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瞿文,临床分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定义:ITP是一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内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患者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常存在抗血小板抗体。ITP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发病机制 *血小板抗体:75%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C3增高。与血小板自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抗原类
2、型有GPIIb/IIIa,GPIb/IX,结合了自身抗体的血小板通过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易被吞噬破坏。 *血小板生存期缩短:脾脏对包裹抗体的血小板的“扣押”(1)脾产生抗血小板抗体(2)巨噬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1.常见于儿童,占儿童ITP的70-90%;2.男、女发病率相近;3.发病前1-3周多数患者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秋冬季发病多。4.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作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和血肿。,(一)急性型: 5.皮肤淤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 6.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7.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
3、,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 8.脾脏常不肿大,血小板显著减少。 9.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10.成人ITP中急性型不到10%。,(二)慢性型:1.常见于年轻女性,女性为男性3-4倍。2.起病隐匿,症状较轻。3.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4.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其计数50X109/L常为损伤出血,在20-50X109/L之间常有不同程度的自发出血, 20X109/L常有严重出血。,(二)慢性型: 5.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牙龈、口腔黏膜出血。 6.女性月经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也有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 7.自发性缓解少见。
4、8.少数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无脾大。,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1.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急性型常20X109/L;慢性型常为30-80 X109/L;2.血小板形态: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3.血小板功能:聚集功能可轻度异常,其生存时间缩短;4.其他:白细胞正常或稍高,出血多可有贫血;束臂试验阳性;5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而凝血机制及纤溶机制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1.急性型: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细胞小,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型减少,可见空泡变性及颗粒缺乏。2.慢性型: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其中以颗粒型增多为主,成熟型明显减少,即产板巨减少,有成熟障碍。
5、,实验室检查 (三)其他:1.发射性核素51铬和111铟测定,血小板寿命缩短。2.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测定:80%患者PAIgG ,其次为IgM、C3在血小板回升前,PAIgG已明显下降,甚至恢复正常。,诊断:1.临床有出血征象,反复查血小板计数减少。2.脾脏不肿大。3.骨髓象: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4.以下5项具有一项者(1)泼尼松治疗有效(2)脾切治疗有效 (3)PAIgG增多(4)PAIgM或C3增多 (5)血小板寿命缩短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ITP重症型标准: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血小板计数20X109/L。,(二)鉴别诊断:1.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2.Evans综合
6、症:本病为AIHA伴ITP,二者可同时 或先后出现, Coombs试验阳性。3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4 MDS5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7.溶血性尿毒综合症:,防治:治疗目的: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质量,治疗1.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药物* 作用机制:(1)减少抗体包被的血小板在脾和骨髓中的消耗。(2)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3)抑制脾脏抗血小板抗体的生成。(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泼尼松(强的松)效果好,剂量1-2mg/kg.d;,2.脾切:为防止术中出血,术前、术后应激素 治疗。*切脾指征:(1
7、)经过激素及各种内科治疗无效,病程6个月;(2)激素治疗虽有效,但停药或减量后复发,或需较大剂量激素(15mg/d)维持者;(3)激素治疗有禁忌症;(4)有颅内出血者,经内科治疗无效者。,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治疗或脾切除无效者,或不宜用激素和/或脾切除患者。*作用机制(1)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加血小板生 成。,常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及剂量:(1)长春新碱 1-2mg 溶于5000-10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点6-8小时,每周一次,连续4-6周。 (2)环磷酰胺:口服1.5-3mg/kg.d,静脉不常用。 (3)硫唑嘌呤:口服1-3mg/kg.d,需2月以上见效。,4.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适用于:危重型ITP,难治性ITP,不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需迅速提升血小板的ITP机制:通过封闭单核-巨噬细胞上Fc受体,以及阻断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效应;增加IgG的分级代谢率,增加抗血小板IgG的破坏;抗独特型效应,IVIG可增加抗血小板IgG的清除率剂量: 0.4/kg.d 静点,连续5天,(四)其他:1.血浆置换可减少循环中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使血小板上升2.血小板输注可暂时提高血小板数,但在体内迅速破坏,反复输注易产生同种抗体,此仅适用用于严重出血及紧急手术需要。3.抗D血清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