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9066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5 课时)的教学设计设计的依据课程标 准分析这是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图 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以地轴为中心) 。3、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4、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5、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只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6、能运用表层洋流分布图,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教材分析1、教材第一部分的顺序是: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

3、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教材第二部分阐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提供材料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再探究其主要驱动力。学生基础分析(1)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的系统。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应该在设计时让学生反复充分阅读图 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来熟悉洋流的名称;并最终反复运用

4、图 3.5 分析洋流影响地理环境。(2)学生对一些战争(二战、海湾战争)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寒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影响,寒暖流交汇、上升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三维教学目 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

5、图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合作探究法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时应用和反馈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

6、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重难点突破 1、教师给出具体的学法指导、指导分组并给出局部洋流图,通过对地图(对比图 1、2、3、4)有针对性的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2、通过对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这 2 个不符合分布规律的洋流成因的探究,与全球风带图相对应,得出形成洋流的主要驱动力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空跨度比较大,通过展示西欧和俄罗斯东部沿海的气候图、世界大渔场分布图、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的来回航线图等来直观的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实物展台课时安排:1.5 课时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展示地图,设疑

7、导入1、展示太平洋局部地图设置情境:1941 年 12 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引出矛盾:其舰队航线没有选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2、展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局部地图设置情境:1991 年 1 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大量的原油泄漏和燃烧,导致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对海水污染,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危及到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产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引出矛盾:出事地点在印度洋,怎么对我国和日本的渔业产生影响?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出洋流 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的,现在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

8、朝着同一个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3、展示天气图:2000 年 11 月 14 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摩尔曼斯克(MURMANSK):69N-4 1C;阿扬(AYAN): 56N-30C)引出矛盾:同在北半球,按照太阳辐射在各纬度的分布情况分析,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注: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内,是北冰洋的不冻港。同时展示洋流图(西欧沿岸是暖流、俄罗斯东部沿岸是寒流)提问:洋流对同纬度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是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呢?问题探究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呢?通过课件展示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9、、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气候和沿岸洋流分布,得出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 该事物或现象与其 认知产生了冲突, 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欲望。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自主合作探究 :利用图 3.5,分组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一步:教师出示归纳地理分布规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观察2、分组对比分析3、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加以整理归纳共同性4、应用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自主学 习有方法可依。第二步:1、观察学生读图 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熟悉洋流的名称、流向2、分组对比分析分四组:第组:观察对比图 1:以北纬 60 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10、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第组:观察对比图 2:以北纬 30 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第组:观察对比图 3:以南纬 30 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低纬度海区第组:观察对比图 4:以南纬 60 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高纬度海区提示: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 强目的性。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并掌握 归纳的一般方法。3、归纳共同点: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的模式图:通过学

11、法指导,明确归纳的内容,课堂任务饱满。4、应用和评价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绘图的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课件展示“评价标准”:学法指导中前 4 项内容各为 20 分,局部模式图 20 分,共 100 分。改变原有的教师评价方法,通 过学生自己评价,一方面培养学生又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该种评价方式能激起学生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评价过程是强化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认识的过程;并肯定了该学习方法的有效,是本堂 课的一个高潮部分。900N600N300N00 300S600S900S学法指导1、我们归纳的是_半球(中低、中高纬度)海域的洋流运动规律2、该海域的洋流是否连续运动,形成环流?若是,请找出环流的

12、中心(副热带海域、副极地海域、地轴)3、该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可以用顺时针、逆时针描述)4、注意观察洋流的不同性质(寒暖流在你的归纳图中的位置可以用大洋东岸、大洋西岸描述)5、其它注意:寒流用虚线画,暖流用实线 画第三步: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一张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如右图) ,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如下: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方向:北顺南逆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方向: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南极环流第四步:把图 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与归纳图进行比

13、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学生归纳的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与图 2.4 中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900N600N300N00 300S600S900S900N600N300N00 300S600S900S学生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出的模式图和专家画的一比, 发现 大部分符合的,肯定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但是还有一小部分是不同的,是怎么回事呢?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继续 探索的欲望过渡 :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是由什么力量驱动的?问题探究 2:西风漂流、南极环流的驱动力是什么?第一步:教师出示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

14、:1、猜想通过读图 3.4 解决2、验证运用图 3.5 来验证猜测3、交流4、结论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自主探究学 习有方法可依。第二步:学生分组合作寻找驱动力盛行风的吹拂下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问题探究 3:西风漂流、南极环流的分布为什么与图 3.4 的分布规律不符合?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影响洋流分布的其它因素陆地形状的限制问题探究 2 和 3 是本堂课的第二个高潮部分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步:利用洋流图 3.5,解决导入部分的问题1、展示太平洋局部地图1941 年 12 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其 舰队航线没有选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

15、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因为顺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2、展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局部地图1991 年 1 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大量的原油泄漏和燃烧,导致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对海水污染,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危及到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 对虾产量锐减, 贝类养殖几乎瘫痪。出事地点在印度洋,怎么对我国和日本的渔业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但是会使污染范围扩大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 怀和国际视 野的人3、展示天气图:2000 年 11 月 14 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摩尔曼斯克(MURMANSK):69N-4 1C;阿扬(AYAN)

16、: 56N-30C),是因为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前后遥相呼应,学生的疑惑得到解决。课堂结构完整。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第二步:课件展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分布问题探究 4: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成因是什么?课件展示秘鲁渔场的分布、东南信风、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的分布问题探究 5:秘鲁渔场的成因和上述 2 个渔场的成因相同吗?为什么?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和渔场的分布影响很大: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冷海水上涌的海域特别容易吸引鱼类并形成渔场。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认为 学习的地理规律对生活是有用的。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学 习兴趣。课外

17、问题探究 :阅读“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运用本堂课的归纳的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探究学习方法,分组合作探究后面的 4 个问题。巩固学习方法授课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归纳规律、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这样才能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新课标的课改精神。教学后记:本节教材内容和以往的人教版的老教材的内容少了很多。但是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本堂课的设计和以往的上课模式、师生互动、评价方式截然不同。(1

18、)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吃透教材、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组织教学内容。(1)关注学生的基础、心理、思维特点、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事前与学生的谈话等方式来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新的教学起点。(3)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析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选择适合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适应地理学科时空跨度大的特点。(4)关注教学评价设计的完整性:认知目标评价(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操作目标评价(画出模式图) 、情意目标评价(时时能用一双“地理眼”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与现象) 。(5)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能将“自学、操作”引进课堂,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设计中能运用自我评价、认知冲突等方式是课堂教学适应学生心理状态的需要,从而达成教学发展和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同步。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的结构环节。注重课堂教学结构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前后呼应、衔接自然、协调有序。邮编:地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新城校区高中地理组 姓名:李纯电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