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概 述,概 述,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 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儿童多发。,历史回顾,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国际上称日本脑炎。 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先后三次发生了全国性乙型脑炎的爆发流行。病死率高达30。七十年代以后,发病人数显著下降。,历史回顾,病 原 学,乙脑病毒属乙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嗜神经病毒。不耐热,对消毒剂敏感,但耐低温及干燥。感染后可产
2、生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病 原 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人、家畜、家禽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饲养面广、更新快。猪体内病毒量大。猪的感染率高。,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流行病学,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自然界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乙脑传播媒介 - 三带喙库蚊,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普遍易感,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隐性感染为主,典型乙脑只占少数。(1:1000-2000)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流行地区: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均有流行。发病季节:高度集中在7、8、9三个月。发病形式:呈高度散发性。,发病机制,病毒,病毒血症
3、,隐性感染,血脑屏障,C N S,直接破坏脑细胞,免疫损伤,神经细胞炎症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病理解剖,病理解剖,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脑膜病变较轻,脊髓病变轻。,血管病变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形成软化灶。 胶质细胞增生,病理解剖,炎性细胞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乙脑筛网状软化灶。,临床表现,初 期(1-3d),极 期(4-10d),恢复期(2w-6m),后遗症期(6m),临床表现,初期(1-3病日),起病急体温在12日内高达39-40伴头痛、呕吐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1高热 体温常高达40以上,重
4、者可长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极期(4-10病日),2意识障碍 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昏迷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极期(4-10病日),3惊厥或抽搐 原因:初期继发于高热,极期继发于脑实 质炎症、脑缺氧及脑水肿。表现:局部 肢体 全身抽搐后果:频繁抽搐可加重缺氧,病情恶化。,极期(4-10病日),4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 (1)中枢性呼吸衰竭:原因: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颅内高压、 脑疝、低血钠脑病。,极期(4-10病日),4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 (1)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
5、停止。,极期(4-10病日),4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 (1)中枢性呼吸衰竭:,(2)外周性呼吸衰竭,原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痰阻、蛔虫上逆,肺部感染。,极期(4-10病日),4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 (1)中枢性呼吸衰竭:,(2)外周性呼吸衰竭,表现:呼吸先快后慢,逐渐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极期(4-10病日),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 锥体束征(+) 脑膜刺激征(+) 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消失,瞳孔散大 病理神经反射(+),5、神经系统体征:,极期(4-10病日),高 热,呼吸衰竭,抽 搐,恢复期,体温下降,意识转为清醒,言语、表情、运动及神经反射
6、逐渐恢复正常。有的患者有一短期精神“呆滞阶段”。,后遗症,部分患者遗留反应迟钝、痴呆、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表现。积极治疗,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6个月后仍未恢复,称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乙脑的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一、血 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实验室检查,二、脑脊液检查:, 颅压升高,CSF外观清亮或稍浑浊 白细胞数升高(50-500106/L) 蛋白质(+-+ +),糖及氯化物正常,CSF检查 化脓性:流脑为代表浆液性:乙脑、结脑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血 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实验室检查,二、脑脊液检查:,腰穿注意事项:,一、血 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实验室检查,二、脑脊
7、液检查:,三、血清学检查:,特异性 IgM 抗体测定-早期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诊 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 断,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痢疾,其它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治 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过“三关”,治 疗,隔离:防蚊设备饮食:清凉饮料.鼻饲输液:小儿:5080ml/kg.d成人:15002000ml/d护理:褥疮、口腔、眼保护,一、 一般治疗:,二、 对症处理:,1、高热处理 控制室温在30以下。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消炎痛、安乃近等。 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0.51mg/kg/次, im,每46小时一次 中药:牛
8、黄清心丸、柴胡注射液。,二、 对症处理:,2、惊厥或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脑水肿 20%甘露醇 呼吸道痰阻 吸痰、吸氧高热 降温脑实质病变 镇静剂如:安定、巴比妥钠、水合氯醛、亚冬眠疗法等,二、 对症处理:,3、呼吸衰竭,中枢呼吸兴奋剂 脱水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保持呼吸道畅通 吸氧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器,三、 中医中药:,“暑瘟”、“伏瘟”,安宫牛黄丸:1丸 qd/bid, ATP. CoA.脑复康.胞二磷胆碱. 针灸,推拿,理疗、高压氧,四、恢复期治疗:,预 防,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 : 注射乙脑疫苗,预 防,小 结:,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高热、惊厥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 确诊方法 对症治疗:把“三关” 综合性预防措施,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