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交通工程学时数:6 学分数:96总学时:96+1 周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工程专业高职高专学生,属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道路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悉我国道路设计的规范与标准,掌握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有关技术指标对实际道路进行设计的主要方法;最终具备道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了解道路功能、分类和道路运输的特点,熟悉国内外道路运输的发展概况。第二章 道路交通基础了解道路设计涉及到的车辆及其分类、计算行车速度、交通量概念、路段及各类交叉
2、口通行能力概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原理;掌握道路交通能力计算方法,城市间公路干线网络规划原则及方法,人行道与非机动车专用道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等。重点掌握与道路交通相关的概念,我国道路设计的有关参数及其标准。第三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了解机动车车行道、非机动车车道、人行道的参数及其标准,路肩、分车带、路缘石、边沟与路拱设计及其标准,道路横断面布置等;掌握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及具体设计方法,能熟练绘制道路横断面图。第四章 道路平面设计了解道路平面设计有关技术参数,包括圆曲线、缓和曲线、曲线超高及加宽等;掌握平面线形组合与衔接、路线坐标与方位角、行车视距的计算方法与步骤。熟练掌握道路平面图的绘制要求与绘制方法
3、等。重点掌握道路平面设计的标准及相关参数,能熟练绘制道路平面设计图。第五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了解道路纵坡、竖曲线概念,纵断面线形与平面线形的组合与协调方法;掌握纵断面设计的原则与步骤,桥梁与隧道的线形设计方法以及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方法。重点掌握不同类型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标准及具体设计方法。第六章 高架道路了解城市高架道路的特点,设置高架道路的条件和一般原则;掌握高架道路设计原理、方法及其示例。重点掌握高架道路设计的技术标准及方法。第七章 道路管线工程了解道路管线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管线杆线布置原理与方法,管线综合原理与方法,地下综合管道的类型、设计方法等。重点掌握地下管线布置原则及设计方法。第八章
4、 道路路基设计了解路基概念及分类,路基组成及其分类,路基破坏现象及其原因,路基湿度状况及土基潮湿类型;掌握土基填料选择与压实方法,路基边坡与挡土墙的设计。重点掌握土基抗变形能力计算及稳定性评定方法,路基设计原理。第九章 路面工程设计了解路面相关概念、路面组成及分类,沥青类路面特性、分类及其施工要求,柔性路面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及施工工艺,刚性路面特点、种类;掌握路面设计指标、结构组合、厚度选择标准及原理、路面结构层弯拉应力计算方法、路面板厚度确定方法及接缝设计技术。重点掌握路面设计原理,设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第十章 道路建筑材料 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种类、各类建筑材料特点及适用性,掌握不
5、同道路路基和垫层所用材料的确定方法。重点掌握不同类型道路条件下建筑材料选择的方法。第十一章 路面管理系统了解路面管理系统概念,路面状况数据收集方法,掌握路面使用性能及路面病害防治与维修原理。重点掌握路面状况及性能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路面维护的主要技术指标。第十二章 桥面及其他场合的铺装材料了解桥面铺装原则,广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铺装方法等。第十三章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道路设计、路面管理中的应用。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但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技术术语,而且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的设计规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课堂
6、教学和实际设计相结合为主的教学形式,并辅助以课后自学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在课堂上,教师应对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对教材中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要结合实例或示例,应用设计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对道路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进行具体讲授,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能力。由于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大量的图表对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进行阐述,为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制作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是必要的。在课堂讲授中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术语应
7、给出英文翻译。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课程内容可采用课后自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学内容主要以大纲中第七、第九和第十章的内容为主。自学内容虽然不占用课堂教学学时,但要纳入考试范围。自学方式应为教师提前下发自学提纲、指定参考书,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一定量的与自学内容相关的参考题。自学的内容量大致为理论教学总学时数的 20%。作业及课程设计: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使学生能够应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进行实际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课后要布置作业并要有课程设计环节。重点章节内容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应结合各章所讲授的内容,由教师编写一定
8、难度的题目布置给学生,题目应尽量覆盖本章的全部内容。作业次数以 8-10 次为宜。课程全部结束后安排一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道路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各项标准有较深刻的理解,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道路平、纵断面设计,并提出部分具有创意的方案。设计内容应以实际问题为基础,作一些必要的简化。在课程设计中应尽量安排学生利用计算机编制计算程序进行必要的计算和绘制工程设计图。课程设计的时间为 1 周,其具体内容详见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考核环节:本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考核时要注重对道路工程概念与基本原理的掌握,考试内容应包括概念、技术原理掌握、设计规范、问题剖析等。成绩评定建议:平时作业占 30%,期末
9、考试占 70%。四、课时分配章 节 总 课 时第一章 绪论 2第二章 道路交通基础 6第三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12第四章 道路平面设计 12第五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12第六章 高架道路 6第七章 道路管线工程 4第八章 道路路基设计 12第九章 路面工程设计 14第十章 道路建筑材料 4第十一章 路面管理系统 6第十二章 桥面及其他场合的铺装材料 4第十三章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涉及城市交通、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不包括道路立交设计的内容。计算机应用部分只介绍一些趋势,讲授要注意重点。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测量学、选线设计。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 徐家钰等编著,道路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 李泽民编著,城镇道路广场规划与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 方福森主编,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4 姚祖康主编,路面管理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