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的,1.了解胆管结石的病因、辅助检查及治疗方式2.掌握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病例介绍,胆管结石相关内容,护理,学习内容,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辅助检查,病例介绍,现病史:患者男,97岁,主因“呕吐伴发热12天”入院,于午饭半小时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Tmax39,无恶心、呃逆、反酸,无腹痛、腹胀、腹泻,无黄疸。予抗炎、退热等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为进一步诊治于3月17日收入院,30日行ERCP+EST术,4月15日行ERCP+球囊取石术,术后留置鼻胆引流管。 既往史:11年前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右房粘液瘤可能、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前列腺
2、增生、陈旧性肺结核、阑尾切除术后等 查体:T36.1,P75次/分,R19次/分,血压165/75mmHg。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无叩痛,Murphy(-),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9.98*109/L,Neu% 89.5%,Hb 96g/L,PLT 202*109/L2、血生化:总胆红素23umol/L,直接胆红素7.1umol/L,ALT671u/L,AST 1151u/L,GGT1371u/L,肌酐116umol/L,总胆固醇4.02mmol/l,甘油三酯2.77mmol/l,CRP11mg/l,脂肪酶55u/l,淀
3、粉酶96u/l3、腹部CT、MRI:胆总管多发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4、超声心动图:右房粘液瘤可能,双房扩大,左室肥厚,三尖瓣关闭不全 诊断:胆道感染、胆总管结石、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肝功能损害、肾囊肿,胆石症按结石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胆汁淤滞,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急性胆管炎发生。胆管反复炎症可造成局部管壁增厚或疤痕性狭窄,而胆管炎症和狭窄又可以促进结石形成。,胆石成因,临床表现肝外胆管结石,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腹痛、
4、寒战与高热、黄疸。当结石梗阻胆道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可出现Reynolds五联征:Charcot三联征+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消化道症状,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胆管梗阻并继发感染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多发生于剧烈腹痛后,可达39-40,呈弛张热,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黄疸呈间歇性和波动性。病人可有尿色变黄、大便颜色变浅和皮肤瘙痒等,恶心、腹胀、呃逆、嗳气、厌食油腻食物,临床表现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与肝外胆管结石相似。可多年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和胸背部胀痛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因寒战、高
5、热和腹痛就诊。体格检查可有肝大、肝区压痛和叩击痛等体征。并发肝脓肿、肝硬化、肝胆管癌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血生化: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2.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结石并明确其大小和部位(首选) MRI和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PTC(经皮肝穿刺造影)、ERCP(经内镜胰胆管造影)等可显示梗阻部位、程度及结石大小、数量等。PTC、ERCP为有创性检查,仅用于诊断困难及准备手术的病人。,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为尽量取尽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去除感染病灶,通畅引流胆汁。,首选方
6、法,适用于单纯胆管结石,胆管通畅,无狭窄及其他病变。,胆肠吻合术,适用于胆总管下端严重狭窄或梗阻,狭窄段超过2cm,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微创外科治疗,适用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短段(1.5cm)狭窄或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ERCP检查的同时行内镜括约肌切开,合并胆道感染时,可临时在内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或支撑管。,治疗方式,卧床休息,控制饮食,缓解疼痛,应用抗生素,溶石药物治疗,何为ERCP、EST?,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经病人的口腔、食道、胃及十二指肠降部的胰、胆管出口处进行插管和注射造影剂,使胰、胆管在X线下显影,以诊断胰、胆系疾病的一项检查技术,是
7、胆石症病人必备的检查项目,也是胆石症手术前应做的检查准备。 EST(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用特制的乳头切开刀将乳头括约肌切开,达到取出胆石、引流胆道等目的的一种微创手术。 优点:操作简便,创伤小,尤其适用于结石数量不多、高龄或伴有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Oddi括约肌由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及乳头括约肌(壶腹括约肌)三部分组成。乳头括约肌包绕胰胆管、壶腹并终止于十二指肠乳头部,要取出结石,需切开此括约肌。,常见护理问题,焦虑、紧张: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体温过高:与胆道感染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8、量 与疾病消耗、摄入不足及手术创伤有关,活动无耐力:与高龄、手术有关,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急性胰腺炎等,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胆汁酸盐淤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有关,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鼻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腹痛、黄疸等情况,应考虑发生急性胆管炎,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2.降低体温:根据病人的体温情况,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营养支持: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普食或半流食。 4.保护皮肤完整性:指导病人修剪指甲,不
9、可用手抓挠皮肤,防止破损。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衣裤。,护理措施,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目的,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病人了解检查和手术的必要性,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指导患者穿着正确,避免佩戴金属物品。 3.术前评估: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有无出血倾向及感染等 4.术前两天禁吃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禁食水6小时以上,以保持胃、肠腔清晰。,护理措施,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重症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术后46小时及次晨各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继续复查直至正常为止。(3)术后常规禁食,术后根据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及有无腹痛、发
10、热、黄疸等进行饮食调整。如无并发症发生,常规禁食24小时后可进低脂流质,逐步过渡为正常饮食。禁食期间通过肠外营养补充。,术后4h复查血生化:ALT 99.5U/L,AST 198.5U/L,直接胆红素 9.1mmol/l,GGT 135U/L,胰淀粉酶 51.0U/L,脂肪酶134.5U/L。肝酶明显升高,脂肪酶略升高,淀粉酶正常,考虑与胆管损伤刺激,胆管压力升高有关,警惕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护理措施,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皮肤黄染等症状 (3)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护理
11、措施,术后护理 3.鼻胆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流管在体外要做到双固定,即固定在鼻翼部、颊部及床旁。 (2)保持鼻胆引流管通畅和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初期引流量可达5001000ml/d,后期逐渐减少。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流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应警惕引流管堵塞或是否置入胰管,调整体位,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行X线证实,保证管前端在胆管梗阻部位上方。 (3)拔管时间依病情而定,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腹胀、腹痛缓解可拔管。,护理措施,术后护理 4.并发症 (1)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12h内出现血淀粉酶增高,并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者。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 (2)出血:若出现黑便,考虑是由于胆管黏膜损伤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处向外渗血所致。 (3)穿孔:一般为十二指肠穿孔,多由于EST手术时十二指肠乳头切开长度超过胆总管十二指肠段所致。临床表现为腹膜刺激征。 (3)低血糖: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低血糖早期症状。,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