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54236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粤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冰心:巴金这个人【背景资料】一、巴金与冰心的友情巴金与冰心的友情,是中国文坛可供后人大写特写的佳话。他们相识于 30 年代初。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年轻的巴金随靳以一起去见冰心。巴金在离开老家的那年夏天,还在老屋宽敞的院子里,与弟弟们一起读冰心的繁星 。那时,他们每人还学着作了一首诗。这些稚嫩的诗句,巴金至今都还记得。巴金说,他年少时比较孤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冰心的作品,非常喜爱。他感到冰心作品中渗透着一种母爱,温暖了他那颗孤独的心。这次见面拉开了两人长达 60 余年的友情序幕。在冰心眼里,巴金就是她的亲弟弟。1984 年,冰心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一直拿他(巴金)当弟弟看待。几十年来,相

2、知愈深。解放后,我们还一同参加过出国访问。最后一次一同出国的机缘就是 1980 年春到日本访问。那次出国,我的女儿吴青和他的女儿小林都参加了。小林叫我姑姑,吴青叫他舅舅,仿佛我们就是亲姐弟似的。 ”有一次巴金在病后要访问香港,冰心很不放心,特意写来长长的信,关照他要好好注意休息。而这时,冰心自己已患了脑血栓病。巴金收信后十分激动,立即回信道:“您的友情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就有更大的勇气。 ”在巴金心目中,冰心不仅是大姐,更是他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在巴金众多文章和给冰心的信中读到这样的字句:“70 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 “我常想,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看见灯光,我们就心安了。 ”“冰心

3、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不料,冰心这盏明灯却在二十世纪末熄灭了。这时,巴金正苦苦地与疾病抗衡,生命危在旦夕。没有人将这一不幸消息透露给他。在抢救室度过几十个不眠之夜以后,这一天巴金转入监护病房。在医生查完房后,久末开口的巴金突然嚅动着嘴唇,似乎在说着什么。小林急忙探身前去,细细地辨听,巴金终于费劲地说出 3 个字: “打电话。 ”小林问道:“打给谁?”巴金说道:“给冰心。 ”小林一愣,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稍倾,小林机智地回答:“医院不能打长途,晚上回家打。 ”巴金固执道;“现在就打。

4、 ”小林问道:“你要说什么话?”巴金说:“告诉她,我没事。 ”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巴金的第一愿望就是给冰心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没事,让她放心。可见冰心在巴金心中的地位,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二、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作者:丹晨)他们是两位文学的巨人,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共有的许多优秀品质,但是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的没齿深情。丹晨老师的文章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是两个智慧、正直的心灵在撞击中产生的高度默契。这种默契体现了人类最珍贵的友谊。1922 年夏,巴金和堂弟在老家的园子里,听着蝉声,读着刚刚出版的冰心的诗繁星 ,他们被那些富有哲理的、纯真的诗句所吸引。但是见到冰

5、心却是 11 年以后了。1933 年,巴金正在北平小住,与郑振铎、章靳以等一起创办文学季刊 。为了给刊物组稿,他和章靳以去拜访了冰心。冰心是一位坦率、亲切而温和的女性,因为长他们几岁,把他们当做小弟弟一样看待。那时她已经读过巴金的一些作品,感受到这位年轻作家有着太多的悲愤和激情。1940 年冬,冰心从昆明呈贡到重庆。巴金恰好也在这时来到重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 12 月举行茶会,欢迎近期先后从外地到渝的会员,除冰心、巴金外,还有茅盾、徐迟等许多人。从那时起他们来往多了。冰心当时吐血,住在歌乐山养病。巴金常去看她。冰心很了解这位“在暗夜里呼号的人”的心情。巴金得悉冰心经济情况拮据,连年夜饭

6、都成了问题,正好与冰心谈起她的著作应在内地重印出版。冰心欣然同意说:“这事情就托给你去办吧!”巴金一口应承。他在原来北新书局出版的冰心全集的基础上选编成三册,书名为冰心著作集 ,交给开明书店刊行。五六十年代,他们经常在会议上见到。巴金和冰心还多次在同一个代表团到国外参加会议、活动。“文革”时,巴金与冰心都进牛棚,入干校,在极“左”思潮恐怖的统治下失去联系 11年。 “四人帮”倒台后,他们恢复了通信。到了 1980 年,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也是一种升华,使他们由文学界的老友,跃为人生难得的知己。同年 4 月,巴金和冰心一起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当时巴金已是 76 岁的老人

7、,冰心更已是八旬高龄。一天晚上,代表团没安排活动,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客厅里聊天,这是相识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畅怀长谈。他们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一直谈到午夜。那次聊天,使两位老友感到心的贴近,感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相知、理解。午夜十二点,冰心催促巴金休息,巴金才去睡。回国以后,他们都在信中谈到这次愉快的旅行,直到许多日子后,还非常怀念那段生活。1985 年,冰心迁往新居,巴金去探望她,这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长期以来,冰心对巴金一直有一个看法,觉得他是一位最可爱可敬佩的作家。她说:“我爱他就像爱我自己的亲弟弟们一样。 ”“他的可佩就是他为人的真诚 。 ”吴文藻也说过:“巴金真是一个真诚的朋友。

8、”而且他们还认为巴金“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是“最可佩之处” 。当然,对“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的印象更是深刻。巴金则认为冰心“是五四文学运动最后一位元老” ,对她十分尊重;自己年轻时就从她的作品中汲取过思想和感情的营养。现在他看到“她的头脑比好些年轻人的更清醒。她的思想更敏锐,对祖国和人民她有更深的爱。 ”同时,她是“那么坦率又那么纯真!她是那么坚定,又那么坚强!更难得的是她今天仍然那么年轻!我可以说,她永远年轻!”1985 年以后,他们因为年老多病而不能长途旅行,从此不曾再见面。以后,冰心因为自己行动不便,总是盼着巴金有机

9、会来京一叙。这样的想法几乎每年在信中都提到:“我十分想你们(巴金父女) ,很想同你们见面、谈话,人生几何!” “我真希望你何时能到北京来” 。巴金摔伤腿后慢慢养好了些,她又说:“好一点先到北京来。我们好好谈谈。 ”1985 年那次见面以后的一年,她又惆怅地说:“你怎样?能到北京来么?我们仿佛永远也不能见面!” “我无时不在惦记你。 ”“血压还低否?手还抖否?” “今年如能来京一行,相对谈话比写信痛快得多,是不是?” “我们住近一点就好了,彼此都不寂寞。 ”“我想若能把我们两人弄到一处聊聊多好!”“倒是大家聚一聚,什么都谈,不只是牢骚,谈些可笑、可悲、可叹的事,都可以打发日子。 ”巴金在 198

10、9 年初又摔了一跤,住进医院治疗。冰心在信中关切而焦虑地说:“你近体怎样?何时出院?千万不要多见客人,我恨不能到你身边看看。 ”1990 年,她在一次信中说:“知你不喝酒,但喜欢茶和咖啡,在这点上又与我相同,什么时候我们能坐到一起喝喝咖啡,谈一谈,多好!可惜我们都行动不便了。 ”“近来就常觉得心烦”晚年的巴金心灵深处是寂寞和孤独的。他渴望读者的理解,渴望心灵的沟通和抚慰。冰心这些情真意切的信函给了巴金最大的安慰和温暖。他一样也是那么思念牵挂住在遥远北国的大姊,即使住在医院里受着病痛的煎熬时也常想起冰心和吴青。当他收到冰心送来的红参时,他说:“我需要的是精神养料你的友情倒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

11、就有巨大的勇气。 ”冰心就在回信中呼应说:“关于这一点,你有着我的全部友情。 ”巴金好几次向她诉说各种干扰很多,缠着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很反感。冰心复信表示同感。觉得这是“名人之累” ,无可奈何。巴金谈到自己写的文章中说了一些真话,就有人不高兴;想到某些人和事,又觉得心情不舒畅。 “整天想前想后,想到国家、民族的前途,总是放心不下。 ”冰心让人传话:“叫巴金不要那样忧郁,那样痛苦。 ”巴金说:“我正是在痛苦中净化心灵,才不得不严格对待自己。 ”冰心也一样忧国忧民,写的文章如巴金所说的:“锋利” 、 “烫手” ,有“辣味” , “感到很痛快” 。巴金说:“老实说近一年来我常常想到您。我因为有

12、您这样一位大姊感到骄傲,因为您给中国知识分子争了光。我也觉得有了光彩。 ”1989 年夏。他在信中也惆怅地说:“我们不能见面,有话也无法畅谈,幸而我们能做梦我还想,能做梦就能写书。要是您我各写一本小书,那有多好!”在祝贺冰心九十华诞时,他说:“想念你们,但抱病之身痛苦不堪。尤其是无法写信吐露我满腹的感情。 ”但是,巴金还是在后来的信中多次倾吐了自己的感情,他说:“您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想到有您这样一个人存在,我感觉到有一股巨大力量在拉着我向前。 ”“我仍然把您看似一盏不灭的灯,灯亮着,我走夜路也不会感到孤独。 ”“许多人战战兢兢抱头摇尾的时候,您挺胸直立,这种英雄气概,这种人格的力量,我永

13、远忘记不了!我也真想您!” “我永远敬爱您。记着您,想念您。 ”“我有您这样一位大姊,是我的幸运。 ”两位世纪老人,一位是被人称为文学祖母,五四运动的最后一位元老;一位是被人尊为文学大师,伟大的作家,在八九十岁高龄时,继续互相鼓励,抱病笔耕,并肩作战,写出寓有激情和思想锐利的文章,喊出依然是那样有力的声音。他们真的是晚霞似火,为国家、民族而忧患,而思考。他们在生活上、健康上互相关心,感情上的交融,使他们彼此深深地理解。他们已经成为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的至交,他们的晚年生活因此得到滋润、抚慰和温暖,感受到鼓舞和力量,冰心在收到巴金译文选集十卷本后喜欢万分,说:“你真是著作等身,而且一辈子自食其力(

14、指巴金从来不领国家工资,以稿费为生笔者注) ,这是我们这一辈人里没有一个做到的!从这两件事来说,使我不但爱你这个老弟,而且敬你这位老弟了。 ”她把他们之间形容为“金坚玉洁的友情” 。其实,应是“金坚冰洁”才更贴切。巴金曾引用鲁迅给瞿秋白的题词来形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冰心看了,为之动容,也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那年巴金生日,冰心送给他的一个册页上就写着这两句话,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深情。从 1980 年 4 月访日到 1999 年 3 月冰心逝世的 19 年中,巴金和冰心因地处南北,受到空间的间隔,只有少数几次见面,1985 年后不复相见。完全依靠书信交流来沟通心灵

15、,倾吐衷曲,几乎没有中断。巴金即使为病痛所苦,执笔困难,手发抖,但隔些日子也要勉力而为,给冰心写信。冰心把巴金的信珍藏在一个深蓝色的铁盒子里,准备以后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这两位文坛元老在晚年的感情交往也给中国文学史添上了一段佳话。三、冰心之女吴青:巴金舅舅像液态的火焰2003 年 11 月 19 日晚, 南方都市报记者拨通了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的电话。在巴金老人的心中和笔下,冰心一直是他的大姐。吴青对记者说,母亲认为巴金舅舅是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也是母亲最疼爱的老弟之一。他们的友谊从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见面前母亲看了巴金舅舅的作品,就感觉对巴金舅舅已经有了很

16、深的了解,母亲还把巴金舅舅比喻是热水瓶一样里热外凉的人。而吴青本人感觉巴金更像液态的火焰,外面看不到熊熊的火焰,但里面却是滚烫的液体。吴青说,父母都很尊重巴金舅舅,因为巴金舅舅对婚姻恋爱都始终如一。吴青认为,巴金舅舅和母亲很共同的一点就是一直都热爱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这种感情是非常真诚深厚,希望国家更好,而且他俩都在说真话。尤其是在巴金舅舅的随想录中,吴青感觉到,巴金舅舅是把心肺都掏出来向国家人民说出真实的心情。文中提到要建立现代文学馆,巴金舅舅为此付出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心血,使得中国的文学让更多人有所了解,使得一些作家的作品更深入人心。吴青认为,巴金舅舅与母亲是相互支持的。两位老人都有大憎和大

17、爱,他们是爱也爱得深切,憎也憎得鲜明。他们都追求“说真话” ,在晚年,他们老而弥坚的声音,振聋发聩。最后吴青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巴金舅舅反对封建思想是非常坚定的,他的随想录实际上就是个“文革”的纪念碑。四、记者黄兆晖的讲述这是一件能够传递巴金思想的美妙的故事。1991 年,我已经在文学馆工作,到苏联参观学习,去了老托尔斯泰的庄园。那天下午,我们站在老托尔斯泰的牧场上,夕阳迎面照来,我看见 6 月的草场上鲜花遍地,白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红色的小花在草丛中迎着阳光,特别漂亮。我很随意地摘了几朵野花,夹在了笔记本里。回国以后,我发现花干了,颜色一点没有变,只是透明、硬挺,像标本一样。我给巴

18、老寄了几朵,写信告诉巴老,这是托尔斯泰庄园牧场草地上的小花,也许你会喜欢。没想到没过几天,巴老回了一封特别感人的信。他说:“我连做梦都想那个地方,我非常感谢你把这些小花寄给我,使我想起了老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一生没有达到的人生理想就是言行一致,这正好也是我的追求。我始终以托尔斯泰为榜样,虽然这太难了,但我还是要像他学习。像我这样一个老病人,要打起精神来重新生活,继续前进。 ”我没有想到几朵小野花,引发了他这么深刻的思考。后来,我注意到巴老写于上世纪 80年代初期的随想录 ,在后半部几次谈到托尔斯泰。他自己指出要做到言行一致就要说真话,但说真话是何其难也。这是巴金高龄以后重要的思想之一他人活着说的

19、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新中国成立以后,巴老是上海文联主席,老舍先生是北京文联主席,两个人在全国文化艺术界有很高的威望。两个人的个人关系比较好,巴金先生来北京开人大,或者出国在北京中转,老舍先生都要尽地主之谊,请一些文艺界的朋友和巴老吃饭。留下来的有一张老舍先生写给巴老的请柬,大概意思是:“老巴,你来了,请你全聚德吃烤鸭,请你光临。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跟巴老有很大关系。巴老 1980 年曾经说:“建立现代文学馆比我写 5 本、 10 本创作回忆录都重要。 ”巴老还多次表示,建立现代文学馆是我这一辈子最后一件大事了。为建立现代文学馆他全力以赴,捐钱

20、,捐稿子,联络朋友,写信呼吁,做了大量的工作促成了现代文学馆的建成。(以上四部分资料取自 3edu 教育网http:/ 五、文学常识吴泰昌:文艺报前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的文章。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时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吴泰

21、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角度看,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对于泰昌之散文,文学大家们早有定评。孙犁说:我很喜欢读泰昌的这类文章,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钱钟书云:你是“文学世家” ,又有轻灵的手笔,所以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吴组缃曰:我把论语 、 孟子都看作散文;泰昌的散文,正是这样一路的散文;它们的特色,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的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冰心: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1911

22、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 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 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 ,诗集繁星和春水 ,儿童文学有寄小读者 、 再寄小读者 ,散文有往事 、 关于女人等。冰心那种清丽、自然并夹杂着古汉语韵味的语言,那些具有鲜明艺术特点与个人叙述风格的文体,则被人们称之为“冰心体” 。而以文本内容而言,母爱、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写作的母题。在冰心的故乡,建有“冰心文学馆” ,有一个配套的公园,名为“爱心公园”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 年生,四川成都人。1920 年 5 月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 年 5 月离家到上海,1927 年赴法国巴黎,创作中篇小说灭亡 ,1928 年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和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 激流三部曲 ;中篇小说寒夜 、 憩园 ;散文随想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