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大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某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施工方案 姓名: 学号: 日期: 分数: 批阅教师: 目 录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编制原则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1、工程简介 3 2、施工准备 4 3、金工车间主要预制构件一览表 5第二章 钢构件吊装工艺及机械的选择. 5 1、柱 5 A、柱的吊装工艺 . 5 B、柱的吊装参数 . 6 2、梁 8 A、梁的吊装工 艺 . 8 B、梁的吊装参数 . 8 3、屋架 9 A、屋架吊装工艺 . 9 B、屋架吊装参数 10 4、屋面板 . 11 A、屋面板的吊装工 艺 11 B、屋面板的吊装参数 11 5、吊装构件起重机的工作参数 . 1
2、1第三章 结构吊装方法的选择 . 11第四章 起重机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平面布置 12 1、吊装柱时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柱的平面布置 . 12 2、吊装屋架时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平面布置 . 12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3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 . 14 1、吊装工程的安全技术要点 . 14 2、安全技术的一般规定 . 14 3、防止高空坠落 . 14 4、防止起重机倾翻 . 15 5、防吊装结构失稳 . 16 6、防止触 电 . 16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 . 16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图纸、招标补遗书、招标答疑书 。 2现场考察所得资料 3. 国家、部颁和北京市等相关行业颁
3、发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及安全准则。 4. 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和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实况,突出难点,重点。 2.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投入足 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 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3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照国家、北京市有关 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等措施。 4. 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工程施工对人员、设备、物 资等需要。 5.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争创一流的
4、指导方针,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创建优质精品工程。 6.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可行、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 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 某厂金车间为两跨各 18m 的单层工业厂房,厂房长 84m,柱距 6m,共有 14 个车间。该车间为装配式单层二跨工业厂房,分 为高、低两跨。主要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工字型截面柱;钢筋混凝土 T 型吊车梁;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屋架;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厂房平、剖面图如图所示。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内容包
5、括:场地检查、基础准备、构件准备和机具准备等;施工现场已做好三通一平。1、场地检查 场地检查包括比如起重机开行道路是否平整坚实,运输方便;构件堆放场地是否平整坚实,起重机回转范围内无障碍物,电源是否接通等等。2、基础准备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基础一般设计成杯形基础,且在施工现场就地浇注。在浇注杯形基础时,应保持定位轴线及杯口尺寸准确。在吊装前要在基础杯口面上弹出建筑物的纵、横定位线和柱的吊装准线,作 为柱对位、校正的依据。如吊装时发生有不便于下道工序的较大误差,应进行纠正。基 础杯底标高,在吊装前应根据柱子制作的实际长度(从牛腿面或柱顶至柱脚尺寸),进行一次调整。调整方法是测出杯底原有标高(小柱
6、测中间一点,大柱测四个角点),再量出柱的实际长度, 结合柱脚底面制的误差情况,计算出标底标高调整值,并在杯口内 标出,然后用 1:2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调整值大于 20mm)将杯底垫平至标志处。3、构件准备 连系梁、屋面板由预制厂生产;柱、吊 车梁、预应力屋架 为现场预制;构件准备包括检查与清理、弹线与编号、运输与堆放、拼装与加固等。4、人员和机具准备 吊装施工期间,劳动力及有关机具满足施工要求。有常用的起重机供选择。三、金工车间主要预制构件一览表 轴线 构件名称及型号 数量 构件重量 (t) 构件长度 安装高度 (m) (m)(A) G 基础梁 YJL 40 1.4 5.97DG 连系梁
7、 YLL 28 0.8 5.97 8.20(A) 柱 Z1 15 5.1 10.1DG 柱 Z2 30 6.4 13.1BC 柱 Z3 4 4.6 12.6EF 柱 Z4 4 5.8 15.6 低跨屋架 YGJ-18 15 4.46 17.70 8.70 高跨屋架 YGL-18 15 4.46 17.70 11.34 吊车梁 DCL1 28 3.5 5.97 5.60 吊车梁 DCL2 28 5.02 5.97 7.80 屋面板 YWB 336 1.35 5.97 14.34 第二章 结构构件吊装工艺及机械的选择 起重机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厂房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现场条件及现有设备等确定,本
8、工程结构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吊装主要构件工作参数为:一、柱 A、吊装工艺柱的安装过程包括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工序。 (1)绑扎:一般 13t 以下的中小型柱绑扎一点,细长柱或重型柱应两点绑扎;常用的索具有吊索、卡环、柱销、横吊梁等。 一点绑扎法: 绑扎位置一般在牛腿下;工字形截面和双肢柱, 绑扎点应选在实心处,否则,应在绑扎位置用方木垫平。常用的 绑扎法有: A、斜吊 绑扎法: 这种方法是将柱置于平卧状 态下,不需翻身即可直接绑扎起吊。柱起吊后呈倾斜状态,吊索在柱的宽面上,起重 钩可低于柱顶。当柱身 长、平放时柱的抗弯刚度能满足要求,或起重杆长度不足时可采用此法进行绑扎。
9、柱的绑扎工具可用两端带环的绳索及卡环绑扎,也可用专用工具柱销绑扎。 B、直吊绑扎法:经验算当柱平放起吊的抗弯 强度不足 时,需将柱翻身,然后起吊。这种绑扎方法是用吊索绑穿柱身,从柱子宽面两侧分别扎住卡环,再与横吊梁相连。它的优点是,柱翻身后刚度大,抗弯能力强,起吊后柱与基础杯底垂直,容易对位。由于吊钩需在柱顶之上,所以需要较大的起吊高度。 两点绑扎法:当柱较长、一点绑扎抗弯刚度不足时,可采用两点绑扎起吊。在确定 绑扎位置时, 应使两根吊索的合力作用线高于柱子的重心处,即下吊点到柱重心的距离大于上吊点到柱重心的距离。这样,柱在起吊过程中,柱身可以自行转为直立状态。另外,下吊点 还应满足解除吊索的
10、方便要求,所以下吊点位置必须大于柱底部插入杯口的深度。 (2)起吊:柱的起吊方法应根据柱的重量、长度、起重机的性能和现场情况而定。 旋转法:采用旋 转法吊装柱 时,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与柱基础中心三者宜位于起重机的同一工作幅度的圆弧上。起吊时,起重臂 边升钩边回转,柱 顶随起重钩的运动,也边升起边回转,而柱脚的位置 在柱的旋转过程中是不移动的。当柱由水平转为直立后,起重机将柱吊离地面,旋 转至基础上方,将柱插入杯口。用旋转法吊装时,柱在吊装过程中所受震动较小,生产率较高,但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能要求较高。采用自行式起重机吊装时,宜采用此法。柱的绑扎点、柱脚、柱基中心三者在同一工作幅度圆弧上,称三点
11、共弧。当 场地受限制时,也可采取两点共弧,即绑扎点与杯基中心,或柱脚中心与杯基中心共弧。 滑行法:采用滑行法吊装时,柱的绑扎点宜靠近基础。起吊时,起重臂不动,仅起重钩上升,柱顶也随之上升,而柱脚则沿地面滑向基础,直至柱身 转为直立状态,起重钩将柱提离地面,对准基础中心,将柱脚插入杯口。用滑行法吊装 时,柱在滑行过程中受到振动,对构件不利,但滑行法对起重机械的机动性要求较低,只需要起重 钩上升一个动作。因此,当采用独立拔杆、人字拔杆吊装柱时,常采用此法。另外对一些长而重的柱,为便于构件布置及吊升,也常采用此法。 双机台吊:当柱重量较 大,一台起重机吊不 动时,可采用双机(或多机)台吊。这是用小机
12、械吊大柱的一个有效的方法。(3)对位与临时固定:柱脚插入杯口后,并不立即降至杯底,而是停在离杯底 3050mm处进行对位,对位的方法,使用八只木楔或刚楔从柱的四边放入杯口,并用撬棍撬动柱脚,使柱的安装中心线对准杯基口上的安装中心线,并使柱基本保持垂直。 对位后将八只楔块略打紧,放松吊钩, 让柱靠自重沉至杯底,再检查一下安装中心线对准的情况,若已符合要求,即将楔块打紧,将柱临时 固定。 当柱较高,杯口深度与柱长之比小于 1/20 时,或柱有较大的牛腿时,除采用八只楔块临时固定外,必要时应增设缆风绳拉锚或用斜撑来加强临时固定。(4)校正:柱的校正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平面位置、标高及垂直度。柱的标高
13、校正在杯基杯底抄平时已经完成,而柱平面位置的校正则在柱对位时也已完成。因此,在柱临时固定后, 仅需对柱进 行垂直度的校正。对柱垂直偏差的检验方法,是用两架经纬仪从柱相邻的两边(视线应基本与柱面垂直)去检查柱吊装准线的垂直度,在没有经纬仪的情况下,也可用垂球进行检查。如偏差超 过规定值则应对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校正除常用的楔子配合钢纤校正法外,还可采用撑杆校正法和螺旋千斤顶校正法,(5)最后固定:柱校正后,应立即进行最后固定。最后固定的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灌注细石混凝土。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比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混凝土的灌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灌注混凝土至楔块下端。第二次:
14、当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25时,即可拔除楔块,将杯口灌满混凝土。第一次灌注后,柱可能出现新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捣混凝土时碰动了楔块,或木楔因受潮变形膨胀程度不同引起的,故在第二次灌注前,必须对柱的垂直度进行复查。 B、柱的吊装参数: 最长最重的柱子 Z2,重 6.4t, 长 13.10m 要求起重量 QQ1Q26.40.26.6t 要求起重高度 Hh1h2h3h400.38.2210.5m 现初选用 W1-100 型履带 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 23m,当 Q6.6t 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14.5m,起重高度 H19mgt10.5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由此选用 W1-100 型履
15、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 23m,其中半径不大于 12m 处吊柱子。二、梁 A、梁的吊装工艺 吊车梁的 类型有 T 型、 鱼腹型和 组合型, 长度一般为 612m,重量约 35t。当杯口内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要求 强度的 75时, 即可进行吊车梁的安装,其安装内容包括绑扎、起吊、就位、校正和最后固定。与其他构件比较,梁的吊装较简单。 (1)绑扎、起吊和就位:绑扎点可设在离两端约 1/5 梁跨处,绑扎两点对称位置,两根起重索应等长,这样 吊车梁起吊后能基本保持水平。对位时不宜用撬杠在纵轴方向撬动吊车梁,因柱在此方向刚度较差。一般吊 车梁不需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但当梁高宽比大于 4 时,除用铁块垫平
16、外,可用铁丝临时绑在柱上,以防倾倒。 (2)校正和最后固定:吊车梁的校正工作可在屋盖结构吊装前进行,但最好在屋盖吊装后进行,并应考虑屋架、支撑等构件安装时可能引起的柱的变位,而使吊 车梁移动。 吊车梁的吊装是否准确,应从其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进行检查。吊 车梁的标高主要取决牛腿面的标高,这在杯底抄平时已进行调整,如仍有误差,可在安装 轨道时进行调整。吊车梁的垂直度一般可用靠尺、 线锤进行测量,如偏差超 过规定值,可在支座处加铁片垫平。 吊车梁平面位置的校正,包括轴线和跨距两项, 实际上就是对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 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首先应根据车间的定位轴线,定出吊车梁吊装中心线在地面
17、上的位置,并检查两列吊车梁的跨距是否与设计相符。其次,用 经纬仪自车间两端将地面上的吊车梁吊装中心线投影到两端的柱上,据此检查、校正两端吊车梁的吊装偏差。然后再在已校正的两端吊车梁上架设经纬仪或拉通线,逐根校正中间各根吊车梁的吊装中心线的偏差。 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也可在厂房结构吊装完毕后,将每一根柱子的吊装中心线投影到吊车梁顶面处的柱身上,按设计规定的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距离来逐根校正。纠正吊车梁吊装中心线偏差的办法,可用撬杠来拨动吊车梁。吊 车梁校正后,应立即用电焊将其最后固定。B 、梁的吊装参数 采用两点 绑扎吊装。 要求起重量 QQ1Q25.020.35.32t 要求起重高度 Hh1
18、h2h3h47.80.32.6313.7m 现初选用 W1-100 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 23m, 查表得当起重量 Q5.32t时,起重半径 R16.3m,其中高度 H19mgt13.7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 W1-100 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 23m 在起重半径 16.3m 范围内。三、屋架吊装 A、屋架吊装工艺 1、单层工业厂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屋架,一般是在现场平卧叠浇。屋架跨度大,厚度较薄,平面外刚度差,因此吊装过程与其他构件不太一样。屋架吊装 过程包括绑扎,、扶直(翻身)、就位,吊升、对位、 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 (1)绑扎:屋架的绑
19、扎点应选在上弦节点处或其附近,对称于屋架中心,各吊索拉力的合减少屋架的起吊高度及所受横向压力,可采用横吊梁。屋架的绑扎方法如图,另外为防止屋架在空力作用点高于屋架重心,绑扎时吊索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 45,以免屋架承受 过大的横向压力。必要时,为中任意转动,屋架两端应加拉绳。 吊点数目、位置与屋架的跨度和形式有关。一般当屋架跨度小于 18m 时,采用两点绑扎;跨度大于 18m 时,采用四点绑扎;跨度大于 30m 时,应考虑采用横吊梁以减少轴向压力;对刚度较差的组合屋架,因下弦不能承受压力,也宜采用横吊梁四点绑扎。 (2)扶直与就位:屋架一般是在现场平卧叠浇预制,吊装前先要翻身扶直,然后才能吊放至
20、指定地点就位。按起重机与屋架的相对位置不同,扶直屋架有两种方法。 正向扶直:扶直时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 边,将钓钩对准上弦中点,钩好吊索,收紧吊钩,再略抬起吊臂,使上下榀屋架分开,接着升钩、起臂、市屋架以下弦为轴慢慢转为直立状态。 反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边,吊钩对准上弦中点,随着升钩、降臂,使屋架绕下弦转动而直立。 一般工地大多采用正向扶直屋架,因升臂操作比降臂方便、安全。 屋架扶直后即进行排放。排放的位置与起重机的性能和安装方法有关,应尽量少占场地,便于安装,且应考虑屋架的安装顺序、两头朝向等 问题。一般靠柱边斜放,或以 35 榀为一组平行于柱边排放,排放范围在布置预制构件平面图时应
21、加以确定。如排放位置与屋架预制位置在起重机开行路线同一侧时,称为同侧排放;而排放位置与屋架预制位置分别在起重机两边时,称为异侧排放。 (3)吊升、对位、临时固定:屋架吊起后应基本保持水平。屋架在空中旋 转,是由吊装工人在地面上以拉绳控制的。第一榀屋架吊装就位,在支座处焊接后, 应用四根缆风绳从两边将屋架拉牢,加以临时固定,若有抗 风柱,可与抗风柱连接固定。第二榀屋架吊装就位,在支座处焊接后,可用两根工具式支撑与第一榀屋架联系。待屋架校正,最后固定,并安装了屋架间的连接支撑,构成一个稳定的空间体系,才能将支撑取下。 如果屋架较重,一台起重机吊不动,可采用双机台吊。 (4)校正、最后固定:屋架校正
22、包括检查和校正垂直偏差。规范规定:屋架上弦对通过两端支座中心的垂直面偏差不得大于 h/250(h 为屋架高度),检查时采用线锤或经纬仪,用工具式支撑校正。 采用经纬仪检查时,将仪器安置在被检查屋架的跨外,距柱横轴线为 a(a0.51.0m)处,然后观察屋架两端及中间三个卡尺上的 标记是否在一个垂直面上。如偏差值超过规定值,可通过工具式支撑纠正,在屋架端部支撑面垫入薄钢片。最后用电焊焊牢作为最后固定。B 、屋架吊装参数 采用两点 绑扎吊装。 要求起重量 QQ1Q24.460.34.76t 要求起重高度 Hh1h2h3h411.340.32.6317.24m 现初选用 W1-100 型履带式起重机
23、,起重机臂长为 23m, 查表得当起重量 Q4.76t时,起重半径 R14.5m,其中高度 H19mgt17.24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 W1-100 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 23m 在起重半径 14.5m 范围内。四、屋面板 A、屋面板的吊装工艺 屋面板一般预埋有吊环,用带钩的吊索钩住吊环进行吊装。屋面板的安装顺序, 应自檐口两边左右对称地逐块铺向屋脊,避免屋架受力不均。屋面板对位后,立即用 电焊固定。 B、屋面板吊装参数 要求起重量 QQ1Q21.350.21.55t 要求起重高度 Hh1h2h3h414.340.30.242.517.38m 吊装高跨跨中
24、屋面板时,采用 W1-100 型履带式起重机,最小起重臂长度时的起重臂仰角55.7 所需最小起重臂长度 Lminh/sina(fg)/cosa22.35m 选用 W1-100 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 23m,仰角 56,吊装屋面板 时的起重半径RFLcosa14.16m 当 查 W1-100 履带式起重机的性能曲线, L23m, R14.5m 时,Q2.2t1.55t,H17.5m17.38m,满足吊装高跨度跨中屋面板的要求。五、吊装构件起重机的工作参数 构件名称 柱 屋架 屋面板 吊装工作参数 Qt Hm Rm Qt Hm Rm Qt Hm Rm 所需最小数值 6.6 10.5 4.76 1
25、7.24 1.55 17.38 13.8223m 起重臂工作参数 6.6 19 7.5 5.0 19 9.0 2.3 17.5 14.5 第三章 结构吊装方法的选择 柱和屋架采用现场预制,其他构件在工厂预制后由汽车运到吊装现场吊装。 由于分件吊装发每次吊装基本都是同类构件,可根据构件的重量的安装高度选择不同的起重机,同时,在吊装过程中,不需 频繁更换锁 具,容易操作,且吊装速度快,符合本工程吊装特点,因此本工程将选用分件吊装发吊装。由于场地限制,柱和屋架不能同时预制。采用同时预制,先吊装柱,然后吊装吊车梁,最后是屋盖系统,包括屋架、连系梁和屋面板,一次安装完 毕 第四章 起重机开行路线及构件的
26、平面布置1、吊装柱时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柱的平面布置 柱的预制位置即吊装前的就位位置,吊装 A 列柱 Z1 时,起重机的起重半径为 8.7m,吊装 DC 柱列时,起重半径为 7.5m。起重机跨边开行,采用一点绑扎旋转法吊装,柱的平面布置和起重机开行路线详见下图。 G F E D C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2、吊装屋架时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平面布置 吊装屋架及屋盖结构中其他构件时,起重机均采用跨中开行。屋架的平面布置分为预制阶段平面布置和吊装阶段平面布置。 (1)预制阶段平面布置 屋架一般在跨内平卧叠浇预制,每叠 34 榀。布置方式有斜向、正反斜向和正反纵向布置 3 中,本工程优先考虑斜向布置。见下图屋架现场预制阶段平面布置排放图。 图中虚线表示预应力屋架抽管及穿筋所需的长度,每叠屋架间应留 1.0m 的间距,一边支模和浇筑混凝土。 (2)吊装阶段的平面布置 屋架吊装阶段的平面布置指将叠浇的屋架扶直后,排放到吊装前的预制位置。其布置方式采用靠柱边斜向排放。详见屋架斜向布置图 G F E D C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