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 师 第二节 学 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第一节 教 师,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传授人类文明的艺术家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加拿大学者珀金:教师没有备课就意味着锁了门;教师如果不了解新教的学生就如同锁上了知识的大门 ;教师没有为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等于教师把学生锁在知识门外 ;教师跟不上学术的发展变化,就起不到向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作用,二、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1、教师职业是专业性的职业 “教师专业化”:指教师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特性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三、教师职业的角色,美国学者格林伦(H. C.
2、Lindgren)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把教师的角色区分为三大类: 教学与行政的角色 ;心理定向的角色 ;自我表现的角色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的传授者); 3、父母与朋友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学习者和学者角色; 6、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和心理调节师; 7、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第二节 学 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第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由遗传素质所决定的;第二、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
3、所产生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3、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包括:独立性 、选择性、调控性 、创造性 、自我意识性,二、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指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 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 of the Child),明确指出: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中国是儿童权利公
4、约的缔约国; 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青少年的权利及其保护作了明确规定: 生存权 、受教育权 、安全权 、受尊重权,区别:体罚与惩戒 “体罚”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 “惩戒”是指通过惩罚进行警戒,它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戒以使其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 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而“体罚”只是手段,教育惩戒除了要具备这种统一之外,更为重要的它是一种教育方式。 马卡连柯:“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5、”,国外对教师学生惩戒的规定 韩国: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日本: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决定
6、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 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新加坡:根据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中国: 关于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法律明确反对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 教育界对于教师是否
7、应该对学生有惩戒权存在根本分歧 有的学者呼吁尽快制定教育惩戒法,三、学生的发展,1、学生发展的含义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质的、结构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阶段性(表现为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 稳定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 可变性(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不均衡性(不同年龄阶段生理成
8、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均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均衡,甚至是同一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个别差异性(是由于不同的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 整体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是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育活动,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和创造这种教育活动)。,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儿童中心论”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代表人物:卢梭 、杜威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家,“非指导性教学”论 ) 2、“教师中心论” 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 、凯洛夫,
9、3、师生相互作用的类型,强硬专断型:严加监视 、严厉的纪律 、很少给予表扬、时刻监督 仁慈专断型: 不认为自己专断独行、表扬并关心学生、专断的症结在于自信、以我为班级一切工作的标准 放任自流型 没有信心 、很难作出决定 、没有明确的目标 、不鼓励也不反对学生 民主型 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给个别学生以帮助、尽可能鼓励集体的活动 、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杨不管”,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共同提高,2、理想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1)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 所作的心理实验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必须建立在爱心、宽容、信任、欣赏、责任感的基础之上。 教师的领导方式 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 尊敬老师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近年多次发生辱师或伤师事件,北京市海淀艺校学生辱师,亲近老师 保持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