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1、第一部方书 2、第一部理论经典著作 3、哪部书被誉为方书之祖 4、第一部成药药典 5、最大的方书 6、八法 7、在一个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君药,感冒病证及其合理用药,【资料】20世纪有五次流感大流行: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1977。其中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二千万人。我国自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或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感冒(一般伤风):一般病程5-7天。全身
2、症状不重,少有传变。流感(时行感冒):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甚至导致死亡。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表证:指六淫病邪初犯人体肌表而产生的一组综合症状。,其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等, 同时多伴 有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表寒:,是感受风寒所致,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身痛,头痛,无汗(有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缓)等。,表热:,是由感受风热所致,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口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等。,第一章 解表方药,学习要点,1、熟悉解表类方药的分类。 2、掌握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麻
3、杏甘石汤、败毒散的功效、主治,熟悉其方义分析。 3、熟悉小青龙颗粒、九味羌活丸、双黄连颗粒、板蓝根颗粒、参苏丸的功效、主治;午时茶颗粒、风寒感冒冲剂、抗病毒口报液、柴黄清热冲剂、羚翘解毒丸的主要功用特点。 4、掌握麻黄汤与桂枝;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一、概念,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或中成药。,二、 适应证,表证:指六淫病邪初犯人体肌表而产生的一组综合症状。,其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等, 同时多伴 有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表寒:,是感受风寒所致,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身痛,头痛,无汗(有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缓)等。,表热:,是由感受风热所
4、致,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口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等。,四、分类,使用注意,1.煎药注意:药物不宜久煎。,2.服药注意:温服。药后避风寒、保暖、取微汗。,3.饮食禁忌:宜清淡易消化食物。,第一节 辛温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为主组方。,代表方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颗粒、九味羌活丸、午时茶 颗粒、风寒感冒冲剂,麻 黄 汤,汉 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伤寒论,【主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寒表实证,【病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风寒,风寒,卫气被遏营阴郁滞,肺失宣降,症 状,或流涕、喷嚏
5、等,恶寒 发热 无汗 头痛身痛 咳喘 苔薄白 脉浮紧,恶寒,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解肌发表,温经通脉,降利肺气,止咳化痰 调和麻杏之宣降 调和麻桂之峻烈,方解,1. 麻黄配桂枝峻汗解表,配伍特点,麻黄配杏仁宣降肺气,使用注意,2. 身体虚弱者,不宜使用。,3.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均可使用。,1.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证治要点。,桂 枝 汤,汉 张仲景伤寒论,水煎服。,组成与用法,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炙甘草二两(9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3枚),主治,外感风寒
6、表虚证,外感风寒,卫气失和,营阴失守,营卫失和,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表证自汗卫,指护卫体表之阳气(卫阳); 营,指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功能之(营 阴),是汗液的物质基础。正常情况下,营阴守内,为卫阳的 基础;卫阳行于外,为营阴的护卫。病 理情况下,出现卫失固守,营阴外泄的 表虚自汗现象。,风寒,风寒,卫气失和(卫强),营阴失守 (营弱),症 状,恶 风(寒) 发 热 汗 出 头 痛 鼻 鸣 干 呕 口不渴 苔薄白 脉浮缓,或:身痛、流涕、喷嚏等。,桂枝汤,伤寒论,【主治】,发热恶风,头痛身疼,汗出,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外感风寒表虚证,【病机】,风寒束表,卫强 头痛、发热、恶风营弱 汗出、
7、脉缓,【方解】,君:,桂枝15,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寒,臣:,芍药15,益阴敛营,【方解】,君:,桂枝15,臣:,芍药15,佐:,生姜15,一助桂枝解表散寒邪,大枣4枚,助芍药养血益营 且能益气健脾,使:,炙甘草10,一能和胃降逆止呕,调和药性,【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配伍特点,发中有补 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 阴阳并调,桂枝与白芍用量比例1:1,两药等量相配, 共同调和营卫,治疗风寒客表,营卫不和证。,使用注意,1.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以恶风,发热, 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也是调和营卫、 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2.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现代运用】,常用于感冒
8、、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营卫不和者。,汗出异常:头汗、腰汗、半身汗出、自汗、盗汗、黄汗、多汗。,麻黄汤,桂枝汤,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虚证,恶寒 发热 无汗 脉浮紧,恶风 发热 有汗 脉浮缓,方剂鉴别,麻黄汤,桂枝汤,桂枝 甘草,麻黄 杏仁,芍药 生姜 大枣,麻黄汤与桂枝汤比较,相同点:麻黄汤、桂枝汤均能解表散寒,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不同点:1、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相须为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 2、桂枝汤中桂枝、白芍并用,佐以生姜、大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
9、热有汗之表虚证。,小青龙颗粒 (汤),汉 张仲景伤寒论,组成与用法,麻黄(9g) 桂枝(9g) 芍药 (9g) 干姜(6g) 细辛(6g) 炙甘草(6g) 半夏(9g) 五味子(6g),水煎服。,功 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 治,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证。 (表寒内饮证),外感风寒,水饮在肺,卫表失和,肺失宣降,风寒,外 寒 内 饮,水饮,症 状,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无汗咳喘 痰涎清稀量多 甚或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 或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 脉浮紧,方 解,麻黄 桂枝,干姜 细辛,半 夏,五味子,芍 药,炙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温肺化饮,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和营养血,敛肺止咳,益气和中,调和诸
10、药,配伍特点,表里同治,使用注意,1.阴虚干咳无痰或热痰咳嗽不宜使用。,2.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属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均可使用。,其它风寒感冒用药,午时茶颗粒,风寒感冒冲剂,九味羌活汤(丸),下列病证应选何方,并简要说明。1、恶寒发热,食积腹胀或胸闷吐泻: 2、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 3、恶风发热,头痛身疼,汗出: 4、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微渴; 5、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清稀量多,第二节 辛凉解表方,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为主组方。,代表方药: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甘石汤双黄连颗粒、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柴黄清热
11、冲剂、羚翘解毒丸,发热头痛,有汗,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银 翘 散,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组成与用法】,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薄荷六钱(18g) 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8g) 桔梗六钱(18g) 竹叶四钱 (12g) 生甘草五钱(15g) 芦根(用法中),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人中焦矣。 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 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银翘散(银翘解毒片),温病条辨,【主治】,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
12、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温病初起(表热证),【病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而偏卫表,温邪袭表、卫气郁遏发热、微恶风寒、无汗 或有汗不畅温邪袭肺咽喉疼痛、咳嗽温邪伤津口渴,卫气郁滞,肺气失宣,风 热,【方解】,君:,金银花 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 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竹叶 芦根,清热生津而止渴,臣:,佐:,荆芥穗 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利咽,【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使:,配伍特点,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药物。,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临床应用,1.本方温病条辨称
13、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2.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3.现代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桑菊饮,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组成与用法,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苦桔梗二钱(6g) 生甘草八分(2.5g) 苇根二钱(6g)水煎服。,桑菊饮(桑菊感冒片),温病条辨,【主治】,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表热轻证,【病机】,风温初犯于肺咳嗽(主症),【治则】,疏风清
14、热,宣肺止咳,风 热,卫气失和,肺失清肃,感邪轻 病位浅,症 状,咳嗽 身热 口微渴 脉浮数,方解,桑叶 菊花 薄荷 杏仁 桔梗 连翘 芦根 生甘草,疏散风热,清宣肺热,清利头目,宣肃肺气,清热解毒,清热生津,调和诸药,疏 风 清 热宣 肺 止 咳,临床应用,1.本方是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温病条辨称之为“辛凉轻剂”。,2.使用注意:由于方中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3.本方常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属风热犯肺或肝经风 热者。,方剂鉴别,桑菊饮,银翘散,共性,1.作用:,2.适应证:,3.药物:,方剂鉴别,桑菊饮,银翘散,共性,1.作用
15、:辛凉解表,2.适应证:温病初起卫分证(表热证),3.药物: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桑菊饮,银翘散,区 别,桑菊饮,银翘散,区 别,辛凉轻剂 肃肺止咳,辛凉平剂 清热解毒 辛散发表,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相同点:均能辛凉解表,疏散风热,治疗风热表证。组成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 不同点:银翘散:以银花、连翘为主药,解表清热之力强,用治外感风热,热毒较甚之证,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以桑叶、菊花为主药,长于宣肺止咳。用治风温初起,肺气失宣而见咳嗽为主症,风热较轻之证,为“辛凉轻剂”。,银翘解毒片与桑菊感冒片,用药特点:银翘解毒片重在治疗感冒发热、身紧无力、汗少、头痛等症。桑菊
16、感冒片则偏重于治疗感冒咳嗽、咽痛、痰多等症。,治疗病证:风热感冒,?,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汉 张仲景伤寒论,水煎服。,麻黄四两(9g) 石膏半斤(18g) 杏仁五十个(9g) 炙甘草二两(6g),【组成与用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主治】,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邪热蕴肺之咳喘证,【病机】,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治则】,辛凉疏表,清热平喘,表邪入里化热 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表邪入里,化热 壅肺,症 状,身热不解 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 口渴 有汗或无汗 苔薄白或黄 脉浮而数,【方解】,君:,麻黄9,辛甘而温,宣
17、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18,辛甘大寒,清泄肺热,特点: (1)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 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2)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方解】,君:,麻黄9,辛甘而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18,辛甘大寒,清泄肺热,杏仁9,降利肺气而平喘咳,臣:,佐使:,炙甘草6,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辛凉宣肺,清热平喘,【功用】,【临床运用】,1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基础方。,2.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可用本方治疗。,3.
18、麻杏甘石汤多加桑白皮、浙贝母、柏子仁、紫菀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思考: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小青龙汤(颗粒)比较?,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比较: 两方俱用麻黄、杏仁、甘草治喘咳。 麻黄汤: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发汗解表为主,兼宣肺平喘,为辛温之剂。 麻杏甘石汤,麻黄配石膏,以清热宣肺为主,兼解表祛邪,为辛凉之剂。,思考: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比较?,两方均治咳喘,但主证不同;实证热证可用麻杏甘石汤,寒证应用小青龙汤;可从痰辨寒热,如痰浓稠为热证实证,清稀有泡沫为寒虚证。,思考:麻杏甘石汤与小青龙汤(颗粒)比较?,双黄连颗粒,处方:金银花 黄芩 连翘功能与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
19、嗽,咽痛。生产厂家: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天津同仁堂制药厂、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板蓝根颗粒,处方:板蓝根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处方:板蓝根、山豆根、鱼腥草、重楼、贯众、土知母、青蒿、忍冬藤、白芷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咳吐黄痰,咽喉疼痛等。,柴黄清热冲剂,处方:柴胡、黄芩提取物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祛火。用于感冒发热。,羚翘解毒丸,处方组成: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桔梗、甘草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晕目眩。,其它风热
20、感冒常用中成药,第三节 扶正解表,适用于表证而兼正气虚弱之证。,素体阴血不足而感受外邪,其证易于趋向热化,除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等一般表证外,多有舌苔薄而干,或舌光赤,脉细数的特点。,气虚或阳虚外感风寒,其症除有身热恶寒、头痛无汗等表证外,还有倦怠嗜卧,面色苍白,甚至于出现恶寒甚剧,肢冷,脉沉微等阳气衰弱的证候。,败毒散与参苏饮(丸),共同点:均治气虚外感。 不同点: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症 状,憎寒壮热 头项强痛 肢体酸痛 无汗 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 胸膈痞满 舌淡苔白 脉浮而按之无力,素体气虚,复感风寒湿邪。,风 寒 湿 邪,治证,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气虚感冒),解表
21、散寒祛湿,益气扶正,治法,方解,羌活 独活柴胡川芎 桔梗 枳壳 前胡茯苓甘草 人参 生姜 薄荷,发散风寒湿,止痛,解肌透邪,行气活血,祛风,宣降肺气 止咳化痰,渗湿消痰,调和诸药,扶助正气,解散表邪,配伍特点,邪正兼顾,祛邪为主。,参苏饮(丸),【主治】,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病机】,素体脾肺气虚,内有痰湿,复感风寒,【治则】,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君:,党参,益气扶正,葛根,解肌发表,陈皮,理气化痰,臣:,佐:,前胡,宣肺化痰止咳,半夏,燥湿化痰,苏叶,发散风寒,茯苓,开宣肺气,桔梗,枳壳、木香,理气宽胸,甘草,甘温益气,并能调和药性,使:,渗湿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功能】益气解表,祛痰止咳,败毒散与参苏饮(丸),共同点:均治气虚外感风寒证。 不同点:败毒散证兼有湿邪,且以表证为主,故以二活为君,臣以柴胡、川芎。参苏饮(丸)证邪偏肺,以咳嗽痰白为显著见症,故以苏叶、葛根为君,臣以前胡、半夏、茯苓。,风寒感冒用药,风热感冒用药,体虚感冒用药,感冒辨证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