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0359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前言 1第 1 章 设计说明书 21.1 城市污水概论 21.2 设计原则 21.3 工艺流程 31.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1.3.2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41.4 平面布置 51.4.1 污水厂选址 51.4.2 平面布置得一般原则是: 51.5 高程布置 61.5.1 高程布置的目的 71.5.2 高程布置的内容 71.5.3 高程布置所依据的主要技术参数 71.5.4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7第 2 章 设计计算书 82.1 格栅的设计 82.1.1 设计要求 82.1.2 设计参数 82.1.3 设计计算 82.2 沉砂池的设计 102.2.1 选型: 102.2.2 设计资料

2、 102.2.3 设计参数确定 102.2.4 池体设计计算 112.3 初次沉淀池 122.3.1 单池表面积 A 122.3.2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122.3.3 沉淀池每天污泥量 W1 132.3.4 沉淀池高度 142.3.5 沉淀池周边处的高度 142.4 曝气池的设计 142.4.1 曝气池工作流程 142.4.2 处理程度计算 152.4.3 设计参数 152.4.4 平面尺寸计算 152.4.5 需氧量计算 162.4.6 供气量计算 172.5 二沉池的设计 182.5.1 设计要求 182.5.2 设计参数 182.5.3 设计计算 192.5.4 进水管路计算 202.6

3、 氧化沟 212.6.1 工艺流程 212.6.2 氧化沟的优缺点 22参考文献 25致 谢 26前言我国大小河川总长 42 万公里,湖泊 7.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0.8%,水资源总量 28000 亿立方米,人均 2300 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1/4,居 121 位,为 13 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 640 个城市有 300 多个缺水,2.32 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 108 立方米之多。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 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377 亿元。我国城市水污染水现

4、状,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 340 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 。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 381 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 ,其中工业污水占 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

5、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针对此现状,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

6、水处理厂(站) ,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专门针对城市污水处理而设计,实现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基本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也是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措施。1第 1 章 设计说明书1.1 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

7、发的有关水质标准。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 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处理后

8、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较好,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但处理费用高,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应用较少。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1.2 设计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3.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4. 妥

9、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5 处理程度: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8(GB8978-1996)二级标准,即:COD 120mg/L,BOD 5 30mg/L,SS 30mg/L 。6.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7. 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8. 竖向设计力求减少厂区挖、填土方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9. 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

10、区周围景观相协调。10. 处理好近期的关系,做好远期的规划。1.3 工艺流程1.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目前较为流行实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这两种方法。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在到达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个单元的有机结合,构筑物的选型则是指处理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两者是互有联系,互为影响的。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可根据水体自净能力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设计中既要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又要防止水体遭到污染,破坏水体的正常使用价值,采用何种处理流程还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回收其中有用物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排放水体的具体规定,并通过调查研究和经济比较后决定,必要时还应当

11、进行科学论证。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 BOD5 物质为其主要去除对象,因此,处理流程的核心是二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为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所有的污染物质去除干净,一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要求的程度。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处理的内容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只去除 30 %左右,仍不能排放,还必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的有机污染物质(BOD 5) ,去除率可达 97%以上,去除后的 BOD5 含量可降低到 20

12、-30 mg/L.一般,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水已具备排放水体的标准了。一级和二级处理法是城市污水经常采用的,属于常规处理方法。当对处理过的污水有特殊的要求时,才继续进行三级处理。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 SS 45%, BOD5 25%。3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气,可从一点进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多点进水的阶段曝气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泵房。二沉池出水经加氯处理后,排入水体。1.3.2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也是必然的产物,如从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污泥,从生物处理排出的剩余活性污

13、泥等。这些污泥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的方法是厌氧消化,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消化气(即沼气)是宝贵的能源,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不宜长途输送和使用,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和干化等处理。具体过程为: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由螺旋泵提升至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贮泥池,再由泥控室投泥泵提升入消化池,进行中温二级消化。一级消化池的循环污泥进行套管加热,并用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利用余热进行消化,消化后污泥送至脱水机房脱水,压成泥饼,泥饼运至厂外,可用做农业肥料。消化池产生沼气,一部分用于一级消化池的沼气搅拌,一部分用于沼气发电。进水 出水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污泥剩余污泥泥

14、饼外运集水井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计量槽浓缩池贮泥池一级消化二级消化脱水机房污泥泵房鼓风机房 加氯图 1.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1.4 平面布置1.4.1 污水厂选址近年来,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城市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基础设施,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筹备阶段的厂址选择非常关键,它关系着整个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方案合理性,选址时有必要综合考虑当地规划、环境保护、处理工艺以及总投资费用等影响因素,确定最优化厂址。厂址确定应满足如下原则: (1)与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相适应; (2)少拆迁,少占农田,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

15、离; (3)厂址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且应设在城镇、工厂厂区及生活区的下游和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 (4)处理后的污水或污泥用于农业、工业或市政时,厂址应考虑与用户靠近,以便于运输。当处理水排放时,则应与受纳水体靠近; (5)要充分利用地形,如有条件可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的需要,减少工程土方量; (6)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方便的交通、运输、水电条件; (7)厂址不应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靠近水体的处理厂,要考虑不受洪水威胁,厂址应尽量设在地形条件好的地方; (8)厂址的选择应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有扩建的余地。1.4.2 平面布置得一般原则是:处理构筑物是污水

16、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做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力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内的平面位置。1、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1)贯通、连接各处构筑物之间的管、渠,使之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2) 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开劣质土壤地段。(3) 在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敷设连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间距可取值 510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污泥消化池、沼气贮罐等,其间距应按有关规定确定。5(4)各处理构筑物在平面上布置,应考虑尽量紧凑。(5)污泥处理构筑物应考虑尽可能单独布置,以方便管理,应布置在厂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管、渠的平面布置(1

17、)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设有贯通、连接的管、渠。此外,还应设有能够使各处理构筑物能够独立运行的管、渠,当某一处构筑物因故停止工作时,其后接处理构筑物仍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2)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3)在厂区内还应设有空气管路、沼气管路、给水管路及输配电线路。这些管线有的敷设在地下,但大都在地上,对它们的安装既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又要紧凑,少占用地。3、辅助建筑物的平面布置(1)污水厂内的辅助建筑物有中央控制室、配电间、机修间、仓库、食堂、宿舍、综合楼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辅助建筑物建筑面积的大小应按具体情况条件而定。辅助建筑物的设置应根据方便

18、、安全等原则确定。(3)生活居住区、综合楼等建筑物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应位于厂区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4)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和运行情况的位置。4、厂区绿化平面布置时应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改善卫生条件,为污水厂工作人员提供优美的环境。5、 道路布置 在污水厂内应合理的修建道路,方便运输,要设置通向各处理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道路的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 (1) 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 34m,双车道为 67m,并应有回车道。 (2) 车行道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6m。 (3) 人行道的宽度为 1.52.0m。 (4) 通向高架构筑物的扶梯倾

19、角不宜大于 45。 (5) 天桥宽度不宜小于 1m。1.5 高程布置1.5.1 高程布置的目的:为使污水和污泥能在各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正常运行,必须进行高程布置,以确保各处理构筑物、泵房以及各连接管渠的高程;同时计算确定各部分水面的标高。1.5.2 高程布置的内容:主要包括处理构筑物的标高(如池顶、池底、水面等)、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标高,从而使污水能够沿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1.5.3 高程布置所依据的主要技术参数:是构筑物高度和水头损失。在处理流程中相邻构筑物的相对高差取决于两个构筑物之间的水面差,这水面高差的数值就是流程中的水头

20、损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构筑物本身的、连接管(渠)的及计量设备的水头损失等。因此进行高程布置时,应该先计算这些水头损失,而且计算所得的数值应该考虑一些安全因素,以便留有余地。1.5.4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时:应选择条距离最长、损失最大的流程,并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的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则最低。但同时应考虑土方平衡,并考虑有利排水。污水处理的水头损失主要包括:水流流经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水流经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水流经过量水设备

21、的损失。表 1.1 废水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的估计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 (m)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 (m)格栅沉砂池除油池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射式沉淀池装有回转布水器的生物滤池(其工作高度为 H)0.10-0.250.10-0.250.10-0.250.20-0.400.40-0.500.50-0.60H-0.15装有回转布水器的生物滤池(其工作高度为 H)鼓风曝气池加速曝气池混合池接触池H-0.250.25-0.400.25-0.400.10-0.300.10-0.307第 2 章 设计计算书2.1 格栅的设计本设计采用中格栅,格栅的截污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格栅建于泵站前。提升泵选用

22、螺旋泵,格栅栅条间隙为 25mm。2.1.1 设计要求(1) 中格栅间隙一般采用 1040mm; (2) 格栅不宜少于两台,如为一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3)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0.40.9m/s; (4)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 4575 ;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0.08m/s0.17m/s; (6) 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0.5m,工作台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7) 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 0.7m,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人工清除,不小于 1.2m;机械清除,不小于 1.5m; (8)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它保护设备的

23、措施; (9)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检修、栅渣的日常清除。2.1.2 设计参数(1) 栅前水深 h=1.2m; (2) 过栅流速 v=0.6m/s; (3) 格栅间隙 b=25mm; (4) 格栅安装倾角 =75;(5) 设计流量 Q= 38000m3/d= 1583.3 m3/h= 0.44 m3/s,Qmax=1.500.44= 0.66 m3/s2.1.3 设计计算(1) 栅条间隙数 n: vhbSinQ式中:n格栅间隙数; Qmax最大设计流量,m 3/s; b栅条间隙,取 25mm; h栅前水深,取 1.2m; v过栅流速,取 0.6m/s; 格栅倾角,设计 75。

24、得 n = 37 条(2) 栅槽有效宽度 B:设计用直径为 10mm 圆钢为栅条,即 S=0.01m。B= S(n-1) + bn = 0.01(37-1)+0.02537= 1.285m1.3m式中:B 栅槽宽度,m; S格条宽度,取 0.01m。(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1:设进水渠宽 B1=1.0m,渐宽部分展开角 1=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0.45m/sm4.0tan211B(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L2= L1/2=0.41/2=0.21m(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gvkbs2in34=0.028m式中: 圆形形状系数,取 1.79;k系数

25、,一般取 k=3。(6) 栅后槽总高度 H:H=h+h1+h2=1.0+0.068+0.3=1.368m式中:h 2格栅前渠道高,一般取 h2=0.3m(7) 栅槽总长度 L:9tan0.15. 121HmL=2.40m式中: 格栅前槽高(8) 每日栅渣量 W:取 W1=0.07 m3/103m3105.864maxwQ=2.66 m3/d0.2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2.2 沉砂池的设计2.2.1 选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 0.2mm,密度 2.65t/m3 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旋流式四种形式。由于旋流式沉砂池有占地小,

26、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的优点;竖流式沉砂池污水由中心管进入池后自下而上流动,无机物颗粒借重力沉于池底,处理效果一般较差;区旗沉砂池则是在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沿池旋转前进,从而产生与主流方向垂直的横向恒速环流。砂粒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可使沙粒上悬浮性有机物得以有效分离,且不使细小悬浮物沉淀,便于沉砂和有机物的分别处理和处置。平流式沉砂池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砂池。2.2.2 设计资料1)沉砂池表面负荷 200m3/(m2.h),水力停留时间 40s;2)进水渠道直段长度为渠道宽度的 7 倍,并不小于 4.5 米,以创造平稳的进水条件;3)进水渠道流速,在最大流量的 40

27、%-80%的情况下为 0.6-0.9m/s,在最小流量时大于 0.15m/s;但最大流量时不大于 1.2m/s;4)出水渠道与进水渠道的夹角大于 270 ,以最大限度的延长水流在沉砂池中的停留时间,达到有效除砂的目的。两种渠道均设在沉砂池的上部以防止扰动砂子。5)出水渠道宽度为进水渠道的两倍。出水渠道的直线段要相当于出水渠道的宽度。6)沉砂池前应设格栅。沉砂池下游设堰板,以便保持沉砂池内需要的水位。2.2.3 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流量:Q max=1875L/s(设计 2 组池子,每组分为 2 格,每组设计流量为Q=936L/s=0.936m3/L) 设计流速:v=0.25m/s 水力停留时间:t

28、=40s2.2.4 池体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540=10m(2)水流断面面积: 2AQ/v0.936/13m(3)沉砂池总宽度:设计 n=4 格,每格宽取 b=2m0.6m,每组池总宽 B=2b=4.0m(4)有效水深:H2=A/B=3.13/4=0.39m (介于 0.251m 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 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 2 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 4315512.0.9488pQTXVm(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四格共有八个沉砂斗)其中城市污水沉砂量:X=3m 3/105m3.(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 a1=0.50m,斗壁与水平

29、面的倾角为 60,斗高 hd=1.0m,则沉砂斗上口宽: 122.051.6tan60tan6dhm沉砂斗容积: 22221.()(15.0.5.)33dhV= 1.27m3 (大于 V1=0.56m3,符合要求)11(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 0.06,坡向沉砂斗长度:2102.653.Lam则沉泥区高度为H33=hd+0.06L2 =1.0+0.063.35=1.20m池总高度 H :设超高 h1=0.3m,H=h1+h2+h3=0.3+0.63+1.20=2.13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113.27.382tan0tan0BLm(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

30、2.38m(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 mini1QA最小流量一般采用即为 0.75Qa,则mini10.7520.9/.15/8ssA进水渠道格栅的出水通过 DN1200mm 的管道送入沉砂池的进水渠道,然后向两侧配水进入进水渠道,污水在渠道内的流速为: 110.9361.25/QvmsBH式中: B1进水渠道宽度(m) ,本设计取 1.5m;H1进水渠道水深(m) ,本设计取 0.5m。出水管道出水采用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为: 2 213 30.96()()0.1415.8QHmmbg式中: 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 0.4-0.5;本设计取 0.4

31、;(13) 排砂管道本设计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道管径 DN=200mm。2.3 初次沉淀池采用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共 4 座,其中一座为备用.沉淀池表面负荷 q 取 2.0m3/(m2h),一般为 1.53.0m 3/(m2h) 。2.3.1 单池表面积 A20max96qnQ式中 q 0表面负荷,取 q=2.0m3/(m2h)n池数单池直径 D=33.96m 取 D=34m2.3.2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设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 t 为 2h.则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h2=q0t=21.5m 一般为 1.53.0m34/3=11.33m (6 12m) 符合规范要求。2

32、.3.3 沉淀池每天污泥量 W1每座沉淀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积10SNTVn=式中 S每人每日污泥量 L/(人d),一般采用 0.30.8,取 0.5.N设计人数,为 25 万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d),机械排泥 取 T=4hn池数3478.2631025. mV污泥斗的容积21251rrh式中 h 5-污泥斗高度(m) , a-污泥斗倾角, 60r1-污泥斗上部半径,3.0m13r2-污泥斗下部半径,2.0m512()60hrtg=- m73.1tg60)23(47.43V设池底坡向污泥斗的坡度为 0.05,则底坡落差mrRh7.05.)317(05.)(14 池底可贮存污泥体积 V2 为:1

33、2423Rrh式中 R -沉淀池半径,17m322 8.5)371(7.0mV所以,可贮存污泥的总体积 321 .90.46.3290.3m327.78m3,满足要求。2.3.4 沉淀池高度12345Hhh=+式中 h 1-超高 m,取 0.3mh2-有效水深 m,3.0mh3-缓冲层高 m,取 0.3mh4-沉淀池底坡落差 m ,由 0.05 坡度计算为 0.7mh5-污泥斗高度 取 1.73mH=0.3+3.0+0.3+0.7+1.73=6.03m2.3.5 沉淀池周边处的高度123036hm+=+=沉淀池的出水采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沉在底部的沉泥通过刮泥机刮至污泥斗,依靠静水

34、压力排除。 2.4 曝气池的设计曝气池的活性成分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不同的微生物组成的。在净化废水时,它们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极为复杂的食物链。活性污泥对废水中悬浮性或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少数无机污染物)的净化,是由活性污泥吸附与凝聚和氧化与合成两个活性作用完成的。2.4.1 曝气池工作流程溶解氧废水 出水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图 2.1 曝气池工作流程图2.4.2 处理程度计算初沉池对 BOD5 的去除率按 25%计算,进入曝气池的 BOD5 浓度(S)为:S= 220 (1-25%)= 165(mg/L)处理水中非溶解性 BOD5 浓度:BOD5=7.1K

35、dXeCe = 7.10.080.420 = 4.54 mg/L式中: Kd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在 0.05-0.1 之间,取 0.08;Xe 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悬浮物中所占比例,取 0.4;Ce 处理水中悬浮物固体浓度,取 20mg/L。处理水中溶解性 BOD5 浓度:BOD5 = 20-4.54 = 15.46mg/L去除率:0eS= 0.906=90.6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152.4.3 设计参数(1) BOD 5 污泥负荷率20.15.4607.26/()9eKSfNkgBODMLSds式中 K2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度与饱和常数的比值,一般采用 0.01680.0281 之间;本设

36、计取 0.02; fMLVSS/MLSS 值,一般采用 0.7-0.8,本设计取 0.77;Se处理后出水中 BOD5 浓度(mg/L) ,本设计应为 15.46mg/L(2) 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 根据 NS 值,查排水工程下册 10图 4-7 得:SVI=120,取 R50%,r1.2。6610.52103./()()RrXmgLSVI2.4.4 平面尺寸计算(1) 曝气池容积的确定0125632798.13.asQSVmNX按规定,曝气池个数 N 不少于 2 个,本设计中取 N=4,则每组曝气池有效容积为13594.87.1V(2) 曝气池尺寸的确定 本设计曝气池深取 4.2 米,每组

37、曝气池的面积为:13146.57.2FmH本设计池宽取 B=8 米,B/H=8/4.21.9,介于 12 之间,符合要求。池长: 78LBL/B =177.1/822.14 10 (符合设计要求)本设计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度为:L1= L/5=177.1/5 = 35.42m本设计取超高为 0.5 m,则曝气池总高为:H = 4.20.5 = 4.7m (3) 确定曝气池构造形式 本设计设四组 5 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进入曝气池。回流污泥出水进水 图 2.2 曝气池平面图 2.4.5 需氧量计算本工程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1)平均时需氧量计算20()0.5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