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篇一:温泉大道沿线景观工程项目建议书岳西县城高速出入口及温泉大道沿线景观工程项目建议书岳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一四年五月编制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21.1 项目名称.11.2 承办单位.11.3 拟建地点.11.4 建设内容及规模.11.5 建设年限.21.6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1.7 项目背景.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3.5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2 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9第三章 项目内容及规模 .103.1 项目内容.103.2 项目规模.11第四章 工程方案.114.1 项目区位.1144.2 场地现状.114.3 设计理念与定位.1
2、24.4 规划目标.124.5 布局结构.134.6 竖向设计.134.7 交通规划.144.8 种植规划.144.9 设计指标.5.15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5.1 编制说明.155.2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165.3 投资估算.165.4 资金筹措.17第六章 实施计划.17第七章 节能方案.6177.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177.2 节能措施.187.3 加强能源管理.19第七章 效益分析.198.1 社会效益. .208.2 经济效益.WwW.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20第九章 结论.721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岳
3、西县城高速出入口及温泉大道沿线景观工程1.2 承办单位:岳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1.3 拟建地点高速出入口及温泉大道沿线景观工程位于县城所在地天堂镇,主要包括高速出入口周边地块及温泉大道沿线区域。高速出入口是岳西对内、对外交通枢纽,温泉大道为高速出入口连接城北政务区和温泉旅游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是城市的核心地块,有着重要的生态、景观作用,也是展示岳西形象的门户。1.4 建设内容和规模1.4.1 建设内容本项目工程主要包括两个地块,一是高速出入口及周边地块,二是温泉大道沿线地块。高速出入口及周边地块主要结合即将实施的城西公园、莲云大道拓宽工程以及在建的温泉大道工程,规划建设城西公园入口广场(高速出
4、口西侧) 、街头游园(高速出口东侧) 、环形交通岛(莲云大道与高速路出口、温泉路交叉口中央) 、边坡绿化(交叉口北侧及东侧) ;温泉大道沿线地块主要为温泉大道(2.7KM)及其连接线天堂西路(500M)的道路景观提升,8主要实施内容为分车带绿化、沿街绿化隔离带以及道路两侧的山体护坡。1.4.2 建设规模高速出口地块景观工程:城西公园入口广场约 17.6 亩,街头游园约 11.3 亩,边坡景观绿化约 3 亩,环形交通岛约3 亩。温泉大道沿线地块:基本护坡长 3000M,含 6 处景观挡墙;道路分车带绿化面积约 12200,沿街绿化隔离带约155001.5 建设年限2014 年 8 月2015 年
5、 8 月。1.6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 1773 万元,资金来源为县财政拨款。1.7 项目背景1.7.1 岳西县基本情况岳西县地处大别山东南、皖西南边境,与霍山、舒城、潜山、太湖、英山(属湖北省)等 5 个县接壤,总面积2398 平方公里,距合肥 197 公里,距安庆 117 公里。人口40.1 万,现辖 24 个乡镇,182 个行政村,6 个居委会。岳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初具规模的贫困县。岳西县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拥有一批花岗岩石板9材加工企业,年产板材平方米,并且有汽车制造的配套企业,如发电机缸套、汽缸垫、蓄电池等。岳西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旅游资源集中地
6、区之一,被誉为“华东的瑞士”,风景名胜点多面广。著名旅游景区 20 多处,大小景点 180 多个,有“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 “华东第一方塔”法云寺塔, “安徽第一漂”天仙河, “国家森林公园”妙道山,风景别致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鹞落坪、石关避暑山庄、汤池温泉等更是使人留连忘返。另外,云峰峡谷、明堂山、广佛庵、 “深村红叶”等,如明珠洒落在千山万水之间,地理上连成一片,背景里一脉相承,形成了地域广阔,内涵丰富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华大地不可多得的瑰宝。岳西县资源丰富,物产甚多。物种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的基础;旅游资源是岳西县的特色资源,红色文化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众多的资源开发利
7、用,不仅使岳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将促使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1.7.2 项目建设区的基本情况天堂镇是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岳西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商品聚散地。2005 年全镇辖 4 村 6 个居委会,170 个村民组,4116 户,人口 46615 人,其中农业人口 15949 人;10面积 42.13 平方公里,属丘陵和小盆地地形,镇内地势起伏不大,海拨 300600 米;皖河下游衙前河自北环城流经全境,经潜山县、怀宁县,注入长江;105、318 国道纵横穿越全境,并有县内干线与全县 27 个乡镇相通,六潜高速公路已建成篇二:道路
8、景观整治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 西环城路(XX 大桥至 XX 国道 XX 段)景观整治提升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北起 XX 大桥至 324 国道 XX 段长约 4.3 公里。其中西侧临水仙花基地划设 30 米过渡绿带控制线,东部临城市发展用地绿带划定 60 米城市带状公园控制线。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1.3 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区北起 XX 大桥至 324 国道 XX 段长约 4.3 公里,总用地面积约 38.7 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沿途民房修整及外立面改造、店招改装、苗圃门面、围墙改造、节点公园(四处)建设、中分带和边分带植物景观改
9、造提升、公交亭和慢行系统(主要包括 30 米宽景观绿化带和 60 米宽景观绿化带)建设,以11及建设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工程。1.4 总投资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19731.71 万元,项目业主自筹 9731.71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10000 万元。1.5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工期 24 个月,即 2012 年 8 月至 2014 年 7 月。1.6 项目承办单位XX 市圆山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 XX 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市区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发展战略;并加快厦漳同城一体
10、,以及与周边城市构成大都市区”。根据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创新城市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充分彰显现代化气息和个性化特色,努力把 XX 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的要求,XX 市委市政府提出彰显XX“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特色的纵贯南北、跨越三区县、总长约 23 公里的城市绿色通廊规划,并将其中XX 生态绿廊(XX 大桥至 324 国道 XX 段)定为重点景观12提升段。项目沿线道路两侧场地较为复杂,既有农田、苗圃、村落、工厂也有山地。现有田园风光不精致,植被种类较单一。沿途村落零散分布,建筑风格迥异,并存在未粉刷墙体
11、,和违章搭盖。324 线两侧花卉市场及苗圃大棚、展示各自为政、高低错落,沿街招牌杂乱。为了更好服务厦漳泉同城化,加快 XX 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完善 XX 城市绿地系统,造就九龙江南岸圆山新城优美的城市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百姓提供更多生态休闲场所,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的指导意见中, “抓好自行车和步行道系统的建设,打造人居环境走廊”的要求,XX 市圆山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提出了 XX 西环城路( XX 大桥至 XX 国道XX 段)景观整治提升项目的建设。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
12、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公园绿地在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但更有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项目建设在为市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的追求,同时也13为人们工作闲余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2)项目的建设是推进 XX 市九龙江南岸圆山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发展的需要圆山新城是 XX 市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市区“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现实需要。圆山新城的规划控制区,涉及龙
13、海颜厝、XX、程溪 3 镇,及芗城桥南片区西桥办事处,还有漳浦花博园区域,总共 400 平方公里。其中,新城核心区范围为:北至九龙江、南至龙厦高速铁路线、东至西溪桥闸、西至圆山西侧,即现在的颜厝、XX 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桥南片区用地,面积约 58 平方公里。根据规划,确定圆山新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成规模。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整合土地利用率,促使九龙江南岸圆山新城区域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周边区域土地价值,从而促进周边区域商圈的形成,推动九龙江南岸圆山新城开发建设步伐。(3)项目建设是 XX 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厦漳泉大都市圈生态型宜居城市的需要生态
14、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系统性等特征,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项目的建设将使原有的农田、苗圃、14村落、工厂及山地整合为水仙花种植基地、荔枝海两个大型郊野公园的连接和铺垫,有效改善城乡环境,提升 XX 市城市品味,加快 XX 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步伐,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篇三:道路景观提升计划(修改稿)解放环路干道与百巷崇安景观提升计划无锡市崇安区城市管理局2012 年 5 月 8 日【前言】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的骨架、城市交通的主体,也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而城市道路景观则是反映城市面貌和城市个性的重要因素。它所
15、包含的种种元素以及功能使其不仅仅是作为连接两地的交通通道,更是反映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和窗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街道景观的改造升级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形象提升的最直观的手段。基于无锡曼哈顿计划的整体构想,我们多次走访了本次重点规划的街道,对道路、街巷景观的提升改造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考虑,在道路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矛盾冲突。在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和保护过程中,如何进行道路景观升级改造成为15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正文】为深入推进崇安区“十二五”规划,推动区域品牌经济建设,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16、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区域创新工作要求,并针对目前规划道路、街巷的实际情况,在经过前期的调研后,我局对道路及街巷的景观提升计划提出如下规划。第一部分 概 述(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崇安区人民生活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体现崇安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景观建设提升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道路景观建设及整体空间布局为主线,统筹规划,科学指导,提升城市区域形象。(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针对
17、目前城市道路景观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重车不重人”的现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本次规划整治的主干道路及“百巷崇安”的 113 条街巷,数量16之多、整治难度之大都是空前的,所以在道路景观整治过程中,需根据场所特征,综合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要及车行和人行的空间关系,使改造后的道路真正成为舒适、安全、便捷、亲切的绿色景观空间。2、倡导继承与延续城市文脉原则城市道路是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开放空间,它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更是反映城市面貌的窗口。本次规划整治道路及街巷遍布无锡老城区,其文化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在道路景观整治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通过
18、各种措施,保护规划区域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元素,使其融入到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之中。3、功能和景观相统一原则在整治之初要对道路的现状作全方位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根据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合理地制定整治方案,确保其在整治后,各项基础功能设施更为完善,能很好地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需求。4、可操作性原则道路景观整治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整治方案应在现状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方案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应从功能、景观、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17(三)总体目标通过本次重点道路和街巷景观的整体提升计划,改善和加强区域环境的景观质量,保护和继承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
19、提高和完善道路及街巷统一、流畅和丰富的整体景观效果,振兴无锡老城区,展示精品崇安城区风貌,争创无锡城区的门户新形象。围绕这一总体目标,需要筹划好近、远期发展计划,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第二部分解放环路干道景观提升规划(一)项目分析1、空间现状的复杂化公共设施、空间环境、交通组织等各类问题凸显。除共性问题外,每条道路因其地理位置、功能布局等特殊现状又暴露出不同的问题,空间现状极为复杂,规划整治难度大。2、建筑语言的多元化城市化进程促使沿街建筑的形态出现断层,各类近现代建筑与古建筑错落交杂,风格迥异,无统一的建筑语言。3、交通组织的混杂化交通问题一直是主干道路的首要问题,人流量大、通行量
20、多往往造成交通流线的不畅,拥堵不堪。(二)战略构思18我局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后,对道路景观的提升计划提出如下战略。1、品牌构建战略以“无锡曼哈顿计划”为蓝图,以中山路、人民路、解放环路“一横一纵一环”为主线,重点塑造主要商业街道的形象提升,打造解放环路区域内精品商业街,重塑城区道路新形象。2、城市形象与商旅文共发展战略本区域规划道路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去人文鼎盛,古迹众多外,还有着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老城生活气息,这对于本案规划道路的景观提升来说,是一笔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通过强化生活气息,对历史文脉进行传承与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现场,使城市形象与文旅商业共发展。3、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
21、推进机制,定期动态梳理更新,落实每个项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通过本项目景观提升计划的推动,带动整个城市的形象体系、服务机制的健全与完善。4、创新发展战略本案规划道路的景观提升,与其他区域、城市的景观提升计划既有共性,亦有个性。由此,我局力求立足全国,19放眼世界,充分吸取其他城市景观规划改造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完善,争取打造成为全国道路景观提升”样板间” 的宏伟蓝图。(三)规划内容1、建筑立面及招牌设计户外招牌的设置是城市有限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配置,同时可美化视觉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对于使用占有城市有限景观资源的户外招牌设施,我局将遵循普通招牌多样统
22、一化、专卖店招牌特定化、大型店面个性化的原则,在健全的招牌管理的指导下,广告招牌设施的建设必将走规范化和管理化的道路,保障道路景观提升计划的顺利进行。2、街道设施和城市家具设计街道设施和城市家具设计要与城市的风貌一脉相承,要与地域文化相吻合。我局立足区域品牌建设的大局考虑,将对各街道的文化底蕴进行梳理分析,尊重地域特点,尊重城市传统文化内涵,力求将文化性渗透到街道设施和城市家具系统中。通过系统化的处理,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性质加以诠释,对景观环境意象加以突出,最终实现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共鸣。3、道路交通20本次重点整治路段均为城市主干道路,人流量大,通
23、行量多。道路景观的升级改善首先要加强道路交通的完善,由此,针对重点规划路段在道路线型、通行容量、观景效果及安全性上的现状问题,我局将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与研究,立足长远发展,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在确定自然资源损耗最低的前提下,较好的满足车行和人行的需要,设立完善的步行系统,提供安全、舒适的道路空间。4、道路绿地就本次规划的重点路段来说,绿地设施都不尽完善,而绿地是道路空间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是道路景观升级必不可少的部分。道路绿地要在考虑功能的要求上,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协调,由此,我局将针对人们的行为特征和视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作为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一种依据,力求创造更
24、加优美的绿地景观。(四)实施步骤我局采取边做边完善,边做边提升的方法,对近、远期的工作作如下分解。(一)近期工作计划1、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三个意识”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21合素质,达到管理服务数字化、高效化。2、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加强宣传力度,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逐步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市民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为道路的景观提升计划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3、梳理规划路段的历史文脉、资源优势,制定完善的道路景观提升计划与实施方案。4、对道路的重要节点强化城市景观小品,对沿街立面、信号控制箱等设施进行包装改造,增强景观效果。5、对重点路段进行可持续性发展规划,进行品牌化塑造,逐步提升区域综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