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7170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6年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 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观书有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在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活到老,学到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朱熹名言,预习检查,(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借助工具书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说说这首诗描绘

2、了怎样的景象?,预习检查,观 书 有 感宋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字词乐园,鉴 徘 徊 源 影 渠,字词乐园,鉴别 徘徊 徘徊 源头 影子 水渠,字词乐园,鉴( 览 ) 徘( 菲 ) 徊( 茴 ) 源(愿 ),预习检查,字词乐园,渠: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如此这般 像这样 为:因为,课文详解,半亩方塘一 开, 天光云影共 。,鉴,徘徊,课文详解,鉴:镜子 开:打开 徘徊:原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这里是来回移动的意思。,课文详解,问 那得清 ?有源头活水来。,渠,如许,为,课文详解,渠: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如此这般 像

3、这样 为:因为,课文详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方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清澈的湖水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写景),课文详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同学们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议论),课文详解,观 书 有 感宋 朱 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文详解,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呢?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课文详解,源源不断的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课文详解,不断读书

4、,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才能使人(更加开豁,更加聪明),图解结构,半亩方塘一鉴开,观书有感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主题,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才能活用,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做一个有成就的人。,写法点拨,朱熹先生写的这首写景诗非常 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 藏在里面,这样的诗 也叫说理诗。,拓展提升,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 ) ,( 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心灵感悟,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做一个有成就的人。,随堂练习,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要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后悔。这正是(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这正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