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 拌 混 凝 土 各 环 节 质 量 控 制前 言第一章、原材料的选用、进场检验及质量控制编 制 人 : 田 茂 银2011 年 5 月 10 日前 言混凝土英文:Concretes 搅拌中的混凝土,简称为“砼(tng)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 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 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也称砼,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 经搅拌振捣成型, 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
2、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 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的历史:混凝土的历史混凝土锯片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 膏、火山灰等。自 19 世纪 20 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 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 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20 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
3、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 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 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下一步商品混凝土重要发展目标,目前已经开始应用。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的种类:1、按胶凝材料分有: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 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有机胶结料混凝 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容重分有:重混凝土,容重 26005500 公斤/立方米甚至更大;
4、普通 混凝土,容重 2400 公斤/立方米左右;轻混凝土,容重为 5001900 公斤/ 立方米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等。2、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 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3、按施工工艺分主要有: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 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 )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4、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有: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流动 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
5、等。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而产生强度。一般说来,饮用水都可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过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都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的影响。集料不仅有填充作用,而且对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和变形等性质 有重要影响。 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质,可加入外加剂。由于掺用外加剂有明显的技术 经济效果,它日益成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水泥,在混凝土搅拌时也可掺入磨细的矿物材料掺合料。它分为活性和非活性两类。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性和颜色
6、等。第一章、原材料的选用、进场检验及质量控制普通工程所用混凝土胶凝材料一般由水泥及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分为单掺或双掺,特殊混凝土有的掺硅灰等)组成,砂、石作集料(特殊混凝土骨料掺钢渣、陶粒、金刚砂等骨料) 、与水、外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原材料的选择及应用在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居于首要位置,原材料进场时,应做好进场验收工作。控制各种原材料进场验收,是保证混凝土最终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控制不合格原材料的进场、确保不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从混凝土耐久性角度
7、出发,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总量中的碱含量、氯离子总含量,防止发生碱集料反应。现就常用原材料简单介绍:一、水泥:常用五大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其他还有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砌筑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品种,因在预拌混凝土中用量较少或根本不宜使用,在此不一一赘述。水泥种类及强度等级可根据不同工程及部位所用的混凝土不同种类及特点、施工工艺要求注意选用合适的水泥。注意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水泥应根据要求严格控制碱含量。碱含量可以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在供需合同中予以约定,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8、。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型硅酸盐水泥,代号 P。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 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型硅酸盐水泥,代号 P。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 42.5、42.5R、52.5、52.5R 、62.5 、62.5R。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1主 要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不 适 用 范 围1.早强快硬2.水化热高3.耐冻性好4.耐热性差5.耐腐蚀性差6.对外加剂的作用比较敏感1.适用早强快硬工程2.配制强度等级较高混凝土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2.受化学侵蚀水及压力水作用的工程2、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9、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代号 PO。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 32.5、32.5R、42.5、42.5R、52.5、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2主 要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不 适 用 范 围1.早强2.水化热较高3.耐冻性较好4.耐热性较差5.耐腐蚀性较差6.低温时凝结时间有所延长1.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2.配制建筑砂浆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2.受化学侵蚀水及压力水作用的工程3、矿渣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
10、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 ,代号 PS。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20%70%。允许用石灰石、窑灰、粉煤灰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中的一种材料代替矿渣,代替数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 8%,替代后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不得少于 20%。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 32.5、32.5R、42.5、42.5R、52.5、52.5R。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3主 要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不 适 用 范 围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水化热较低3.耐热性较好4.耐硫酸盐侵蚀性较好5.抗冻性较差6.干缩性较大 1.大体积工程2.配制耐
11、热混凝土3.蒸汽养护的构件4.一般地上地下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5.配制建筑砂浆1.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严寒地区并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 ,代号 PP。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20%50%。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 32.5、32.5R、42.5、42.5R、52.5、52.5R。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4主 要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不 适 用 范 围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水
12、化热较低3.耐热性较差4.耐硫酸盐侵蚀性好5.抗冻性较差6.抗渗性较好7.干缩性较大1.大体积混凝土2.抗渗混凝土3.蒸汽养护的构件4.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5.配制建筑砂浆1.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严寒地区并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3.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4.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 ,代号 PF。水泥中粉煤灰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20%40%。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 32.5、32.5R、42.5、42.5R、52.5、52.5R。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
13、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10主 要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不 适 用 范 围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水化热较低3.耐热性较差4.耐硫酸盐侵蚀性较好5.抗冻性较差6.干缩性较小1.地上、地下、水中和大体积混凝土2.蒸汽养护的构件3.一般混凝土工程4.配制建筑砂浆1.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严寒地区并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3.有抗碳化要求的混凝土工程6、水泥进厂检验:1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场“质量证明书” (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并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2 对于“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必须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名称,在复印件上必须有原件存放单位盖红色图
14、章证明,在复印件上必须有复印人签名;3 水泥应按同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分批验收储存,散装水泥以 500t 且不超过 30d 为一检验批;每批次进场水泥均必须按规定取样检验,取样样品按规定留置 3 个月以上备查。4 水泥应按批检验安定性和强度,需要时还应检验其它性能;5 水泥应标识水泥厂家、品种、等级、进厂时间、检验状态、保管人等。7、不合格品(废品)的处理不合格品水泥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有一项不符合 GB175、GB1344 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相应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单位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不
15、合格品水泥应降级或按复验结果使用。废品水泥当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 GB175、GB1344 规定时,该批水泥为废品。废品水泥严禁用于建设工程。二、砂石的分类及技术要求根据目前山东地区实际状况,由于受天然资源紧缺限制,大部分砂子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尤其是雨季来临封河期间,部分混凝土公司进场的砂为砂场储存砂,含泥量严重超标,混凝土公司应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砂子的储备工作。冬季为防止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应在气温降至 0 度之前储存足够的砂,防治砂中含冻块过多。砂子要防止进场和杜绝使用风化砂(土砂、旱砂) ,商品混凝土一般用中砂,要控制细度模数,砂中卵石含量。因天然砂资源较紧
16、张,济南地区已经大力提倡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碎石主要控制粒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坚固性,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为有潜在危害时,属碱碳酸盐反应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砂石一般不应露天存放,有条件的要做钢结构大棚进行遮挡,场地硬化,无积水,以便于避免生产中各种弊端及扬尘治理,露天存放易造成砂石雨季含水率变化较大,不易控制商混水灰比及塌落度,冬季亦有积雪、大冻块,均影响混凝土生产及质量控制。(一)砂的分类及技术要求1、砂的分类砂可按产源、细度模数和加工方法分类。(1)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1)河砂因长期受流水冲洗,颗粒成圆形,
17、一般工程大都采用河砂。2)山砂存在于山谷或旧河床中,颗粒多带棱角,表面粗糙,石粉含量较多。(2)按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3)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破碎砂两大类。1)不需要加工而直接使用的为天然砂,包括河砂、海砂和山砂。2)人工破碎砂则是将天然石材破碎而成的或加工粗骨料过程中的碎屑。2、砂的技术要求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砂的技术要求有:(1)细度模数1)粗砂( f 为 3.73.1)2)中砂( f 为 3.02.3)3)细砂( f 为 2.21.6)(2)颗粒级配砂按 0.630m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为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
18、 1-11 的任何一个区以内。砂颗粒级配区 表 1-11区 区 区10.0 0 0 05.00 100 100 1002.50 355 250 1501.25 6535 5010 2500.630 8571 7041 40160.315 9580 9270 85550.160 10090 10090 10090注: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 1-11 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 5.00mm 和 0.630mm 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 5%。2、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区砂。当采用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
19、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3、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且通过 0.315mm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 15%,通过 0.160mm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 5%。(3)含泥量砂中的含泥量(砂中粒径小于 0.080mm 颗粒的含量)应符合表 1-12 的规定。砂的含泥量 表 1-12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 C30 小于 C30含泥量(按重量计% ) 3.0 5.0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应不大于 3.0%。高强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 2.0%。对C10 和 C10 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予以放宽。(4)泥块含量砂中的泥块含量(砂中粒径大于 1
20、.25mm,以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 0.630 mm 颗粒的含量颗粒的含量)应符合表 1-13 的规定。砂的泥块含量 表 1-13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 C30 小于 C30泥块含量(按重量计% ) 1.0 2.0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 1.0%。高强混凝土用砂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对 C10 和 C10 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予以放宽。(5)坚固性(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五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 1-14 的规定。砂的坚固性指标 表 1-14混凝土所处
21、的环境条件 循环后的重量损失(%)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 8其它条件下的混凝土 10注: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重量损失率应小于 8%。(6)砂中的有害物质级配区累计筛余(%)筛孔尺寸( mm)砂中如有云母、轻物质(砂中相对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表 1-15 的规定。砂中的有害物质 表 1-15项目 质量指标云母含量(按重量计% ) 2.0轻物质含量(按重量计% ) 1.0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成 SO3 按
22、重量计%) 1.0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的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注:1、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应不大于 1.0%。2、砂中如发现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7)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使用含碱量小于 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 集料反应的掺合料;2)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3、特点及适用范围表 1-16 所示
23、为砂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砂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 1-16品种规格 特 点 适用范围粗 砂 砂中粗颗粒过多,保水性差 配制水泥用量较多或低流动性混凝土中 砂 粗细适宜,级配好 配制各类混凝土细 砂 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稍差 保水性好,但硬化后干缩较大,表面易产生裂缝4、质量控制及储存注意事项(1)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2)不合格品处理砂的检验结果如有不符合 JGJ52 规定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经过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
24、且经济上又较合理时,方可允许应用该砂拌制混凝土。严重超标的进行退场处理。(3)砂进场检验:重点检查砂的产地、规格、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杂物等。应注意检查运输车厢中、下部砂的质量。冬期时进场的砂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1 砂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 400m3 或 600t 为一验收批,当同产地砂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定期取样检验。2 砂应按批进行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应符合 JGJ52-92 有关标准的要求,需要时还应检验其他性能。3 砂应按品种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和储存时应
25、采取措施,保持洁净4 雨季施工,应尽量储存到钢结构大棚下边或覆盖,控制含水量的变化,保证砂含水率的稳定性;冬季施工,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砂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宜冻裂物质。5 堆场应用硬质地面,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6 砂应标识厂家、品种、规格等级、进厂时间、检验状态、保管人等。(二)碎石的分类及技术要求(一)石的分类石可按石的形状及级配不同分类。(1)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 5mm 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或碎卵石。碎石比卵石干净,而且表面粗糙,颗粒富有棱角,与水泥石粘结牢固。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 5mm 的颗粒称为卵石。天然卵石
26、有河卵石、海卵石和山卵石。(2)按石子级配不同分为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1)连续粒级是指颗粒的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分级,其中每一级集料都占相当的比例。连续粒级分为 510mm、516mm、520mm、525mm、531.5mm、540mm 等六种规格。2)单粒级是省去一级或几级中间粒级的集料级配。单粒级分为 1020mm、1631.5mm、2040mm、31.563mm、4080mm 等五种规格。(二)技术要求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 ,石的技术要求有:(1)颗粒级配: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1-18 的规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表 1-18累
27、计筛余按重量计(%)筛孔尺寸(圆孔筛) (mm)级 配 情 况公 称粒 径(mm )2.50 5.00 10.0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51095 100801000150 516951009010030600100 520951009010040700100 52595100901003070050 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 连续粒级5409510075903065 050 102095100851000150 单粒级 1631.59510085100 0100 2040 9510080100 010
28、0 31.563 95100 7510045750100 4080 95100 7010030600100注: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石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mm。对强度等级为 C60 级的混凝土用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1.5mm,对强度等级高于 C60 级的混凝土用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25mm。(2)含泥量: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粒径小于 0.080mm 颗粒的含量)应符合表 1-19 的规定。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表 1-19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 C30 小于 C30含泥量(按重量计% ) 1.0 2.0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
29、泥量不应大于 1.0%。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含泥量可由表 1-19 的 1.0%、2.0%,分别提高到 1.5%、3.0% ;等于及小于 C10 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2.5%。对高强混凝土用石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0.5%。(3)泥块含量: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集料中粒径大于 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 2.5mm 的颗粒含量)应符合表 1-20 的规定。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 表 1-20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 C30 小于 C30泥块含量(按重量计% ) 0.5 0.7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0.
30、5%。等于及小于 C10 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 1.0%。对高强混凝土用石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2%。(4)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 2.4 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 0.4 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应符合表 1-21 的规定。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 表 1-21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 C30 小于 C3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 15 25注:等于及小于 C10 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针、片状含量可放宽到 40%。对泵送混凝土用石其针、片状含量不
31、宜大于 10%。对高强混凝土用石其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 5.0%。(5)压碎指针值:1) 碎石的压碎指标值(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应符合表 1-22 的规定。碎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 1-22岩石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 碎石的压碎指针值(%)水成岩 C55C40C35 1016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C55C40C35 1220火成岩 C55C40 13C35 302) 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 1-23 的规定。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 1-23混凝土强度等级 C55C40 C35压碎指标值(%) 12 16(6)坚固性: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碎石或卵石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
32、力)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经五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 1-24 规定。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指标 表 1-24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循环后的重量损失(%)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的混凝土 8其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 12注: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坚固性重量损失率应小于 8%。(7)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质:碎石或卵石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及卵石中的有机杂质等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 1-25 的规定。碎石或卵石的有害物质含量 表 1-25项 目 质 量 指 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
33、成 SO3 按重量计%) 1.0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 0.95(8)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为有潜在危害时,属碱碳酸盐反应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如必须使用,应以专门的混凝土试验结果作出最后评定。 (山东地区较少。 )潜在危害属碱硅反应的,应遵守以下规定方可使用:1)使用含碱量小于 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2)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二、质量检验(一)检验标准石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有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
34、验方法 (JGJ53) 。重点检查石的产地、规格、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杂物等。应注意检查运输车厢中、下部石的质量。冬期时进场的石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二)检验批确定石应按批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批可按如下规定确定:(1)对集中生产的,以 400m3 或 600t 为一批;对分散生产的,以 200m3 或 300t 为一批,不足上述规定数量者也以一批论。(2)对同一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石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三)取样(1)取样方法: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 15 份(在
35、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部位取得) ,组成一组样品。2)从汽车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 16 份,组成一组样品。(2)取样数量: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 1-26 所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每一单项试验碎(卵)石的所需最少取样数量(kg) 表 1-26最 大 粒 径 (mm)试 验 项 目10 16 20 25 31.5 40 63 80筛分析 10 15 20 20 30 40 60 80表观密度 8 8 8 8 12 16 24 24含水
36、率 2 2 2 2 3 3 4 6吸水率 8 8 16 16 16 24 24 32紧密密度、堆积密度 40 40 40 40 80 80 120 120含泥量 8 8 24 24 40 40 80 80泥块含量 8 8 24 24 40 40 80 80针、片状含量 1.2 4 8 8 20 40 硫化物、硫酸盐 1.0注:有机物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值及碱集料反应检验,应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及数量取样。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名称、编号、取样时间、产
37、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式等。(四)检验项目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检验。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五)不合格品处理碎(卵)石的检验结果如不符合 JGJ53 规定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经过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上又较合理时,方可允许应用该碎(卵)石拌制混凝土。三、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 5%(特殊情况除外)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一、外加剂的分类及
38、其技术要求(一)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可按其主要功能分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二)外加剂的技术要求(1)泵送剂:1)匀质性:按国家标准规定,泵送剂的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 1-27 的规定。混凝土泵送剂的匀质性指标 表 1-27试 验 项 目 指 标含固量 液体泵送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6%之内含水量 固体泵送剂:应在生
39、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10%之内密度 液体泵送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0.02g/cm3 之内细度 固体泵送剂: 0.315mm 筛筛余应小于 15%氯离子含量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之内总碱量(Na 2O+0.658K2O)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之内水泥净浆流动度 应不小于生产控制值的 95%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按国家标准规定,受检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表 1-28 的规定。掺泵送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表 1-28性 能 指 标试 验 项 目一等品 合格品坍落度增加值,mm 100 80常压泌水率比,% 90 100压力泌水率比,% 90 95含气量,% 4.5 5.5
40、min 150 120坍落度保留值,mm min 120 1003d 90 857d 90 85抗压强度比,% 28d 90 85收缩率比,% 28d 135 135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应说明对钢筋无锈蚀作用3)其他:对泵送剂有特殊要求时,需要进行的补充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2)膨胀剂:按国家标准规定,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29 的规定。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 表 1-29项 目 指标值氧化镁 % 5.0含水率 % 3.0化学成分总碱量 % 0.75氯离子 % 0.05比表面积 m2/kg 2500.08mm 筛筛余 % 12细度1.25mm 筛筛余 % 0.5
41、初凝 min 45凝结时间终凝 h 107d 0.025水中28d 0.10限制膨胀率 %空气中 21d -0.0207d 25.0抗压强度 Mpa 28d 45.07d 4.5物理性能抗折强度 Mpa 28d 6.5注:细度用比表面积和 1.25mm 筛筛余或 0.08mm 筛筛余和 1.25mm 筛筛余表示,仲裁检验用比表面积和 1.25mm 筛筛余。(3)防冻剂:1)匀质性:按国家标准规定,防冻剂的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 1-30 的规定。混凝土防冻剂匀质性指标 表 1-30序号 试 验 项 目 指 标1 固体含量, %液体防冻剂:S20% 时,0.95S X1.05SS20% 时,0.90
42、S X1.10SS 是生产厂提供的固体含量(质量%) ,X 是测试的固体含量(质量%)2 含水率, %粉状防冻剂:W 5%时,0.90WX1.10WW 5%时,0.80WX1.20WW 是生产厂提供的含水率(质量%) ,X 是测试的含水率(质量%)3 密度液体防冻剂:D1.1 时,要求为 D0.03D1.1 时,要求为 D0.02D 是生产厂提供的密度值无氯盐防冻剂:0.1%(质量百分比)4 氯离子含量, %其它防冻剂: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5 碱含量, % 不超过生产厂提供的最大值6 水泥净浆流动度, mm 应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 95%7 细度, % 粉状防冻剂细度应不超过生产厂提供的最大值2
43、)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按国家标准规定,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表 1-31 的规定。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表 1-31性 能 指 标序 号 试 验 项 目一等品 合格品1 减水率,%, 10 2 泌水率比,%, 80 1003 含气量,%, 2.5 2.0初凝4 凝结时间差,min终凝 -150+150 -210+210规定温度() -5 -10 -15 -5 -10 -15R7 20 12 10 20 10 8R28 100 95 95 90R-7+28 95 90 85 90 85 805 抗压强度比,%,R-7+56 100 1006 28 天收缩率比,%, 1357 渗透高度比,%
44、, 1008 50 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1009 对钢筋锈蚀作用 应说明对钢筋无锈蚀作用(4)混凝土防水剂:1)匀质性:按国家标准规定,混凝土防水剂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 1-32 的规定。混凝土防水剂匀质性指标 表 1-32试 验 项 目 指 标含固量 液体防水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3%之内含水量 液体防水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之内总碱量(Na 2O+0.658K2O)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密度 液体防水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0.02g/cm 3 之内氯离子含量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之内细度(0.315mm 筛) 筛余小于 15%注:含固量和密
45、度可任选一项试验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按国家标准规定,受检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表 1-33 的规定。 掺防水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表 1-33性 能 指 标试 验 项 目一等品 合格品净浆安定性 合格 合格泌水率比,% 不大于 50 70初凝 -90凝结时间差,min,不小于 终凝 3d 100 907d 110 100抗压强度比,% 不小于28d 100 90渗透高度比,% 不大于 30 4048h 吸水量比,% 不大于 65 7528d 收缩率比,% 不大于 125 135对钢筋锈蚀作用 应说明对钢筋无锈蚀作用注:1.除净浆安定性为净浆的试验结果外,表中所列数据均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差值
46、或比值。2.“-”表示提前。(5)其它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还有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及引气剂等几个品种。1)匀质性:按国家标准规定,其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 1-34 的规定。匀质性指标 表 1-34试验项目 指 标对液体外加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3%之内含固量或含水量对固体外加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密度 对液体外加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0.02g/cm 3 之内氯离子含量 应在生产厂所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水泥净浆流动度 应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 95%细度 0.315mm 筛筛余应小
47、于 15%PH 值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1 之内表面张力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1.5 之内还原糖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3%总碱量(Na 2O+0.658K2O)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硫酸钠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泡沫性能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砂浆减水率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1.5%之内2)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按国家标准规定,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35 的规定。混凝土性能指标 表 1-35(1)试 验 项 目减水率,%,不小于 泌水率比,% ,不大于 含气量,% 收缩率比,% ,不大于外加剂种类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普通减水剂 8 5 95 100 3.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