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有什么意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它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明晰专业发展方向,增强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与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等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教师专业化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及教师教育质量的积极意义2、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数学专业知识: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专
2、业知识应具有面比较广、基础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可分为三个层次:(1)通晓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包括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学、三角学、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和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等) ;非常熟悉教材并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体系,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熟练地解题,熟悉各部分典型例题并明确其目的作用,并能做到融会贯通 (2)掌握与中学数学教学关系比较密切的高等数学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高等几何、概率统计、计算机原理和算法语言等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并能实际用于指导解决中学数学问题(3)对于函数论、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初等数论等也要有所知晓,从而可以对数学的发展
3、与实际应用有所了解A 中学数学教师要有科学、正确的教学观 B 中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数学素质的提高 C 中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D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具有丰富灵活的联想和想象力;教师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其次,他善于从原型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现实与数学模型的联系和想象,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在教学相长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构:A 基础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素养,终身学习能力 B 数学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
4、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数学教学实施能力,数学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D 数学教研能力,创造能力3、当代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的素质?根据我国新时期的要求,按照教师法的规定,结合我们的研究,当代中学数学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构建如下:一)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的根本要求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表现在: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教育事业,要把从事教育工作作为报效祖国的重要责任;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把建立具有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道德素质。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离不开职业道德,师德是构成教师完善人格的核心因素。
5、 (三)数学及文化素质。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指掌握知识的数量与程度,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知识的数量、质量、类别及其相互联系,当代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要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对中学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整体结构要了如指掌;对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要牢记并运用自己要熟悉数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懂得数学的学习与研究的思想方法;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是适应科学不断分化与结合的特点的需要要有教育科学意识。掌握一系列的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以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数学教育的最优化效果。 (四)能力素质。教师必须具备教育能力,必
6、须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二章1、谈谈你对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一论数学课程改革正在我国进行,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性了比较全面的思考与展望。中
7、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 我国数学课程自 1949年开始至 80 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形成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近 20 年以来,中国数学课程基本上保持着稳定的状况,除了一些内容上的增减或调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稳定带来了一些好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从课程目标看, “应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取代了数学课程的本来面目。中学数学课程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技能的培养却被忽视。从课程内容看,呈现出繁、难、偏、旧的特点。具体如下:(1)内容偏于陈旧, (2)缺乏应用性的内容, (3)过分重视理论性、系统性,过于强调数学学科的逻辑体系。 (4)缺乏
8、展示数学思想性的内容。 (5)各阶段课程缺乏衔接和协调。 (6)欧氏几何分量过重。从课程实施看,没有完全达成中学课程的目标。 (1)只重知识的教学,不重能力和思的教学。 (2)只重结果的教学,不重过程的教学。 (3)灌输式。 (4)搞“提海战术” 。 (5)过分强调形式。从课程评价看,评价过分注重和依赖于考试得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平价。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现状,与时代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学生数学学习单一等。因此进行中学数学课程的深入变革是必然的。2、有人认为“精英教育”是与“大众数学”互相矛盾的,你的看法呢?收集“问题解决” 、“大众数学”
9、相关资料?3、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数学的应用?例如:人们在生活中设计各种管道或线路时,就可以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这两个定理,合理地设计方案,以达到实用又节约的目的。再如:对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定理,种田的老农是最好的诠释专家,他们在春天种地的时候,要想把龚沟梨得直,就先在地的两头插上标志,相当于两点,这样就可以把龚沟梨直,我们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4、三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改革中,教师观学生观有哪些重要变化?教师观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那么,教师也就应该具备时代要求,具备新课程所倡导、所希望
10、的标准和素养,应实现几个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也就有了新的内涵。一、教师应该是服务者。二、教师应该是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四、教师应该是研究者。三、教师应该是学习者。学生观的变化: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经
11、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提出几点看法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学
12、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根据身边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实验探究,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可见,在学习活动中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教学始终在新
13、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5、三十多年来,我国开展了哪些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6、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比较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一、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 “为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不太重视或者说要求比较模糊;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 ,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强调的是健康的三维观,将学生作为一个“人“ 来看待。指导思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我们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个“社会人“ ,我们应该在增强
14、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二、二者目标体系不同体育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提出来的,虽也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和品德等方面,但它提得比较笼统,教学中的操作性不强。另外教学内容和评价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不太一致;课程标准的目标分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并且提出了学生完成目标后的具体表现。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实时修改教学措施。由于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可操作性,所以教学评价就能和目标紧密结合。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对教学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三、二者学习领域不同体育教
15、学大纲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的,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各学学习领域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其实这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课程标准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从这五个学习领域可以看出,它是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它给我们指出,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四、二者学段不同体育教学大纲是按年级划分学段的,即一个年级为一个学段。课程标准则是按水平来划分学段的,将 12 年的中小学教学划分为水平一至
16、水平六,即水平一(小学 12 年级) 、水平二(小学 34 年级) 、水平三(小学 56 年级) 、水平四(初中 13 年级) 、水平五相当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各校的差异性很大,学生的发展也不均衡,一年一个学段,在一个学段里都完成同样的目标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课标就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增强了学段的年限,使各地各校在同一学段内都有可能完成目标。并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及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特设了水平六,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精神。五、二者内容标准不同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课程标准则主要
17、是根据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各校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它改变了过去千校一面的状况,充分发挥了各地区、各校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为了完成各个不同学习领域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结合本地、本校、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来实践。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知识的探究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使得课程目标的完成更实际。六、二者教学时数规定不同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各项教材的教学时数,这对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学校、教师
18、、学生来说,明显是不实际的。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提倡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以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达成学习目标快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一些教学时数,这就增加了教师安排教学时数的灵活性,从而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避免过去那种只按时数教学和进度要求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的机械做法。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有力保证。七、二者评价方法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与目标不符,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其它目标的达成,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是多元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内容上不仅有运动技能及体能的评价,更有心理、道德等方面的评价。也即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心理表现的评价,努力使评价的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在方式上即注重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数学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第三章谈谈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对数学教育观的影响?“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