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57636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行政组织理论_完整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章 绪论1、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2、组织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之中,最初出现的人类组织是家庭、氏族、部落,以后逐渐产生了阶级。组织是两个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3、行政组织: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2、、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4、行政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在议会制国家中,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及地方行政机关(2)在总统制国家中,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以总统为首的立法、司法机关相独立的行政机关,以及各级地方行政机关。(3)在我国,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系统,其职责是负责贯彻执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法律、政策和决定,并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5、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物质要素: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首先要选择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3、,并对选择的程序和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设备(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要素:目标(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责权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人际关系。6、行政组织的性质1.一般性质:静态的组织结构;动态的组织过程;生态的组织环境;心态的组织意识。2.特殊性质: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表现的特性:阶级性,是行政组织的核心,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 根本目的就是维

4、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权威性,行政组织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强制服从是行政组织权威的突出特征。法制性,是行政组织权威性的基础,行政组织的任务、责任、权力是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必须以法律为基本依据。系统性,行政组织从纵向看,主要以分层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横向看,横向职能部门划分,分工领导和管理各有关的事务。主动性,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7.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现代社会存在五大组织系统:国家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和政党组织。管理对象不同(行政组织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企业、事业、群团组织以本组织或本群团所联系的那部分群

5、众为管理对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行政组织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的规范及达到规范的措施;企业、事业、群团组织则提供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局部的行为规范);活动依据不同(行政组织以国家权力运行规律为活动依据;企业、事业、群团组织则以本领域内的发展规律、规章为活动依据);活动目的不同(行政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企业、事业、群团组织以追求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精神利益为目的)。8、比较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1)企业组织只是以本组织为管理对象,行政组织除管理自身组织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2)企业组织以从事物质、非物质商品生产和流通为活动内容

6、,行政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即达到目标的重要措施。(3)企业组织主要以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和各种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为自己活动的依据,行政组织则以国家权力运行规律为自己的活动依据。(4)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和营利,故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行政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9、行政组织的功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10、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政治功能,最集中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经济功能,组织经济建设成为行政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文化功能,主要包括

7、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功能,主要包括(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证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环境保护。11、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广泛性与有限性,行政组织的功能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又是有限的,表现在:(1)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2)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干预。(3)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4)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有限。稳定性与变异性。12、行政组织生态和心态研究的内容:包括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13、行政组织动态研究的内容:包括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变革14、行政组织

8、理论的学科性质行政组织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决定了行政组织既有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共有的社会性。1.行政组织的阶级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而对同一种行政组织现象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2.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又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15、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行政组织理论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行政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学又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2.行政组织理论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研究主要局限于组织自身,管理学研究是全面的

9、。 组织学是管理学的分支。3.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而产生,行政组织理论是从行政管理学中分离饿独立出来的。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对行政组织理论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16、研究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体系。(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4)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

10、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17、研究行政组织理论对我国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行政组织改革是我国当前开展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进行的必要条件。还没有根治职能滞后、权力过分集中、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官多兵少、人浮于事等弊端,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呼唤着行政组织理论的深化。18、研究行政组织理论对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素质的作用(1)国家政权是由人来掌握的,人是行政组织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行政工作人员是政府功能的的履行者、机构的组成者和权力的执行者。如何调动行者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行政工作人员的潜力,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科

11、学的行政组织管理,就能有利于调动行政工作人员潜力。反之,则相反。因此,认识掌握行政组织自身管理规律,有利于由于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2)研究、学习行政组织理论,使行政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按照行政组织建立、运行的规律办事,也可以提高行政工作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有助于行政工作人员素质提高。第 2 章行政组织的演变1、古埃及行政组织(1)在公元前 3100 年左右的早期王朝就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国王称为法老,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的权力。法老之下设宰相,主管行政、司法、经济,协助法老处理全国政务。宰相之下设一批大臣,分管财政、水利建设和各州的事

12、务。在地方,行政长官是国王的命官-州长,他们同时握有行政权与司法权,也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为国王征收赋税、征发劳役,管理地方水利工程。(2)古埃及的行政组织是高度混同的,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及官员之间的权限虽有所分工但没有明确的划分,法庭也未从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祭司在国家机构中占显著地位。2、古希腊行政组织(1)出现了许多政体各不相同的城邦国家,雅典是其主要代表(2)雅典的城邦制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颁布了民主改革的宪法。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四百人会议:负责准备和审理公民大会的提案民众法庭: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可推举陪审员,组成陪审法庭五百人会议:由

13、四百人会议改编,负责行政事务,并选举了负责军事的十将军委员会元老院:是贵族会议,可以监督、干预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权审判执政官的渎职罪(3)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强调依法行政;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行政职能简单。3、古罗马行政组织(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行政组织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人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是高级长官中最高官职,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检察官:主要负责税收,对公共工程的监督保民官:是平民的代言人,职责是维护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民主制的一大特色营造官: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帝国时期建

14、立了独裁性的元首制度。人民大会的作用越来越小,执政官、财务官、罗马市长的高级官员的选举转归元老院,人民大会只行使一下批准的手续。从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登上罗马政治舞台开始,确立了绝对专制的元首制度。大约在公元 1 世纪的克劳狄王朝时期,主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已经形成。4、奴隶制时期外国(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行政组织的特点(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行政职能的内容多限于宫廷内部的管理。(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5、封建

15、制时期英法两国行政组织的特点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6、英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组织(1)中央行政组织的演变国王和贤人会议:公元前 9-10 世纪,贤人会议由贵族组成,是由国王不定期召集的中央会议,还是全国最高法庭,权威高于国王个人。贵族会议和御前会议:威廉时期,御前会议的出现意味着国王和国家行政组织开始从贵族会议中分离出来,意味着王权的上升。上下院

16、:14 世纪中叶,由御前会议演化而来,上院由国王指定的僧侣、大贵族组成(贵族院),下院由地方代表组成(众议院)。枢密院:都铎王朝时期,小型精干的班子演变而来,其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枢密院大臣各司其职,负责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2)地方行政组织的演变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其行政长官由郡会议、百户会议产生。英国的地方政府基本上半自治的状态,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故有“地方自治之乡在英国”的说法。7、法国封建时期的行政组织(1)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的封建领主,实际上各封建领主各自为政,不聆听国王的政令。各封建主还有自己的行政机关。(2)等级君主制:指三级会议与君主并存。三级会议

17、由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和富俗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组成。(3)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三级会议被解散。由国王和他的几位亲信大臣组成最高国务会议。检察官的设置,是法国完成中央集权化的行政框架的重要标志。8、英国内阁的职能(1)行政职能(2)决策职能(3)立法职能9、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的职能(1)管理交通道路(2)维护公共秩序和治安(3)搞好环境卫生(4)制定和实施城乡计划(5)发展公共事业(6)提供福利服务10、美国独立管理机构的性质及特点(1)专业性强,管理职能单一。其首长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2)具有独立性。由于专业技术较强,其法律、政策不因政府的政策变动而变动,故在法律范

18、围内他们自行决定执行中的政策权利。(3)行使混合权力。独立行政机构不仅有行政权,而且有准立法权、司法权。(4)办事效率高。由于权力集中,办事程序简化了,再加上管理职能单一,管理者对同类问题具有丰厚经验,因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独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各种专门委员会,如中央情报局、民权委员会、人事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储蓄系统等。11、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1)联邦政府最初由 13 个州,现在由 50 个州组成。州政府根据州的宪法加以组织,和联邦政府一样,也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制,不存在直接的领导和从属关系。州政府有权在本州范围内征税,有关社会

19、福利、教育、医疗卫生、治安和警务等方面的事务由州自主负责。12、美国市政府组织形式的多样性(1)市长-市议会制(2)市经理制(3)委员会制(4)大都会区制13、法国地方行政组织的特点即每一个层级,既是地方的国家行政机构,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其机构为各级政府及其行政长官,同时又是地方团体自治行政机关,其机构是议会及议长。前者负责国家在地方的事务,后者负责纯地方事务。14、美国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特点(1)美国的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集体的政治责任。在美国,政策由总统决定,政治责任由总统承担。内阁仅仅是总统的顾问机构和各部部长之间交流信息的机构(2)美国内阁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总统

20、与阁员是上下级关系。而英国的内阁则要向议会负责,阁员与首相是同僚关系,若议会提出不信任案,内阁应集体辞职。(3)美国内阁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成员,没有固定的会期。15、法国地方行政组织与中央行政组织的关系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下各国的共同要求。16、法国与美国总统职权的不同特点法国总统:具有任命总理及政府成员而无需议会批准的权力,由主持部长会议、签署部长会议决定的法定权力,有仲裁政府各部门不同意见的权力。享有最高行政权。美国总统:政策由总统决定,政治责任由总统承

21、担;内阁会议由总统自行决定。17、美国地方行政组织(1)美国县政府组织,职能是执行州的行政职务(2)市行政组织,职能主要有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公共教育、财政及市场管理(3)镇行政组织,职能为办理镇的选举、济贫、修路、管理小市场、排污供水(4)特别行政区,职能是防火、供水、排水、土壤保护、河流管理18、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英、法、美)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行政组织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科学化(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

22、济和社会职能为主。这表现在近年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三权分立作为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下各国的共同要求。19、三公九卿制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总管军事)、御史大夫(皇帝的私人秘书,负责监查);三公

23、之下下设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20、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1、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到内阁的演变。(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

24、家”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22、孙中山的五权并立制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23、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1)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执掌,设参众两院,建立议会制度和内阁制度,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开始初具现代特征。(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孙中山逝世以后,这一体制并未得到真正实现,因为实际上国民大会所拥有的权力很小,而总统的权力很大。(3)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

25、制。法律规定政府主要长官都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军权制主张,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24、中华民国总统制与内阁制演变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913):先是总统制;1912 年,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实行内阁制。(2)北洋军阀时期(19131928):在内阁制、总统制、帝制中变动。25、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及其与国民党的关系国民政府由五院组成,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1)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选任。行政院院长总揽全国行

26、政,其角色近似于内阁首相。(2)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与监察院分别是国民政府下属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考试机关与监察机关,其院长均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选任。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是新中国行政组织诞生的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四个委员会。第二阶段:54 年宪法体制时期(1955196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地位)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组成) 总理、副总理、部

27、长、主任、秘书长。(领导体制) 集体领导(通过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进行工作)。(组织结构) 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秘书机构。(总理产生) 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然后国家主席任命。第三阶段:文革及拨乱反正时期(19671974):军管会、革命委员会(先是四权合一、后成为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机构)、75 年宪法(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任免)。1979 年的地方政府组织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从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专司行政。1979 年起,各地方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第四阶段:1982 年宪法体制(19751982):国务院(领导体制) 总理负责制。(

28、总理产生)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免。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1)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保证的。(4)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了上下级或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不清,从而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虽然过去已经进

29、行了几次大的改革,但往往都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方式是导致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所以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就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前提和基础。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的组成、职能与机构设置(1)组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地方行政正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乡长、镇长、秘书长、部门首长组成(2)职能: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执行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0、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管理本区域内经济、文化建设和民政、财政、公安、司法行政、监察等工作领导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撤销它们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决议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等。(3)机构设置:(1)政法管理部门(2)经济管理部门(3)综合管理部门(4)经济和社会的监督部门(5)教科文卫管理部门(6)其他管理部门第三章 外国行政组织理论1、柏拉图的行政组织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行政组织思想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与政治家篇里。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几个

31、方面:(1)社会分工是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人们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从而产生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等级构成:监国者治理城邦、五十保卫国家、工匠从事物质生产。(2)“无学识者不能治国”,只有集知识与权力于一身的哲学家才能承担。(3)治国者必须以教育为“第一要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手段。(4)柏拉图晚年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思想,因为他感到要实现德才兼备的好人治国十分困难。2、亚里士多德的行政组织思想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在他的政治学里,他表达了其行政组织思想:(1)他提出了三权分立的雏形,即无论那种整体的国家都应该包括三中机构: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2)设置行

32、政机构的依据在于: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行政机构的设置要以管理的业务或对象为依据;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行政机构与之相适应。(3)提出了行政组织应当具有一定的职能,如城邦监护职能、公共财政、军事职能等。(4)行政人员的任用的原则是:适用、专任、德才兼备。(5)建立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6)崇尚法治。3、马基雅维利的四项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他的君主论与讲话集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这些原则主要有四项: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的原则;持续存在下去的原则。4、官房学派及其理论观点。官方学派是指

33、16-18 世纪德意志、奥地利的一些财政及行政改革学家和学者,由于彼此观点接近而形成的一个特殊集团。他们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1)建立统一的、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与方法;(2)主张选用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国家官职;(3)主张国家行政组织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为若干部门来管理,并提倡简化礼仪和行政手续;(4)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利,强调人民对国家行政管理的服从。5、汉密尔顿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里。他的主要观点为:(1)主张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2)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力)。6、密尔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代议制政府里。他的主要观点为:(1)衡量

34、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2)政府的职能应该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3)行政组织合理分工,实行个人负责制;(4)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由有特殊专业性的人才来担任。7、对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的评析由于受社会分化及国家各类组织分化水平不高的限制,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大都包含在国家管理思想中,往往与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含混在一起,没有单纯的行政管理思想,更没有单纯的行政组织思想。尽管如此,西方早期行政组织思想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关于行政组织的职能、行政组织的分工和机构设置、行政组织的用人原则、行政组织的内聚力原则、行政组织的法治管理以及依法行政等思想,都成为后来行政

35、组织理论的渊源。8、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三个时期(1)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2)民主共和国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3)政治学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为行政组织学的独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西方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基础,致使经济组织理论研究的代表常常成为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先驱,由于种种原因,行政组织理论与一般组织理论的质的差别没有得到科学的说明。9、威尔逊的行政组织思想威尔逊是独立的行政科学的创始人,他在 1887 年

36、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了其关于行政组织的思想:要求首先明白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任务;倡导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强调行政组织应成为公众信赖的机关。10、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原理美国工程师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于 1911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他主要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涉及到的组织思想有四点:主张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开来;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即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适当放权。1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五要素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2、韦伯的三种权威类型(1

37、)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权威(2)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权威(3)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13、古立克、厄威克的组织理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这一学科名称。(1)古立克总结出了管理的七要素: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这七项的英文首字母架在拼成:POSDCRB.(2)古立克与厄威克共同整理出了管理的八条原则:目标原则、权责一致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14、官僚制组织的特征第 1、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占有一个明确说明了具体职权的职位;第 2、组织内成员享受的待遇相对固定,并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第 3、组织内

38、层级节制,强调隶属关系;第 4、强调组织的专门化;第 5、组织靠规章制度来加强管理;第 6、组织管理以书面文件“档案”为基础15、传统行政组织理论有什么特点答案:首先,由于理论家所处的国度,以及自身的经历与专长上的差异,是科学管理的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管理的行政组织理论与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理论无论在思考问题的着眼点,还是在研究与论证问题的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别。其次,由于理论家处在一个相同的经济、政治时代,其基本价值观又有相同的取向,所以其理论也有相同之处:第一,都追求组织效率;第二,认为行政组织就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一致、法规完备的体系;第三,对人

39、性持悲观态度;第四,采用静态、机械和理想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一时期的理论既有突出的贡献,又有明显的片面性,其主要表现是:第一,他们在强调行政组织的制度、法规、程序重要性时,没有看见制度、法规之繁荣可能对组织目标毫无用处;第二,提出的一般组织原则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基本思想,但过分追求原则的普遍适用性与完美性;第三,强调行政组织非人格化和理性化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要求;第四,只看到行政组织的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而没有看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16、分析传统时期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1)贡献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的引入组织管理之中,提出了职能化管

40、理的原理,为构造科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奠定了一般的原则基础。总结概括出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理,作为组织结构的依据,力图构建高效的等级制组织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政治形态,强调组织的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2)不足他们只研究了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的研究只将组织当做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未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17、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梅奥是早期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人际关系学说也是行为科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工业文明里的人的问题。梅奥与其合作者为研究人际关系,于 1

41、923-1926 和 1927-1932 两次实施了有名的“霍桑实验”。梅奥的基本思想是:一是提出了“社会人”理论,认为人除了要求获得劳动收入以外,还希望获得安定、友谊和归属感;二是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说法,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作为价值标准,妥善对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三是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18、巴纳德的组织要素与平衡理论(1)组织:是有意识调整了的两个人或更多人的行为或各种力量的系统。(2)组织三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3)权威来自接受: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威是自下而上的。具备四个条件:组织领

42、导者的命令必须让组织成员理解,凡是无法被理解的命令不可能具有权威性命令必须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命令必须照顾组织成员的利益命令必须具有可行性 (4)组织平衡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能否维持组织的内外平衡。组织的内部平衡即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与组织对成员的满足能否保持平衡。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也应当有所变化。(5)非正式组织:是由组织中的个人接触、交互影响、自由结合形成的联合体。具有促进信息传递的功能能够影响和激发成员为整体服务的愿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正式组织可以借助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避免正式组织控制过多过滥,有利于保持个人

43、尊严。19、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西蒙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以巴纳德思想作为出发点,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全面、成熟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尤其主要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组织决策理论。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管理行为(或行政行为)。西蒙的行政组织四项主要包括:组织是一个决策系统,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决策。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取决于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合理选择的手段;由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手段和目的上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整合,因而职能追求在当时条件下令人满意的决策。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一方面,组织要为个人根据其贡献提供一定报酬,另一方面组织成

44、员同时又必须对组织做出贡献。他提出了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有:权威、组织认同、信息沟通、培训、效率。他提出了组织设计论,认为组织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和为决策所必需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作;要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应当:建立组织的目标体系、进行分工、确立组织的工作中心、进行组织的权力配置。20、对行为科学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1)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特点注重对组织中的人进行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提出组织应当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使组织研究从传统的静态研究转入动态研究。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注重对组织决策问题的研究。(2)行为科学行

45、政组织理论的成就与不足成就: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揭示了组织的社会心理特征,批判了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在这方面的不足,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不足:过分偏重对人的研究,贬低了结构、法规与制度对行政组织的重要意义;过分注重对个别的事实的研究,而忽视对组织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致使研究日趋支离破碎,缺乏有力的理论统御这一时期组织的研究仍然是带有封闭性质的21、柏森斯的行政组织理论柏森斯代表作是社会系统论、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他认为任何一种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处在各个社会系统中的社会分系统,在此社会系统之内又包括了许多小的社会系统。处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必须具备这样几个特质:适应环境;达成目标;

46、统一协调;形态维持。这四个方面的特质主要通过组织的三个层级来维持:决策层级,负责决策和组织方向;管理层级,负责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活动和组织与外部团体之间的接触;技术层级,这是组织目标的直接完成者。这三个层级有着明确的界限。22、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行政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理论)他们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继柏森斯之后,于 1970 年合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其主要观点是:(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接受足够的投入,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同时提供足够的产出给外部环境,以便保持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关系。(2)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一般由这样五个分系统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

47、;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3)提出了组织的权变观念,认为权变观点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组织理论所持的基本观点是:权变理论强调如下思想:组织具有多变量性,应当具体地研究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每个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分系统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因而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权变理论致力于谋求组织与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23、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1947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发表政府生态学,认为政府组织与行政行为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因素。1957 年,夏威

48、夷大学东西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雷格斯发表了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一文,1961 年出版行政生态学一书。其基本思想如下:(1)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融合型传统农业社会的行政组织与其他立法、司法组织混同,行政组织内部分化也很低;棱柱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行政组织,既有现代的因素,又有传统的因素;衍射型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与立法、司法组织分开,行政组织内部分工也很清楚,各司其职。(2)雷格斯重点分析了棱柱型即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组织。雷格斯指出:棱柱型行政模式有三种特征:异质性并存,即在同一社会中呈现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规范与观点。形式主义,即法律与现实的严重脱节。重叠性,即传统与现代社

49、会的结构彼此重叠。一方面有国会、行政机构、选举制度,另一方面又有影响很大的家族、宗教团体等。(3)考察了经济机制、社会机制、社会沟通网络、政治制度、政治信念、意识形态等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形态之间的制约关系。只有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并根据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的行政组织,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24、行政组织中的帕金森定律与彼得原理(1)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是 1909 年出生的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行政学理论家。他在 1958 年出版帕金森定律(或为官场病),剖析了英国行政部门的种种弊病,其中所反映的这些“弊病”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在各国引起反响。他认为官场通病主要有三种:其一,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关,职工人数总是不断膨胀;其二,现代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其三,组织的低效源于自发的嫉妒病;其四,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2)彼得原理 美国管理组织学者彼得与记者霍尔在 1969 年合作出版彼得原理(或升官病),作者认为,每个组织都充塞着不称职者,每个人都想晋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