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粤教版必修3《寂静的春天》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56859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必修3《寂静的春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3《寂静的春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3《寂静的春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3 页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卡森朱蕴丹一、导入: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 740 万公顷,由于酸雨的影响,到 1983 年为止有 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 21多,先后有 80 多万公顷(约 20 个潮州市区,一个潮州市区是 38平方公里/3800 公顷)森林被毁。英国伦敦烟雾事: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由于燃煤引起的煤烟型烟雾,导致 5 天时间内 4000 多人死亡,两个月里 8000 多人死亡。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 年1968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它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

2、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 283 人中有 66 余人死亡,后来还出生了许多畸形婴儿。1973 年莫斯科一工业区严重污染水资源,致使 90 名像这样的新生儿缺胳膊少腿!科学技术的发达,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就是第一个认识到环境问题严重性的人。二、走近作者雷切尔卡森, (19071964) ,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2 年完成寂静的春天一书。这本书首次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界为追逐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的情况进行了抨击,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1964 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

3、而与世长辞。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二、字词三、整体感知(一)请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分析层次。第一部分:段介绍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概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系,生物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在漫长的时间里,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战争。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化学药物的使用陷

4、入了恶性循环。第二部分:小结全文,指出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后果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会“打击整个地球” (二)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在当今,哪两种污染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污染为什么这样可怕?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第 2 页 共 3 页核辐射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它们可以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 ,甚至是人类灭亡。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必将遭到报复。 (主旨)2、作者为什么以“寂静的春天”为题目,这样命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忧思?这种文题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作者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命运的担忧。四、理解文

5、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意引导学生列举出重点句子,引导分析。1、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力量。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2、阿尔伯特 施威策所说的 “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人类觉得自己在对世界进行改造,实际是在对世界进行破坏,但自己并未觉察,甚至对污染后的新形势、新情况也难以预料,难以把握,这也正是污染的可怕之处。五、重点研讨: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课文的一大特

6、色,学生交流讨论后课堂发言。对比:(1)把漫长历史中生物对环境的微弱影响20 世纪人类对环境的巨大改变(对比) ,突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2)人类急躁轻率的的步伐自然界稳健的步履(对比) ,突出人为的新情况不断产生,出现了不平衡。(3)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缓慢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惊人速度(对比) ,突出人类无法适应被污染的环境。(4)滥用化学药品对自然的污染破坏众所周知的核污染(对比) ,突出化学药品的危害。有效地传达了作者所在强调的信息,突出了人类滥用改变自然力量的可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六、了解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说说下面两句哪一句翻译得更好

7、?为什么?(1)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2)曾经一度纯净的井水,也给饮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明确:在“危害”的前面, (1)句比(2)句多了一个修饰词“不知不觉” ,能更准确地说明化学药品留在土壤中,随着地下溪流,进入原本纯净的井水造成的危害,是人们所认识不到的。课文用词准确、严密。2、请在第 2 段中找到其他用语准确、严密的句子。明确: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 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第 3 页 共 3 页3、第 7 段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是如何来说明的?明确:“几乎” “普遍” “不加选择” “无论其是好是坏”这些词句准确地说明了化学药品的危害之大, “或许” “仅仅” “屈指可数” “几种”这些词语极好地说明了化学药品的作用之小。总结: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某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如形容词、副词、关联词等,特别要注意肯定与否定、范围大小、程度深浅、关联词前后顺序等之间的关系。七、课文联想拓展:除课文是提到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人类需要做些什么?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污染。八、布置作业: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300 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