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466788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澄海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澄海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语文第四大题评分标准及答题情况分析澄海侨中 薛煜光一、试题评价第四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要求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两组试题文本长度、题目难度、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赋分等基本对等。如 16 题和 19 题均对标题的理解进行考查,17 题和 20 题均对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进行考查,18 题和 21 题均对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考查。总体而言,本大题题目命制比较科学,对今后的备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二、评分细则考生如果没有按要求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涂写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答案无效(含用钢笔涂写) 。没有在指定区域内作答,答案无效。(

2、一)16 题在原答案基础上增加几个得分点:回答“以迷路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可得 1 分,回答“以迷路为题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可得 1 分,回答“小说以迷路为线索,围绕迷路来叙事可得 1 分。17 题第一问,回答“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 得 2 分;回答“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得 1 分。第二问,能回答出“这句话照应了开头,使小说结构完整(严谨) ”即可得 2 分。18 题答对手法得 1 分;每举一例,分析恰当得 2 分,举例超过两个,则取答得最好的两例评分;总括对比的作用(如“使原本简单

3、的故事情节显得颇有起伏跌宕” , “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曲折,使小说主题更鲜明”等)得 1 分。取消原答案中“语言通顺 1 分”的得分点,语言不通顺酌情扣分。如果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酌情给 14 分,一般能立足文本回答出一种手法,举出一例并正确分析可得 2 分。(二)19 题回答“这个标题的意思是严文井就像一口柔和的井”可得 1 分。直接摘用第 5 段和倒数第二段的语句回答“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严文井的心是柔和的”可得 2 分。20 题前半句,直接摘用原文“因为不好说 ,而且会伤害许多人 ”回答可得 1 分。2后半句,回答“自画像象征着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

4、代里,精神被压抑、人性被扭曲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得 1 分;回答“含蓄地流露出严文井对那个年代的灾难的愤懑”得 1 分;回答“表现了严文井勇于解剖自己的思想性格”得 1 分。摘用原文回答“这幅自画像是严文井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可得 1 分。21 题思想内容理解恰当,给 3 分;表现手法分析恰当,给 3 分。取消原答案中“文句通顺,给 1 分”的得分点,语言不通顺酌情扣分。思想内容上,回答“表现了严文井自始至终喜爱猫” , 得 1 分;回答“揭示了他喜爱小动物与童话的关系,说明他像小孩喜爱小动物那样的纯真,拥有孩子般的眼睛、心灵、幻想和浪漫,才能写出童话” 得 2 分。表现手法上,回

5、答“作者抓住最能表现严文井个性细节的进行描写,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得 1 分;回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严谨、完整) ”得 2 分。如果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 1-2 分。三、答卷情况(一)基本情况大多数考生能够按要求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区域内作答,但仍有部分考生不能规范填涂,个别试室较为严重,如编号 138 的试卷袋,45 名考生中有 12 名不规范填涂,另有 5 名考生没做选考题;编号 4 的试卷袋,31 名考生中有 9 名不规范填涂;编号 11 的试卷袋,30 名考生中有 8 名不规范填。选做文学类试题组

6、的考生略少于选做实用类试题组的考生。从抽样(样本 206 份,编号分别为 16、57、97、170、189、198,详见下表)数据看,选做文学类试题组的考生 83 名,占 40.29%,选做实用类试题组的考生 112 名,占 54.37%,不规范填涂的考生11 名,占 5.34%。部分学校选做的倾向性明显。如编号 99、108、111、126 的试卷袋中考生全都选实用类,编号 107、116、118、123 的试卷袋中均只有 1 名考生选文学类,而其他考生均选实用类;而编号 73 的试卷袋中 42 名考生则有 33 名选文学类。文学类试题组的平均分与实用类试题组的平均分接近。从抽样数据看,文学

7、类试题组平均 5.58 分,得分率 37.2%,实用类试题组平均 5.71 分,得分率 38.1%。表一编号 实考人数不规范填涂人数不规范填涂比例(%)文学类选考人数文学类选考比例(%)实用类选考人数实用类选考比例(%)文学类平均分文学类得分率(%)实用类平均分实用类得分率(%)16 30 5 16711 36714 467 51834647931957 43 0 0 21 48822 512 76255273649197 39 4 1039 23126 667 70 467492328170 36 0 0 15 41 21 583 38 25 65 4337 0 3 2 5189 31 0

8、0 12 38719 613 508339579386198 27 2 74 15 55610 370 433289360240合计 206 11 53483 403112 544 558372571381表二编号 16 题平均分16 题得分率(%)17 题平均分17 题得分率(%)18 题平均分18 题得分率(%)19题平均分19题得分率(%)20题平均分20题得分率(%)21题平均分21题得分率(%)16 17343217334617328815739313627118631057 24360727655224340521453425550926844797 20 500256511244

9、407160400189377142237170 160400107213113189224560219438257429189 158396167333183306216540205411143238198 16741714028012721114035012024010167合计 188470189378181301190475197395193321(二)文学类题组具体情况第 16 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 D。抽样平均 188分,得分率 470%。多数考生能回答出标题的表层含义,并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标题的作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缺乏思维深度

10、。只答出标题的表层含义,而回答不出标题的深层含义。第二,信息整合能力较弱。只是摘抄,不懂整合。第三,误解文意。如说“以迷路为题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向前走” , “作者既不相信老人又不相信自己而迷路”等等。第四,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如回答“标题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小孩喜欢整蛊别人,揭示了人们总用正向思维看待问题”等等。第五,审题不准,答非所问。如说“运用反衬,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通过小女孩给老人指路,刻画出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形象”等等。典型答例:4(1)因为小说主要写“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自己迷路的故事,题目“迷路”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以“迷路”为题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人不能迷

11、失了善良本性之路。 (4 分)(2) “迷路”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写的就是“我” 想让别人迷路和自己迷路的事,以“迷路”为题也提示了小说的主题。 (3 分)(3)题目“迷路”是指“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自己迷路,这些是小说的重点。(2 分)(4)因为小说讲我迷路的故事,所以用“迷路” 为题。 (1 分)(5)迷路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小孩很调皮,喜欢整蛊别人,揭示人们总用正向思维来看待问题。 (0 分)第 17 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 C、D。抽样平均 189 分,得分率 37.8%。第一问多数学生只回答出语句的表层含义而回答不出其蕴涵的深刻道理;第

12、二问能正确作答的学生相对较多。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缺乏思维深度。只回答出语句的表层含义而回答不出其蕴涵的深刻道理。第二,误解文意。如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老人要相信自己” ,“我明白了迷路的原因是过于自信,如果当时问路就能顺利回家”等等。第三,不能联系文本把答案具体化。如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明白了自己做错了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等。第四,审题不清。回答第二问时没有审清题目要求,从结构的角度来答作用,而从其他角度作答。如说“这句话的作用是突出了人生难免迷路的主题”等。第五,乱套术语,堆砌术语。如说“这句话的作用是总领全文,升华主题,承上启下,在结构上贯穿全文”等。典型答例:(1) “我明白

13、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迷失良心,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最终会伤害自。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要伤害别人。这句话照应了开头,使小说结构严谨。 (5 分)(2)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是因为失去了善良的本性才会迷路的,我们应该有善良之心,不能骗人、害人。这句话使文章首尾呼应。 (4 分)(3)这句话说明“我”认识到不能骗别人,自己才不会迷路。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使小说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完整。 (3 分)(4)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能骗人,心才不会迷路。作用是首尾呼应。 (2 分)(5)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不能骗别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1 分)(6)这句话是说人不

14、能太自信,结构上蕴涵着深刻道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回味,发人深思。 (0 分)第 18 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C。抽样平均181 分,得分率 301%。多数学生能立足文本回答出一两种表现手法,但审题时没有注意题目中“主要”二字,造成答案出现偏差。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审题不准,没有审清题目中“主要”一词,随意回答一两种表现手法。第二,生造术语,乱套术语。如说“作者运用了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 , “举例说明、作比较的表现手法” , “暗示法” “强调法” “重复法” “因果关系的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 “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第三

15、,理解不当。如说“作者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以美丽的景色来反衬我丑陋的心” , “用优美的环境和我的做法进行对比”等等。典型答例:5(1)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比如,开头写“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与后面写“我迷路了” 形成对比,骗了老人后“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 与后面“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 形成对比。对比使故事情节更生动丰富曲折。(6 分)(2)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如,前面写“我”相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不担心迷路,后面写自己迷了路,这是对比。前面写“我”欺骗问路的老人,还大笑起来,后面写“我”迷路,大人带我回家,这也是对比。 (5 分)(3)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心理描

16、写。如第八段别“我” 相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的心理,与下文迷路形成对比;第十段写“我”见到问路的老人后的心理,说明“我”迷路的原因。 (4 分)(4)本文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我”的不迷路和迷路的对比,骗别人和自己被骗的对比等。 (3 分)(5)本文进行了自然环境描写,如第四段写花草、蝴蝶、蜻蜓等,是对河堤上进行自然环境描写,通过渲染气氛写出我的心情。 (2 分)(6)联系全文看,文章是通过对比来表现的。 (1 分)(7)本文用象征和举例说明的表现手法,通过骗老人走错路导致自己走错路来象征那些害人害己的行为。 (0 分)(三)实用类题组具体情况第 19 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17、力,能力层级 C。抽样平均 1.90 分,得分率47.5%。大部分学生能抄录原文相关语句回答标题的含义,但答案不够全面,不够规范。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缺乏思维深度,理解表面化。如回答“因为严文井名字中有个井字,严文井额头又圆又大,像一口井,所以以一口柔和的井为题”等。第二,摘抄太多,不懂概括。第三,误解文意。如说“文革时有人塞给严文井几颗糖他就会感激,体现了他乐观的态度” “严文井的作品像流淌的泉水,他的童话像井一样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 等等。第四,答非所问。如回答“文章主要塑造了一个富有爱心、与世无争的知识分子形象”等。典型答例:(1)有的文学评论家把严文井比喻成一口井,他能流淌出

18、柔和的美感。 “柔和”也是严文井作品和心灵的主要特点。 (4 分)(2)作者把严文井比喻成一口井。严文井的许多作品经常出现“柔和”这个词,柔和是他作品的特色。严文井的心也是柔和的。 (3 分)(3)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严文井的心是柔和的。 (2 分)(4)标题“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的意思是:严文井就像一口柔和的井。 (1 分)(5)严文井名字中有个井,一口井能养活千千万万生命,水是生命的本源。 (0 分)第 20 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 D。抽样平均 1.97 分,得分率 39.5%。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回答出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的原

19、因,而对其他问题往往不能正确作答。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审题不周。如只回答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的原因,而没有回答画自画像分赠同事和朋友的原因。第二,误解文意。如说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是“他认为自己干过许多错事,怕得罪人” , “不愿趋炎附势” , “体现了他的谦虚” ;6画自画像赠人是因为“他渴望被理解,想化解痛苦和仇恨” , “自画像比文字更简单明了” , “体现了他的豪放,富有想象力”等等。第三,脱离文本,拔高分析。如说“这体现出严文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表现他对统治者的痛恨,顾全大局,为人民着想”“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人们摆脱黑暗,走向光明”等等。典型答例:(1)严文井拒绝写回忆

20、录是因为“不好说” ,而且“会伤害许多人” ,这体现了他的宽容之心。 “宁愿画一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分赠给同事和朋友”是因为自画像象征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体现出严文井对那个年代的不满,也体现出严文井勇于自我解剖的思想性格。 (5 分)(2)严文井因为怕伤害许多人而拒绝写回忆录,这体现了他的宽容。他用自画像来表现着“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所以“画一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分赠给同事和朋友” ,这体现出严文井对那个年代的不满。 (4 分)(3)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伤害许多人,这体现了他对以前伤害过他的人的宽容。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是严文井和他同时代的知

21、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3 分)(4)严文井觉得写回忆录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说明他对别人很宽容。 (2分)(5)因为“不好说” ,而且“会伤害许多人” 。 (1 分)(6)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而宁愿画一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分赠给同事和朋友,表现了他对统治者的痛恨之情。 (0 分)第 21 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C。抽样平均 1.93 分,得分率 32.1%。思想内容方面,很多学生答出这体现出严文井对猫的喜爱;表现手法方面,很多学生能从首尾呼应的角度切入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思路不清晰。把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混在一起回答,

22、不能分层分点回答。第二,生造术语,乱套术语。如答“表现手法是首尾相逢,借物言情” “篇末设置悬念,以乐景衬哀情” , “用起兴的手法,先写他对猫的爱,再引导对妻子的爱” , “用象征的手法,迷路象征不诚实”等等。第三,误解文意。如答“开头结尾写猫,暗示严文井有了孩子,有美丽的幻想和浪漫的精神” “以猫的勇敢来讽刺人们的麻木” “写出严文井对猫的爱情,他把猫当人,而且更胜于人”等等。第四,语句不通顺,错别字严重。如把“柔和”写成“柔合”等。典型答例:(1)这样写从思想内容看,表现了严文井一直都喜爱猫,说明他有孩子般的眼睛和心灵,有美丽的幻想,有浪漫的精神,揭示了他喜爱小动物与写童话的关系。从表现

23、手法上看,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严文井的个性特点,而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6 分)(2)思想内容方面,这说明严文井从头到尾都喜爱猫,揭示严文井喜爱小动物与童话的关系,表现了严文井有孩子般的眼睛和心灵,有美丽的幻想和浪漫的精神。表现手法方面,开头和结尾照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完整。 (5 分)(3)文章从描写严文井和他养的猫开始,篇末以严文井亲手安葬爱猫结束,这样写说明严文井非常喜欢猫,写出了严文井喜爱小动物与童话有什么关系。而且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4 分)(4)这样写表现了严文井对猫的喜爱,说明严文井关心爱护猫。开头结尾都写猫是首尾呼应,使文章显得非常严谨而且条理清晰。 (3 分)(5)因为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严文井是一口柔和的井,所以严文井很爱猫。开头写他养的猫,结尾写他亲手安葬爱猫,这是首尾照应。 (2 分)(6)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7有童话。 ”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 (1 分)(7)这样写在篇末设置悬念,引起联想,以乐景衬哀情,用比喻的手法,把爱猫比喻成柔和的内心。 (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