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36例.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4668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36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36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36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 36 例福建中医药 2006 年 8 月第 37 卷第 4 期FujianJournalofTCMAugust2006,37(4)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 36 例高晖.林木南(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福州 350025)关键词:骶髂关节紊乱症:关节错位:整复手法:改良斜扳法中图分类号:112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338X(2006)04002501骶髂关节紊乱是指骶髂关节由于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的影响,使正常关系的骨结构发生位置上的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此病在诊治中常被遗漏,即使诊断明确,在手法操作上也很难把握,常常在手法操作后不尽

2、人意.我们采用改良斜扳法对 36 例骶髂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6 例患者中,男性 2 例,女性34 例;年龄 255O 岁;前错位 23 例,后错位 13 例;左侧 21 例,右侧 15 例;因外力急性发作 2O 例,慢性16 例;就诊时间最短 5h,最长 20a.1.2 诊断要点: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腰骶部积累劳损史.突然滑倒,单侧臀部着地,或上身负重走路,单侧下肢踏人坑地,或单侧下肢突然负重等原因.临床表现为一侧腰臀部有明显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多表现为跛行,患肢不敢着地,单脚跳动则疼痛加剧,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平

3、卧及翻身困难.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检查患侧骶髂关节肿胀,较健侧隆起,两侧髂后上(下)棘高低不等,局部明显压痛,叩击痛,“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分离骨盆或挤压骨盆试验阳性.单腿跳跃试验阳性.X线片多数无明显改变.陈旧性损伤可见骶髂关节密度增高.边缘出现骨质增生.间隙变窄等.1.3 排除诊断:腰椎间关节损伤为自觉腰骶部疼痛.检查腰骶部及椎旁有压痛,“4“字征阴性,骨盆分离及单腿跳跃试验阴性.腰椎滑脱症为腰部隐痛,活动,站立过久症状加剧,X 线片可鉴别.1.4 分型:兹将此病分为前错位,后错位 2 种.前错位:患肢假性增长.足尖内旋.髂骨关节面向前,向下,向外方向增移.髂后上棘处略感凹陷;后错位

4、:患肢假性短缩.足尖外旋(行走时更加明显),髂骨关节面向后,向上,向内方向错移,髂后上棘处略感凸起.2 治疗方法2.1 在病变骶髂关节处施行按,揉法放松.2.2 传统腰椎斜扳法:患者取斜卧位,位于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术者面对患者而立,一手按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抵住其臀部,双手协同用力,作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其腰椎被动扭转,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作一个推冲扳动,手法完成.2.3 改良斜扳法:是在传统腰椎斜扳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2.3.1 前错位:健侧卧位,健侧下肢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屈起,离开床沿,自然放松,医者着力于坐骨结节,将身体扭转极限后,作推冲用力.2.3_2 后错位:

5、患者姿势同上,医者着力位改在患者的髂后上棘处,将身体扭转极限后,作一个向前的推冲力.3 治疗结果3.1 疗效判定标准: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良:疼痛消失.有骶髂关节处轻微不适,重压下感轻度疼痛,其它体征消失;可:骶髂关节处疼痛明显减轻,压痛伴叩击痛,其它体征基本消失,行走正常;差: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3.2 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本组 36 例中,优 18 例(占50%),良 9 例 (占 25%),可 8 例(占 22.22%),差 1例(占 2.78%),总有效率达 97.22%.4 体会骶髂关节紊乱一病.临床上虽然不多见,但一经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能

6、够准确掌握本病的分型及复位方法,在新伤时一次复位成功.能够及时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修复后应按期卧床治疗.以免造成反复发作迁延变成慢性劳损性疾病.本改良斜扳法是逆受伤机制而矫正骶髂关节紊乱畸形.该手法具有定位准确,活动范围较小,用力轻巧,减少损伤的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常能起到立竿见影之功.同时,亦不能忽视对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该病的康复.理筋手法的运用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增加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加强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在整复前和整复成功后应以理筋手法治疗为主.对于合并腰椎滑脱,年老体弱及孕期患者,以理筋治疗为主.孕期患者还应注意不宜使用增加腹压的手法.急性损伤,病程短者,治愈率高;慢性损伤,病程长者,常需多次整复,并配合理筋手法才能收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