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情系农村 服务农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男,汉族,1972 年出生,中共党员, 1994 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同年被分配至*县农委工作,现任农委办公室副主任,从事“三农”服务工作达 16 年。2006 年,*县启动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 ”示范工程。县农委作为示范村帮扶牵头单位,高度重视帮扶工作,不仅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更是抽派专人驻点指导。而有着丰富“三农”工作经验的*义不容辞承担了此项重任。多年来,他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先后帮扶联系清溪镇西洪村、小冯村和陶厂镇上苏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与村民一
2、道,将一座座旧村落转变成新家园。*村于 2007 年被评为“安徽省 10 大最美丽村庄”,* 村于 2008 年被评为“ 安徽省生态示范村”和“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小冯村被评为“*县 2009 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为示范村建设呕心沥血*在帮扶联系示范村建设中,总是千方百计为示范村谋化建设思路、解决建设难题,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投入村庄建设中。在小冯村建设初期,摆他面前的是一座污水横流、塘坝淤塞、草堆乱放、露天茅坑遍地脏乱不堪的村庄。为尽快改变旧村貌,他继续两周不回家,与镇、村干部一起摸村情、解民意,成立村民理事会,共同出谋化策,并邀请县建筑规划设计院专家现场堪察,制定村庄建设
3、规划。规划蓝图出来了,经测算,约需建设资金 60 万元,扣除省县补助 20 万元、镇财政支持 15 万元,还缺 20 多万2元,如何破解资金瓶颈,成了小冯村建设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此,*和村干部们一道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召开群众会议,给他们讲清国家政策、公布建设方案、征求群众意见,激发大家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会后,大部分群众踊跃参与、主动捐资出物,但少数群众不配合,不愿意出钱,为了得到每一户的支持,*利用晚上时间,和理事会成员一起,挨家挨户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在他无私奉献精神感召下,最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全村无一户落下,共筹积资金 12万多元;同时,他又与镇分管负责人多次拜访帮扶单位和水利部门,争
4、取帮扶及项目资金 10 万余元。资金虽还有 5万多元缺口,可以“三清三改三整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还是及时启动了,为节省开支,*就和镇、村干部及群众一起除杂草、填粪坑、铺路基、打混凝土、植树木、栽草坪整日奋战在施工现场。在建村内主干道时,村民何先求家院墙碍事,需要拆除,可牵涉村民个人利益时,他们开始不支持不同意,唱反调,*就连续 5 个晚上到他家做工作,终于使何先求想开了,让出 1 米多;在修建三格式厕所时,宫仁同家的出粪口正对冯家祥家大门,冯家祥坚决不允许建,在多次调解无效情况下,*带着冯家祥等村民到已建设好的上苏村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目睹三格式无害化厕所的好处和隔臭的效果,回村后冯家
5、祥主动催促宫仁同动工建厕在村庄建设中,* 不仅要为示范村出谋化策、筹措资金、调解矛盾,还亲历亲为。在建村内水泥时,正是盛夏时节,由于晚上深入户家做群众思想工作,早餐又没顾不上吃,白天又顶着烈日打混凝土,有一次*中暑晕倒在路旁,村民们劝他回城休息几日,可他说:“组织上安排我来为你们服务,关键时期我哪能撤退呢!”他3那舍生忘死、沤心沥血的高尚情怀深深地感召了小冯村全体村民,使小冯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许多刺手问题都迎刃而解。短短 10 个月时间,小冯村就建成 2300 多米水泥路、清淤护坡了 3 口当家塘、修建三格式厕所 102 户、休闲健身广场 1300 余平方米,新建农民书屋 120 平方米(藏
6、书 1000 余册)、栽植香樟树 1000 多棵,此外,清理垃圾 130 多吨、拆除废弃房、猪牛圈 100 多间。如今,当你走进清溪镇小冯自然村时,你会看到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连通村庄内外、绕至户家门前,村前的当家塘碧波荡漾、清澈透明,休闲广场上聚积着许多村民,正在各类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傍边的农民书屋内不时传出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虽是深秋季节,远远看去,* 村依然掩映在青翠欲滴的香樟树丛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水彩画。为示范村群众排忧解难*在帮扶联系示范村建设中,注重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帮助示范村发展特色产业。在*镇*村建设中,村民*租赁种植了 200 多水生蔬菜茭瓜,金秋十月,正值茭瓜收
7、获期,日产茭瓜 1 万多斤,在当地难以整车销售。正当*为销售问题发愁时,*找上了门,了解情况后,他利用自已是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网站信息员身份,给*在“一站通”供求信息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茭瓜出售”信息。信息发布当天,*即收到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需求信息,经电话协商,常州、无锡等地客商带车来到田头购货,当年 200 亩茭瓜销售一空,同时* 还与外地客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如今,*“水生蔬菜”已发展到 1000 多亩,销售再也不是问题了。在清溪镇西洪村建设中,*了解到该村4有一块山场北临长山水库,土质好、水源足,却多年撂荒。于是,他陪着村干部多次到县发改委申报争取“经果林项目” ,在他契而不
8、舍、一日三次精神的感动下,上级领导多方努力,终于帮助该村争取到 30 万元石榴树种植项目。当年春季,他和乡亲们在果树专家指导下,通过肩挑手提、刀耕火种,将 200 多亩荒山开辟成“怀远”石榴园。三年过去了,当年的荒山已经硕果累累,如今成了西洪村的一块聚宝盆。为倡导文明新风奔走呼吁*在示范村帮扶联系中,注重倡导文明新风。为提高示范村群众科技文化水平,2007 年以来,*四处奔走,多方筹措,在县农广校大力支持下,为*等帮扶示范村建起了农民科技书屋, 购买各类图书近 3000 册,还为书屋配置了电脑、电视等电教设备以及学习娱乐光盘 150 多册,接通了互联网,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硬件设施环境;将县
9、农委组织实施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与示范村对接,结合各示范村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几年来,在示范村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30 多场次,培训农民3000 多人次,每个示范村的群众都掌握了 12 门农业实用技术。在* 的帮扶指导下,各示范村还相继开展了“文明进村、新风入户”创建活动、以及“文明家庭” 、 “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在春节前夕,还邀请县书法协会会员到村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通过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弘扬了社会正气, 倡导了家庭美德 ,形成了良好风尚。如今,各示范村没有封建迷信、没有打架斗殴、没有上访告状,更没有刑事犯罪。示范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之风盛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