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 输电线路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实施细则XXX 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监理部年月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实施细则批准: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编写: 年 月 日3目 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条例 .12.2 技术规范 .12.3 技术资料 .13.本监理标段工程概况 .13.1 工程名称及参建单位 .13.2 本监理标段工程规模 .23.3 主要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 .24.水保及环保目标的细化 .35.本标段重点控制区域和项目分析 .36.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机构 .47.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防治要求 .48.环保、水保管理措施 .48.1 施工准备
2、阶段 .48.2 施工期间 .58.3 施工方法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58.4 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68.5 线路工程特殊地段土方施工的保护措施 .78.6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749.环境保护 .79.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79.2 环境保护措施 .89.3 环保经费计划管理 .109.4 文明施工 .1110.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1111.目的为保证 XXX 工程建成环境友好型绿色工程,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解、细化,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环保目标、指标、措施。促使监理和施工人员增强环保观念,提高文明施工
3、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全面推行绿色环保施工,提高作业环境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做到“环境影响最小化”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进行细化,编制本实施细则。2.编制依据2.1 法律法规及条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 31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国家主席令 49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 120 号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 22 号) ;2.2 技术规范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GB/T 15772
4、-2008) ;3)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77-2002) 。2.3 技术资料1)建设单位下发的XXX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2)设计院下发的施工图纸及其它指导性文件;3)XX 电网公司及建设单位下发的其他有关文件;4)经建设管理单位批准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3.工程概况3.1 工程名称及参建单位(1)工程名称:XX 输电线路工程2(2)参建单位: 业主单位: XXX建管单位:XX 建设分公司设计单位: XX 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XXXX施工单位: XX 送变电工程公司XXXX 送变电工程公司XX 火电建设公司XXXX 送变电建设公司调试单位:XXX物资代办单位:XX3.2 本工程简况
5、3.3 主要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本工程为新建线路工程。新建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土建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架线及附件安装等;大部分塔基承载力较高,可采用掏挖式基础以及岩石嵌固基础;局部有完整中风化基岩出露的塔基可采用岩石锚杆基础;而在山间平地等覆盖层较厚的地带,采用大开挖阶梯基础和浅埋板式基础。对跨越树木密集地带采取同塔双回路建设高跨措施,尽量减少通道宽度,在地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铁塔基础采用掏挖基础,根据塔位地形配置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型式,尽量减少开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架线施工中,导引绳展放采用飞艇放线、张力架线施工方法,减少通道处理需进行树木砍伐的措施;本工程建设所需石料、碎石料和砂石料从
6、当地采石料场就近采购。4.水保及环保目标的细化本工程大部分地段为山区,应分别从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标志标识、绿色施工等方面进行控制,主要做到施工时应注意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开挖量,既要满足基础安全要求,又要防止扩大基坑挖掘范围,以利于减少山体、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工程建设中落实环保、水保方案及批复意见,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环保和水保3部门验收。5.本标段重点控制区域和项目分析5.1 林区本工程沿线区域均为林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发育较好,存在森林火灾隐患。在雨季,主要以暴雨为主,容易产生泥石流及诱发灾害,本地区泥石流类型多为小型洪水性泥石流。
7、5.2 陡峭山坡地区线路途经部分塔位位于陡峭的山坡上,地表为砂岩,胶结较差,浅层松散,抗雨水冲刷能力差,需要对开挖形成的高边坡采取防护措施,同时在上边坡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对塔位的冲刷形成冲沟。6.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机构为保证本监理标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项目监理部成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小组。监理单位项目部成立后,立即协助业主成立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机构,由工程参建各方的主要领导成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方指定主要专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环保、水保工作。要求设计单位要做到设计理念环境
8、保护,以设计为龙头,提倡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进行本工程的设计理念。要求各承包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环保、水保措施,报监理备案。项目监理机构制定实现环保、水保目标的监理细则,报项目法人审核批准。7.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防治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范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环保目标,本工程在建设时必须按照相关条款执行,达到工程建设的预期环保目标。该路径经过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对云南地区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基础施工基面开挖量,既要满足基础安4全要求,又要防止扩大施工基面挖掘范围。特别是在施工材料运输
9、时,注意对植被的保护,遵守本地区防火的规定。基础施工时按要求妥善处理弃土,做到生熟土分离存放,回填时保持地表原状,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8.环保、水保管理措施8.1 施工准备阶段1)施工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根据工程项目中环保的自身特点,制订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上报指挥部审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得批准施工。2)对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的建设要有详细的规划设计,报请指挥部安全环境监察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必须要留有原地貌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要输入电脑保存。3)砂石料场的选择要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必须具备开采证,经批准后方可采用。8.2 施工期间1)严格按照批准的施
10、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保措施贯彻于施工生产全过程中。2)作好环境保护实施记录(包括影像资料)及文档的管理,详细记载施工前、后的环境状况,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3)将有关原始地貌的影像资料底片及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一律输入计算机保存。4)工程完成后,配合建设单位对施工前后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并附上相关影像资料说明。8.3 施工方法中采取的环保措施(1)输电线路施工期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1)合理组织,尽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和缩短占用时间。2)严格按设计的塔基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多采用原状土开挖基础,避免大开挖土方的大量运输和回填。53)挂线
11、时采用机械挂线施工方法,以减少树木的砍伐和植被的破坏。4)线路施工、架设时应尽可能少地影响当地公路和铁路交通。5)施工时注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立即进行恢复,并对破坏的部分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对塔位边坡保护范围不够的回填土做挡土墙,对自然坡面易风化的做护面,对土坡和排水不畅的做排水沟,避免塔位的冲刷和水土流失。对处理基面易冲刷和流失的在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在基面上重新植被,大规模的护面采用喷浆的方法处理基面。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决不允许就地倾倒,采用搬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小且不影响农田耕作的低洼处或坡度较缓的地方分散堆渣,对沿线分散小型堆渣场,采取选择适宜
12、当地生长的草种,在线路沿线不同的弃渣场播种。对于砍伐的树木执行国家和本地区的相关赔偿政策。6)沿线林木保护措施本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除塔基外,原则上不砍树木;塔基定位,也应尽可能选择无或少树木处。对于必须砍伐的树木,施工单位应办理相应的手续并取得当地林业部门的相关文件,缴纳相应的植被恢复费。并对砍伐的树种、数量、面积作详细记录。7)应注意对景观及可能发现的文物的保护,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要立即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严禁损毁、哄抢和盗卖文物。8)办公垃圾到指定的处理地点进行处理;9)生产垃圾按照分类存放、再生利用的原则进行处理;8.4 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1)原生环境保护措
13、施本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拆迁局部的房屋以及砍伐线路塔基处的树木。对于房屋的拆迁,本工程由于是线性施工,拆迁户为零星散户。根据沿线实地调查结果,建设方将按国家有关赔偿政策给予补偿,拆迁户就近安置,原有房屋处则拆除平整,与周围植被环境保持一致。对于砍伐的树木,施工人员可在当地有关林业部门负责人或林木的所有者的认可下,采取树木移植或砍伐,并对移植或砍伐的树种、数量、面积均作详6细记录,执行国家相关赔偿政策。监理人员对移植或砍伐的树种、数量、面积均作见证并形成记录。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例如线路跨越河流、季节性河流,铁塔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季节,此时河床水较少,既方便施工,又便
14、于施工结束恢复场地,清理杂物,保持跨越河流水质不受到污染。2)施工临时占地区的生态保护措施输电线路施工临时道路包括施工简易公路及人抬简易道路。临时公路建设期间,对改建公路,将原地貌或道路两侧的树木、植被等进行移植;施工结束后,在临时修建的运输道路上播种小树及绿化草种,树种、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象、土壤条件、生长快、萌生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输电线路塔基础施工具有沿线路分布、点分散及单个塔基开挖弃渣量较小的特点。对于弃渣,工程上采用搬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小且不影响农田耕作的低洼处或坡度较缓的地方分散堆渣,对沿线分散小型堆渣场,采取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优势草种,在线路沿线不同的弃渣场播种。8.5 线
15、路工程特殊地段土方施工的保护措施1) 在土石方施工中,如基坑处于陡坡边时,施工时应在基础外围用编织袋做挡土墙,以防土石下滑,破坏地表植被。有特殊要求的塔位,进行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雨水冲刷塔基。2) 本线路工程部分地段经过山丘地带,施工时应注意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开挖量,既要满足基础安全要求,又要防止扩大基坑挖掘范围,以利于减少山体、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3)本线路工程路径地区的生态环境较好,对云南地区的整体气候环境影响较大。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立即进行恢复,并对破坏的部分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对塔位边坡保护范围不够的回填土做挡土墙,对自然坡面易风化的做护面,对土坡和排水不畅的做排水沟,避免塔位的冲刷和水土流失。对处理基面易冲刷和流失的在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在基面上重新植被,大规模的护面采用喷浆的方法处理基面。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决不允许就地倾倒,采用搬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小且不影响农田耕作及草场的低洼处或坡度较缓的地方分散堆渣,对沿线分散小型堆渣场,采取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