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5021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3.9《说 木叶》教案(8)(新人教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5 说“木叶”【背景材料】关于意象(袁行霈)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也像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其他一些概念一样,既没有确定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有的指意中之象,如: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司空图诗品缜密 )刘勰所谓意象,显然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刘勰用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轮扁斫轮时,头脑中必定先有车轮的具体形状,然后依据这意中之象来运斤。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头脑中也必然先有清晰的形象,然后依据这意中之象下笔写

2、作。刘勰认为形成意象是驭文谋篇首要的关键。司空图所谓意象比较费解,但既然说“意象欲出” ,可见是尚未显现成形的,也即意念之中的形象。这意象虽有真迹可寻,却又缥缈恍惚,难以捕捉。当它即将呈现出来的时候,连造化也感到非常惊奇(意谓: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 。以上两例的意象,都是尚未进入作品的意中之象。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日离。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王昌龄所谓“未契意象” ,这意象就是指意和象、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此才有一个契合与否的问题。何景明说“意象应” “意象乖” ,也是从这

3、两方面的关系上着眼的。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姜夔念奴娇序)上句说“意象幽闲” ,下一句紧跟着又说“不类人境” ,这意象显然是指人境之外的另一种境界而言。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如: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孟东野诗,亦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斫削耳。 (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上)画之意象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 (刘熙载艺概书概 )这几例意象都可以用艺术形象替换,它们的含义也接近于艺术形象。如上所述,在古代,意象这个概念虽被广泛使用,却没有确定的含义。我们不可能从古人的用例中

4、归纳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把意和象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个词,又让我们觉得它所表示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借助它可以比较方便地揭示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能不能将古人所使用的意象这一概念的含义,加以整理、引申和发展,由我们给它以明确的解释,并用它来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呢?我想是可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划清意象和其他近似概念的界限,从比较中规定它的含义。但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应从诗歌创作的实际出发,联系诗歌作品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下面我就试着用这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加以论述。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

5、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人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 “梅

6、”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 “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 ,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土:“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

7、物有所归。 ”“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 ,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 ,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 , “黄河之水天上来” 。也可以将另物象

8、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这些诗都写到“心” ,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 ,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 “忆君清泪如铅水” ,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

9、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我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把意象和意境这样区别开来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依据就在“象”和“境”的区别上。“象”和“境”是互相关连却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 ”王弼周易略例

10、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象,本指周易里的卦象,它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而境却有境界、境地的意思,它的范围超出于象之上。古人有时以象和境对举,很能见出它们的区别,如王昌龄说:“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刘禹锡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显而易见,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

11、卖花声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 “深巷” “春雨” “杏花” 。 “小楼” “深巷” ,有静谧幽邃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春雨” “杏花” ,带着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陆游这两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最后还要说明意象和词藻的关系。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像,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

12、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 ,“楼上晴天碧四垂” 。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 “蓑笠翁” ;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 “月来” “花弄影” 。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

13、。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

14、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摘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示范教案】说“木叶”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发挥联想力,使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更深的体察。2引导学生

15、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到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四、美育渗透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学法指导1这篇文章读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要指导学生熟读。2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歌,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索、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4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对作

16、者的见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技之有据,就加以肯定。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难点:1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2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解决办法: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方法。师生互动设计1教师对难句进行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2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找到文中引用的古代诗词。3讨论、质疑,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同“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李白的诗:

17、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教师点拨:是的。 “折柳”确实寓有惜别怀远意。这是有原因的, “杨柳”在古曲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三是古有歌唱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这些暗示性的如“杨柳”这样的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 ,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林庚,著名的学者、诗人,有唐诗综论 。本文中他对“木”在形

18、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2)小组交流讨论。【点拨】如果我们用“”表示“过渡到” 、用“ ”表示“推出结论” ,那么,本文整体写作思路可以作如下图示: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为什么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 、 “枯黄”两大特征,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所以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由此看来, “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但就艺术形

19、象而言,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 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部分(46 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三部分(7 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于是一字千里。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按字义分析, “木” 、 “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点拨】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 ,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

20、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我们把由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和结果图示如下:其中,表示“由此想到” , 表示“以此寄托” , 表示“不能以此寄托” 。“木” 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叶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树”满树的叶子浓阴不是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在诗中常用“木” (木叶)而不用“树” (树叶)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筛选、归纳:繁茂的枝叶树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特征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木黄色、干燥的质感树:饱满意味木:疏朗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场合木:秋风叶落(3)说说“树叶”与“木叶” 、 “落木

21、”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讨论后明确。【明确】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 “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 “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 “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4)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学习研读第二部分,并加以归纳

22、。【明确】第一, “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 “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扫高木” ,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 “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 ,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 “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 “落木”则连

23、“叶”这个宇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5)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分析说明:“木叶”是寒牢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 “木叶”是风中寒牢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

24、秋性格。(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比较,体味“木叶”的形象色彩。 )(6)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明确】 “木”有疏朗之意, “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 ,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7)课文中有一个难于理解的句子:“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解读这个

25、句子有利于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 ,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点拨】 “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实际上,本文所引用舍有“木叶” 、 “落木”的诗句,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秋”字。我们知道,时令一到秋天,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即触秋景生悲情) ,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 、 “落

26、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3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明确】 (1)选题小、论理深。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这样,言近而旨远,深入而浅出。(2)逐层剥笋探究。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作者不急于“兜底” ,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发

27、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3)颇富文化内涵。这是一篇诗论,作者不仅深谙诗歌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平添了文化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受到美的熏陶。总结扩展【总结】本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对“树”与“木” , “树叶”与“木叶” , “木叶”与“落叶” 、“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附:板书设计屈原首创用“木叶”不用“树叶”后人效仿 “木” “树”概念相同(一)古人以 全在一个“木”字“木”入诗 庾信诗 艺 术 形 象 不 同用“落木”不用“落叶”杜甫诗“木”字“木”含落叶因素 木 头(暗示)(反衬) 树 干说 落 叶 木 (二)木的 枝叶繁茂 照叶 艺术特征 树 清秋特征 褐绿湿润 “木” 应暗 (反衬) 门栓 木叶 借“木”含微黄干燥 示 景 抒干燥微黄 情离人叹息游子漂泊(回答为什么以木入诗)“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三)“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相去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