B正确;C项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故错误;D项中是因为蔗糖溶液的浓度大才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的,故错误。 答案:B,3(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
36、析: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的。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将羊体细胞培养成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不是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C,4(2011年青岛检测)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的茎切段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豌豆茎切段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BIAA和GA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的不同,无关变量是激素的浓度、豌豆茎切切段的生长状况等 DIAA和GA均具
37、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GA的促进效应较IAA明显 解析:不同种类的激素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激素的浓度、豌豆茎切段的生长状况等是无关变量;从图示可以看出,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 答案:D,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在兔饱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 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因此要检测饱足状态下兔子体内血糖的含量,而血糖含量升高并不一定是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因此可以
38、通过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来确定胰岛B细胞有没有被破坏。 答案:B,6(2011年烟台二模)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C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解析: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为自变量,因自变量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结果为因变量,所以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答案:B,7在小麦的萌发过程中,麦芽中淀粉酶的活性大大加强,促进淀粉分解为
39、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所需;利用淀粉对I2KI的蓝色反应,可检测淀粉的水解速度。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步骤,验证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未萌发的小麦种子、干麦芽、I2KI溶液、0.1%淀粉溶液、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10 mL)、漏斗与滤纸、恒温水浴、玻璃棒等。 (2)步骤: 取3支试管,编号1、2、3,向1号试管加入2 mL麦芽的酶提取液,向另两支试管分别加入_和_。 向各管内各加入_。 向各管内各加入_。 _。 (3)问题:若想知道高温对酶的作用,可怎样做?若反应速度过快,可如何处理?_。,解析:注意对照实验中变量惟一的原则。
40、实验设计时遵循取材、分组处理检测即可。探究高温对酶影响时需再加一组高温处理过酶的实验;若反应速度太快则是酶含量多,需稀释。 答案:(2)步骤:2 mL未萌发的种子的酶提取液 2 mL蒸馏水 等量的I2KI溶液 等量的0.1%淀粉溶液 摇匀后,将试管放入适温的水浴中,观察颜色变化 (3)在步骤中添加试管4,加入煮沸过的麦芽的酶提取液。 可将酶的提取液进行稀释(注:步骤中与可以颠倒),8回答下列、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
41、壶等 (1)实验步骤: 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用喷壶分别将_和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 (2)预测实验结果:_。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_。为什么?_。 (4)该实验原理是:_。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解析:.考查了对实验设计的分析综合能力。
42、在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以上原则在本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是验证大豆品种的矮化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茎伸长生长。据此可确定自变量是赤霉素,因变量是大豆的高度。 .通过分析题中信息,洋葱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蔗糖溶液低浓度时,质壁分离不明显或不分离,浓度过高时洋葱细胞会失水过多死亡,使质壁分离复原不能进行,由此可以确定研究的课题:探究不同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答案:.(1)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有影响 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自变量:蔗糖溶液浓度;因变量: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