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二、溶解度考点一、 、饱和溶液、不 饱和溶液 1、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 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注意: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 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 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Ca(OH) 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
2、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一定 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二、溶解 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 到饱和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在 20时,NaCl 溶解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 36 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
3、、加溶剂(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4)溶解度曲线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 的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 体体积。(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 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 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得 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教学反思: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解度曲线: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