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3636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肝癌介入治疗后CT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问题?,什么是TACE? 碘油为什么能够选择性的沉积? TACE后CT怎样来评价?,肝癌介入术后CT疗效评价,背景资料,肝癌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但由于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已确诊为中晚期,或伴有严重的肝硬化、腹水等,丧失了手术治疗时机。 肝癌化疗栓塞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姑息手段之一;是治疗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背景资料,1979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的山田(Yamada)教授首先将碘油作为栓塞剂经肝动脉注入肝脏治疗肝癌。 1986年临床研究成果才被正式报道,效果得到肯定并被广泛采用。,背景资料,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有两种手段

2、:一是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二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二者可以联合起来应用被统称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主要原理,基于肝癌的血供几乎全部由肝动脉供血,导管可以选择地进入供血的肝动脉进行栓塞和化疗药物的灌注。 碘油具有选择性地进入并滞留于肝癌组织中的特性,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选择性栓塞作用,而且能将碘油作为一种非抗体类载体将大量化疗药物带入肝癌组织中,起到高浓度持续化疗的作用。,主要原理,碘化油为脂质性物质,在正常肝组织内可逐渐变成小颗粒,被kupffer细胞吞噬,为淋巴组织清除,时间较快

3、大约为2周。,主要原理,癌组织碘油沉积的原因:肝癌组织血运丰富、血流量大,血管走行迂曲,管壁缺乏弹力层,无神经支配,血管形态结构异常,血管通透性增高;碘油本身的粘滞度大不易被血流冲散,易沉积。易滞留 癌组织缺乏完整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系统。不易被清除,主要原理,研究认为碘油在肝癌灶内呈明显的稳定的高密度影一般时间在3 周左右。,主要原理,并认为最佳的行碘油CT检出时间为介入治疗后4周。,组织病理学,TACE后癌组织病理学阶段: 1个月:凝固性坏死;血管内膜增厚,管腔闭塞。 13个月:坏死更广泛,中性粒细胞浸润,少量肉芽组织增生。 36个月:呈无结构改变,增生的肉芽组织、纤维瘢痕在多数肿瘤周

4、围形成较厚的包膜。 6个月以后:纤维瘢痕化,可出现钙化及骨化。 栓塞后20个月以上玻璃样变。,评价依据,多螺旋CT可以对介入治疗后肿瘤大小及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分析肿瘤内碘油的沉积情况(沉积的范围、分布、形态)以及肿瘤大小的变化判定介入治疗的效果。 CT还可以发现术前CT扫描未发现的子灶。,TACE后碘油分布形态分型,Jinno分型及Maki分型等等 中国学者,理论基础,HCC为HA及PV双重供血,中心往往为HA供血,交界区由PV供血,介入治疗后更是这样。当HA栓塞后,中央部供血阻断,边缘仍有PV供血,而且PV被认为是肿瘤的引流静脉,这些特点对HA栓塞后肿瘤的残存、继续发展和肝内转

5、移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肝癌介入后增大、复发主要发生于肿瘤的边缘部。,所以,复查CT应以观察栓塞后肿瘤边缘为主,复发的主要表现为肿瘤的边缘部局部增大。 国内学者根据肝癌灶周边部碘油潴留形态,将栓塞术后肿瘤整个周边的碘油分布分为四型:密整型、稀糙型、缺损型和混合型。,常规窗口技术:窗宽100150;窗位5070。 扩大窗口技术:窗宽15002500;窗位500700。,密整型:碘油潴留密度均匀,边缘完整,呈完全沉积。,缺损型:在肿瘤局部碘油缺如,表现为低密度值,碘油沉积区同密整型。(环型:碘油呈环型分布,中央或偏一侧为极低密度区。),稀糙型:碘油在肿瘤内分布不均匀,呈斑片样、点状或无分布,碘油

6、潴留稀少且边界毛糙不整。,CT在子灶检出方面的意义,碘油能进人术前或超声检查未发现的10mm的癌灶;也有文献报道可以在3mm左右病灶内见到碘油沉积,因此应用碘油可以发现小的子灶,并可观察其对子灶的治疗情况如子灶的缩小、消失或增多等。 一组1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研究表明,在肝癌TACE后CT扫描均发现主瘤周围及其它肝叶有多个(410个)子灶,而放弃了手术治疗。,结论,经TACE后肿瘤内碘油沉积密集、而且边缘完整的部位,病理检查显示无存活的癌细胞,几乎不出现复发。,结论,经TACE后肿瘤内碘油沉积表现为稀糙型和缺损型者,病理上显示缺乏碘油部位有较多存活的癌细胞,复发率极高,且复发时间较早。,结论,与

7、栓塞前比较,栓塞后CT显示肝内其它部位新出现的碘油沉积灶,提示为栓塞前漏诊子灶或新出现的子灶。,文献,肝癌栓塞后碘油沉积形态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动态观察45例肝癌经13次肝动脉栓塞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并分析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栓塞1个月后碘油沉积情况和形态与疗 效有明显的相关性 。2(er)次栓塞后的碘油表现更能确切反映肿瘤内碘油沉积形态。密整型和环型疗效最好 ,重复栓塞可使肿瘤进一步缩小。缺损型疗效次之,2(er)次栓塞非常重要,有望转为密整型提高疗效。但稀糙型重复栓塞仍未显治疗效果 。碘油沉积量越多疗效越好。碘油沉积量30%者重复栓塞未见明显改观。,根据定期CT随访,观察碘油的消失与存留,可判定肿瘤疗效和确定再次治疗方案。若肿瘤区域碘油持续存留,说明肿瘤坏死,可继续观察。若碘油消失,出现缺损区,说明肿瘤复发,需进一步治疗。,?,?,硬化性伪影? 不能确定。 M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